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萬翔談城市的前世今生》期待新生 戀戀沙崙(三) - umedia 優傳媒  

新聞 / 談古論今
黃萬翔談城市的前世今生》期待新生 戀戀沙崙(三)
2022-10-14 07:00:00
A+
A
A-

 清法戰爭情景,攝自輕軌沙崙站牆面。

 

作者/黃萬翔

 

清法戰爭古戰場

 

今日看似柔順平和的沙灘,曾為中法戰爭的古戰場,1884年發⽣ 的清法戰爭滬尾戰役,法軍原定於10⽉ 6⽇發動登陸,但礙於風浪過⼤⽽延期⾄10⽉8⽇,法軍在砲火⽀援掩護下,就是從沙崙海域搶灘登陸的。

 

法軍船艦 登陸沙崙 

當時法軍登陸後,即陷入茂密的黃槿樹林和長滿銳利荊刺的林投樹叢中,無法前進,此時,埋伏的清兵和義勇⺠兵適時揮刀殺出,對法軍進⾏⾁搏戰伏擊。清軍奮勇殺敵,以⾁搏戰⽅式對付入侵的法軍,殺得法軍全線潰敗,而這也是清法戰爭中清軍少數戰勝的⼀場戰役。今天的沙崙輕軌⾞站隔間波璃牆上就彩繪了這場戰役的故事(如上圖)!

 

台灣北部海邊常見植物「黃槿」,長得繁盛茂密,人獸難以通行,因而成為清法戰爭中阻礙敵人前進,「退敵有功」的「功臣樹」。

 

物換星移,今⽇淡⽔沙崙海灘依舊潮來潮往,彷彿從未發⽣過什麼事⼀樣,⼈們的喧擾,沙蟹,沙螺以及所有的⽣物,也像潮⽔⼀樣,⽇復⼀⽇,各司其事,海洋混濁動蕩的⽔,終究歸於平靜沈澱!

 

沙灘上豎立代表交戰的三色直竿裝置藝術。

 

如今黄槿樹林被遊客走出了一條密徑,當年清法戰爭的遺蹟,只剩下代表交戰的三色直竿裝置藝術與紀念牌,成為婚紗業者與新人們進出海灘拍攝婚紗照的小徑!

 

海芙蓉成功登陸沙崙

一百多年前,法軍無法成功登陸沙崙海岸,倒是今天,卻入侵了原產自美國⼤⻄洋海岸及墨⻄哥灣海岸的新嬌客「海芙蓉」,與原生種的「黃槿」相同,都開黃花。

「海芙蓉」又名「海濱月見草」,也稱為「待宵草」,⼤多在下午6至7點才花開,有香氣,和一般的植物通常在白天有陽光的時候開花,極不相同,因而得名!

福建、廣東等地亦有栽培,主要⽤於園林及綠化海岸固沙。

 

晚上才開花的海芙蓉,又名海濱⽉⾒草、待宵花。

 

昔日古戰場,今日文化生態觀光勝地

今天流經大台北都會區的淡⽔河沿岸兩側,均有⼤型河濱公園、⾃⾏⾞道、⼈⾏步道與⾃然保留區。淡⽔河藍⾊公路⽔上遊船的開闢,使河⾯上再度點綴著穿梭航⾏的⾈船與觀光遊客。

淡⽔河是台北盆地的母親河,河海口交界處不僅有昔日著稱的「淡北八景」,更聯結⼤稻埕、關渡、漁⼈碼頭、八⾥⼗三⾏博物館、沙崙⽂創園區、滬尾炮台、紅⽑城與雲⾨舞集等⽂化古蹟與展場,已成為極富特⾊的環境教育與休閒觀光⽂化⽣態廊帶!

 

著名的漁人碼頭情人橋。

雲門舞集表演場已成為重要文化藝術展演休閒場所。

 

隨著交通的需要,淡⽔河沿岸到漁⼈碼頭,設置了淡⽔捷運及北台灣的第⼀條輕軌,讓沙崙附近地區的淡海新市鎮,吸引了外地新住⺠,尤其是輕軌⾞箱的造型、⾞站兩側的歷史彩繪與⾞箱內別出⼼裁的幾米動畫⼈像,都給淡海新市鎮塑造了許多休閒趣味與藝術,也為沙崙地區帶來了⽂藝慢活風!

 

配置可愛幾米動畫的淡水輕軌車廂。

 

舊有公共設施管理模式未能跟上現代化腳步

雖然沙崙海灘所在的淡水老市區及淡海新市鎮,擁有如上所述眾多新穎的公共建設,但是許多舊有的設施卻仍以傳統思維方式管理,未能跟上整體新市鎮開發的腳步,也未能與對岸八里左岸形塑成文化觀光海濱重地。

 

比如沙崙海⽔浴場空擁有美麗夕陽及難得的沙灘景觀,但卻廢棄多年,長期缺乏管理,充滿垃圾及缺少便民的公共設施。

污水廠後側的沿岸小路上,多年前因為颱風,大量石頭被沖刷上岸,堆積達數公尺高,堵塞了道路,沖斷了橋樑,阻礙了通⾏,卻久未修理,管理單位只以黃色圍籬顯示禁止通行,不僅影響交通、景觀,更早已為當地居民及遊⼈詬病。

 

位在沙崙海灘右側的污⽔處理廠,是海灘旁最顯眼的公共建築物。建物本身雖採低矮建築,入口屋頂平台也進行綠化,但整體園區缺乏綠樹,視覺景觀欠佳。另外,廠區旁⾼聳的堤防及整排⽔泥消波塊,也未能進行適當的綠美化,不僅阻斷海灘的連續性,失去親水性,更造成視覺障礙。

 

污⽔處理廠旁的消波塊與高聳堤防,在美麗沙灘旁顯得突⺎。

颱風過後拋打上岸的大量卵石,阻礙交通,數年未清理,導致自行車道與人行步道封閉,無法通行。

 

期許整合整體環境,再造文創產業園區

淡水沙崙是距離台北最近的海灘,也曾是清法戰爭的戰場,擁有國際級河海口美景,及絢爛的夕陽景色。隨著淡海新市鎮的發展,雖然目前尚未整體規劃,也逐漸成為北部人口中的「秘境」,吸引弄潮的遊客、拍婚紗照的新人團隊等。

 

據說新北市政府和國產署已經完成BOT 招商作業,將鄰近輕軌沙崙站旁及沙崙海⽔浴場周邊⼟地,規劃為「⽂化創意產業特定專⽤區」,預計2025 年開放,成為⽂化創意產業園區。

 

這是一個好消息,令人期待。

 

⽂創園區的規劃內容⽰意圖。(摘⾃新北市政府網站)

 

仍有其他需要注意事項,比如位在沙崙海岸旁的汙水處理廠環境雖部分綠化,但整體而言,對於環境生態的維護與美化仍明顯不足,期望新北市政府在注意水質以外更注意環境綠美化及親民設施。

 

另外,原預定設在污水廠右側的焚化爐,在大環境改變及科技進步的情形下,似可重新思考,另覓其他替代方式,以維持海岸整體生態休閒特色。

 

同時,海岸邊的防坡堤及消波塊,期待在兼顧安全性、親水性下,利用新設文創園區的機會,整體規劃,進行生態綠美化。

 

最期待的是,這項新的園區規劃,能從生態永續的角度重新檢視,讓這擁有悠久歷史,卻曾經滄桑的海濱地區,重現她的風華!呈現它的另類風情!

       

作者簡介

黃萬翔,曾任前國家發展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經濟建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立法院院長辦公室主任兼國會整體規劃興建小組執行長。

 清法戰爭情景,攝自輕軌沙崙站牆面。

 

作者/黃萬翔

 

清法戰爭古戰場

 

今日看似柔順平和的沙灘,曾為中法戰爭的古戰場,1884年發⽣ 的清法戰爭滬尾戰役,法軍原定於10⽉ 6⽇發動登陸,但礙於風浪過⼤⽽延期⾄10⽉8⽇,法軍在砲火⽀援掩護下,就是從沙崙海域搶灘登陸的。

 

法軍船艦 登陸沙崙 

當時法軍登陸後,即陷入茂密的黃槿樹林和長滿銳利荊刺的林投樹叢中,無法前進,此時,埋伏的清兵和義勇⺠兵適時揮刀殺出,對法軍進⾏⾁搏戰伏擊。清軍奮勇殺敵,以⾁搏戰⽅式對付入侵的法軍,殺得法軍全線潰敗,而這也是清法戰爭中清軍少數戰勝的⼀場戰役。今天的沙崙輕軌⾞站隔間波璃牆上就彩繪了這場戰役的故事(如上圖)!

 

台灣北部海邊常見植物「黃槿」,長得繁盛茂密,人獸難以通行,因而成為清法戰爭中阻礙敵人前進,「退敵有功」的「功臣樹」。

 

物換星移,今⽇淡⽔沙崙海灘依舊潮來潮往,彷彿從未發⽣過什麼事⼀樣,⼈們的喧擾,沙蟹,沙螺以及所有的⽣物,也像潮⽔⼀樣,⽇復⼀⽇,各司其事,海洋混濁動蕩的⽔,終究歸於平靜沈澱!

 

沙灘上豎立代表交戰的三色直竿裝置藝術。

 

如今黄槿樹林被遊客走出了一條密徑,當年清法戰爭的遺蹟,只剩下代表交戰的三色直竿裝置藝術與紀念牌,成為婚紗業者與新人們進出海灘拍攝婚紗照的小徑!

 

海芙蓉成功登陸沙崙

一百多年前,法軍無法成功登陸沙崙海岸,倒是今天,卻入侵了原產自美國⼤⻄洋海岸及墨⻄哥灣海岸的新嬌客「海芙蓉」,與原生種的「黃槿」相同,都開黃花。

「海芙蓉」又名「海濱月見草」,也稱為「待宵草」,⼤多在下午6至7點才花開,有香氣,和一般的植物通常在白天有陽光的時候開花,極不相同,因而得名!

福建、廣東等地亦有栽培,主要⽤於園林及綠化海岸固沙。

 

晚上才開花的海芙蓉,又名海濱⽉⾒草、待宵花。

 

昔日古戰場,今日文化生態觀光勝地

今天流經大台北都會區的淡⽔河沿岸兩側,均有⼤型河濱公園、⾃⾏⾞道、⼈⾏步道與⾃然保留區。淡⽔河藍⾊公路⽔上遊船的開闢,使河⾯上再度點綴著穿梭航⾏的⾈船與觀光遊客。

淡⽔河是台北盆地的母親河,河海口交界處不僅有昔日著稱的「淡北八景」,更聯結⼤稻埕、關渡、漁⼈碼頭、八⾥⼗三⾏博物館、沙崙⽂創園區、滬尾炮台、紅⽑城與雲⾨舞集等⽂化古蹟與展場,已成為極富特⾊的環境教育與休閒觀光⽂化⽣態廊帶!

 

著名的漁人碼頭情人橋。

雲門舞集表演場已成為重要文化藝術展演休閒場所。

 

隨著交通的需要,淡⽔河沿岸到漁⼈碼頭,設置了淡⽔捷運及北台灣的第⼀條輕軌,讓沙崙附近地區的淡海新市鎮,吸引了外地新住⺠,尤其是輕軌⾞箱的造型、⾞站兩側的歷史彩繪與⾞箱內別出⼼裁的幾米動畫⼈像,都給淡海新市鎮塑造了許多休閒趣味與藝術,也為沙崙地區帶來了⽂藝慢活風!

 

配置可愛幾米動畫的淡水輕軌車廂。

 

舊有公共設施管理模式未能跟上現代化腳步

雖然沙崙海灘所在的淡水老市區及淡海新市鎮,擁有如上所述眾多新穎的公共建設,但是許多舊有的設施卻仍以傳統思維方式管理,未能跟上整體新市鎮開發的腳步,也未能與對岸八里左岸形塑成文化觀光海濱重地。

 

比如沙崙海⽔浴場空擁有美麗夕陽及難得的沙灘景觀,但卻廢棄多年,長期缺乏管理,充滿垃圾及缺少便民的公共設施。

污水廠後側的沿岸小路上,多年前因為颱風,大量石頭被沖刷上岸,堆積達數公尺高,堵塞了道路,沖斷了橋樑,阻礙了通⾏,卻久未修理,管理單位只以黃色圍籬顯示禁止通行,不僅影響交通、景觀,更早已為當地居民及遊⼈詬病。

 

位在沙崙海灘右側的污⽔處理廠,是海灘旁最顯眼的公共建築物。建物本身雖採低矮建築,入口屋頂平台也進行綠化,但整體園區缺乏綠樹,視覺景觀欠佳。另外,廠區旁⾼聳的堤防及整排⽔泥消波塊,也未能進行適當的綠美化,不僅阻斷海灘的連續性,失去親水性,更造成視覺障礙。

 

污⽔處理廠旁的消波塊與高聳堤防,在美麗沙灘旁顯得突⺎。

颱風過後拋打上岸的大量卵石,阻礙交通,數年未清理,導致自行車道與人行步道封閉,無法通行。

 

期許整合整體環境,再造文創產業園區

淡水沙崙是距離台北最近的海灘,也曾是清法戰爭的戰場,擁有國際級河海口美景,及絢爛的夕陽景色。隨著淡海新市鎮的發展,雖然目前尚未整體規劃,也逐漸成為北部人口中的「秘境」,吸引弄潮的遊客、拍婚紗照的新人團隊等。

 

據說新北市政府和國產署已經完成BOT 招商作業,將鄰近輕軌沙崙站旁及沙崙海⽔浴場周邊⼟地,規劃為「⽂化創意產業特定專⽤區」,預計2025 年開放,成為⽂化創意產業園區。

 

這是一個好消息,令人期待。

 

⽂創園區的規劃內容⽰意圖。(摘⾃新北市政府網站)

 

仍有其他需要注意事項,比如位在沙崙海岸旁的汙水處理廠環境雖部分綠化,但整體而言,對於環境生態的維護與美化仍明顯不足,期望新北市政府在注意水質以外更注意環境綠美化及親民設施。

 

另外,原預定設在污水廠右側的焚化爐,在大環境改變及科技進步的情形下,似可重新思考,另覓其他替代方式,以維持海岸整體生態休閒特色。

 

同時,海岸邊的防坡堤及消波塊,期待在兼顧安全性、親水性下,利用新設文創園區的機會,整體規劃,進行生態綠美化。

 

最期待的是,這項新的園區規劃,能從生態永續的角度重新檢視,讓這擁有悠久歷史,卻曾經滄桑的海濱地區,重現她的風華!呈現它的另類風情!

       

作者簡介

黃萬翔,曾任前國家發展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經濟建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立法院院長辦公室主任兼國會整體規劃興建小組執行長。

加入好友
優傳媒 版權所有 ©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著作權與轉載授權 / 合作夥伴 / 法律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