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立寧隨想錄》花落誰家:何時才能領悟? - umedia 優傳媒  

新聞 / 百家爭鳴
戴立寧隨想錄》花落誰家:何時才能領悟?
2022-08-01 07:00:00
A+
A
A-

作者/戴立寧              

 

這一切的一切,都是疫情惹的禍。

 

疫情三年,困守家中,實在是閒得發慌;沒事找事,遂把流行歌當宋詞使。逐字填詞,借他人弦律,敘自已情懷。居然得到家人鼓勵/關愛;放上了臉書,按贊的更讓我喜出望外。既然如此,那就順水行舟,樂此不疲。

 

妹夫點了一首《你怎麼捨得我難過》,要我改填新詞。我有點犯難;因為原唱歌詞寫得很好啊,幾乎找不到空隙可以著墨。 盯著歌詞,想了很久,實在無以因應。突然之間,我想到了另一段歌詞的場景:《體面》,男女朋友分手,女主唱得哀怨動人,只希望分手分得「體面」一點。只不過這一次換成了男聲主唱:分手、要求女主不要讓自己難過。這樣的一廂情願/自以為是,我實在有點看不過;於是很直接/未加思索地把歌名換成了:《渣男的獨白》

 

不動一字,只改歌名;這樣另類的改填新詞,也就玩到了極致,山窮水盡/無以為繼了。

 

柳暗花明,一位留法的朋友寄來一首法文歌:Savior aimer 《懂得去愛》。她說:她喜歡歌詞的意義;歌手是唱歌劇出身的 Florent Pagny,而我喜歡他歌聲的清越嘹亮。於是相輔相成/一拍即合:法文我是一竅不通,她耐心地用英文翻譯法文歌詞的意思,我則按填宋詞的辦法,(儘量)照音節/逐字數,填進中文的歌詞。

 

      Savoir aimer        懂得去愛

Savoir sourire        懂得微笑

À une inconnue qui passe 向路過的人

N'en garder aucune trace 不留下痕跡

Sinon celle du plaisir 只留下喜悅

 

Savoir aimer  懂得去愛

Sans rien attendre en retour  不要回報

Ni égard, ni grand amour       不必深愛信守

Pas même l'espoir d'être aimé   甚至不要期待被愛

 

Mais savoir donner 但要懂得給予

Donner sans reprendre 不求回饋的給予

Ne rien faire qu'apprendre 除了學習去愛

Apprendre à aimer 什麼都不用做

 

Aimer sans attendre  無所期待地去愛,

Aimer à tout prendre 付出一切地去愛。

Apprendre à sourire  學會微笑

Rien que pour le geste 陳現自若的神態

 

Sans vouloir le reste  不予保留

Et apprendre à vivre   學習活在現在

Et s'en aller.   然後瀟灑離開

 

Savoir attendre  充滿期盼

Goûter à ce plein bonheur  享受現在

Qu'on vous donne comme par erreur,  莫因錯誤過去

Tant on ne l'attendait plus 放棄幸福未來

 

Se voir y croire 相信美好

pour tromper la peur du vide  無所畏懼

Ancrée comme autant de rides 恐懼好比皺紋

Qui ternissent les miroirs 老了自己心態

 

Savoir souffrir   承受苦難

En silence, sans murmure,  默默地 不抱怨

Ni défense ni armure  不需矛 也無盾

Souffrir à vouloir mourir  忍受死一樣歷程

 

Et se relever 重新站起,

Comme on renaît de ses cendres   死而復生,

Avec tant d'amour à revendre 去宣揚滿載的愛

Qu'on tire un trait sur le passé 不再有任何羈絆

 

Apprendre à rêver   要會做夢,

À rêver pour deux   分享彼此的夢

Rien qu'en fermant les yeux  閉上雙眼,

Et savoir donner  學會給予

 

Donner sans rature  不吝嗇

Ni demi-mesure  沒有保留。

Apprendre à rester  學會堅持,

Vouloir jusqu'au bout  直到最後

 

Rester malgré tout  不顧一切

Apprendre à aimer 學習愛人

Et s'en aller 然後瀟灑離開

 

爸爸讀法律,外語學的是法文,至今我還記得:很多很多年前,他在清晨練習法語喉音時的情景。我也讀法律,外語學的是英文和德文,法文是一竅不通。好在現代科技發達,無遠弗屆;我把法文的問題,除了留法朋友的英譯之外,還遠拋到法國、讓嫁到法國的一位外甥女幫忙校閱;但是,但是總是覺得還是有點「隔」/有些地方不能到位,只好暫時放下,期待他日有緣再續。

 

老歌新詞,我試填的第一首歌:《情人的黃襯衫》; 原作是一首韓文歌;既然法文歌的嚐試半途而廢,何不試試自己較熟悉語言的英文歌。

 

1972-3年期間我在美國唸書,那時候校園內外反戰(越戰1955-1975)氣氛極濃;每天都在播報前一天越戰陣亡的名單...,印象極為深刻(有興趣可參考拙作:《戴立寧隨想錄》之7:林瓔和她的越戰紀念碑 ,2021/9/17)

 


60年代,反戰的歌曲和戲劇不少;那個時候我還是個窮留學生,讀書為重,其他事物涉入有限, 但卻清楚記得:《Where Have All The Flowers Gone?》這首歌,在校園傳唱流行。

           

《Where have all the flowers gone?》是美國歌手皮特·西格(Peter Seeger)的創作。歌詞靈感來自於俄羅斯作家 蕭洛霍夫 (M. A. Sholokhov, 1905-1984)的小說:《靜靜的頓河》,搭配上哥薩克民歌的曲風。1960年完成部份,1966年正式發表;被歸類為反戰歌曲。

 

《Where have all the flowers gone?》有多種語文的翻唱,包括:英語、德語、捷克語、克羅埃西亞語、俄語、荷蘭語、法語、波蘭語、土耳其語、芬蘭語、希伯來語、愛爾蘭語、匈牙利語、義大利語、羅馬尼亞語、斯洛維尼亞語、愛沙尼亞語及日語。而流行歌曲泛濫的港/台,這樣一首膾炙人口的歌,竟然沒有中文的版本;(李泰祥曾經譯介過,但未翻唱)。

 

或許《Where have all the flowers gone?》是首著名的反戰歌曲;台灣是承平太久/人不知兵;對於今年初發生的俄烏戰爭,台灣人隔岸看火,幾乎無感。但是 ── 風雲變動,就在這一兩天,2022/7/19來台訪問的美國前防長艾斯培(Mark Esper),好心地為台灣提出建議:「台灣應大幅增加國防預算;男女服役都要延長期間;加強後備軍人動員能力…」;甚至還要求台灣人民要有『巷戰』的準備/決心。

 

美國眾會議長、美國總統繼位的第2號人物南希·裴洛西(Nancy Patricia Pelosi)的可能訪台,更帶動了兩岸風雲,山雨欲來,情勢垂危,戰爭彷彿已不再是那麼遙遠的事了。

 

這也許是很好的時機, 讓我們重溫一下《Where have all the flowers gone?》這首著名的反戰之歌。

 

Where Have All The Flowers Gone? 何時才能領悟?


Where have all the flowers gone? 花兒下落在何方?
Long time passing   多少年滄桑
Where have all the flowers gone?  花兒下落在何方?
Long time ago 往事斷腸
Where have all the flowers gone?花兒下落在何方?

Girls have picked them every one 落在女孩的閨房

When will they ever learn?  何時才能領悟?

When will they  ever learn? 何時才能領悟?

Where have all the young girls gone? 女孩兒去了何方?

Long time passing 多少年滄桑

Where have all the young girls gone? 女孩兒去了何方?

Long time ago 往事斷腸

Where have all the young girls gone? 女孩兒去了何方?

Taken husbands every one 嫁給了情郎

When will they ever learn?  何時才能領悟?

When will they ever learn?  何時才能領悟?

Where have all the young men gone? 情郎下落在何方?

Long time passing 多少年滄桑

Where have all the young men gone? 情郎下落在何方?

Long time ago  往事斷腸

Where have all the young men gone? 情郎下落在何方?

Gone for soldiers every one 情郎奔赴戰場

When will they ever learn? 何時才能領悟?

When will they ever learn? 何時才能領悟?

Where have all the soldiers gone? 士兵們去了何方?

Long time passing  多少年滄桑

Where have all the soldiers gone?  士兵們去了何方?

Long time ago 往事斷腸

Where have all the soldiers gone? 士兵們去了何方?

Gone to graveyards every one 士兵都陣亡

When will they ever learn?  何時才能領悟

When will they ever learn?  何時才能領悟?

Where have all the graveyards gone? 墓園如今在何方? 

Long time passing  多少年滄桑

Where have all the graveyards gone?  墓園如今在何方?

Long time ago 往事斷腸

Where have all the graveyards gone? 墓園如今在何方?

Covered with flowers every one  墓園布了花香

When will we ever learn? 何時才能領悟?

When will we ever learn? 何時才能領悟?

  

台灣人,身在福中不知福;何時才能領悟? 花/女孩/情郎/戰場/墓園/花,這輪迴的下場。

 

(圖片取材自網路)

 

戴立寧,一輩子的法律人。在法學院做了10年的學生;教了40多年的書;偶然的際遇,做了26年的公務員,從基層到高階。也曾寫過些雜文,月旦人物、評議時事。〈隨想錄〉無非是重操舊筆,隨興隨緣隨想,記錄些所見所聞所思。


                                          

作者/戴立寧              

 

這一切的一切,都是疫情惹的禍。

 

疫情三年,困守家中,實在是閒得發慌;沒事找事,遂把流行歌當宋詞使。逐字填詞,借他人弦律,敘自已情懷。居然得到家人鼓勵/關愛;放上了臉書,按贊的更讓我喜出望外。既然如此,那就順水行舟,樂此不疲。

 

妹夫點了一首《你怎麼捨得我難過》,要我改填新詞。我有點犯難;因為原唱歌詞寫得很好啊,幾乎找不到空隙可以著墨。 盯著歌詞,想了很久,實在無以因應。突然之間,我想到了另一段歌詞的場景:《體面》,男女朋友分手,女主唱得哀怨動人,只希望分手分得「體面」一點。只不過這一次換成了男聲主唱:分手、要求女主不要讓自己難過。這樣的一廂情願/自以為是,我實在有點看不過;於是很直接/未加思索地把歌名換成了:《渣男的獨白》

 

不動一字,只改歌名;這樣另類的改填新詞,也就玩到了極致,山窮水盡/無以為繼了。

 

柳暗花明,一位留法的朋友寄來一首法文歌:Savior aimer 《懂得去愛》。她說:她喜歡歌詞的意義;歌手是唱歌劇出身的 Florent Pagny,而我喜歡他歌聲的清越嘹亮。於是相輔相成/一拍即合:法文我是一竅不通,她耐心地用英文翻譯法文歌詞的意思,我則按填宋詞的辦法,(儘量)照音節/逐字數,填進中文的歌詞。

 

      Savoir aimer        懂得去愛

Savoir sourire        懂得微笑

À une inconnue qui passe 向路過的人

N'en garder aucune trace 不留下痕跡

Sinon celle du plaisir 只留下喜悅

 

Savoir aimer  懂得去愛

Sans rien attendre en retour  不要回報

Ni égard, ni grand amour       不必深愛信守

Pas même l'espoir d'être aimé   甚至不要期待被愛

 

Mais savoir donner 但要懂得給予

Donner sans reprendre 不求回饋的給予

Ne rien faire qu'apprendre 除了學習去愛

Apprendre à aimer 什麼都不用做

 

Aimer sans attendre  無所期待地去愛,

Aimer à tout prendre 付出一切地去愛。

Apprendre à sourire  學會微笑

Rien que pour le geste 陳現自若的神態

 

Sans vouloir le reste  不予保留

Et apprendre à vivre   學習活在現在

Et s'en aller.   然後瀟灑離開

 

Savoir attendre  充滿期盼

Goûter à ce plein bonheur  享受現在

Qu'on vous donne comme par erreur,  莫因錯誤過去

Tant on ne l'attendait plus 放棄幸福未來

 

Se voir y croire 相信美好

pour tromper la peur du vide  無所畏懼

Ancrée comme autant de rides 恐懼好比皺紋

Qui ternissent les miroirs 老了自己心態

 

Savoir souffrir   承受苦難

En silence, sans murmure,  默默地 不抱怨

Ni défense ni armure  不需矛 也無盾

Souffrir à vouloir mourir  忍受死一樣歷程

 

Et se relever 重新站起,

Comme on renaît de ses cendres   死而復生,

Avec tant d'amour à revendre 去宣揚滿載的愛

Qu'on tire un trait sur le passé 不再有任何羈絆

 

Apprendre à rêver   要會做夢,

À rêver pour deux   分享彼此的夢

Rien qu'en fermant les yeux  閉上雙眼,

Et savoir donner  學會給予

 

Donner sans rature  不吝嗇

Ni demi-mesure  沒有保留。

Apprendre à rester  學會堅持,

Vouloir jusqu'au bout  直到最後

 

Rester malgré tout  不顧一切

Apprendre à aimer 學習愛人

Et s'en aller 然後瀟灑離開

 

爸爸讀法律,外語學的是法文,至今我還記得:很多很多年前,他在清晨練習法語喉音時的情景。我也讀法律,外語學的是英文和德文,法文是一竅不通。好在現代科技發達,無遠弗屆;我把法文的問題,除了留法朋友的英譯之外,還遠拋到法國、讓嫁到法國的一位外甥女幫忙校閱;但是,但是總是覺得還是有點「隔」/有些地方不能到位,只好暫時放下,期待他日有緣再續。

 

老歌新詞,我試填的第一首歌:《情人的黃襯衫》; 原作是一首韓文歌;既然法文歌的嚐試半途而廢,何不試試自己較熟悉語言的英文歌。

 

1972-3年期間我在美國唸書,那時候校園內外反戰(越戰1955-1975)氣氛極濃;每天都在播報前一天越戰陣亡的名單...,印象極為深刻(有興趣可參考拙作:《戴立寧隨想錄》之7:林瓔和她的越戰紀念碑 ,2021/9/17)

 


60年代,反戰的歌曲和戲劇不少;那個時候我還是個窮留學生,讀書為重,其他事物涉入有限, 但卻清楚記得:《Where Have All The Flowers Gone?》這首歌,在校園傳唱流行。

           

《Where have all the flowers gone?》是美國歌手皮特·西格(Peter Seeger)的創作。歌詞靈感來自於俄羅斯作家 蕭洛霍夫 (M. A. Sholokhov, 1905-1984)的小說:《靜靜的頓河》,搭配上哥薩克民歌的曲風。1960年完成部份,1966年正式發表;被歸類為反戰歌曲。

 

《Where have all the flowers gone?》有多種語文的翻唱,包括:英語、德語、捷克語、克羅埃西亞語、俄語、荷蘭語、法語、波蘭語、土耳其語、芬蘭語、希伯來語、愛爾蘭語、匈牙利語、義大利語、羅馬尼亞語、斯洛維尼亞語、愛沙尼亞語及日語。而流行歌曲泛濫的港/台,這樣一首膾炙人口的歌,竟然沒有中文的版本;(李泰祥曾經譯介過,但未翻唱)。

 

或許《Where have all the flowers gone?》是首著名的反戰歌曲;台灣是承平太久/人不知兵;對於今年初發生的俄烏戰爭,台灣人隔岸看火,幾乎無感。但是 ── 風雲變動,就在這一兩天,2022/7/19來台訪問的美國前防長艾斯培(Mark Esper),好心地為台灣提出建議:「台灣應大幅增加國防預算;男女服役都要延長期間;加強後備軍人動員能力…」;甚至還要求台灣人民要有『巷戰』的準備/決心。

 

美國眾會議長、美國總統繼位的第2號人物南希·裴洛西(Nancy Patricia Pelosi)的可能訪台,更帶動了兩岸風雲,山雨欲來,情勢垂危,戰爭彷彿已不再是那麼遙遠的事了。

 

這也許是很好的時機, 讓我們重溫一下《Where have all the flowers gone?》這首著名的反戰之歌。

 

Where Have All The Flowers Gone? 何時才能領悟?


Where have all the flowers gone? 花兒下落在何方?
Long time passing   多少年滄桑
Where have all the flowers gone?  花兒下落在何方?
Long time ago 往事斷腸
Where have all the flowers gone?花兒下落在何方?

Girls have picked them every one 落在女孩的閨房

When will they ever learn?  何時才能領悟?

When will they  ever learn? 何時才能領悟?

Where have all the young girls gone? 女孩兒去了何方?

Long time passing 多少年滄桑

Where have all the young girls gone? 女孩兒去了何方?

Long time ago 往事斷腸

Where have all the young girls gone? 女孩兒去了何方?

Taken husbands every one 嫁給了情郎

When will they ever learn?  何時才能領悟?

When will they ever learn?  何時才能領悟?

Where have all the young men gone? 情郎下落在何方?

Long time passing 多少年滄桑

Where have all the young men gone? 情郎下落在何方?

Long time ago  往事斷腸

Where have all the young men gone? 情郎下落在何方?

Gone for soldiers every one 情郎奔赴戰場

When will they ever learn? 何時才能領悟?

When will they ever learn? 何時才能領悟?

Where have all the soldiers gone? 士兵們去了何方?

Long time passing  多少年滄桑

Where have all the soldiers gone?  士兵們去了何方?

Long time ago 往事斷腸

Where have all the soldiers gone? 士兵們去了何方?

Gone to graveyards every one 士兵都陣亡

When will they ever learn?  何時才能領悟

When will they ever learn?  何時才能領悟?

Where have all the graveyards gone? 墓園如今在何方? 

Long time passing  多少年滄桑

Where have all the graveyards gone?  墓園如今在何方?

Long time ago 往事斷腸

Where have all the graveyards gone? 墓園如今在何方?

Covered with flowers every one  墓園布了花香

When will we ever learn? 何時才能領悟?

When will we ever learn? 何時才能領悟?

  

台灣人,身在福中不知福;何時才能領悟? 花/女孩/情郎/戰場/墓園/花,這輪迴的下場。

 

(圖片取材自網路)

 

戴立寧,一輩子的法律人。在法學院做了10年的學生;教了40多年的書;偶然的際遇,做了26年的公務員,從基層到高階。也曾寫過些雜文,月旦人物、評議時事。〈隨想錄〉無非是重操舊筆,隨興隨緣隨想,記錄些所見所聞所思。


                                          

加入好友
優傳媒 版權所有 ©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著作權與轉載授權 / 合作夥伴 / 法律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