黃河從青海巴顏喀拉山流到青、甘、川交界,在唐克鄉大轉彎,流回青海繞行300公里後進入甘肅,這「九曲第一灣」是地理奇觀。
作者/王惠珀
《前言》
歌手刀郎帶來流行歌壇風潮,讓人驚嘆文化的軟實力。其實文化帶來故事,故事讓藝文有深度是順理成章的事。雖然軟實力在雲端看得見,畢竟隔靴搔癢,人們總是期待走入故事,親炙文化。
具體的說,筆者是科學家,在新藥設計的領域裡,創意來自三國歷史故事。秦嶺是三國的戰場,就成了筆者最想去的地方。
想不到交通一到位,秦嶺成了可及之處,青藏高原成了極夯的自駕遊標的。今夏,筆者夫婦隨著美國友人黃定堅伉儷跑到秦嶺山區,在安多體驗歷史以及老黃河的前世今生。
秦嶺山麓青藏高原的安多藏區已是自駕遊熱門路線(川北甘南大環線)。
《發生在秦嶺的故事》
三國時曹操盤據中原,心心念念「得隴望蜀」,古戰場就在秦嶺西側地勢較平緩的安多地區。
大唐時期,吐蕃王朝從首任松贊干布到末任朗達瑪,延續兩百多年。這時期開發的「唐蕃古道」就從中原經甘肅(走河西走廊玉門關南線),走羅布泊,從青海入藏。
近代史上,太平天國從廣西起義,武將石達開率軍三萬在雲南橫渡金沙江(1853年),一路北上,就想佔據大西北,可惜跨不過大渡河,未改寫歷史。
再過80年,紅軍在贛南被圍剿,二萬五千里長征(1935年),橫渡金沙江,越過橫斷山脈,勇渡大渡河,北上到安多,然後東進陝西,盤據於延安。
安多的若爾蓋是紅軍長征穿越的大草原(紅原),留有詳細的歷史。我等在甘南及川北繞了一大圈(2000公里),終於了解安多的戰略地位。
《若詩若畫若爾蓋》
位於青藏高原的安多,與衛(西)藏和康區(四川康巴)並列三大藏區。其範圍包括青海省海北、海南、黃南、果洛及海西自治州,甘南藏族自治州(甘州)以及川北的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阿壩州),安多藏區95%是藏族。
巴顏喀拉山脈高山終年積雪,春天冰雪消融,注入星宿海。安多承接高山雪水,流出幾千條南入長江或北入黃河的溪流,串流出中國最大的濕地若爾蓋。由於溪流緩慢,在此形成的大沼澤是優良的放牧區,霍去病「馬踏匈奴」騎的就是這裡出產的「河曲馬」。
甘州接近中原,面積3.6萬平方公里(與台灣相當),70萬人口中藏人55%,漢人39%,與川北阿壩州相連,是安多地區文化融合與商業交易的地區。
隨著一帶一路開發大西北,龐大的交通網也將安多塑造成以成都為核心的腹地。放眼望去,大草原上絡繹於途的是載運農牧產品的十輪大卡車,還有自駕遊的休旅車。上天賦予刀郎浩瀚的蒼芎唱山歌,無怪乎數以億計心儀高原情歌的漢人,也成了安多的俘虜。
《黃河九曲第一灣》
黃河流到青、甘、川三省交界的唐克鄉,來個180度大轉彎,以「黃河九曲」之姿流回青海省,繞了300多公里後再進入甘肅。這九曲第一彎靜靜地躺在人煙稀少的大草原上,相伴的是300公里外喧囂熱鬧的九寨溝。
在這超大的溼地景區裡,沿著河岸築有棧道,供遊客瀏覽垂柳、土撥鼠、野兔、錦雉及水鳥。遠處點綴著一排排供宿營的白色敖包,天地山川一派優逸,被譽為「宇宙的莊嚴幻景」。走在一望無際鬱鬱蔥蔥的生態區,得佩服社會主義國家公共治理的效能。
欲觀賞落日,須騎馬或攀上海拔3500公尺的布朗山。筆者一行搭乘長538公尺的手扶梯到山頂,再走木棧道下山,這可是11公里的健行。
《天神的後花園》
年保玉則是巴顏喀拉山主峯,周圍山谷匯成大大小小160多個湖泊,景觀出眾,被牧民視為神山。汶川地震時神山遭毀損,因生態修復未對外開放。
我們去了主峯旁邊的阿壩州蓮寶葉則神山景區,這裡寫著「崑崙天梯,蜀山之源」。
自駕遊到四川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蓮寶葉則神山。
《藏族文化與風光》
郎木寺鎮位處甘南、川北交界,有兩個格魯派喇嘛教(黃教)寺廟群,(四川省)格爾底寺及(甘肅省)賽赤寺,隔著白龍江互相守望。該寺曾是大唐與吐蕃的邊界,順江上行是唐蕃古道的起點,因此是安多地區的心臟,也是安多與康巴地區的交易中心,寺廟被不同樣式的藏、漢、回族民居所圍繞。
甘南夏河縣的拉卜楞寺則是藏傳佛教格魯派六大寺院之一,殿宇90多座,總面積86.6公頃(高雄佛光山面積50公頃)。此寺由聞思、醫藥、時輪、吉金剛、上續部及下續部等六大學院所組成,是著名的綜合性藏學府,也是安多藏民的文化藝術中心。
藏族文化與風光,川甘交界的郎木寺鎮與甘南夏河縣世界藏學府拉卜楞寺。(空拍圖/取自百度百科)
《結語》
想不到75高齡的我們能在有生之年,趕上休旅車自駕遊安多。事實是,大陸在偏遠山區的交通建設已到位,若想逃開台灣的炎熱、政治權鬥的躁動,不想花大錢、跑太遠,想認識敵人,到安多與天地山川為伍是個不錯的選擇。
王惠珀,台灣桃園人,台大藥學院學士、美國密西根大學藥學博士。曾任台大醫學院藥學院(系)教授及系主任、長庚大學醫學院天然藥物研究所創所所長、台北醫學大學藥學院長、行政院衛生署藥政處處長等職。專長涵蓋新藥設計開發及藥事管理。
其新藥研究曾獲十五國四十一項發明專利,及獲頒經濟部「國家發明獎」等多項發明與研究貢獻獎,並列名當代名人錄及國際年度專業人士。
王惠珀在藥政管理上致力於以智財權管理藥品之學名藥立法、推動優良藥品製造規範等,以及促成健保藥價「三同政策」。此外並曾開啟專業橋接庶民的「全民用藥教育」計畫、「人民的眼睛」計畫,蓄積藥師參與社區公共衛生及長期照護的能量,獲得行政院「參與及建立制度獎」、藥師典範獎。
其在《優傳媒》所撰專欄,榮獲第20屆卓越《新聞評論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