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惠珀感懷隨筆》大唐盛世再現 - umedia 優傳媒  

新聞 / 百家爭鳴
王惠珀感懷隨筆》大唐盛世再現
2022-06-17 07:00:00
A+
A
A-

在赴土耳其古城Ephesus途中,筆者捕捉到這一張已有二千多年歷史的絲路驛站照片。(圖/取自網路)

 

作者/王惠珀

 

前言

2009年筆者去伊斯坦堡參加世界藥學會(FIP)年會,會後跟同儕東行到石頭城Cappadocia,再到愛琴海邊的Ephesus,把土耳其半島繞了一圈。沿途荒涼,在車上夢周公時,導遊突然吆喝:「看那廢墟!是絲路上的驛站。」原來我們已走在絲路上!首圖

 

Ephesus的聖殿Temple of Artemis建於西元前550年,是地中海古文明的七大奇觀之一。走入這2500年的時光隧道,讓人覺得千年歷史其實不算什麼。回到現實,立國不到250年的美國,到處興戰70年,把世界帶向野蠻,時代進步了嗎?將文明拉回正軌,是時候了。

 

西方的偽善讓普丁總統覺悟了中華文化與西方不同,終於同意中國興建「中吉烏鐵路」。這是一帶一路的南線,未來的發展可期,或許我們都有機會當張騫2.0,從西安奔向西域及歐洲呢。

 

絲路從長安拉到地中海,東方遇見西方,譜出了絲路文明。(圖/取自網路)

 

《絲路傳奇》

複習一下歷史。世界文明的發祥地在歐亞陸塊,西邊美索不達米亞文明源起幼發拉底河與底格里斯河(今伊拉克境內),延伸到高加索(東歐)。東邊的華夏文明則源起黃河流域,開展到西亞。

 

歷史記載,漢武帝遣張騫出使西域(西元前139年),從長安出發,到達烏茲別克及阿富汗。之後,絲綢之路向西經波斯、伊拉克、敘利亞,到達地中海岸(6440公里),於是東方遇見西方,譜出了璀璨的絲路文明。

 

絲路在5000年中華文化中的重要性。(圖/王惠珀製作)

 

佛教傳入中原,始於東漢而興於唐。西元629年玄奘到中亞,再南向印度取經。回中原後,唐太宗興佛,長安譯經院乃成為宣佛的教育中心(西安大雁塔)。當時的西域是邊患,文成公主入藏和蕃,藏傳佛教也就地生根。絲路帶來的文化交融與經濟榮景,成就了大唐盛世。

 

北宋時期(960~1127年),西方並不平靜,羅馬天主教滅異教,接著十字軍東征(1096~1291年),中國乃成為異教徒的避難地。穆斯林居停中國大西北,洛陽則有猶太教區繁衍迄今,中華民族成為「五族共和」的大熔爐。

 

二十一世紀的傳奇

當下中國已有綿密的交通網,以武漢(華中)為樞紐,從上海拉到新疆,從廣州拉到內蒙古。基於二千年文化傳承,如今開通一帶一路,每年有二千車次的中俄及中歐班列,帶著世界工廠的貨物,從亞洲奔向歐洲。

 

二十一世紀讓東方遇見西方的一帶一路鐵路網。(圖/取自網路)

 

中俄班列(北線)從武漢北上內蒙古,在烏蘭烏德銜接從海參威開來,已運行百年的西伯利亞鐵路,朝著莫斯科奔去(9,288公里)。這是俄羅斯運送天然資源的幹道,也是旅遊的熱門路線。

 

歷史記載,蘇武牧羊北海19年(漢朝西元前110年),據說北海就是貝加爾湖。筆者曾經從內蒙古的滿州里口岸出境,搭上西伯利亞鐵路火車,到俄羅斯遠東區首府伊爾庫次克近郊的貝加爾湖旅遊,在滿州里見識到了中俄經濟走廊帶來的榮景。

 

火車之旅,每幾分鐘就與對向滿載西伯利亞木材的火車交錯。這條鐵路太忙了,無暇他顧,怪不得中俄正在討論要興建第二條中俄班列。

 

內蒙古中俄邊界的滿州里口岸麻雀變鳳凰,是一帶一路中俄經濟共榮帶來的傳奇。(圖/江一賢先生攝)

 

中歐班列(中線)目前只有貨運,從武漢出發,行經河南鄭州,陝西西安,新疆烏魯木齊,到霍爾果斯口岸出境,經中亞直達德國漢堡。所以西班牙可以吃到陝西的優質蘋果(產量世界七分之一),良禽擇水草而棲,西安也發展成為電子科技重鎮,譜出文明交錯的古都交響曲。

 

想像一下,中歐班列拉著297節車廂(14公里長等於從汐止拉到台北),將浙江義烏的貨送到倫敦、馬德里,是個甚麼樣的概念?中亞也因此譜出亞歐經濟走廊的傳奇。

 

2012年的霍爾果斯口岸,這是筆者與夫家小姑同遊北疆時所攝,這口岸應已今非昔比。

 

即將開築的「中吉烏鐵路」從新疆喀什出發,循著絲路經過吉爾吉斯,到烏茲別克。若有機會延伸到伊朗(波斯)、伊拉克、土耳其及歐洲,成為一帶一路南線,將再現絲路傳奇。

 

《歷史真是迷人》

漢朝絲路將勢力擴及西域,走了422年。唐朝統治著僅次於元朝的疆域,走了289年。歷史告訴我們,統治者海納百川,讓多元民族共和(李白是出生於吉爾吉斯的唐朝貴族),才有漢、唐一路傳承到北宋的璀璨文明,這是華夏子民最有尊嚴的時代。

 

秦朝焚書坑儒,存活14年。元朝彪騎強弩,也只維持97年,所以文明是歷史在寫的,不是霸權說了算。心中只有MAGA (Make America Great Again)的霸權,帶人不帶心,不知道還能呼風喚雨多久?台灣更慘,說穿了是每八年改朝換代一次,從和平對接兩岸(2015年馬習會)的馬朝,到關門滅史,寧可當MAGA附庸也與對岸不共戴天的蔡朝(2016年)。核心價值與政策都南轅北轍的國家,如何永續?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上周在香格里拉峰會中,就懇切的呼籲拜登總統:「大象相爭,只會踩死小草,懇請美國海納百川,接受中國的崛起,共創世界和平榮景。」

 

作者簡介

王惠珀,台灣桃園人,台大藥學院學士、美國密西根大學藥學博士。曾任台大醫學院藥學院(系)教授及系主任、長庚大學醫學院天然藥物研究所創所所長、台北醫學大學藥學院長、行政院衛生署藥政處處長等職。專長涵蓋新藥設計開發及藥事管理。

其新藥研究曾獲十五國四十一項發明專利,及獲頒經濟部「國家發明獎」等多項發明與研究貢獻獎,並列名當代名人錄及國際年度專業人士。

王惠珀在藥政管理上致力於以智財權管理藥品之學名藥立法、推動優良藥品製造規範等,以及促成健保藥價「三同政策」。此外並曾開啟專業橋接庶民的「全民用藥教育」計畫、「人民的眼睛」計畫,蓄積藥師參與社區公共衛生及長期照護的能量,獲得行政院「參與及建立制度獎」、藥師典範獎。

其在《優傳媒》所撰專欄,榮獲第20屆卓越《新聞評論獎》。

在赴土耳其古城Ephesus途中,筆者捕捉到這一張已有二千多年歷史的絲路驛站照片。(圖/取自網路)

 

作者/王惠珀

 

前言

2009年筆者去伊斯坦堡參加世界藥學會(FIP)年會,會後跟同儕東行到石頭城Cappadocia,再到愛琴海邊的Ephesus,把土耳其半島繞了一圈。沿途荒涼,在車上夢周公時,導遊突然吆喝:「看那廢墟!是絲路上的驛站。」原來我們已走在絲路上!首圖

 

Ephesus的聖殿Temple of Artemis建於西元前550年,是地中海古文明的七大奇觀之一。走入這2500年的時光隧道,讓人覺得千年歷史其實不算什麼。回到現實,立國不到250年的美國,到處興戰70年,把世界帶向野蠻,時代進步了嗎?將文明拉回正軌,是時候了。

 

西方的偽善讓普丁總統覺悟了中華文化與西方不同,終於同意中國興建「中吉烏鐵路」。這是一帶一路的南線,未來的發展可期,或許我們都有機會當張騫2.0,從西安奔向西域及歐洲呢。

 

絲路從長安拉到地中海,東方遇見西方,譜出了絲路文明。(圖/取自網路)

 

《絲路傳奇》

複習一下歷史。世界文明的發祥地在歐亞陸塊,西邊美索不達米亞文明源起幼發拉底河與底格里斯河(今伊拉克境內),延伸到高加索(東歐)。東邊的華夏文明則源起黃河流域,開展到西亞。

 

歷史記載,漢武帝遣張騫出使西域(西元前139年),從長安出發,到達烏茲別克及阿富汗。之後,絲綢之路向西經波斯、伊拉克、敘利亞,到達地中海岸(6440公里),於是東方遇見西方,譜出了璀璨的絲路文明。

 

絲路在5000年中華文化中的重要性。(圖/王惠珀製作)

 

佛教傳入中原,始於東漢而興於唐。西元629年玄奘到中亞,再南向印度取經。回中原後,唐太宗興佛,長安譯經院乃成為宣佛的教育中心(西安大雁塔)。當時的西域是邊患,文成公主入藏和蕃,藏傳佛教也就地生根。絲路帶來的文化交融與經濟榮景,成就了大唐盛世。

 

北宋時期(960~1127年),西方並不平靜,羅馬天主教滅異教,接著十字軍東征(1096~1291年),中國乃成為異教徒的避難地。穆斯林居停中國大西北,洛陽則有猶太教區繁衍迄今,中華民族成為「五族共和」的大熔爐。

 

二十一世紀的傳奇

當下中國已有綿密的交通網,以武漢(華中)為樞紐,從上海拉到新疆,從廣州拉到內蒙古。基於二千年文化傳承,如今開通一帶一路,每年有二千車次的中俄及中歐班列,帶著世界工廠的貨物,從亞洲奔向歐洲。

 

二十一世紀讓東方遇見西方的一帶一路鐵路網。(圖/取自網路)

 

中俄班列(北線)從武漢北上內蒙古,在烏蘭烏德銜接從海參威開來,已運行百年的西伯利亞鐵路,朝著莫斯科奔去(9,288公里)。這是俄羅斯運送天然資源的幹道,也是旅遊的熱門路線。

 

歷史記載,蘇武牧羊北海19年(漢朝西元前110年),據說北海就是貝加爾湖。筆者曾經從內蒙古的滿州里口岸出境,搭上西伯利亞鐵路火車,到俄羅斯遠東區首府伊爾庫次克近郊的貝加爾湖旅遊,在滿州里見識到了中俄經濟走廊帶來的榮景。

 

火車之旅,每幾分鐘就與對向滿載西伯利亞木材的火車交錯。這條鐵路太忙了,無暇他顧,怪不得中俄正在討論要興建第二條中俄班列。

 

內蒙古中俄邊界的滿州里口岸麻雀變鳳凰,是一帶一路中俄經濟共榮帶來的傳奇。(圖/江一賢先生攝)

 

中歐班列(中線)目前只有貨運,從武漢出發,行經河南鄭州,陝西西安,新疆烏魯木齊,到霍爾果斯口岸出境,經中亞直達德國漢堡。所以西班牙可以吃到陝西的優質蘋果(產量世界七分之一),良禽擇水草而棲,西安也發展成為電子科技重鎮,譜出文明交錯的古都交響曲。

 

想像一下,中歐班列拉著297節車廂(14公里長等於從汐止拉到台北),將浙江義烏的貨送到倫敦、馬德里,是個甚麼樣的概念?中亞也因此譜出亞歐經濟走廊的傳奇。

 

2012年的霍爾果斯口岸,這是筆者與夫家小姑同遊北疆時所攝,這口岸應已今非昔比。

 

即將開築的「中吉烏鐵路」從新疆喀什出發,循著絲路經過吉爾吉斯,到烏茲別克。若有機會延伸到伊朗(波斯)、伊拉克、土耳其及歐洲,成為一帶一路南線,將再現絲路傳奇。

 

《歷史真是迷人》

漢朝絲路將勢力擴及西域,走了422年。唐朝統治著僅次於元朝的疆域,走了289年。歷史告訴我們,統治者海納百川,讓多元民族共和(李白是出生於吉爾吉斯的唐朝貴族),才有漢、唐一路傳承到北宋的璀璨文明,這是華夏子民最有尊嚴的時代。

 

秦朝焚書坑儒,存活14年。元朝彪騎強弩,也只維持97年,所以文明是歷史在寫的,不是霸權說了算。心中只有MAGA (Make America Great Again)的霸權,帶人不帶心,不知道還能呼風喚雨多久?台灣更慘,說穿了是每八年改朝換代一次,從和平對接兩岸(2015年馬習會)的馬朝,到關門滅史,寧可當MAGA附庸也與對岸不共戴天的蔡朝(2016年)。核心價值與政策都南轅北轍的國家,如何永續?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上周在香格里拉峰會中,就懇切的呼籲拜登總統:「大象相爭,只會踩死小草,懇請美國海納百川,接受中國的崛起,共創世界和平榮景。」

 

作者簡介

王惠珀,台灣桃園人,台大藥學院學士、美國密西根大學藥學博士。曾任台大醫學院藥學院(系)教授及系主任、長庚大學醫學院天然藥物研究所創所所長、台北醫學大學藥學院長、行政院衛生署藥政處處長等職。專長涵蓋新藥設計開發及藥事管理。

其新藥研究曾獲十五國四十一項發明專利,及獲頒經濟部「國家發明獎」等多項發明與研究貢獻獎,並列名當代名人錄及國際年度專業人士。

王惠珀在藥政管理上致力於以智財權管理藥品之學名藥立法、推動優良藥品製造規範等,以及促成健保藥價「三同政策」。此外並曾開啟專業橋接庶民的「全民用藥教育」計畫、「人民的眼睛」計畫,蓄積藥師參與社區公共衛生及長期照護的能量,獲得行政院「參與及建立制度獎」、藥師典範獎。

其在《優傳媒》所撰專欄,榮獲第20屆卓越《新聞評論獎》。

加入好友
優傳媒 版權所有 ©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著作權與轉載授權 / 合作夥伴 / 法律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