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講台灣人的故事》體驗,使展覽更深入有趣 - umedia 優傳媒  

新聞 / 談古論今
開講台灣人的故事》體驗,使展覽更深入有趣
2023-02-17 07:00:00
A+
A
A-

圖為十三行博物館「一個屋簷下伊班族」特展手冊封面。

 

作者/林明美

 

「體驗」式的規劃設計,較容易觸動觀眾視覺、觸覺的感受,使展覽能更深入說故事,也更具吸引力。本文以十三行博物館開館特展「一個屋簷下伊班族」特展做為案例,說說故事。

 

是的!20年前,我們特地前往歐美喜愛冒險人士津津樂道的婆羅洲「砂勞越蠻荒探險」(Adventure in Sarawak),親身體驗昔日以獵頭著稱的伊班族,及其著名「長屋」,是為了配合新北市十三行博物館開館,籌劃「一個屋簷下伊班族」特展的展示規劃設計而成行的。

 

至於為什麼會選擇遠在婆羅洲的族群作為展覽主題呢?主要是因為十三行博物館屬於考古博物館,其常設展廳展出的考古出土文物雖然豐富,但卻無法完整判斷當時的文化脈絡。

 

因此,我們規劃舉辦一個同屬南島語族,也位於河海地區,與昔日「十三行人」一般,擅長打獵、捕魚、貿易及煉鐵,目前仍生活在馬來西亞沙勞越的族群,「伊班族」的特展。希望觀眾可以從常設展廳的考古出土現象,與特展廳的現生族群文化模式類比下,捕捉到「十三行文化」較多的線索。

 

以情境重現及親身體驗為策展原則

過去台灣幾檔特展吸引大量觀眾的主因,多在該主題本身即具有國際性的高知名度,如黃金印象展、秦始皇兵馬俑展等。台灣觀眾對其主題耳熟能詳,在希望能親眼目睹,一解宿願的情形下,形成參觀熱潮,締造出台灣博物館史上不可思議的單次特展觀眾參觀數字。

 

古晉是婆羅洲的首府。 (圖/摘自網路)

 

伊班族人口近百萬,主要分布在東馬的砂勞越、印尼的西加里曼丹及汶萊等地,其獵頭及長屋特色也著稱於國際,但台灣知道的人不多。加上十三行博物館剛開館,既屬於冷門的考古博物館,又缺乏知名度。因此,如何規劃有吸引力的展示,增加觀眾來館的誘因,成為此次特展設計的重點。

 

圖為十三行博物館「一個屋簷下伊班族」特展展示說明。伊班族長屋的建築空間,數十戶人同居於一個屋簷下,不僅可以抵禦敵人,也可以得到共同生活的便利,是非常獨特的社會組織模式。

 

我們認為虛擬實境固然有趣,但是親身體驗,卻是無可取代的經驗,因此,經過慎重討論後,展示規劃確定以情境復原及親身體驗為設計原則,靜態文物展示則作為輔助。同時,並規劃在展覽期間,邀請伊班族人來台進行族群特色的歌舞及織布演出,並配合專題講演及各種活動,帶動展覽熱潮。

 

展廳中展示當地以織布說故事的特殊族群傳承。

 

經過多次商談,得知我們的策展原則後,展覽研究顧問,專精伊班族研究的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蔣斌博士,及住在砂勞越古晉的伊班族人類學者彼得博士,皆力勸我們到傳統長屋親身體驗,才有可能辦好這項展覽。

 

我們恰好正有此意,一拍即合。終於,得以和傳說中的長屋獵頭族人見面了。

 

親訪砂勞越古晉

古晉是馬來西亞砂勞越的首府,也是探險伊班族的起點。我們抵達古晉是在2001年5月下旬,當飛機還環繞在古晉上空,第一眼瞥見如巨蛇般蜿蜒的砂勞越河及沿河岸建築的屋宇房舍時,就對這個婆羅洲小城陷入深深的迷戀。

 

沉迷於一座初認識的美麗城市,飢渴的想探索這城市的一切,是旅遊中常犯的迷失,但儘管美景當前,我們卻需迅速進入工作狀況。幸運的是在彼得博士及當地華人的協助下,很快的安排參觀保存伊班族特殊織布技術的珍杜加基金會(Jun Duga Foundation)及古晉市博物館、文化村等相關文化設施。

 

之後趕赴雷馬那克河(River Lemanak) ,準備前往傳統長屋,這是至今仍存在伊班族傳統長屋聚落的少數河流流域之一,族人出入必須駕著長舟來往雷馬那克河,河流是他們的交通要道,是他們的生計場所,也是他們與外界接觸的管道。

 

抵達僻靜的雷馬納克河岸,換乘嚮導事先預約的長舟,由伊班族人駕駛,溯河而上,約三、四十分鐘後抵達長屋。在族人的歡迎下,當夜住宿長屋旁的貴賓屋(鐵皮屋及簡易木料搭建而成,與台灣的工寮相似),夜晚在長屋內觀賞特為貴賓舉行的晚會。第二天則在伊班族勇士引領下,進入雨林參觀祖先墓葬區、示範吹箭、獵物陷阱及認識當地動、植物等,之後再搭乘長舟順流而下,重返文明。

 

我們參加的是當地極受歡迎的「砂勞越探險」長屋觀光旅程,雖然不如20世紀初期探險家們一步一腳印、長途跋涉的雨林探險,但多少也還可以體會神秘的熱帶雨林與伊班族人的文化。

                                                                                                                                                                                                                                                                                                                                                                                                                                                                                                                                                                                                                                                                                       

搭乘長舟前往雷馬納克河流域的傳統長屋。(圖/摘自網路)

 

體驗雨林生活 認識長屋族群

這趟蠻荒探險中,有趣的部分當然少不了搭乘傳統長舟,隨著時斷時續噗噗作響的馬達聲,在枝幹總向你意想不到的方向怒張,一株又一株,滄勁奔放的老樹間溯河。

 

當然,也少不了族人船夫在猛然發現水中浮木上一公尺餘長的大蜥蜴時,立刻停船,舉起獵槍瞄準獵物,驚起一樹午睡中的的鳥兒,滿天亂飛,嚇得不知情的我們冒出一身冷汗。

 

參訪雨林時,穿著傳統服裝,擔任嚮導的老村長,不諳英語(當然我們也不諳伊班語),一路比手劃腳,又是示範吹箭、又是削老檳榔,可愛又敬業的不得了。而長屋夜深人靜的夜晚,黑沉沉的天空,綴滿了晶亮亮的星斗,看著此起彼落的流星,驚喜連連,更是不可少的經驗。

 

但最令人動心的,卻是白天原本只有老人小孩空空落落的長屋,一到傍晚時分,族人們陸續歸來,長屋中充滿一日將盡,家人團聚的喜悅。我們見到捕魚歸來的族人,下了船在淺攤中就地分發漁獲,順道泡在河流中洗淨身體衣物。也看到婦人帶著孩子,在河中一邊泡澡,一邊玩耍。還有從雨林中採集狩獵歸來的族人,頭上套著豐收的背簍,一步步走回家園。

 

好勇鬥狠的公雞不分時辰,也興奮的啼得喉頭青筋暴露。長屋內外四處升起炊煙。一日將近,辛勤工作後的輕鬆愜意,在整個聚落中飄散開來。

 

圖為十三行博物館「一個屋簷下伊班族」特展廳繪圖,展示熱帶雨林中伊班族人搭建的竹橋。同時,在博物館後方廣場也搭建了一座可以行走的伊班族竹橋。

 

夜晚在長屋中的歌舞及採購經驗更令人訝異。長屋中至少居住了二十戶家庭,吃過晚飯後,各家拿出自己手雕的長舟及批售來的伊班族紀念品,標上擁有者的姓名,合作無間的擺放在大走道上,任由我們選購,當天只有我們一行三個觀光客,但是長屋族人擺出的對待貴賓的架勢,鼓動得我們禁不住誘惑,一人抱一大袋回家。

 

舞蹈演出就更有趣了,幾位婦女背著小孩負責敲打樂器,舞者一男一女,穿著傳統服飾,盛裝舞出男子獵頭歸來誇耀英勇行為及模仿樨鳥的動作。兩位舞者都是長屋中的住戶,女舞者是當日輪值接待我們的家庭主婦,舞出前十分鍾,她還剛在廚房中料理完我們的晚餐呢!

 

圖為長屋中居民為遊客賣力舞出傳統歌舞。(圖/摘自網路)

 

圖為十三行博物館「一個屋簷下伊班族」特展廳中,長屋生活氛圍實景塑造,柱架上為椰殼雕成的仿製人頭,及舞蹈中的婦女。

 

據全身紋滿刺青,兩耳耳洞大如五十元大銅板的村長敘述,長屋是經過申請後由政府補助興建的,最大的目的是希望吸引觀光客參觀傳統聚落,因此,政府鼓勵長屋居民應盡量保存傳統的生活形式。這些重建的長屋,雖然具有發展觀光的任務,但仍保有傳統的特色,每一長屋為一村,設有村長,一座長屋可居住多達數十戶家庭,一座長屋即為一個社會組織嚴密的社群,其中的族人多數仍然過著與周圍的熱帶雨林共存的傳統生活,以山田燒墾為主,在雨林及河流中過活。

 

遇有觀光客來臨時,則由長屋中事先議定的輪值家庭,負責操舟溯河、整理床鋪、準備飲食表演等。長屋的觀光客主要來自歐美,其中以荷蘭人為最多,對於長屋的經濟收入有著相當重要的影響,不過主要的家庭收入,還是靠著到外地工作的子女所寄回的金錢。

 

展示設計及執行過程

這段長屋之旅,雖然是一段刻意安排的觀光行程,但遊客卻可以一個住民的身份,親身體驗熱帶雨林中異文化及特殊自然環境的衝擊,而這也就是我們最想提供給觀眾的親身體驗,嘗試以伊班族人的觀點來看待周遭的環境,也嘗試從這個位於世界第三大島婆羅洲的異族群體驗中,獲得尊重其他族群的宏觀思維。

 

圖為十三行博物館「一個屋簷下伊班族」特展廳入口,觀眾沿著河道,進入熱帶雨林及長屋的展場情境。

 

參訪伊班族長屋的親身經歷,再加上參考相關文獻資料後,我們歸納出此次特展設計方向,希望如實呈現實際氛圍,包含一段雨林中的長舟溯河之旅、一座可以實際進入觀賞的長屋、顯現伊班族文化特色的山田燒墾、黥面紋身、綑染後織成圖案,述說生命故事的特殊織布技術,以及其他重要文化傳統等。藉由繪畫、造景、自然與聲音等情境的復原,我們希望觀眾進入展廳後,就能處身在伊班族自然環境中,漫步熱帶雨林河岸後,登上長屋體驗族群文化。

 

因此,除了創造綠色河道外,我們在展廳中興建一座挑高約8米的杆欄式長屋,觀眾可以實際進入,體驗長屋中的格局擺設,包括可以活動、議事的公共各家獨立的家戶區等。至於所謂獵頭族的人頭祭祀,則以椰殼雕成的仿製品懸掛。

 

伊班族被稱為獵頭族,和台灣部分原住民族相同,在過去部落間發生爭奪時,彼此有獵頭的習俗。伊班族人將獵得的人頭視為財產之一,掛在長屋的柱架上,定期供奉食物,設置火爐,希望頭顱溫飽,則得以保護長屋所有人畜平安。至於砂勞越博物館原本同意借我們真正的獵頭標本供展示用,但慮及對死者的尊敬及觀眾的觀感,思之再三,毅然割愛。

 

博物館一夕爆紅

這項特展在2003年4月,與十三行博物館及八里左岸自行車步道一併開放。冷門的考古博物館與偏僻的八里左岸,在一夕間爆紅,湧進大量遊客。

 

八里左岸的河海美景、博物館特殊的建築造型、常設展的劇場手法,及「一個屋簷下伊班族」特展的展覽體驗,讓遊客驚嘆連連。創下一開館,就遭逢Sars疫情衝擊的情形下,第一年就有73萬遊客入館參觀的奇蹟!

 

作者簡介

林明美,台灣桃園人,台大人類學系畢業,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碩士暨傑出校友,文化大學都市計劃博士,一生熱愛文學寫作,長期視博物館發展、文化資產、考古遺址保存為己任。

她是新北市十三行博物館創館館長,一手打造該館和八里左岸的相依共存關聯,並曾擔任國立故宮博物院及歷史博物館展覽組組長等職,現任靈鷲山生命和平大學籌備處主任。

林明美為桃園蘆竹區望族後代,家族多從事教育及治理鄉里事務,日治時期更有叔祖赴日求學或留學滿洲、創業等。偶然機緣下接觸學界相關研究出版,揭露家族自清代歷日治至現代以來,與當代社會的淵源,燃起她血液中一直存在的探索DNA。

本系列文章以她的家族為經,聯結歷代社經文化脈絡,兼具史實與趣味性,極具可讀性。

圖為十三行博物館「一個屋簷下伊班族」特展手冊封面。

 

作者/林明美

 

「體驗」式的規劃設計,較容易觸動觀眾視覺、觸覺的感受,使展覽能更深入說故事,也更具吸引力。本文以十三行博物館開館特展「一個屋簷下伊班族」特展做為案例,說說故事。

 

是的!20年前,我們特地前往歐美喜愛冒險人士津津樂道的婆羅洲「砂勞越蠻荒探險」(Adventure in Sarawak),親身體驗昔日以獵頭著稱的伊班族,及其著名「長屋」,是為了配合新北市十三行博物館開館,籌劃「一個屋簷下伊班族」特展的展示規劃設計而成行的。

 

至於為什麼會選擇遠在婆羅洲的族群作為展覽主題呢?主要是因為十三行博物館屬於考古博物館,其常設展廳展出的考古出土文物雖然豐富,但卻無法完整判斷當時的文化脈絡。

 

因此,我們規劃舉辦一個同屬南島語族,也位於河海地區,與昔日「十三行人」一般,擅長打獵、捕魚、貿易及煉鐵,目前仍生活在馬來西亞沙勞越的族群,「伊班族」的特展。希望觀眾可以從常設展廳的考古出土現象,與特展廳的現生族群文化模式類比下,捕捉到「十三行文化」較多的線索。

 

以情境重現及親身體驗為策展原則

過去台灣幾檔特展吸引大量觀眾的主因,多在該主題本身即具有國際性的高知名度,如黃金印象展、秦始皇兵馬俑展等。台灣觀眾對其主題耳熟能詳,在希望能親眼目睹,一解宿願的情形下,形成參觀熱潮,締造出台灣博物館史上不可思議的單次特展觀眾參觀數字。

 

古晉是婆羅洲的首府。 (圖/摘自網路)

 

伊班族人口近百萬,主要分布在東馬的砂勞越、印尼的西加里曼丹及汶萊等地,其獵頭及長屋特色也著稱於國際,但台灣知道的人不多。加上十三行博物館剛開館,既屬於冷門的考古博物館,又缺乏知名度。因此,如何規劃有吸引力的展示,增加觀眾來館的誘因,成為此次特展設計的重點。

 

圖為十三行博物館「一個屋簷下伊班族」特展展示說明。伊班族長屋的建築空間,數十戶人同居於一個屋簷下,不僅可以抵禦敵人,也可以得到共同生活的便利,是非常獨特的社會組織模式。

 

我們認為虛擬實境固然有趣,但是親身體驗,卻是無可取代的經驗,因此,經過慎重討論後,展示規劃確定以情境復原及親身體驗為設計原則,靜態文物展示則作為輔助。同時,並規劃在展覽期間,邀請伊班族人來台進行族群特色的歌舞及織布演出,並配合專題講演及各種活動,帶動展覽熱潮。

 

展廳中展示當地以織布說故事的特殊族群傳承。

 

經過多次商談,得知我們的策展原則後,展覽研究顧問,專精伊班族研究的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蔣斌博士,及住在砂勞越古晉的伊班族人類學者彼得博士,皆力勸我們到傳統長屋親身體驗,才有可能辦好這項展覽。

 

我們恰好正有此意,一拍即合。終於,得以和傳說中的長屋獵頭族人見面了。

 

親訪砂勞越古晉

古晉是馬來西亞砂勞越的首府,也是探險伊班族的起點。我們抵達古晉是在2001年5月下旬,當飛機還環繞在古晉上空,第一眼瞥見如巨蛇般蜿蜒的砂勞越河及沿河岸建築的屋宇房舍時,就對這個婆羅洲小城陷入深深的迷戀。

 

沉迷於一座初認識的美麗城市,飢渴的想探索這城市的一切,是旅遊中常犯的迷失,但儘管美景當前,我們卻需迅速進入工作狀況。幸運的是在彼得博士及當地華人的協助下,很快的安排參觀保存伊班族特殊織布技術的珍杜加基金會(Jun Duga Foundation)及古晉市博物館、文化村等相關文化設施。

 

之後趕赴雷馬那克河(River Lemanak) ,準備前往傳統長屋,這是至今仍存在伊班族傳統長屋聚落的少數河流流域之一,族人出入必須駕著長舟來往雷馬那克河,河流是他們的交通要道,是他們的生計場所,也是他們與外界接觸的管道。

 

抵達僻靜的雷馬納克河岸,換乘嚮導事先預約的長舟,由伊班族人駕駛,溯河而上,約三、四十分鐘後抵達長屋。在族人的歡迎下,當夜住宿長屋旁的貴賓屋(鐵皮屋及簡易木料搭建而成,與台灣的工寮相似),夜晚在長屋內觀賞特為貴賓舉行的晚會。第二天則在伊班族勇士引領下,進入雨林參觀祖先墓葬區、示範吹箭、獵物陷阱及認識當地動、植物等,之後再搭乘長舟順流而下,重返文明。

 

我們參加的是當地極受歡迎的「砂勞越探險」長屋觀光旅程,雖然不如20世紀初期探險家們一步一腳印、長途跋涉的雨林探險,但多少也還可以體會神秘的熱帶雨林與伊班族人的文化。

                                                                                                                                                                                                                                                                                                                                                                                                                                                                                                                                                                                                                                                                                       

搭乘長舟前往雷馬納克河流域的傳統長屋。(圖/摘自網路)

 

體驗雨林生活 認識長屋族群

這趟蠻荒探險中,有趣的部分當然少不了搭乘傳統長舟,隨著時斷時續噗噗作響的馬達聲,在枝幹總向你意想不到的方向怒張,一株又一株,滄勁奔放的老樹間溯河。

 

當然,也少不了族人船夫在猛然發現水中浮木上一公尺餘長的大蜥蜴時,立刻停船,舉起獵槍瞄準獵物,驚起一樹午睡中的的鳥兒,滿天亂飛,嚇得不知情的我們冒出一身冷汗。

 

參訪雨林時,穿著傳統服裝,擔任嚮導的老村長,不諳英語(當然我們也不諳伊班語),一路比手劃腳,又是示範吹箭、又是削老檳榔,可愛又敬業的不得了。而長屋夜深人靜的夜晚,黑沉沉的天空,綴滿了晶亮亮的星斗,看著此起彼落的流星,驚喜連連,更是不可少的經驗。

 

但最令人動心的,卻是白天原本只有老人小孩空空落落的長屋,一到傍晚時分,族人們陸續歸來,長屋中充滿一日將盡,家人團聚的喜悅。我們見到捕魚歸來的族人,下了船在淺攤中就地分發漁獲,順道泡在河流中洗淨身體衣物。也看到婦人帶著孩子,在河中一邊泡澡,一邊玩耍。還有從雨林中採集狩獵歸來的族人,頭上套著豐收的背簍,一步步走回家園。

 

好勇鬥狠的公雞不分時辰,也興奮的啼得喉頭青筋暴露。長屋內外四處升起炊煙。一日將近,辛勤工作後的輕鬆愜意,在整個聚落中飄散開來。

 

圖為十三行博物館「一個屋簷下伊班族」特展廳繪圖,展示熱帶雨林中伊班族人搭建的竹橋。同時,在博物館後方廣場也搭建了一座可以行走的伊班族竹橋。

 

夜晚在長屋中的歌舞及採購經驗更令人訝異。長屋中至少居住了二十戶家庭,吃過晚飯後,各家拿出自己手雕的長舟及批售來的伊班族紀念品,標上擁有者的姓名,合作無間的擺放在大走道上,任由我們選購,當天只有我們一行三個觀光客,但是長屋族人擺出的對待貴賓的架勢,鼓動得我們禁不住誘惑,一人抱一大袋回家。

 

舞蹈演出就更有趣了,幾位婦女背著小孩負責敲打樂器,舞者一男一女,穿著傳統服飾,盛裝舞出男子獵頭歸來誇耀英勇行為及模仿樨鳥的動作。兩位舞者都是長屋中的住戶,女舞者是當日輪值接待我們的家庭主婦,舞出前十分鍾,她還剛在廚房中料理完我們的晚餐呢!

 

圖為長屋中居民為遊客賣力舞出傳統歌舞。(圖/摘自網路)

 

圖為十三行博物館「一個屋簷下伊班族」特展廳中,長屋生活氛圍實景塑造,柱架上為椰殼雕成的仿製人頭,及舞蹈中的婦女。

 

據全身紋滿刺青,兩耳耳洞大如五十元大銅板的村長敘述,長屋是經過申請後由政府補助興建的,最大的目的是希望吸引觀光客參觀傳統聚落,因此,政府鼓勵長屋居民應盡量保存傳統的生活形式。這些重建的長屋,雖然具有發展觀光的任務,但仍保有傳統的特色,每一長屋為一村,設有村長,一座長屋可居住多達數十戶家庭,一座長屋即為一個社會組織嚴密的社群,其中的族人多數仍然過著與周圍的熱帶雨林共存的傳統生活,以山田燒墾為主,在雨林及河流中過活。

 

遇有觀光客來臨時,則由長屋中事先議定的輪值家庭,負責操舟溯河、整理床鋪、準備飲食表演等。長屋的觀光客主要來自歐美,其中以荷蘭人為最多,對於長屋的經濟收入有著相當重要的影響,不過主要的家庭收入,還是靠著到外地工作的子女所寄回的金錢。

 

展示設計及執行過程

這段長屋之旅,雖然是一段刻意安排的觀光行程,但遊客卻可以一個住民的身份,親身體驗熱帶雨林中異文化及特殊自然環境的衝擊,而這也就是我們最想提供給觀眾的親身體驗,嘗試以伊班族人的觀點來看待周遭的環境,也嘗試從這個位於世界第三大島婆羅洲的異族群體驗中,獲得尊重其他族群的宏觀思維。

 

圖為十三行博物館「一個屋簷下伊班族」特展廳入口,觀眾沿著河道,進入熱帶雨林及長屋的展場情境。

 

參訪伊班族長屋的親身經歷,再加上參考相關文獻資料後,我們歸納出此次特展設計方向,希望如實呈現實際氛圍,包含一段雨林中的長舟溯河之旅、一座可以實際進入觀賞的長屋、顯現伊班族文化特色的山田燒墾、黥面紋身、綑染後織成圖案,述說生命故事的特殊織布技術,以及其他重要文化傳統等。藉由繪畫、造景、自然與聲音等情境的復原,我們希望觀眾進入展廳後,就能處身在伊班族自然環境中,漫步熱帶雨林河岸後,登上長屋體驗族群文化。

 

因此,除了創造綠色河道外,我們在展廳中興建一座挑高約8米的杆欄式長屋,觀眾可以實際進入,體驗長屋中的格局擺設,包括可以活動、議事的公共各家獨立的家戶區等。至於所謂獵頭族的人頭祭祀,則以椰殼雕成的仿製品懸掛。

 

伊班族被稱為獵頭族,和台灣部分原住民族相同,在過去部落間發生爭奪時,彼此有獵頭的習俗。伊班族人將獵得的人頭視為財產之一,掛在長屋的柱架上,定期供奉食物,設置火爐,希望頭顱溫飽,則得以保護長屋所有人畜平安。至於砂勞越博物館原本同意借我們真正的獵頭標本供展示用,但慮及對死者的尊敬及觀眾的觀感,思之再三,毅然割愛。

 

博物館一夕爆紅

這項特展在2003年4月,與十三行博物館及八里左岸自行車步道一併開放。冷門的考古博物館與偏僻的八里左岸,在一夕間爆紅,湧進大量遊客。

 

八里左岸的河海美景、博物館特殊的建築造型、常設展的劇場手法,及「一個屋簷下伊班族」特展的展覽體驗,讓遊客驚嘆連連。創下一開館,就遭逢Sars疫情衝擊的情形下,第一年就有73萬遊客入館參觀的奇蹟!

 

作者簡介

林明美,台灣桃園人,台大人類學系畢業,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碩士暨傑出校友,文化大學都市計劃博士,一生熱愛文學寫作,長期視博物館發展、文化資產、考古遺址保存為己任。

她是新北市十三行博物館創館館長,一手打造該館和八里左岸的相依共存關聯,並曾擔任國立故宮博物院及歷史博物館展覽組組長等職,現任靈鷲山生命和平大學籌備處主任。

林明美為桃園蘆竹區望族後代,家族多從事教育及治理鄉里事務,日治時期更有叔祖赴日求學或留學滿洲、創業等。偶然機緣下接觸學界相關研究出版,揭露家族自清代歷日治至現代以來,與當代社會的淵源,燃起她血液中一直存在的探索DNA。

本系列文章以她的家族為經,聯結歷代社經文化脈絡,兼具史實與趣味性,極具可讀性。

加入好友
優傳媒 版權所有 ©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著作權與轉載授權 / 合作夥伴 / 法律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