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講台灣人的故事》京都隨筆(三) - umedia 優傳媒  

新聞 / 談古論今
開講台灣人的故事》京都隨筆(三)
2023-11-24 06:30:00
A+
A
A-

位在池中央,可遠觀不可近看的金閣寺。(圖/作者提供)

 

作者/林明美

 

這次京都之旅,藉著日本便利的鐵道系統,連續數天,參訪京都及其周邊重要的國寶史蹟。或是獨自漫步千年史蹟尋幽訪勝,或是與成千上萬的國際遊客爭道觀賞,倒也頗有樂趣。

 

只能前進不能後退的金閣寺

與歐美常有的自由、發散式參觀方式不同,日本許多史蹟名園,常採強制性的線性參觀模式,以欄杆、繩索或某些設施,規範遊客參觀動線。這種限制動線的方式,在此次參觀經驗中,以著名的世界文化遺產聖地,金閣寺和姬路城最具代表。

 

金閣寺全區平面圖。(圖/摘自網路)

 

金閣寺面積雖達八公頃有餘,但大多是園林,建築也多數不開放進入,遊客只能沿著既定的路徑前進觀賞。從入口處的「總門」開始,到位在湖中,最吸引人的金閣寺後,再沿著步道,抵達「不動堂」,從文創紀念品區及茶席區出口離開。

 

我們到訪當天遊客很多,來自歐亞各地大量的遊客,簡直可以用摩肩擦踵,前胸貼後背來形容。加上參觀步道又狹窄,可以說是被人潮推著前進。不知不覺來到望見金閣寺的最佳位置時,擠不過擁擠人潮,我們只能墊起腳尖,隔著人群胡亂找尋。好不容易找到空隙,可以「金閣寺與我」合拍一張「到此一遊」的紀念照時,卻總是被四處亂竄的遊客插入,惱的只有兩手一攤,徒呼負負。

 

那情景,不能不讓人想起多年前在法國羅浮宮參觀達文西著名畫作「蒙娜麗莎的微笑」時,一大群國際觀光客,擁擠在一小張名畫前,渴望一睹廬山真面目的焦急。

 

我們還沒有充分享受金閣寺的美景,就被後面的遊客催著往前行。有些人不甘心,想回頭再看一次,卻赫然發現,這人潮啊!有如長江東逝水,一去不能回頭!

 

打光腳參觀日本第一大城

至於位在兵庫縣西南部,號稱「日本第一大城」的姬路城天守閣參觀經驗,雖然也是人潮洶湧,也是規定固定的參觀路線,但卻在擁擠中,顯現井然有序的氛圍,遊客不爭不吵,耐心等待上下狹窄陡峭的樓梯。

 

遊客人手一袋塑膠袋,裝著自己的鞋,遵守秩序一層層向上爬,參觀日本最好的木造建築。(圖/作者提供)

 

我們開玩笑說,是不是因為遊客必須脫鞋打著光腳,又須拎著塑膠袋中的球鞋,行動快不了,自然只能乖乖沿著限定參觀腳印,一層層爬上樓梯窄窄陡陡的天守閣,再一層層小心翼翼走下來的緣故?

 

姬路城由一座大天守閣和三座小天守閣組成,灰瓦白牆,飛檐重疊,外觀有如展翅欲飛的白鷺鳥,因而又稱「白鷺城」。姬路城是江戶時期最高的造城技術,也是日本木造建築的最出色傑作。1993年,與奈良的法隆寺,成功登錄為世界文化遺產,城內也有許多建築物指定為日本國寶等級。

 

我們遠從京都,來回搭三小時火車,慕名專程前來參觀,自當細細品味,無論是精妙的木榫結構,或紋飾各異其趣的瓦當,都引起我們的關注。不過,我覺得最奇妙的還是脫鞋參觀這檔子事了。

 

遊客脫鞋參觀,是日本保護文化遺產的具體作法。因此,遊客參觀天守閣時,出入口處,都安排有脫鞋與穿鞋區。(圖/作者提供)

 

日本的史蹟、寺院,為了保護脆弱的木質地板及避免塵埃,幾乎都要求脫鞋參觀。如果遊客數量不太多,通常門口設有鞋櫃,提供脫鞋、放鞋用。如果遊客眾多,則會提供簡易鞋袋,請遊客拎著鞋袋參觀。

 

我們連續數日,參觀好幾處寺院史蹟,自然了解日本國民習性,進入寺廟需要脫鞋是理所當然,是尊敬的表示。雖然如此,進入天守閣地下室時,看著一群人高馬大的歐美人士,笨手笨腳忙著脫鞋的情景,倒還真是饒富趣味。

 

歐美各國的史蹟建築,為了保護建物及地板,通常會要求遊客穿上可以回收再利用的鞋套,避免直接採踏並可隔絕塵埃,但卻很少要求脫鞋。想來這是東西方文化差異,就像東方人習慣必須洗淨身體後,才能上床休息,而西方則是先休息,起床後再洗澡。

 

所以,這些平常連自家客廳都不愛脫鞋的歐美遊客,到了日本,尊重當地習俗,循規蹈矩,脫鞋、拎鞋,很讓我覺得有趣呢!

 

 清晨寧靜的東本願寺

在京都火車站中央口前不遠處,位在堀川通的西本願寺和位在烏丸通的東本願寺,是淨土真宗本願寺派的大本山。

 

我們旅居京都的住所,就在東本願寺後方,因而經常在清晨信步走進寺院,就著暖暖的晨光,感受市區難得的靜謐時光。

 

東本願寺因位於西本願寺東邊而得名,始建於1602年,正式名稱為真宗本廟,原是江戶時代(1603-1868 年)首位幕府將軍德川家康,捐給第12代門主「教如」而建設的。寺廟前後歷經4次大火,今日的建築花了16年,在眾多信眾支持下,於1892年重建完成。

 

東本願寺大殿內,清晨穿著居士服,做早課的信眾。(圖/作者提供)

 

東本願寺雖然是著名的觀光景點,但也是信眾信仰中心。我們清晨散步時,常見到穿著黑色居士服的信眾,提著上班的手提包,匆匆進入大殿參加誦經。想來做完早課後,脫下居士服,他們還要趕著去處理俗務呢!

 

從東本願寺可以望見著名的京都塔。(圖/摘自網路)

 

寺院範圍相當大,除了各殿內有活動時外人不方便進入,其他地點大致都可以自由行走。我們躲在東本願寺大殿旁的柱邊晨運,倒也沒受到喝止。

 

清晨遊客極少,因而有機會靜靜觀賞寺院中著名的大銀杏樹,有機會緩步繞行殿前步道,也有機會赤足,單獨走在殿外長廊,踩在涼涼潤潤的原木地板上,望著不遠處高聳的京都塔,倒也引發今夕何夕的感受。

 

後來呢?

世紀疫情後,再次來到充滿優雅氣息的人文古都,就像多次前往西安古城一般,總能從這滿是歷史記憶的城市中,再一次獲得心靈洗滌。

 

文中所述,不過一點趣事,博君一粲罷了!

 

林明美,台灣桃園人,台大人類學系畢業,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碩士暨傑出校友,文化大學都市計劃博士,一生熱愛文學寫作,長期視博物館發展、文化資產、考古遺址保存為己任。

她是新北市十三行博物館創館館長,一手打造該館和八里左岸的相依共存關聯,並曾擔任國立故宮博物院及歷史博物館展覽組組長等職,現任靈鷲山生命和平大學籌備處主任。

林明美為桃園蘆竹區望族後代,家族多從事教育及治理鄉里事務,日治時期更有叔祖赴日求學或留學滿洲、創業等。偶然機緣下接觸學界相關研究出版,揭露家族自清代歷日治至現代以來,與當代社會的淵源,燃起她血液中一直存在的探索DNA。

本系列文章以她的家族為經,聯結歷代社經文化脈絡,兼具史實與趣味性,極具可讀性。

位在池中央,可遠觀不可近看的金閣寺。(圖/作者提供)

 

作者/林明美

 

這次京都之旅,藉著日本便利的鐵道系統,連續數天,參訪京都及其周邊重要的國寶史蹟。或是獨自漫步千年史蹟尋幽訪勝,或是與成千上萬的國際遊客爭道觀賞,倒也頗有樂趣。

 

只能前進不能後退的金閣寺

與歐美常有的自由、發散式參觀方式不同,日本許多史蹟名園,常採強制性的線性參觀模式,以欄杆、繩索或某些設施,規範遊客參觀動線。這種限制動線的方式,在此次參觀經驗中,以著名的世界文化遺產聖地,金閣寺和姬路城最具代表。

 

金閣寺全區平面圖。(圖/摘自網路)

 

金閣寺面積雖達八公頃有餘,但大多是園林,建築也多數不開放進入,遊客只能沿著既定的路徑前進觀賞。從入口處的「總門」開始,到位在湖中,最吸引人的金閣寺後,再沿著步道,抵達「不動堂」,從文創紀念品區及茶席區出口離開。

 

我們到訪當天遊客很多,來自歐亞各地大量的遊客,簡直可以用摩肩擦踵,前胸貼後背來形容。加上參觀步道又狹窄,可以說是被人潮推著前進。不知不覺來到望見金閣寺的最佳位置時,擠不過擁擠人潮,我們只能墊起腳尖,隔著人群胡亂找尋。好不容易找到空隙,可以「金閣寺與我」合拍一張「到此一遊」的紀念照時,卻總是被四處亂竄的遊客插入,惱的只有兩手一攤,徒呼負負。

 

那情景,不能不讓人想起多年前在法國羅浮宮參觀達文西著名畫作「蒙娜麗莎的微笑」時,一大群國際觀光客,擁擠在一小張名畫前,渴望一睹廬山真面目的焦急。

 

我們還沒有充分享受金閣寺的美景,就被後面的遊客催著往前行。有些人不甘心,想回頭再看一次,卻赫然發現,這人潮啊!有如長江東逝水,一去不能回頭!

 

打光腳參觀日本第一大城

至於位在兵庫縣西南部,號稱「日本第一大城」的姬路城天守閣參觀經驗,雖然也是人潮洶湧,也是規定固定的參觀路線,但卻在擁擠中,顯現井然有序的氛圍,遊客不爭不吵,耐心等待上下狹窄陡峭的樓梯。

 

遊客人手一袋塑膠袋,裝著自己的鞋,遵守秩序一層層向上爬,參觀日本最好的木造建築。(圖/作者提供)

 

我們開玩笑說,是不是因為遊客必須脫鞋打著光腳,又須拎著塑膠袋中的球鞋,行動快不了,自然只能乖乖沿著限定參觀腳印,一層層爬上樓梯窄窄陡陡的天守閣,再一層層小心翼翼走下來的緣故?

 

姬路城由一座大天守閣和三座小天守閣組成,灰瓦白牆,飛檐重疊,外觀有如展翅欲飛的白鷺鳥,因而又稱「白鷺城」。姬路城是江戶時期最高的造城技術,也是日本木造建築的最出色傑作。1993年,與奈良的法隆寺,成功登錄為世界文化遺產,城內也有許多建築物指定為日本國寶等級。

 

我們遠從京都,來回搭三小時火車,慕名專程前來參觀,自當細細品味,無論是精妙的木榫結構,或紋飾各異其趣的瓦當,都引起我們的關注。不過,我覺得最奇妙的還是脫鞋參觀這檔子事了。

 

遊客脫鞋參觀,是日本保護文化遺產的具體作法。因此,遊客參觀天守閣時,出入口處,都安排有脫鞋與穿鞋區。(圖/作者提供)

 

日本的史蹟、寺院,為了保護脆弱的木質地板及避免塵埃,幾乎都要求脫鞋參觀。如果遊客數量不太多,通常門口設有鞋櫃,提供脫鞋、放鞋用。如果遊客眾多,則會提供簡易鞋袋,請遊客拎著鞋袋參觀。

 

我們連續數日,參觀好幾處寺院史蹟,自然了解日本國民習性,進入寺廟需要脫鞋是理所當然,是尊敬的表示。雖然如此,進入天守閣地下室時,看著一群人高馬大的歐美人士,笨手笨腳忙著脫鞋的情景,倒還真是饒富趣味。

 

歐美各國的史蹟建築,為了保護建物及地板,通常會要求遊客穿上可以回收再利用的鞋套,避免直接採踏並可隔絕塵埃,但卻很少要求脫鞋。想來這是東西方文化差異,就像東方人習慣必須洗淨身體後,才能上床休息,而西方則是先休息,起床後再洗澡。

 

所以,這些平常連自家客廳都不愛脫鞋的歐美遊客,到了日本,尊重當地習俗,循規蹈矩,脫鞋、拎鞋,很讓我覺得有趣呢!

 

 清晨寧靜的東本願寺

在京都火車站中央口前不遠處,位在堀川通的西本願寺和位在烏丸通的東本願寺,是淨土真宗本願寺派的大本山。

 

我們旅居京都的住所,就在東本願寺後方,因而經常在清晨信步走進寺院,就著暖暖的晨光,感受市區難得的靜謐時光。

 

東本願寺因位於西本願寺東邊而得名,始建於1602年,正式名稱為真宗本廟,原是江戶時代(1603-1868 年)首位幕府將軍德川家康,捐給第12代門主「教如」而建設的。寺廟前後歷經4次大火,今日的建築花了16年,在眾多信眾支持下,於1892年重建完成。

 

東本願寺大殿內,清晨穿著居士服,做早課的信眾。(圖/作者提供)

 

東本願寺雖然是著名的觀光景點,但也是信眾信仰中心。我們清晨散步時,常見到穿著黑色居士服的信眾,提著上班的手提包,匆匆進入大殿參加誦經。想來做完早課後,脫下居士服,他們還要趕著去處理俗務呢!

 

從東本願寺可以望見著名的京都塔。(圖/摘自網路)

 

寺院範圍相當大,除了各殿內有活動時外人不方便進入,其他地點大致都可以自由行走。我們躲在東本願寺大殿旁的柱邊晨運,倒也沒受到喝止。

 

清晨遊客極少,因而有機會靜靜觀賞寺院中著名的大銀杏樹,有機會緩步繞行殿前步道,也有機會赤足,單獨走在殿外長廊,踩在涼涼潤潤的原木地板上,望著不遠處高聳的京都塔,倒也引發今夕何夕的感受。

 

後來呢?

世紀疫情後,再次來到充滿優雅氣息的人文古都,就像多次前往西安古城一般,總能從這滿是歷史記憶的城市中,再一次獲得心靈洗滌。

 

文中所述,不過一點趣事,博君一粲罷了!

 

林明美,台灣桃園人,台大人類學系畢業,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碩士暨傑出校友,文化大學都市計劃博士,一生熱愛文學寫作,長期視博物館發展、文化資產、考古遺址保存為己任。

她是新北市十三行博物館創館館長,一手打造該館和八里左岸的相依共存關聯,並曾擔任國立故宮博物院及歷史博物館展覽組組長等職,現任靈鷲山生命和平大學籌備處主任。

林明美為桃園蘆竹區望族後代,家族多從事教育及治理鄉里事務,日治時期更有叔祖赴日求學或留學滿洲、創業等。偶然機緣下接觸學界相關研究出版,揭露家族自清代歷日治至現代以來,與當代社會的淵源,燃起她血液中一直存在的探索DNA。

本系列文章以她的家族為經,聯結歷代社經文化脈絡,兼具史實與趣味性,極具可讀性。

加入好友
優傳媒 版權所有 ©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著作權與轉載授權 / 合作夥伴 / 法律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