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林點評》從政二代看 爸爸是兒子的資產還是負債? - umedia 優傳媒  

新聞 / 百家爭鳴
漢林點評》從政二代看 爸爸是兒子的資產還是負債?
2022-09-09 07:00:00
A+
A
A-

柯文哲有句名言:不貪汙的民進黨就是民眾黨。筆者稍加修改為:「有絕對權力的高官卻不貪汙,有這樣的爸爸是值得驕傲的」。(圖/取自網路)

 

作者/廖念漢

 

台北市議員徐巧芯日前公布參選人陳時中競選辦公室成員,發現不少成員是「政二代」。內政部長徐國勇女兒徐慧娟也在名單中。徐國勇說,「先定義什麼是政二代,那國父的後代又是政幾代?」他自己不覺得委屈,但許多年輕人會委屈。

 

筆者贊同徐這段答話,因為爸爸們的家人都不要牽扯進來,因為對兒女並不公平,畢竟國籍及爸爸不是個人能選擇的,要不然我一定會選擇沙烏地阿拉伯首阿蘇德王子當爸爸(外號沙國的比爾蓋茨)。如果再配上媽媽是摩納哥葛莉絲王妃,那就此生無憾了。

 

至於陳時中針回答得算是平穩,對於外界批評「政二代」,是指說「超乎他所展現能力,突然跳到比較高的位置,父母運用身分地位做不當的庇蔭」,而非政二代不能從事政治工作。

 

而蔣萬安則認為,他的團隊都是經過民意洗禮、民眾投票選出來的民意代表,這跟陳時中團隊完全不同(暗喻沒有政治資源的挹注)。另一無黨籍參選人黃珊珊表示,是一群「政二代」幫著陳時中去打「政四代」,各吵各的。

 

持評論析,黃珊珊夠酸夠毒,兩邊各打50大板。然別忘了民進黨是專打狼群戰術,其立委許智傑立刻反擊,列出國民黨台北市長參選人蔣競選團隊高達七人是政二代,並指國民黨提名參選縣市長廿三人中,有八人為政二代,另有四人的伴侶或兄妹從政,反批國民黨縣市長人選超過五成出身政治家族。

 

對於政二代從政議題,筆者曾發現一個很有趣的現象,也就是從「時間轉換軸」來檢視國民兩黨政二代的「此消彼長

 

而點燃投書論戰之火的正是蔡英文總統的首席文膽,前海基會秘書長姚人多。姚在2014年任清大副教授時曾在《新新聞》發表一篇非常有意思的文章-《柯文哲的爸爸是誰?》,內容精義,就是批評台北市長候選人連勝文是國民黨的政二代,是靠父親的餘蔭;而對手柯文哲則是政治素人,一切都靠自己。簡言之,就是把台北市長選戰定義為「平民與權貴」之戰,結果當然是權貴大敗。

 

現在就讓我們看4年前的姚副教授,如何打臉2018年的姚秘書長。節錄原文如後:

 

馬英九的爸爸叫馬鶴凌,郝龍斌的爸爸叫郝柏村,吳志揚的爸爸叫吳伯雄,而連勝文的爸爸,大家都知道,他叫連戰。

同樣的問題,我們來問綠營的政治人物。有誰知道陳水扁的爸爸是誰?有誰又知道謝長廷的爸爸是誰?我們頂多只能說,蘇貞昌的爸爸叫蘇爸爸,呂秀蓮的爸爸叫呂爸爸,至於他們的姓名及來歷,即使是對台灣政治多有涉獵的人也無法清楚地回答。

以上這些關於爸爸的問題,乍看之下有點喜感,不過它們卻具體點出了國民黨與民進黨這兩個政黨的巨大差異。大體上來說,國民黨的政治菁英是世襲的,而民進黨的政治菁英,至少在早期的民主化過程的年代裡,則是要靠自己努力去打拚的。

我想,可能連連勝文本人也搞不清楚這是怎麼一回事。當然,跟所有的選舉一樣,這一場台北市長的選舉絕對不是由單一因素所決定。不過,如果要問我這幾個月以來,台北市民發生了什麼事,導致了他們對連勝文態度上的改變,我會這麼回答。答案很簡單,因為我們不知道柯文哲的爸爸是誰?」。


筆者仔細分析當時姚人多的觀點是恰巧處於國、民兩黨彼消我長之轉折點上。直白說,國民黨的政二代已是「過去式」,而民進黨則是「現在進行式」。隨即於2014年7月投刊「中國時報」-《哥哥爸爸真偉大》,摘錄如後:

 

「所謂明察秋毫,不見輿薪;姚人多眼中只看藍,未見綠。試問有誰不知道陳其邁的父親是陳哲男;陳致中的爸爸是陳水扁;謝維洲的爸爸是謝長廷,而又有誰不知道蔡英文的爸爸是富甲一方的蔡潔生,光是墓地就超過1700平方公尺,財產絕對『超馬勝吳追連』。

如果說連勝文的爸爸慧眼獨具,置產有方,那蔡英文的爸爸亦不遑多讓,兩人的爸爸都很會賺、都是『哥哥爸爸真偉大』。又按姚人多的標準衡量,蔡英文等4人不也都屬於『含著金湯匙出生』的人;再者,陳致中能在服役期間開著積架跑車上下班,如果這不是官二代,什麼才是官二代?

所以柯文哲的爸爸是民族英雄也好,是紅頂商人也好,抑或是綠林好漢也罷,都跟他沒有關係,因為台北市選民選的是柯文哲,不是柯爸爸。藍綠都同一標準,請爸爸們通通退出選舉。我敢跟姚人多副教授打個賭,綠營再執政8年,富二代、官二代,『絕對族繁不及備載』,絕不讓藍營專美於前」。

 

實踐檢驗真理,時間證明一切。筆者四年前善意的提醒,在2018年的《天下雜誌》已經得到印證,從7月的專欄中指出,在六都非現任議員140為挑戰者中,出身政治家族者達到50人,占三分之一強,其中民進黨比國民黨多。

 

民進黨以前諷刺國民黨的政二代是「權貴世襲」,但自己就美其名為「煙火傳承」;就如馬執政時,吳念真說:「天天罵政府才是民主」;但換成蔡總統後,吳則說:「台灣最不需要的就是批評」。吳導真是夠厲害。在在證明民進黨真是雙標政黨無誤,從萊豬到黨政軍退出媒體等等,只證明一件事「綠能,你不能」。

 

難怪2018年高雄「基進黨」的五位年輕候選人齊喊-「告別政二代,民進黨腐敗的議員,基進黨來取代」等口號。所以請姚教授告訴這五位「基進黨」的年輕人,為甚麼民進黨的政二代會「後來居上」?將來在質詢蔣萬安的爸爸是誰時?也別忘順便告知蘇巧慧的爸爸是誰?台北街道看板上斗大的字寫著「余天的女兒」、「廖本煙的兒子」這不都是姚教授筆下「政治菁英」的後代。

 

《金縷曲》中有句名言:「魑魅搏人應見慣,總輸他、覆雨翻雲手」,所以從現在開始,台灣選舉文化就別把爸爸、爺爺們扯進來,塵歸塵、土歸土,讓它們清靜安歇。就讓本尊蔣萬安,陳時中,黃珊珊自己參選,相信北市居民都有足夠的智慧去判斷免治馬桶適不適合?好不好用?

 

結論:

蔣萬安的爺爺在威權年代為官是否清廉?蔡英文只要下令查察故宮上萬件的國寶、圓山大飯店股東、瑞士有無巨額存款及豪華別墅等移轉到蔣家後代,就真相大白水落石出。

柯文哲有句名言:不貪汙的民進黨就是民眾黨。筆者稍加修改為:「有絕對權力的高官卻不貪汙,有這樣的爸爸是值得驕傲的」。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作者簡介

廖念漢 ,   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曾任國防部軍事監獄,高雄憲指部政戰主任,高雄黃復興黨部主委海巡署專聘講師,軍事院校老師。

 

柯文哲有句名言:不貪汙的民進黨就是民眾黨。筆者稍加修改為:「有絕對權力的高官卻不貪汙,有這樣的爸爸是值得驕傲的」。(圖/取自網路)

 

作者/廖念漢

 

台北市議員徐巧芯日前公布參選人陳時中競選辦公室成員,發現不少成員是「政二代」。內政部長徐國勇女兒徐慧娟也在名單中。徐國勇說,「先定義什麼是政二代,那國父的後代又是政幾代?」他自己不覺得委屈,但許多年輕人會委屈。

 

筆者贊同徐這段答話,因為爸爸們的家人都不要牽扯進來,因為對兒女並不公平,畢竟國籍及爸爸不是個人能選擇的,要不然我一定會選擇沙烏地阿拉伯首阿蘇德王子當爸爸(外號沙國的比爾蓋茨)。如果再配上媽媽是摩納哥葛莉絲王妃,那就此生無憾了。

 

至於陳時中針回答得算是平穩,對於外界批評「政二代」,是指說「超乎他所展現能力,突然跳到比較高的位置,父母運用身分地位做不當的庇蔭」,而非政二代不能從事政治工作。

 

而蔣萬安則認為,他的團隊都是經過民意洗禮、民眾投票選出來的民意代表,這跟陳時中團隊完全不同(暗喻沒有政治資源的挹注)。另一無黨籍參選人黃珊珊表示,是一群「政二代」幫著陳時中去打「政四代」,各吵各的。

 

持評論析,黃珊珊夠酸夠毒,兩邊各打50大板。然別忘了民進黨是專打狼群戰術,其立委許智傑立刻反擊,列出國民黨台北市長參選人蔣競選團隊高達七人是政二代,並指國民黨提名參選縣市長廿三人中,有八人為政二代,另有四人的伴侶或兄妹從政,反批國民黨縣市長人選超過五成出身政治家族。

 

對於政二代從政議題,筆者曾發現一個很有趣的現象,也就是從「時間轉換軸」來檢視國民兩黨政二代的「此消彼長

 

而點燃投書論戰之火的正是蔡英文總統的首席文膽,前海基會秘書長姚人多。姚在2014年任清大副教授時曾在《新新聞》發表一篇非常有意思的文章-《柯文哲的爸爸是誰?》,內容精義,就是批評台北市長候選人連勝文是國民黨的政二代,是靠父親的餘蔭;而對手柯文哲則是政治素人,一切都靠自己。簡言之,就是把台北市長選戰定義為「平民與權貴」之戰,結果當然是權貴大敗。

 

現在就讓我們看4年前的姚副教授,如何打臉2018年的姚秘書長。節錄原文如後:

 

馬英九的爸爸叫馬鶴凌,郝龍斌的爸爸叫郝柏村,吳志揚的爸爸叫吳伯雄,而連勝文的爸爸,大家都知道,他叫連戰。

同樣的問題,我們來問綠營的政治人物。有誰知道陳水扁的爸爸是誰?有誰又知道謝長廷的爸爸是誰?我們頂多只能說,蘇貞昌的爸爸叫蘇爸爸,呂秀蓮的爸爸叫呂爸爸,至於他們的姓名及來歷,即使是對台灣政治多有涉獵的人也無法清楚地回答。

以上這些關於爸爸的問題,乍看之下有點喜感,不過它們卻具體點出了國民黨與民進黨這兩個政黨的巨大差異。大體上來說,國民黨的政治菁英是世襲的,而民進黨的政治菁英,至少在早期的民主化過程的年代裡,則是要靠自己努力去打拚的。

我想,可能連連勝文本人也搞不清楚這是怎麼一回事。當然,跟所有的選舉一樣,這一場台北市長的選舉絕對不是由單一因素所決定。不過,如果要問我這幾個月以來,台北市民發生了什麼事,導致了他們對連勝文態度上的改變,我會這麼回答。答案很簡單,因為我們不知道柯文哲的爸爸是誰?」。


筆者仔細分析當時姚人多的觀點是恰巧處於國、民兩黨彼消我長之轉折點上。直白說,國民黨的政二代已是「過去式」,而民進黨則是「現在進行式」。隨即於2014年7月投刊「中國時報」-《哥哥爸爸真偉大》,摘錄如後:

 

「所謂明察秋毫,不見輿薪;姚人多眼中只看藍,未見綠。試問有誰不知道陳其邁的父親是陳哲男;陳致中的爸爸是陳水扁;謝維洲的爸爸是謝長廷,而又有誰不知道蔡英文的爸爸是富甲一方的蔡潔生,光是墓地就超過1700平方公尺,財產絕對『超馬勝吳追連』。

如果說連勝文的爸爸慧眼獨具,置產有方,那蔡英文的爸爸亦不遑多讓,兩人的爸爸都很會賺、都是『哥哥爸爸真偉大』。又按姚人多的標準衡量,蔡英文等4人不也都屬於『含著金湯匙出生』的人;再者,陳致中能在服役期間開著積架跑車上下班,如果這不是官二代,什麼才是官二代?

所以柯文哲的爸爸是民族英雄也好,是紅頂商人也好,抑或是綠林好漢也罷,都跟他沒有關係,因為台北市選民選的是柯文哲,不是柯爸爸。藍綠都同一標準,請爸爸們通通退出選舉。我敢跟姚人多副教授打個賭,綠營再執政8年,富二代、官二代,『絕對族繁不及備載』,絕不讓藍營專美於前」。

 

實踐檢驗真理,時間證明一切。筆者四年前善意的提醒,在2018年的《天下雜誌》已經得到印證,從7月的專欄中指出,在六都非現任議員140為挑戰者中,出身政治家族者達到50人,占三分之一強,其中民進黨比國民黨多。

 

民進黨以前諷刺國民黨的政二代是「權貴世襲」,但自己就美其名為「煙火傳承」;就如馬執政時,吳念真說:「天天罵政府才是民主」;但換成蔡總統後,吳則說:「台灣最不需要的就是批評」。吳導真是夠厲害。在在證明民進黨真是雙標政黨無誤,從萊豬到黨政軍退出媒體等等,只證明一件事「綠能,你不能」。

 

難怪2018年高雄「基進黨」的五位年輕候選人齊喊-「告別政二代,民進黨腐敗的議員,基進黨來取代」等口號。所以請姚教授告訴這五位「基進黨」的年輕人,為甚麼民進黨的政二代會「後來居上」?將來在質詢蔣萬安的爸爸是誰時?也別忘順便告知蘇巧慧的爸爸是誰?台北街道看板上斗大的字寫著「余天的女兒」、「廖本煙的兒子」這不都是姚教授筆下「政治菁英」的後代。

 

《金縷曲》中有句名言:「魑魅搏人應見慣,總輸他、覆雨翻雲手」,所以從現在開始,台灣選舉文化就別把爸爸、爺爺們扯進來,塵歸塵、土歸土,讓它們清靜安歇。就讓本尊蔣萬安,陳時中,黃珊珊自己參選,相信北市居民都有足夠的智慧去判斷免治馬桶適不適合?好不好用?

 

結論:

蔣萬安的爺爺在威權年代為官是否清廉?蔡英文只要下令查察故宮上萬件的國寶、圓山大飯店股東、瑞士有無巨額存款及豪華別墅等移轉到蔣家後代,就真相大白水落石出。

柯文哲有句名言:不貪汙的民進黨就是民眾黨。筆者稍加修改為:「有絕對權力的高官卻不貪汙,有這樣的爸爸是值得驕傲的」。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作者簡介

廖念漢 ,   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曾任國防部軍事監獄,高雄憲指部政戰主任,高雄黃復興黨部主委海巡署專聘講師,軍事院校老師。

 

加入好友
優傳媒 版權所有 ©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著作權與轉載授權 / 合作夥伴 / 法律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