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白合過程除了政策外,最關鍵者還是位子和資源的分配,這又難免予人政治分贓的印象。因此,整合過程的公開透明,甚至要公布影子內閣人選,這是爭取雙方選民能夠信賴的基本功夫。(圖/取自網路)
作者/桂宏誠
因郭台銘宣布參選,傳出因此促成藍白整合,雙方朝「9月先談立委、10月再談總統」二階段合作模式進行。如果藍白真的能合,以國民黨具有較多的執政人才與地方基層實力而言,形成「侯柯配」的可能性較高。
然而,柯文哲不太可能只願成為「深宮怨婦」的備位副總統,何況民眾黨必然也會尋求自身政黨的發展。因此,藍白能合首先要談的,就是柯文哲將扮演甚麼角色和具有甚麼實質功能?
我國憲法中的副總統僅是備位元首,並無憲定的職權,總統甚至可以不讓副總統接觸任何的公文,除非總統把自己職權的某些部份交付由副總統執行。更重要的是,屬執政核心的行政院之組成,憲法規定可由總統依可僅憑自己的意志,任命行政正副院長、部長及部會的政務官,並不需以立法院的支持為前提。換言之,就算藍白在立法院沒有過半,總統仍可任命自己屬意的內閣成員。
我國目前的憲政體制其實像民國初年袁世凱時期的「責任內閣制」,國務院總理和其各部的閣員,均由總統任命後職掌行政權,再由內閣與國會互動且「代表」總統向國會負責。換言之,「責任內閣制」是所有的責任皆在內閣,且稱為「內閣制」也是以行政權的角度來理解這套制度。
然而,我國雖習慣把歐洲國家實施的憲政制度稱為「內閣制」或「議會內閣制」,但其實他們自己稱為「議會制」,這是因為行政權可視為是由議會所委託賦予的執行權。
柯文哲最先提出「聯合政府」的主張,毛澤東在對日抗戰已見勝利曙光之際就已提出過,且在抗戰勝利後的國共談判時,還以反對國民黨一黨專政為由,呼籲應採行「聯合政府」。這種體制的實踐,無非係指政府各機關的要職,應分由各黨派的人士來擔任。
(圖/取自網路)
如果藍白結盟成功,不論誰擔任總統,由於兩岸關係決定了外交和國防政策,都一定要掌握住。故而,即使正副總統在兩岸政策上有所不同,但還是可以運作,因為這是要總統負責的。
另外,經濟部轄下有許多國營事業,而這些國營事業又有許多轉投資成立的「公民合營公司」,實際上仍由政府掌握了人事權。因此,這個部暨其所屬事業機構都非常重要,也是藍白合作時可以談判的重點。畢竟,自家政黨都希望自己能夠茁壯,這裡面有太多位子和資源可以歷練和分配。
然而,藍白合過程除了政策外,最關鍵者還是位子和資源的分配,這又難免予人政治分贓的印象。因此,整合過程的公開透明,甚至要公布影子內閣人選,這是爭取雙方選民能夠信賴的基本功夫。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桂宏誠,公務人員高等三級考試及格,三進三出政府機關。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和中國文化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博士,校名都不怎麼政治正確。目前擔任生涯第一個工作機構民主文教基金會的董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