穹宇涉獵》 疫情後重啟郵輪(4之2)國際郵輪 首次開拓中英雙語吸引力 - umedia 優傳媒  

新聞 / 百家爭鳴
穹宇涉獵》 疫情後重啟郵輪(4之2)國際郵輪 首次開拓中英雙語吸引力
2022-10-19 07:00:00
A+
A
A-

                                 

郵輪上中英雙語的劇場標識。(圖/本文均作者攝)

 

作者/ 劉敦仁                                        

 

這次選擇前往阿拉斯加的原因,除了要打破了兩年多困守家中的憋屈,到阿拉斯加吸取冰川的新鮮空氣之外,最大的關鍵是,我們看到這艘新船,居然是用中英雙語來作宣傳,不僅有新鮮感,還增加了民族的自豪感。

 

這是一艘在2017年下水的「公主郵輪公司」新船,在其公司的中國雇員建議下,取名為「盛世公主號」(Princess Majestic),象徵著「大世界」(Grand World) 或是「宏大的精神」(Grand Spirit),符合設立在中國的基地。因為該公司在建造這艘新郵輪時,曾計劃好一旦下水後,即將該郵輪駛往上海,駐泊在上海港並以該港為根據地,開拓前往日本及韓國的東亞行程。所以在郵輪上還特地設立了前所未有的元素。給我增添不少的好奇,更是決定我夫婦參加疫後首次出航最有說服力的廣告宣傳。

 

九月十日的中午,我夫婦按照郵輪公司的指定時間,中午十二點半到一點之間,抵達碼頭,我們搭乘計程車於十二點四十五分抵達。在計程車站旁邊,有一個給旅客放置行李登機的櫃檯。只用了兩分鐘的時間,就順利地將行李交給郵輪公司送到我們的客艙。我暗忖如在疫前,無論搭乘那艘郵輪,單就托運行李即需要十五分鐘甚至更長時間來進行,而在美國的郵輪碼頭,還得給托運行李工人支付小費,否則他就有可能隨意處理。

 

既然第一個過程如此地順利,而且沒有任何的人流,對郵輪公司的安排我深深感到欣慰。於是和妻子進入碼頭大堂。剛一進入,只見人聲嘈雜,數百人如同一條大蟒蛇蜿蜒在大廳內摩肩接踵。我不由一怔,這究竟是怎麼回事?不是通知上說明,旅客在半小時內抵達,即可縮短上船的時間?

 

我在人叢中尋找郵輪公司設計的顏色通道,只見我已被安排在內的「綠色」通道人頭擁擠,而需要補辦手續的「藍色」通道上則寥寥無幾,而需要辦理所有程序的「黃色」通道根本不見蹤影。最不解的是,自疫情爆發,所有公共場所都有保持兩公尺距離的標記隨處可見。此時郵輪碼頭上也不例外。然而這個非常重要的健康警示牌,居然成為了毫無作用的虛設。

 

既然來了,就得「入鄉隨俗」,在人叢中徐徐前行。值得安慰的是幾乎所有的旅客都配戴口罩,然而也會有「異類」的出現。就在我們旁邊的一排人叢中,有一對中年白人夫婦,就將口罩拉到下巴下面,兩人一面興高采烈地交談,一面將零食塞到嘴裡。對這樣的「自私」態度,我只能避從視線中拉開。

 

時間在我們緩慢的步伐中消磨,漫長的隊伍卻如同蝸牛般地匍匐前行。這時候縱然有三頭六臂,也沒有用武之處。我開始為未來十天的海上航行擔憂。因為郵輪公司在事前所發出的一連串通知,在這個嘈雜擁擠的碼頭上,迅即失去了其有條不紊的「秩序」。「半小時」辦理手續的諾言成為一張廢紙。「綠,藍,黃」的顏色通道,也失去了其「指導」方向的權威。我們只能用高度的耐性,隨著人叢徐徐向前挪動。

 

不時看著手錶,半小時,一小時,一個半小時,兩個小時過去了。我們還沒有到美國邊境。此時已經快三點,體內早已時飢腸轆轆,人困馬乏。好不容易熬到郵輪公司的登記台前,因為旅客們早已在電腦上註冊完善,所以在台前唯一的程序就是工作人員,在我們脖子上掛了一個「徽章型等級應用程式」。別小看這個只有錢幣大小的塑膠「徽章」,所有的個人資料都完整地儲存在內,替代了往昔的房卡,避免了使用時與他人接觸的弊端。而且過去在登記入住時,還要領取一大堆的文字宣傳及須知。如今就這麼一個小小的膠圈,以包羅萬象的姿態給旅客提供了完善的服務。

 

脖子上掛著膠圈,表示我們離登船只是一步之遙了。最後一關就是美國過境,幸運的是美方設置了數十台自測電腦,旅客將護照放在上面掃描,隨即回應幾個簡單的問題即完成過關手續。這是美國和加拿大公民的「特權」,雖然經過漫長等待,旅客臉上似乎沒有任何的倦容,也許等待著他們的航程,就是一帖刺激著他們感官的興奮劑。我瞭解到這次郵輪的搭載可量只有滿載的百分之六十左右。整艘郵輪滿載量為3560名旅客,而這次只有兩千四百人左右。即便如此,在碼頭出現擁擠而混亂的場面,我不禁會問,如果滿載旅客,那人頭鑽動的現象會有何等的尷尬?

 

等我們登上郵輪時,已經是下午三點。帶著疲憊的身心,對自己這次安排出行的決定突然有幾分的悔意。但已進入船體後,被周遭的中英雙語標識激發出我的好奇。這是有史以來,首次搭載國際郵輪,卻處處標示著我的母語,浩然正氣油然而生。上到十六層自助餐餐廳時,注意到每一個餐飲的角落,都是雙語的標誌。匆匆填飽肚子後,夾著濃郁的興致,計劃對郵輪作一番巡視,於是我下到七層,順序而下,在六層及五層之間做了「巡禮」。Casino 旁邊有 VIP Casino 「貴賓牌桌遊戲室」很顯然,郵輪公司是針對豪賭的中國旅客而設置的。

 

郵輪上的賭場《貴賓遊戲室》用中文標識目的何在一目了然。

 

大劇場的標識旁有中文的「公主劇場」,舉凡郵輪上的公共場所,無不鑲嵌著中規中矩的漢字,連公用的衛生間裡,都有如何沖水程序的提示,真的是到了無微不至的地步。甚至我在客艙的衛生間裡,抽水馬桶強上也特別標示著沖水的步驟。

 

客艙中的衛生間,就馬桶沖水都有中文字幕。

 

也因此使我對這艘郵輪在建造時為什麼對中文如此的青睞產生好奇,於是我在餐後進入客艙休息之際,開始搜索「盛世公主號」的簡單歷史。

 

這艘郵輪的建造之初,該公司的負責人,於2015年10月9日在美國加州聖克拉莉塔 (Santa Clarita) 討論,計劃建造「皇家公主號」(Royal Princess) 及「富豪公主號」(Regal Princess) 同等級的豪華郵輪。而且是雄心勃勃針對開拓中國郵輪市場的全盤計劃。

 

經過兩年的施工,「盛世公主號」終於落成,這是根據郵輪公司的中國籍工作人員的建議而定名的,亦即表示整艘郵輪充滿了「大世界」(Grand World) 或是「崇高精神」(Grand Spirit) 的元素。而且公主郵輪公司決定將這艘郵輪長期停泊在上海碼頭,開拓中國、日本和韓國之間的終年航行計畫。

 

郵輪在2017年4月4日竣工後,先在歐洲以測試的方式在地中海載客航行,然後在7月9日抵達上海。開始了東亞的新航線。並請著名籃球名將姚明和妻子葉莉共同為郵輪舉行了下水典禮,盛況空前。

 

公司雄心勃勃地開展所有考慮到的內容, 除了以傳統的意大利、法國等大餐供旅客享受外,另外還設計有南北美洲、東南亞、日本及中國的烹調。為適應中國旅客的需要,郵輪上還設計了一家史無前例的中式餐廳,並且在泳池邊設計了一個「中式雲吞面」小吧從早到晚供應麵食小吃。

 

就在郵輪公司方興未艾,中國旅遊界拭目以待之時,公主郵輪公司突然改變了方針,將「盛世公主號」駛往澳大利亞,開始了哪裡的半年旅遊季節航行計畫,令人大惑不解。郵輪公司也沒有給予任何公開的解說。

 

所以自2017年在上海作短暫停留後,即改變航線,自台灣基隆開始,前往東南亞。而自九月到次年三月實為澳大利亞旅遊旺季,所以「盛世公主號」就在該地航行。

 

其實公主郵輪公司開拓中國市場,和其他郵輪公司相比遲緩了好幾年。之前挪威郵輪公司及意大利「歌詩達」等公司 (Costa,嚴格而言中文應該譯為「海岸郵輪公司」)早已在中國市場打下基礎。也不知是何原因,挪威郵輪公司最後決定放棄中國市場,而多年來一直在中國市場活躍的「藍寶石公主號」(Sapphire Princess) 也自2018年從中國轉向歐洲。由於新冠肺炎病毒的全球肆虐,郵輪的行蹤已經因不起旅客的關注,所以「盛世公主號」在何處流浪也就成為一個謎。

 

在這次的航程中,我原本計畫去一嚐中國餐廳的菜餚,但是在看過它的菜單後,我也就興味索然。這家餐館原來是一位旅居美國的中國餐飲業人士與郵輪公司合作,計劃打造美味佳餚來吸引船上的旅客。也許對中國菜餚生疏的西方旅客還能產生一些好奇的享受。但對故鄉菜餚瞭如指掌的我們來說,無論他們如何添油加醋,終無法避開我們的眼神。

 

中國餐館就餐還需要另外支付費用,每位收取29美元,以套餐方式提供,包括一個頭盤,一個湯,一個煲仔主食,一道蔬菜或炒飯炒麵及一道點心。另外如有食慾,還可以再支付12美元增加一個菜餚。

 

這個套餐的佈置,我們只認為是郵輪公司宣傳中的一個噱頭而已,反正我在十天的航程中,多樣化的自助餐,以及菜餚豐富的晚餐,足以讓我的味蕾飽享。

 

抱著好奇的感覺以及疫情後久違的心情,隨著半夜的汽笛長嘯划向伸手不見五指的夜空,郵輪駛出了溫哥華港口,我也跌入夢鄉,期待的是未來十天的阿拉斯加之旅。

(2022年9月28日完稿於溫哥華)

 

作者簡介

劉敦仁,出生於上海,幼年時隨父母遷居臺灣,在臺灣修畢大學後,負笈西班牙,專研西班牙文學及世界藝術史,後移居義大利,在梵蒂岡擔任大公會新聞辦公室中文組工作,工作結束後,入羅馬大學研習宗教考古,專題為羅馬的地下古墓。

1960年代曾任聯合報駐馬德里及羅馬特派員,撰寫歐洲文化藝術航訊,頗富盛名。 其後因工作需要,移居加拿大,先後在多倫多大學和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研究院繼續西班牙文學研究,隨後在加拿大從事教學工作,並赴英國及上海等地講學逾14年。

1978年第一次作大陸之行,此行使他決定放棄教學工作,而轉為文化交流,進行美國、加拿大和大陸之間的教育和文化交流工作迄今。

2012年是中華民族建立共和百周年的一年, 他特地邀請了六十餘位辛亥先輩後裔執筆撰文, 並彙編成《民族魂》一書出版。近作外交耆宿劉師舜大使的傳記,是他費時十年的心血結晶。

                                 

郵輪上中英雙語的劇場標識。(圖/本文均作者攝)

 

作者/ 劉敦仁                                        

 

這次選擇前往阿拉斯加的原因,除了要打破了兩年多困守家中的憋屈,到阿拉斯加吸取冰川的新鮮空氣之外,最大的關鍵是,我們看到這艘新船,居然是用中英雙語來作宣傳,不僅有新鮮感,還增加了民族的自豪感。

 

這是一艘在2017年下水的「公主郵輪公司」新船,在其公司的中國雇員建議下,取名為「盛世公主號」(Princess Majestic),象徵著「大世界」(Grand World) 或是「宏大的精神」(Grand Spirit),符合設立在中國的基地。因為該公司在建造這艘新郵輪時,曾計劃好一旦下水後,即將該郵輪駛往上海,駐泊在上海港並以該港為根據地,開拓前往日本及韓國的東亞行程。所以在郵輪上還特地設立了前所未有的元素。給我增添不少的好奇,更是決定我夫婦參加疫後首次出航最有說服力的廣告宣傳。

 

九月十日的中午,我夫婦按照郵輪公司的指定時間,中午十二點半到一點之間,抵達碼頭,我們搭乘計程車於十二點四十五分抵達。在計程車站旁邊,有一個給旅客放置行李登機的櫃檯。只用了兩分鐘的時間,就順利地將行李交給郵輪公司送到我們的客艙。我暗忖如在疫前,無論搭乘那艘郵輪,單就托運行李即需要十五分鐘甚至更長時間來進行,而在美國的郵輪碼頭,還得給托運行李工人支付小費,否則他就有可能隨意處理。

 

既然第一個過程如此地順利,而且沒有任何的人流,對郵輪公司的安排我深深感到欣慰。於是和妻子進入碼頭大堂。剛一進入,只見人聲嘈雜,數百人如同一條大蟒蛇蜿蜒在大廳內摩肩接踵。我不由一怔,這究竟是怎麼回事?不是通知上說明,旅客在半小時內抵達,即可縮短上船的時間?

 

我在人叢中尋找郵輪公司設計的顏色通道,只見我已被安排在內的「綠色」通道人頭擁擠,而需要補辦手續的「藍色」通道上則寥寥無幾,而需要辦理所有程序的「黃色」通道根本不見蹤影。最不解的是,自疫情爆發,所有公共場所都有保持兩公尺距離的標記隨處可見。此時郵輪碼頭上也不例外。然而這個非常重要的健康警示牌,居然成為了毫無作用的虛設。

 

既然來了,就得「入鄉隨俗」,在人叢中徐徐前行。值得安慰的是幾乎所有的旅客都配戴口罩,然而也會有「異類」的出現。就在我們旁邊的一排人叢中,有一對中年白人夫婦,就將口罩拉到下巴下面,兩人一面興高采烈地交談,一面將零食塞到嘴裡。對這樣的「自私」態度,我只能避從視線中拉開。

 

時間在我們緩慢的步伐中消磨,漫長的隊伍卻如同蝸牛般地匍匐前行。這時候縱然有三頭六臂,也沒有用武之處。我開始為未來十天的海上航行擔憂。因為郵輪公司在事前所發出的一連串通知,在這個嘈雜擁擠的碼頭上,迅即失去了其有條不紊的「秩序」。「半小時」辦理手續的諾言成為一張廢紙。「綠,藍,黃」的顏色通道,也失去了其「指導」方向的權威。我們只能用高度的耐性,隨著人叢徐徐向前挪動。

 

不時看著手錶,半小時,一小時,一個半小時,兩個小時過去了。我們還沒有到美國邊境。此時已經快三點,體內早已時飢腸轆轆,人困馬乏。好不容易熬到郵輪公司的登記台前,因為旅客們早已在電腦上註冊完善,所以在台前唯一的程序就是工作人員,在我們脖子上掛了一個「徽章型等級應用程式」。別小看這個只有錢幣大小的塑膠「徽章」,所有的個人資料都完整地儲存在內,替代了往昔的房卡,避免了使用時與他人接觸的弊端。而且過去在登記入住時,還要領取一大堆的文字宣傳及須知。如今就這麼一個小小的膠圈,以包羅萬象的姿態給旅客提供了完善的服務。

 

脖子上掛著膠圈,表示我們離登船只是一步之遙了。最後一關就是美國過境,幸運的是美方設置了數十台自測電腦,旅客將護照放在上面掃描,隨即回應幾個簡單的問題即完成過關手續。這是美國和加拿大公民的「特權」,雖然經過漫長等待,旅客臉上似乎沒有任何的倦容,也許等待著他們的航程,就是一帖刺激著他們感官的興奮劑。我瞭解到這次郵輪的搭載可量只有滿載的百分之六十左右。整艘郵輪滿載量為3560名旅客,而這次只有兩千四百人左右。即便如此,在碼頭出現擁擠而混亂的場面,我不禁會問,如果滿載旅客,那人頭鑽動的現象會有何等的尷尬?

 

等我們登上郵輪時,已經是下午三點。帶著疲憊的身心,對自己這次安排出行的決定突然有幾分的悔意。但已進入船體後,被周遭的中英雙語標識激發出我的好奇。這是有史以來,首次搭載國際郵輪,卻處處標示著我的母語,浩然正氣油然而生。上到十六層自助餐餐廳時,注意到每一個餐飲的角落,都是雙語的標誌。匆匆填飽肚子後,夾著濃郁的興致,計劃對郵輪作一番巡視,於是我下到七層,順序而下,在六層及五層之間做了「巡禮」。Casino 旁邊有 VIP Casino 「貴賓牌桌遊戲室」很顯然,郵輪公司是針對豪賭的中國旅客而設置的。

 

郵輪上的賭場《貴賓遊戲室》用中文標識目的何在一目了然。

 

大劇場的標識旁有中文的「公主劇場」,舉凡郵輪上的公共場所,無不鑲嵌著中規中矩的漢字,連公用的衛生間裡,都有如何沖水程序的提示,真的是到了無微不至的地步。甚至我在客艙的衛生間裡,抽水馬桶強上也特別標示著沖水的步驟。

 

客艙中的衛生間,就馬桶沖水都有中文字幕。

 

也因此使我對這艘郵輪在建造時為什麼對中文如此的青睞產生好奇,於是我在餐後進入客艙休息之際,開始搜索「盛世公主號」的簡單歷史。

 

這艘郵輪的建造之初,該公司的負責人,於2015年10月9日在美國加州聖克拉莉塔 (Santa Clarita) 討論,計劃建造「皇家公主號」(Royal Princess) 及「富豪公主號」(Regal Princess) 同等級的豪華郵輪。而且是雄心勃勃針對開拓中國郵輪市場的全盤計劃。

 

經過兩年的施工,「盛世公主號」終於落成,這是根據郵輪公司的中國籍工作人員的建議而定名的,亦即表示整艘郵輪充滿了「大世界」(Grand World) 或是「崇高精神」(Grand Spirit) 的元素。而且公主郵輪公司決定將這艘郵輪長期停泊在上海碼頭,開拓中國、日本和韓國之間的終年航行計畫。

 

郵輪在2017年4月4日竣工後,先在歐洲以測試的方式在地中海載客航行,然後在7月9日抵達上海。開始了東亞的新航線。並請著名籃球名將姚明和妻子葉莉共同為郵輪舉行了下水典禮,盛況空前。

 

公司雄心勃勃地開展所有考慮到的內容, 除了以傳統的意大利、法國等大餐供旅客享受外,另外還設計有南北美洲、東南亞、日本及中國的烹調。為適應中國旅客的需要,郵輪上還設計了一家史無前例的中式餐廳,並且在泳池邊設計了一個「中式雲吞面」小吧從早到晚供應麵食小吃。

 

就在郵輪公司方興未艾,中國旅遊界拭目以待之時,公主郵輪公司突然改變了方針,將「盛世公主號」駛往澳大利亞,開始了哪裡的半年旅遊季節航行計畫,令人大惑不解。郵輪公司也沒有給予任何公開的解說。

 

所以自2017年在上海作短暫停留後,即改變航線,自台灣基隆開始,前往東南亞。而自九月到次年三月實為澳大利亞旅遊旺季,所以「盛世公主號」就在該地航行。

 

其實公主郵輪公司開拓中國市場,和其他郵輪公司相比遲緩了好幾年。之前挪威郵輪公司及意大利「歌詩達」等公司 (Costa,嚴格而言中文應該譯為「海岸郵輪公司」)早已在中國市場打下基礎。也不知是何原因,挪威郵輪公司最後決定放棄中國市場,而多年來一直在中國市場活躍的「藍寶石公主號」(Sapphire Princess) 也自2018年從中國轉向歐洲。由於新冠肺炎病毒的全球肆虐,郵輪的行蹤已經因不起旅客的關注,所以「盛世公主號」在何處流浪也就成為一個謎。

 

在這次的航程中,我原本計畫去一嚐中國餐廳的菜餚,但是在看過它的菜單後,我也就興味索然。這家餐館原來是一位旅居美國的中國餐飲業人士與郵輪公司合作,計劃打造美味佳餚來吸引船上的旅客。也許對中國菜餚生疏的西方旅客還能產生一些好奇的享受。但對故鄉菜餚瞭如指掌的我們來說,無論他們如何添油加醋,終無法避開我們的眼神。

 

中國餐館就餐還需要另外支付費用,每位收取29美元,以套餐方式提供,包括一個頭盤,一個湯,一個煲仔主食,一道蔬菜或炒飯炒麵及一道點心。另外如有食慾,還可以再支付12美元增加一個菜餚。

 

這個套餐的佈置,我們只認為是郵輪公司宣傳中的一個噱頭而已,反正我在十天的航程中,多樣化的自助餐,以及菜餚豐富的晚餐,足以讓我的味蕾飽享。

 

抱著好奇的感覺以及疫情後久違的心情,隨著半夜的汽笛長嘯划向伸手不見五指的夜空,郵輪駛出了溫哥華港口,我也跌入夢鄉,期待的是未來十天的阿拉斯加之旅。

(2022年9月28日完稿於溫哥華)

 

作者簡介

劉敦仁,出生於上海,幼年時隨父母遷居臺灣,在臺灣修畢大學後,負笈西班牙,專研西班牙文學及世界藝術史,後移居義大利,在梵蒂岡擔任大公會新聞辦公室中文組工作,工作結束後,入羅馬大學研習宗教考古,專題為羅馬的地下古墓。

1960年代曾任聯合報駐馬德里及羅馬特派員,撰寫歐洲文化藝術航訊,頗富盛名。 其後因工作需要,移居加拿大,先後在多倫多大學和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研究院繼續西班牙文學研究,隨後在加拿大從事教學工作,並赴英國及上海等地講學逾14年。

1978年第一次作大陸之行,此行使他決定放棄教學工作,而轉為文化交流,進行美國、加拿大和大陸之間的教育和文化交流工作迄今。

2012年是中華民族建立共和百周年的一年, 他特地邀請了六十餘位辛亥先輩後裔執筆撰文, 並彙編成《民族魂》一書出版。近作外交耆宿劉師舜大使的傳記,是他費時十年的心血結晶。

加入好友
優傳媒 版權所有 ©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著作權與轉載授權 / 合作夥伴 / 法律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