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孫侃時政》「笑死」,台灣政論節目,是草包鍍金的媒介! - umedia 優傳媒  

新聞 / 百家爭鳴
老孫侃時政》「笑死」,台灣政論節目,是草包鍍金的媒介!
2022-09-12 07:00:00
A+
A
A-

媒體請的都是一些不學無術的名嘴,這就有如「割股啖腹」,媒體失去公信力,只是遲早的事罷了。(圖/取自網路)

 

作者/孫恭正

 

「斗內將軍」于北辰又鬧大烏龍了。于北辰在三立的政論節目「94要客訴」中認為共軍聯合後勤部隊直屬中央軍委,是習近平控制地方部隊指揮官的手段,並將導致戰時指揮延宕。于同時表示美國也看清楚共軍後勤保障的最大問題,開戰後直接截斷共軍後勤補給線,讓解放軍只能有第一波攻擊,接下來因為補給跟不上,無法展開第二、三波的攻擊。

 

于北辰鬧笑話已經不是新聞了,由於其個人本職學能低下,又喜歡在媒體上胡言亂語,因此早已經淪為退軍不齒的對象,連帶使得過去提拔過他的長官,只要提起他,沒有一位不是搖頭嘆息,懊悔不已的。筆者個人曾兩次聽到前國防部長高華柱(于北辰學生時期的指揮官),將于北辰晉升少將一事,視為其部長任內的一大憾事。

 

軍隊作戰首重後勤支援,所以自古以來就有「三軍未動、糧草先行」的說法。秦末群雄並起,最終劉邦一統天下建立漢朝,建國後劉邦論功行賞,負責後勤支援的蕭何,論功排名第一,由此可見後勤保障的重要性。每一個國家的軍隊,要的是確保後勤無虞,從來沒有一位領導者,想利用後勤箝制部隊指揮官,因為這種做法無異於自取滅亡。

 

清末北洋水師的軍費遭到剋扣,據梁啟超在【瓜分危言】一文中披露:「括全國之膏血以修國防,而其實乃消磨於園林土木之用,莫之或知,卒令一蹶不振」。將北洋水師的經費挪用於頤和園的修建,難怪北洋水師一打就垮。歷史的教訓歷歷在目,于北辰連西漢東漢的關係都搞不清楚,不懂歷史不足為奇。但習近平會笨到用後勤保障卡死軍隊,來打自己的臉嗎?筆者絕不相信。

 

將後勤歸中央指揮,乃是為了減輕戰區指揮官的負擔,將戰區作戰所需,直接補給到位,減去各項繁瑣的作業,並可有效整合民間力量。美國國防部因此設立DLA(Defence Logistics Agence)國防後勤局,過去我國設立聯勤總部,以及現在的國防部軍備局,目的都是為了配合作戰。目前我國的各作戰區劃分,基本上只是處於地面兵種協同作戰層次,能稱得上與美軍、解放軍戰區遂行聯合作戰的,只有參謀本部才能做到。解放軍戰區作戰也是歸總參指揮,同樣不是軍種負責指揮。

 

因為戰區作戰是歸參謀本部指揮,而非軍種,美軍印太戰區指揮官是海軍,北方戰區指揮官是空軍,中央戰區指揮官是陸軍,後勤責任若歸於各軍種,必將天下大亂。難道美國的DLA,與我國的國防部軍備局,也是為了三軍統帥要箝制戰區指揮官而設立的嗎?于北辰區區一個旅長,以其低劣的認知,在媒體大放厥詞,使民眾產生錯誤的認知,邀請他上節目的媒體,亦難辭其咎

 

筆者認為,台灣的媒體應該要負起責任,新聞媒體不該為了譁眾取寵而「綜藝化」。台灣具專業素養的軍事專家很多,如前參謀總長李喜明上將,及陸軍中將帥化民等。這些專家雖然可能有不同的觀點,但都不至於像于北辰一樣,不學無術且胡言亂語。媒體讓一個不斷鬧笑話的于北辰上節目,只會拉低節目的格調,試問媒體的良知與社會責任何在?

 

筆者期許,不論媒體的政治立場如何,都應該以傳遞正確訊息為首要的責任。媒體是公眾資源,不該傳播錯誤的資訊,更不該成為草包鍍金的管道。尤其是當前台灣面臨戰爭的威脅,民眾渴望對於軍事領域的了解,有更強烈的需求,如果讓民眾知道,媒體請的都是一些不學無術的名嘴,這就有如「割股啖腹」,媒體失去公信力,只是遲早的事罷了。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孫恭正,退伍軍人,東吳大學會計研究所碩士,曾任證券專業經理人,北京中律縱橫副總經理,教師。

媒體請的都是一些不學無術的名嘴,這就有如「割股啖腹」,媒體失去公信力,只是遲早的事罷了。(圖/取自網路)

 

作者/孫恭正

 

「斗內將軍」于北辰又鬧大烏龍了。于北辰在三立的政論節目「94要客訴」中認為共軍聯合後勤部隊直屬中央軍委,是習近平控制地方部隊指揮官的手段,並將導致戰時指揮延宕。于同時表示美國也看清楚共軍後勤保障的最大問題,開戰後直接截斷共軍後勤補給線,讓解放軍只能有第一波攻擊,接下來因為補給跟不上,無法展開第二、三波的攻擊。

 

于北辰鬧笑話已經不是新聞了,由於其個人本職學能低下,又喜歡在媒體上胡言亂語,因此早已經淪為退軍不齒的對象,連帶使得過去提拔過他的長官,只要提起他,沒有一位不是搖頭嘆息,懊悔不已的。筆者個人曾兩次聽到前國防部長高華柱(于北辰學生時期的指揮官),將于北辰晉升少將一事,視為其部長任內的一大憾事。

 

軍隊作戰首重後勤支援,所以自古以來就有「三軍未動、糧草先行」的說法。秦末群雄並起,最終劉邦一統天下建立漢朝,建國後劉邦論功行賞,負責後勤支援的蕭何,論功排名第一,由此可見後勤保障的重要性。每一個國家的軍隊,要的是確保後勤無虞,從來沒有一位領導者,想利用後勤箝制部隊指揮官,因為這種做法無異於自取滅亡。

 

清末北洋水師的軍費遭到剋扣,據梁啟超在【瓜分危言】一文中披露:「括全國之膏血以修國防,而其實乃消磨於園林土木之用,莫之或知,卒令一蹶不振」。將北洋水師的經費挪用於頤和園的修建,難怪北洋水師一打就垮。歷史的教訓歷歷在目,于北辰連西漢東漢的關係都搞不清楚,不懂歷史不足為奇。但習近平會笨到用後勤保障卡死軍隊,來打自己的臉嗎?筆者絕不相信。

 

將後勤歸中央指揮,乃是為了減輕戰區指揮官的負擔,將戰區作戰所需,直接補給到位,減去各項繁瑣的作業,並可有效整合民間力量。美國國防部因此設立DLA(Defence Logistics Agence)國防後勤局,過去我國設立聯勤總部,以及現在的國防部軍備局,目的都是為了配合作戰。目前我國的各作戰區劃分,基本上只是處於地面兵種協同作戰層次,能稱得上與美軍、解放軍戰區遂行聯合作戰的,只有參謀本部才能做到。解放軍戰區作戰也是歸總參指揮,同樣不是軍種負責指揮。

 

因為戰區作戰是歸參謀本部指揮,而非軍種,美軍印太戰區指揮官是海軍,北方戰區指揮官是空軍,中央戰區指揮官是陸軍,後勤責任若歸於各軍種,必將天下大亂。難道美國的DLA,與我國的國防部軍備局,也是為了三軍統帥要箝制戰區指揮官而設立的嗎?于北辰區區一個旅長,以其低劣的認知,在媒體大放厥詞,使民眾產生錯誤的認知,邀請他上節目的媒體,亦難辭其咎

 

筆者認為,台灣的媒體應該要負起責任,新聞媒體不該為了譁眾取寵而「綜藝化」。台灣具專業素養的軍事專家很多,如前參謀總長李喜明上將,及陸軍中將帥化民等。這些專家雖然可能有不同的觀點,但都不至於像于北辰一樣,不學無術且胡言亂語。媒體讓一個不斷鬧笑話的于北辰上節目,只會拉低節目的格調,試問媒體的良知與社會責任何在?

 

筆者期許,不論媒體的政治立場如何,都應該以傳遞正確訊息為首要的責任。媒體是公眾資源,不該傳播錯誤的資訊,更不該成為草包鍍金的管道。尤其是當前台灣面臨戰爭的威脅,民眾渴望對於軍事領域的了解,有更強烈的需求,如果讓民眾知道,媒體請的都是一些不學無術的名嘴,這就有如「割股啖腹」,媒體失去公信力,只是遲早的事罷了。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孫恭正,退伍軍人,東吳大學會計研究所碩士,曾任證券專業經理人,北京中律縱橫副總經理,教師。

加入好友
優傳媒 版權所有 ©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著作權與轉載授權 / 合作夥伴 / 法律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