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婉真說故事》篳路藍縷 黃信介「元帥東征」 - umedia 優傳媒  

新聞 / 談古論今
陳婉真說故事》篳路藍縷 黃信介「元帥東征」
2022-06-08 07:00:00
A+
A
A-

早期台灣伐木業是用人工砍伐,速度較慢,直到1976年引進德國製電動鋸木機後,伐木速度飛快,那才是台灣森林的浩劫。

 

作者/陳婉真

 

國民黨執政下的台灣歷次選舉,買票、作票傳聞不斷,那些傳聞加起來足足可以寫好幾本學術論文。但真正被抓到的舞弊事件少之又少,最著名的一次,當屬1992年民進黨立法委員候選人黃信介在花蓮的選舉。

 

黃信介以曾是「萬年立委」、美麗島事件受難者,以及民主進步黨主席等多重身分,「空降」到花蓮參選,原本就具有超高知名度,加上他草根味十足的演講魅力,各界特別以「元帥東征」名之,選情看好,想不到那次選舉結果,黃信介以62票之差,輸給國民黨提名的花蓮市長魏木村。

 

有選舉經驗的人都知道發生什麼事,整起事件經民進黨及支持者抗議,並公開驗票的結果,發現花蓮市12個投票所出現738張「幽靈選票」,選票數目比投票的選民數還多。

 

劉扶元和曾芳珠夫婦熱心地方黨務工作,出錢出力,並輪流擔任花蓮縣黨部執評委。二排左一為劉扶元,左二曾芳珠。前排右4為駐美代表蕭美琴,當時她擔任花蓮縣的立法委員。

 

承辦檢察官的記述是:「魏東河事先買通投票日將擔任投開票所工作人員的、花蓮市公所職員和清潔隊員工十餘人,多次聚會研究作票方式及作票時機,利用投票日中午民眾較少、較容易下手時段,私拿選票,通通蓋給魏木村,再將之投入票匭,配合開票時無人清點投票名冊上領票人數之盲點,掩飾其作票勾當,達成使魏木村當選之目的。」

 

作票事件的結果是魏木村和他弟弟花蓮縣議員魏東河被起訴判刑,由中央選舉委員會公告黃信介當選。

 

這已經是30年前的往事了,但30年來花蓮縣對於民進黨來說,依舊是鐵板一塊。直到今日民進黨已經兩度執政,縣長選戰國民黨仍舊穩操勝算,即便弊案連連,丈夫做完交給妻子,還是他家在執政。

 

在選情這麼艱困的花蓮縣,30年前黃信介當然不是只靠知名度,或是只打「空戰」就能獲勝。花蓮還是有一些在地的「地面步隊」長期耕耘。其中劉扶元及曾芳珠夫婦就是貢獻超多的基層幹部,他們不但長期支持地方黨部、很長一段時間夫婦輪流擔任縣黨部執評委,他們還推出他們的長女劉曉玫參選,成為連任4屆的縣議員,也曾擔任過一屆市民代表,並於2018年代表民進黨投入縣長選舉,結果不敵傅崐萁的勢力,而由他的妻子徐榛蔚當選,劉曉玫也決定離開政壇,過自己的生活。

 

劉曉玫的從政歷程看似順遂,卻因她的堅持不妥協與強勢問政,對有「花蓮王」之稱的傅崐萁家族造成相當大的威脅,但也使她在議會成為「孤鳥」(因為她是唯一無法用金錢收買的議員),看在身為母親的曾芳珠滿是不捨;縣長選戰的失利是預料中的結果,對劉家而言反而有一種解脫的感覺,至少劉曉玫可以自在的過生活,身為父母也不必再操那麼多心。

 

原籍彰化社頭的劉扶元,父親原是警察,離職後一度從事林業的下游工作「剥楠仔皮」(係製作線香原料),因而認識台灣林業大亨孫海,1958年,孫海獨自標得林務局丹大事業區第八林班,面積廣達5千公頃檜木原始林的伐木權,期間劉扶元的父親發揮他的人脈與斡旋長才,算是孫海能順利得標的關鍵人物,頗受孫海器重。

 

以上二張均為1975年 ,劉扶元在花蓮木瓜林區立霧溪12林班伐木場所攝。劉扶元說,在他手上砍伐了很多台灣上等木材欅木,一度被稱為"欅木王",等到他去日本觀光後才發現,日本也有很多上等木材,但他們不砍伐,寧可高價向台灣購買。那時台灣人還不知道珍惜千年天然林的可貴,現在都幾乎被砍光了。

 

1966年劉扶元高中畢業那年,父親首度投入伐木業,在台東標得一處雜木林,劉扶元從伐木業的外行人深入荒山,足跡遍及花東各地,也親眼見證台灣林業的耗竭式砍伐。

 

二戰後國民政府接收台灣之初,不斷宣傳「一年準備,三年反攻」的政策下,戒嚴時期的台灣省主席及林務局局長全部由軍方轉任(直到1980年政策上已經決定禁採後,才由首位台灣人擔任林務局局長),外加退輔會接收的很多山林,台灣的林業問題黑幕重重。

 

曾芳珠(中)幫蕭美琴助選,於花蓮市區掃街拜票 。

 

當年除了政策上以砍伐原始林木出口(因此,1989年以前,林務局是台灣省營事業機構),作為台灣省政府的年度主要收入來源之外,另有造林業,也就是森林砍伐後再從栽種苗木開始;後來又衍生為以「林相變更」為名,大量砍樹,並改種外來樹種柳杉。

 

相較於台灣原始的紅檜扁柏等高級樹種,柳杉的經濟價值有限(雖然一度因可作為電線桿材料而行情看俏,等到以水泥柱取代木頭電桿後,就幾乎沒有價值了);至於其他傳說中的山老鼠如何盜取林木,導致台灣原始林被砍伐殆盡,並造成多次嚴重災害,例如八七水災、八八風災等,那更是罄竹難書了。

 

2018年劉曉玫代表民進黨在花蓮選縣長,敗給傅崐萁的太太徐榛蔚,二排左一為劉扶元,中為劉曉玫,右為曾芳珠。

 

劉扶元說,以往深山數千年以上的紅檜扁柏等高級樹種,起先是用人工鋸樹方式伐木,直到1976年開始引進德國製電剪(電動鋸木機),那才是台灣林業的大災難。電剪所到之處山林一片光禿,台灣的原始林樹種多,很多上等木材,即便是雜木林也有許多諸如牛樟樹、楠木、欅木等,全被砍光,我們現在看到的所謂「神木」,其實是伐木業者看不上眼的廢木,不是中空,就是樹型不佳賣相不佳,才得以保留至今。那是台灣林業的黑暗時代,只是現在很多人不知道這些始末,把森林砍伐的罪過,及錯誤的林相變更政策全推給日本人,真正的罪魁是國民黨政權。

 

尤有甚者,即便禁伐政策實施之後,退輔會依舊挾持蔣經國嫡系的淫威,持續以移除「枯立倒木」為名,繼續砍伐原始林木長達10年,直到我當立委時向行政院提出質詢、並安排親赴林區考察後,才全面停止砍伐。

 

劉扶元夫婦每場選舉都全力以赴,圖為陳水扁選總統時,曾芳珠在花蓮組"水噹噹"助選團,選後參觀總統府,正副總統都出來和水噹噹姐妹合照。

 

至於劉扶元因1989年政府政策改變,全面禁採天然林,他和很多同業同時失業,隨後曾芳珠在花蓮市開設照相館,劉扶元則專心支持民主運動,算是早期花蓮在地的熱心黨員。

 

「二二八事件時公公當警察,不知道什麼原因,他和同伴躲在民宅天花板上,國軍追進民宅並以刺刀往天花板上刺,公公說他差點被刺死。此後在他有生之年就三令五申,嚴格禁止我們參與政治。」曾芳珠說,公公知道劉扶元熱心民主運動,更加嚴禁他們夫婦參與,直到1993年公公過世,他們開始全力投入花蓮的草根民主運動。

 

1991年間,海外黑名單返鄉運動風起雲湧,許多黑名單人士成功翻牆返鄉時,我會帶他們全台走透透。那時還沒有智慧型手機,有一次我帶著郭倍宏到花蓮拜訪黨員黃憲東,並拍了一些照片。我請黃憲東找可靠的照相館把照片沖洗出來,等我們離開24小時後才把照片送給地方記者,這懸賞5百萬的黑名單人士照片登出來後,可以想見地方情治人員有多懊惱。

 

2014年蔡英文擔任民進黨主席時,民進黨贏得九合一選舉13席地方縣市首長席次。她到花蓮時地方黨部幫劉扶元夫婦和她拍了這張合照留念。(以上全由曾芳珠提供)

 

當年負責沖洗照片的正是曾芳珠本人,不過那時我們還不認識,後來我在台北縣多次參選公職時,劉扶元和曾芳珠夫婦都特地長駐競選總部幫忙,彼此成為一輩子的好朋友。

 

走過台灣林業的黃金時期,親身經歷過多少黑金勾結與職場的風風雨雨,中年過後兩夫婦及女兒劉曉玫對於台灣民主運動的全力付出,在民主沙漠的花蓮縣。兩夫婦可謂一輩子篳路藍縷,卻不知道何時才能看得到政黨輪替的民主精神在花蓮開花結果?

 

作者簡介

陳婉真,曾擔任《中國時報》記者、美國《美麗島週刊》創辦人、立法委員、國大代表、台灣產業文化觀光推展協會理事長、綠色台灣文教基金會執行長等職務。

她生於彰化縣,從小立志當新聞工作者,台灣師範大學畢業便後順利考進中國時報,仗義執言和使命必達、務實求真的精神,讓她在新聞界以犀利觀點聞名。

她在戒嚴時期挑戰禁忌,即投入政治改革,因此成為黑牢裡的政治犯,但是無畏無懼的堅持理想,不論藍綠執政,從不向威權低頭。

現在是自由撰稿人,想記錄主流媒體忽略的真實台灣故事,挖掘更多因為政權更迭而被埋沒的歷史。

早期台灣伐木業是用人工砍伐,速度較慢,直到1976年引進德國製電動鋸木機後,伐木速度飛快,那才是台灣森林的浩劫。

 

作者/陳婉真

 

國民黨執政下的台灣歷次選舉,買票、作票傳聞不斷,那些傳聞加起來足足可以寫好幾本學術論文。但真正被抓到的舞弊事件少之又少,最著名的一次,當屬1992年民進黨立法委員候選人黃信介在花蓮的選舉。

 

黃信介以曾是「萬年立委」、美麗島事件受難者,以及民主進步黨主席等多重身分,「空降」到花蓮參選,原本就具有超高知名度,加上他草根味十足的演講魅力,各界特別以「元帥東征」名之,選情看好,想不到那次選舉結果,黃信介以62票之差,輸給國民黨提名的花蓮市長魏木村。

 

有選舉經驗的人都知道發生什麼事,整起事件經民進黨及支持者抗議,並公開驗票的結果,發現花蓮市12個投票所出現738張「幽靈選票」,選票數目比投票的選民數還多。

 

劉扶元和曾芳珠夫婦熱心地方黨務工作,出錢出力,並輪流擔任花蓮縣黨部執評委。二排左一為劉扶元,左二曾芳珠。前排右4為駐美代表蕭美琴,當時她擔任花蓮縣的立法委員。

 

承辦檢察官的記述是:「魏東河事先買通投票日將擔任投開票所工作人員的、花蓮市公所職員和清潔隊員工十餘人,多次聚會研究作票方式及作票時機,利用投票日中午民眾較少、較容易下手時段,私拿選票,通通蓋給魏木村,再將之投入票匭,配合開票時無人清點投票名冊上領票人數之盲點,掩飾其作票勾當,達成使魏木村當選之目的。」

 

作票事件的結果是魏木村和他弟弟花蓮縣議員魏東河被起訴判刑,由中央選舉委員會公告黃信介當選。

 

這已經是30年前的往事了,但30年來花蓮縣對於民進黨來說,依舊是鐵板一塊。直到今日民進黨已經兩度執政,縣長選戰國民黨仍舊穩操勝算,即便弊案連連,丈夫做完交給妻子,還是他家在執政。

 

在選情這麼艱困的花蓮縣,30年前黃信介當然不是只靠知名度,或是只打「空戰」就能獲勝。花蓮還是有一些在地的「地面步隊」長期耕耘。其中劉扶元及曾芳珠夫婦就是貢獻超多的基層幹部,他們不但長期支持地方黨部、很長一段時間夫婦輪流擔任縣黨部執評委,他們還推出他們的長女劉曉玫參選,成為連任4屆的縣議員,也曾擔任過一屆市民代表,並於2018年代表民進黨投入縣長選舉,結果不敵傅崐萁的勢力,而由他的妻子徐榛蔚當選,劉曉玫也決定離開政壇,過自己的生活。

 

劉曉玫的從政歷程看似順遂,卻因她的堅持不妥協與強勢問政,對有「花蓮王」之稱的傅崐萁家族造成相當大的威脅,但也使她在議會成為「孤鳥」(因為她是唯一無法用金錢收買的議員),看在身為母親的曾芳珠滿是不捨;縣長選戰的失利是預料中的結果,對劉家而言反而有一種解脫的感覺,至少劉曉玫可以自在的過生活,身為父母也不必再操那麼多心。

 

原籍彰化社頭的劉扶元,父親原是警察,離職後一度從事林業的下游工作「剥楠仔皮」(係製作線香原料),因而認識台灣林業大亨孫海,1958年,孫海獨自標得林務局丹大事業區第八林班,面積廣達5千公頃檜木原始林的伐木權,期間劉扶元的父親發揮他的人脈與斡旋長才,算是孫海能順利得標的關鍵人物,頗受孫海器重。

 

以上二張均為1975年 ,劉扶元在花蓮木瓜林區立霧溪12林班伐木場所攝。劉扶元說,在他手上砍伐了很多台灣上等木材欅木,一度被稱為"欅木王",等到他去日本觀光後才發現,日本也有很多上等木材,但他們不砍伐,寧可高價向台灣購買。那時台灣人還不知道珍惜千年天然林的可貴,現在都幾乎被砍光了。

 

1966年劉扶元高中畢業那年,父親首度投入伐木業,在台東標得一處雜木林,劉扶元從伐木業的外行人深入荒山,足跡遍及花東各地,也親眼見證台灣林業的耗竭式砍伐。

 

二戰後國民政府接收台灣之初,不斷宣傳「一年準備,三年反攻」的政策下,戒嚴時期的台灣省主席及林務局局長全部由軍方轉任(直到1980年政策上已經決定禁採後,才由首位台灣人擔任林務局局長),外加退輔會接收的很多山林,台灣的林業問題黑幕重重。

 

曾芳珠(中)幫蕭美琴助選,於花蓮市區掃街拜票 。

 

當年除了政策上以砍伐原始林木出口(因此,1989年以前,林務局是台灣省營事業機構),作為台灣省政府的年度主要收入來源之外,另有造林業,也就是森林砍伐後再從栽種苗木開始;後來又衍生為以「林相變更」為名,大量砍樹,並改種外來樹種柳杉。

 

相較於台灣原始的紅檜扁柏等高級樹種,柳杉的經濟價值有限(雖然一度因可作為電線桿材料而行情看俏,等到以水泥柱取代木頭電桿後,就幾乎沒有價值了);至於其他傳說中的山老鼠如何盜取林木,導致台灣原始林被砍伐殆盡,並造成多次嚴重災害,例如八七水災、八八風災等,那更是罄竹難書了。

 

2018年劉曉玫代表民進黨在花蓮選縣長,敗給傅崐萁的太太徐榛蔚,二排左一為劉扶元,中為劉曉玫,右為曾芳珠。

 

劉扶元說,以往深山數千年以上的紅檜扁柏等高級樹種,起先是用人工鋸樹方式伐木,直到1976年開始引進德國製電剪(電動鋸木機),那才是台灣林業的大災難。電剪所到之處山林一片光禿,台灣的原始林樹種多,很多上等木材,即便是雜木林也有許多諸如牛樟樹、楠木、欅木等,全被砍光,我們現在看到的所謂「神木」,其實是伐木業者看不上眼的廢木,不是中空,就是樹型不佳賣相不佳,才得以保留至今。那是台灣林業的黑暗時代,只是現在很多人不知道這些始末,把森林砍伐的罪過,及錯誤的林相變更政策全推給日本人,真正的罪魁是國民黨政權。

 

尤有甚者,即便禁伐政策實施之後,退輔會依舊挾持蔣經國嫡系的淫威,持續以移除「枯立倒木」為名,繼續砍伐原始林木長達10年,直到我當立委時向行政院提出質詢、並安排親赴林區考察後,才全面停止砍伐。

 

劉扶元夫婦每場選舉都全力以赴,圖為陳水扁選總統時,曾芳珠在花蓮組"水噹噹"助選團,選後參觀總統府,正副總統都出來和水噹噹姐妹合照。

 

至於劉扶元因1989年政府政策改變,全面禁採天然林,他和很多同業同時失業,隨後曾芳珠在花蓮市開設照相館,劉扶元則專心支持民主運動,算是早期花蓮在地的熱心黨員。

 

「二二八事件時公公當警察,不知道什麼原因,他和同伴躲在民宅天花板上,國軍追進民宅並以刺刀往天花板上刺,公公說他差點被刺死。此後在他有生之年就三令五申,嚴格禁止我們參與政治。」曾芳珠說,公公知道劉扶元熱心民主運動,更加嚴禁他們夫婦參與,直到1993年公公過世,他們開始全力投入花蓮的草根民主運動。

 

1991年間,海外黑名單返鄉運動風起雲湧,許多黑名單人士成功翻牆返鄉時,我會帶他們全台走透透。那時還沒有智慧型手機,有一次我帶著郭倍宏到花蓮拜訪黨員黃憲東,並拍了一些照片。我請黃憲東找可靠的照相館把照片沖洗出來,等我們離開24小時後才把照片送給地方記者,這懸賞5百萬的黑名單人士照片登出來後,可以想見地方情治人員有多懊惱。

 

2014年蔡英文擔任民進黨主席時,民進黨贏得九合一選舉13席地方縣市首長席次。她到花蓮時地方黨部幫劉扶元夫婦和她拍了這張合照留念。(以上全由曾芳珠提供)

 

當年負責沖洗照片的正是曾芳珠本人,不過那時我們還不認識,後來我在台北縣多次參選公職時,劉扶元和曾芳珠夫婦都特地長駐競選總部幫忙,彼此成為一輩子的好朋友。

 

走過台灣林業的黃金時期,親身經歷過多少黑金勾結與職場的風風雨雨,中年過後兩夫婦及女兒劉曉玫對於台灣民主運動的全力付出,在民主沙漠的花蓮縣。兩夫婦可謂一輩子篳路藍縷,卻不知道何時才能看得到政黨輪替的民主精神在花蓮開花結果?

 

作者簡介

陳婉真,曾擔任《中國時報》記者、美國《美麗島週刊》創辦人、立法委員、國大代表、台灣產業文化觀光推展協會理事長、綠色台灣文教基金會執行長等職務。

她生於彰化縣,從小立志當新聞工作者,台灣師範大學畢業便後順利考進中國時報,仗義執言和使命必達、務實求真的精神,讓她在新聞界以犀利觀點聞名。

她在戒嚴時期挑戰禁忌,即投入政治改革,因此成為黑牢裡的政治犯,但是無畏無懼的堅持理想,不論藍綠執政,從不向威權低頭。

現在是自由撰稿人,想記錄主流媒體忽略的真實台灣故事,挖掘更多因為政權更迭而被埋沒的歷史。

加入好友
優傳媒 版權所有 ©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著作權與轉載授權 / 合作夥伴 / 法律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