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戴立寧
「國安基金」又隆重登場了;2022/7/12日晚7點,國安基金宣布啟動了護盤機制;這是第8次授權啟動護盤,更是首次萬點以上就宣布啟動,預計可動員資金8,000億元新台幣。
國安基金的全名叫:「國家金融安定基金」(簡稱:國安基金),是行政院在2000年時設立的,《條例》的第一條寫得清清楚楚/正經八百:
為因應國內、外重大事件,以維持資本市場及其他金融市場穩定,確保國家安定,特設置國家金融安定基金(以下簡稱本基金),並制定本條例(§1)。
令人匪夷所思的是:目的?其他目的都自動煙滅,只在於/也僅止於股市低迷時的護盤。幾乎所有人(包括官員/學者/媒體/股民/非股民…)的解讀/認知:國安基金 = 護盤基金。《條例》的實踐/執行,也如此這般;8次出手,毫無例外。
國安基金的法源出自於《國家金融安定基金設置及管理條例》,公布施行的時間是在2000年的2月9日;那時候,執政黨的國民黨,總統李登輝/行政院長蕭萬長/財政部長邱正雄,或許正在為即將舉辦、4年一度的總統選舉/避免可能的政黨輪替籌餉備戰。
國安基金可運用資金之總額為新台幣5,000億元,都是借款,《條例》第4條一一列舉了可以借款的對象:
一)以國庫所持有之公民營事業股票為擔保,向金融機構借款;借款最高額度新台幣2,000億元。
二)借用郵政儲金、郵政壽險積存金、勞工保險基金、勞工退休基金、公務人員退休撫卹基金所屬可供證券投資而尚未投資之資金;其最高額度新台幣3,000
億元。
三)其他經主管機關核定之資金來源。
直白一點地說:國安基金是從國民儲蓄機構中挪用資金,用來護盤股市;這些民脂民膏,如有虧損,最後還是必須由全民買單。
果不其然,國安基金第一次粉墨登場是2000年的3月15日,搶在3月18日總統大選之前,(時間上的巧合,殊多想像的空間;)總投入資金約542億,結果虧損了500億收場。
也許有人會說:其後的6次啟動,次次都大賺特賺/盆滿缽滿,就算扣掉第一次的虧損500億, 合計還是大賺了1,971億。假如和國府發行的公益彩票相比,發行了22年來也不過只賺了5,300億;而國安基金只出動了7次,就如此可觀,可以說是成績驚人。
驚人的豈止於成績。和公益彩票的公然賭博相比, 也不遑多讓、甚至於有過之而無不及。公益彩票只不過是為賭博罪的開了個小門,目的是公益;而國安基金卻是廣開善門,公然地炒作股票/操縱股價;在任何法律體系,這都被認為是健全證券市場的重大惡行。
而稍微瞭解證券管理的人大概都知道,證券市場有兩大禁忌:一是股價操縱,一是內線交易,違反的人都要課以重刑。以護盤為目的而成立的國安基金,似乎偏偏就是沖著這兩大禁忌而來。
國安基金扭曲了市場的價格機制,五鬼搬運,把“錢”(國民儲蓄)在不知不覺間,換了口袋。被偷/被騙/被害的台灣一般股民,還在歡欣鼓舞,幫忙數鈔票。
就以這次國安基金進場的時機為例,那些對於台灣沒有多大信心的人,正憂心於如何逃離;國安基金適時地進場護盤,如何不大賣股票,可多賣得一些台幣;再由央行進場護持匯率,可以多換得大把美金,如此這般,逃之夭夭, 快樂安心地做起海外寓公。
國安基金,不客氣地說:掛羊頭、賣狗肉;巧立名目/誇大其詞, 把股市護盤提升到國家安全的層次。不惜破壞證券市場國際公認的基本原則/法則,始作俑者及其後繼者,如何可以不深究:為誰辛苦為誰愁?為誰辛苦為誰忙!
( 圖片取材自網路 )
作者簡介
戴立寧,一輩子的法律人。在法學院做了10年的學生;教了40多年的書;偶然的際遇,做了26年的公務員,從基層到高階。也曾寫過些雜文,月旦人物、評議時事。〈隨想錄〉無非是重操舊筆,隨興隨緣隨想,記錄些所見所聞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