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北京一旦拿下台灣,美國的第一島鏈防禦體系,即將失手。中美之爭的前沿,將會堂堂進入第二島鏈。對於美國的世界霸權,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大挫敗。世界大勢,也會明顯改變,“類八國聯軍”的G7集團,將無法主導世界。整個世界,將是“G7集團”與“上合組織集團”分庭抗禮的新格局。(圖/取自網路)
作者/薛中鼎
2022年9月14日下午,參議院外交委員會以17票對5票通過“台灣政策法”(Taiwan Policy Act of 2022),標誌了美國自1979年與中華民國斷交以來,最全面的對台政策調整。
“台灣政策法”全面提升與台灣的雙邊關係。此法讓美國從「戰略模糊」(strategic ambiguity)往「戰略清晰」(strategic clarity)邁進一步,也有暗中鼓勵臺獨的意味。
法案中以《等同於主要非北約盟友的地位》(Major non-NATO ally)來對待台灣。實際上,已把台灣放在“盟友”(Ally)的地位。法案中指明,未來4年提供台灣45億美元軍事融資資金,是無償的軍事援助,並於第5年再增加提供20億美元。
就事論事,美國口口聲聲奉行“一中政策”,同時又把分離於中國之外的“台灣省”,定位為美國的“盟友”。美國外交政策的翻雲覆雨,兩面三刃,可見一斑。
台灣的塔綠班,爲此雀躍不已,聲稱美國與台灣的關係,達到前所未有之美好境界,“台灣獨立建國”的憧憬,又朝前邁了一大步。
我的看法與塔綠班大相逕庭。我認爲,台灣沒有真正認清現實。
美國的做法,是企圖以犧牲台灣,來壓制中國的崛起。
1.美國的世界霸權
美國自二戰結束以來,成爲世界霸權,已有77年。每個美國人,自出生以來,就理所當然自認,美國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霸權國家。尤其自1991年底蘇聯解體以來,美國更是一家獨大,睥睨天下。
這個情況,一直到近年來,中國快速崛起,才發生微妙變化。
中國目前GDP 緊追於美國之後,居世界第二。一般估計,在2030年前後,將超越美國,成爲世界第一。中國在科技、經濟、國際影響力等各方面,都帶給美國極大的威脅。加上美國近年來的國内經濟不振,政黨惡鬥,更加深了美國的不安全感。
美國政府,不分黨派,都一致認爲,必須有效壓制中國的崛起,才能穩住自己的世界霸權地位。
事實上,美國歷届政府,都有一個重要任務,就是要維持美國的世界霸權地位。
前總統歐巴馬,曾在西點軍校的畢業典禮發表演説,明言“美國一直是世界不可或缺的領袖,過去一百年如此,未來一百年亦然。”
衆所周知,過去百年來,美國一路成功打擊了,可能威脅到美國世界霸權的國家,從英國、德國、蘇聯、日本、到歐盟,美國打擊對手的手段高超,無往不利。
美國的軍費開支,世界第一,甚至超越排名其後的九個國家的總和;美國在全世界,有八百多個駐軍基地,中國一個都沒有。
有人説,對於第三世界國家,美國到哪裏,哪裏就有坦克與政變;中國到哪裏,哪裏就有基礎建設與經濟成長。
2016年川普上台,2017年美國出檯一份“國家安全報告”(National Securiy Report), 公開認定中國是美國主要“戰略對手”。換句話説,美國已決定用盡各種手段,打擊中國,以維護美國的世界霸權。
中國的崛起,對於美國來説,是“不可承受之重”。因爲中國的崛起,直接挑戰了美國的“白人優越感”,“基督教優越感”,以及“民主體制優越感”。
自從16世紀大航海時代來臨,18世紀第一次工業革命,西方文明與東方文明逐漸拉大了差距。到了1840年鴉片戰爭,中國慘敗,已充分證明了,西方的工業文明,足以霸凌中國與東方的農業文明。
兩百年來,西方的“類八國聯軍”集團,一直在統治世界。所謂的“類八國聯軍”集團,演化成為今天的“G7集團”。G7集團國家中,除了“脫亞入歐”的日本,其他都是歐美白人國家。
從英國伊莉莎白女王舉世矚目、世界政要雲集的隆重喪禮,與日本安倍的冷清喪禮做對比,就不難看出,日本在西方國家的心理認同,畢竟還是處在一個“小弟”的位置上。
川普上任以來,美國用盡手段,來壓制中國,都不成功。有些手段,譬如貿易制裁,是雙面刃,殺敵一千,自毀八百。美國今天通膨問題嚴重,其中一個原因,就是以貿易手段制裁中國,加了關稅,反而拉高了美國自己的物價水平。
美國禁止某些高科技公司的產品銷往中國大陸,同時又嚴重傷害了這些公司的業績,以及這些公司的發展前景。
中國的體量巨大,已經完成了國家的全面工業化,而且中華民族的韌性很强,美國想要有效壓制中國,目前最有效的辦法,只剩“台灣牌”了。
美國打“台灣牌”,是有前例可援的。這個前例,就是現在打得不可開交的俄烏戰爭。
美國在幕後,鼓動烏克蘭加入北約,威脅俄羅斯的國家安全,直接導致了俄烏戰爭。俄烏戰爭,俄羅斯與歐盟都受到重創。美國經由俄烏戰爭,一石兩鳥,同時削弱了,俄羅斯與歐盟,這兩個美國的潛在威脅者。
俄烏戰爭,美國是幕後影武者,也是最大的贏家。
美國推出“台灣政策法”,其實就是俄烏戰爭的“故技重施”。 一旦台海爆發戰爭,美國將借此削弱中國的影響力,再度成爲最大贏家。
2.美國的台灣牌
美國很清楚,打“台灣牌”,有三大好處,符合美國的利益。
第一,有效。
台灣是中國的核心利益,美國打台灣牌,中國必得做出反應。用李敖的通俗説法,就是“掐住了中國的卵蛋”。
第二,划算。
美國打台灣牌,不但沒有經濟成本,還可以大賣軍火、大賣萊豬,從台灣賺取高額的非正常利潤。
第三,乾淨。
美國打台灣牌,不像在越南、阿富汗,身陷泥沼。美國可以隔洋觀火,兩手乾淨,不沾污泥。就像美國打“俄烏戰爭牌”,就是兩手乾淨,可以大賣軍火、糧食、石油與天然氣,再順便把美元升值。
美國打台灣牌的基本邏輯思維,就是以最小代價,得到最大利益。美國的具體做法,分幾方面。
在經貿方面:
美國出口萊豬給台灣,以高價賣過時的軍火給台灣,賣巨額的波音飛機給台灣, 簡單來説,因爲台灣政府對美國卑恭屈膝,美國對台灣在經貿上,可以予取予求,占盡便宜。
在產業方面:
裴洛西訪台以來,一些來訪的美國國會議員,都要會晤台積電。美國的動機很清楚,就是要把台積電這樣的企業,先行移轉到美國。甚至主張,一旦發生台海戰爭,就先行摧毀台積電。
換句話説,美國已經在為台海戰爭做準備。在戰爭發生前,先將高價值的產業移轉到美國。如果不能移轉,寧願摧毀。美國不在乎台灣的民生經濟利益。
在軍事方面:
台海兩岸戰爭,持續時間越長,傷亡越重,破壞力越大,對美國越有利。因此,美國的主導方向,分幾方面進行運作。
其一,美國銷售武器給台灣,以陸戰武器爲重,就是要誘導長期的島内戰爭。
其二,鼓吹巷戰。巷戰的持續時間長,犧牲大。在台灣進行巷戰,符合美國的利益。台灣的行政院長也以“拿著掃把打巷戰”來做出呼應。台灣塔綠班與國民黨中央,一直都是莫名其妙的,以充當美國的馬前卒子爲榮。
其三,美國直接指導。美國在國内立法,主導台灣政治。實質上,美國已經把台灣當作“屬地”對待。
“台灣政策法”主張台灣應採取“徵兵制”,並且美國將會有“顧問”入駐。
換句話説,美國在台灣的顧問,會逐漸掌握“軍權”。到時候會驅使台軍“犧牲到底”。台灣的軍事與經濟犧牲越大,越符合美國的利益。
美國不會直接出兵。美國的策略很清楚,一旦發生台海戰爭,美軍駐守第二島鏈,台灣是戰場。美國會在幕後支援台灣進行“持久戰”,就像今天的烏克蘭一樣。
美國把烏克蘭害慘了,澤倫斯基只是個表面上的傀儡而已。將來兩岸一旦有事,蔡英文的情況,會比澤倫斯基不堪得多。
3. 歷史的轉折
台灣問題如何收場,將是世界歷史的一個重大轉折。
台灣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北京一旦拿下台灣,美國的第一島鏈防禦體系,即將失手。中美之爭的前沿,將會堂堂進入第二島鏈。對於美國的世界霸權,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大挫敗。
日本是一個依賴外貿的國家,而往來日本的商品,百分之八十是通過台灣海峽。
中國大陸拿下了台灣,台灣海峽將為中國所控制,也就控制了日本與韓國的海運咽喉。
安倍所謂的“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不是日本對台灣有感情,而是擔心中國會控制日本的海運動脈。如果中國控制了日韓的海運動脈,日韓在外交上,必然得採取“親中”的政策。而美國對日韓的影響力與控制力,將會減弱。
世界大勢,也會明顯改變,“類八國聯軍”的G7集團,將無法主導世界。整個世界,將是“G7集團”與“上合組織集團”分庭抗禮的新格局。
“上合組織”集團的人口、面積、資源、國家數量,都凌駕於 G7 集團國家。而且總體而言,經濟成長的潛力巨大。
目前的“上合組織”仍是一個鬆散的組織。但是長期而言,上合組織的影響力,可能會超越G7。
“上合組織”集團的領頭國家,是中國。
中國大陸統一台灣,將是一個世界歷史轉折的里程碑。這個里程碑,標誌著自工業革命以來,西方列强統治世界的時代的結束。
作者簡介
薛中鼎,大學讀理科,有比較嚴格的邏輯訓練,後來在政大讀企管碩士,美國讀管理科學博士。
大約有北方遊牧民族的基因,所以換了些不同的工作領域,在美國、北京與台灣都生活多年。雖然“遊牧”四方, 對於中國文學與歷史,尤其是文學與歷史的關聯性,以及歷史變遷的邏輯性,一直有濃厚的興趣。喜歡嘗試著以百年後歷史學家的角度,來分析探討當下的現象與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