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父親墓碑上的堂號從「濟陽」改為「楓港」,雖然其墓園顯示極其「慎終」,但卻是「追不遠」的忘本。(圖/取自網路)
作者/桂宏誠
清明掃墓祭祖仍是台灣人的習俗,而政府今年也已先在周六上班上課,再於其後補假形成五天的「清明連假」。可是,相信很多人都不知道,依據政府訂定的《紀念日及節日實施辦法》,民俗節日中並沒有「清明節」,只有放假一日的「民族掃墓節」。同時,這裡所指涉的「民族」,乃是以源自中國漢人為主體的中華民族。
早在民國24年,國民政府就把4月5日定為「民族掃墓節」,用意是結合清明節以提倡慎終追遠的傳統文化與習俗。不過,清明節是中國農曆第五個節氣的第一天,通常落在西曆的4月4、5、6日之間。而現在的政府,也不會強調放假一日的是「民族掃墓節」,因為這可能觸動對中華民族的「慎終追遠」,有礙「台灣民族」的建構。
清明祭祖掃墓時,現在的年輕人對先人墓碑上常見刻有顯著文字註記,如「隴西」、「潁川」、「彭城」、「安溪」、「同安」、「晉江」等的「堂號」,恐怕大多不知道其所以。究其最主要的原因,當是因中小學教科書刻意規避與中國歷史、地理及文化有關的內容,以致清明掃墓蘊含傳承慎終追遠的孝道文化意義,必定大打折扣。
即使是埋骨海外的華人墓碑上,也常見刻有「堂號」,這是用來標示自己姓氏源流之始,乃至於提示後代不忘祖先來自何方。例如,民進黨前主席黃信介和其夫人的墓碑上,都刻有「安溪」,這就表示他的家族遷台始祖,是從福建的安溪遷來。又如蘇貞昌祖墳上的堂號是「海澄」,就表示他們這支在台的蘇姓家族,始祖是來自於福建漳州的海澄。再如賴清德母親的墓碑堂號是「潁川」,其祖先則更可上溯自河南潁水。
民進黨竭力將「台灣人」和「中國人」建構成指涉不相容且對立的概念,如「台灣人」不是「中國人」即是。然而,以素有「台獨金孫」之稱的賴清德為例,即使他自己只是「台灣人」而不是「中國人」,但卻無法否認他的父母死後,仍不忘自己是源自河南的「中國人」。再說,賴清德目前和金門人同樣是「中華民國人」,但為何「中華民國人」不能簡稱「中國人」,而只能稱為「台灣人」呢?
蔡英文總統的家族最具有為祖先斷代的政治正確度,為了在台灣推動「去中國化」的政策,雖然其蔡氏家族祖墳上的堂號是「濟陽」,但到了她父親蔡潔生的墓碑上,就改刻為「楓港」。這也就是說,他們這支從山東濟陽南遷到廣東,後來又再遷至台灣的蔡氏家族,要讓後代子孫只知道祖先源自屏東楓港,而與「中國人」劃清血緣與文化傳承的界線。
新加坡華人不會忘記自己的祖先大多來自中國福建或廣東,也不會斷絕中國傳統文化。因此,蔡英文即使要以台灣民族建立台灣共和國,仍可以慎終追遠,其家族也沒必要變更成政治性的堂號,何況堂號仍是中國的文化傳統。再說,蔡英文父親墓碑上的堂號從「濟陽」改為「楓港」,雖然其墓園顯示極其「慎終」,但卻是「追不遠」的忘本。
桂宏誠,公務人員高等三級考試及格,三進三出政府機關。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和中國文化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博士,校名都不怎麼政治正確。目前擔任生涯第一個工作機構民主文教基金會的董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