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大口吃著美味的粽子,與享受連假的當下,我們也該想想屈原的一生,帶給我們什麼樣的反思,當我們還可以做出選擇時,我們該知道如何利用手中的選票,讓台灣不要走上楚國悲慘的下場。(圖/取自網路)
作者/孫恭正
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屈原而設立的節日,中國傳統將春節、端午、中秋,視為每年最重要的三大節日。現在50歲以上的人,大概還都知道端午節的典故與由來,但大多數年輕人即使知道屈原,對屈原的生平與事蹟了解的也不多,甚至很多人只知道「粽子」,不認識屈原。因此在端午節即將到來之時,筆者想藉屈原的一生,反思我們當今的社會。
屈原,羋姓,戰國時期楚國人。由於先祖被封於屈地,因此以屈為氏,秦漢以後姓氏合一,因此後世稱其姓名為屈原。西周初建立時,楚國地處南方,並非是周朝版圖(當時稱其為南蠻),由於中原富庶,因此後來楚國納入周朝版圖。屈原深受楚懷王賞識,曾官拜左徒,參贊與執掌楚國大政,由於屈原主張楚國應與齊國聯合抗秦,因此觸碰了楚國貴族利益,遭奸臣構陷,而遭到了流放。
當時身披「六國相印」的蘇秦,主張「合縱」對抗秦國,秦國派出張儀游說楚懷王,張儀許諾若楚國與齊國斷交,將贈予楚國六百里土地。楚懷王貪圖小利,不顧屈原地反對,與齊國斷交。最後不但沒得到六百里土地,楚懷王也被秦昭王拘禁,死在了秦國。楚頃襄王即位後,又想與秦國議和,屈原再度直諫,惹怒了楚頃襄王,因此屈原被流放到更遠的江南,歷時18年。公元前278年,秦將白起率兵攻破楚國國都,屈原悲憤痛苦,在汨羅江邊,懷抱大石投江而亡,楚國百姓擔心屈原的屍體被魚群吃掉,因此紛紛以荷葉包裹糯米投入江中,這就是「粽子」的由來。
屈原不只是愛國的政治家,他還是一位憂國憂民的偉大詩人。屈原創立了「騷體」,後人將屈原和宋玉的作品稱之為「楚辭」。當時北方有「詩經」,象徵著文化地位,而以屈原為代表的「楚辭」,是和詩經不分軒輊的文學作品,由此可見楚辭的重要性,和屈原的文學造詣。
屈原出身於貴族,在政治上本來可以大放異彩,但他碰到了一個貪圖利益,善惡不分的昏君。屈原為了國家的利益,得罪了楚國貴族,最終造成他悲慘的命運,卻難以挽回楚國的滅亡,令屈原不得不悲嘆「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屈原流放時期,見到百姓飽受戰亂之苦,因此發出「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的悲鳴。屈原不願意媚俗向權貴妥協,因此感嘆「吾不能變心而從俗兮,故將愁苦而終窮」。像屈原這樣的政治人物,台灣今天能看到嗎?
當前的台灣,就像是戰國末期的楚國。執政的民進黨只在乎政黨的「政治利益」,毫不關心百姓的生計與需求。台灣身處美中兩大強權中間,就像是楚國夾在秦國與齊國之間一樣。楚懷王向秦國靠攏,最後成為階下囚,現在執政的民進黨一昧地向美國霸權靠攏的結果,就是成為美國擺弄的棋子。我們斥鉅資買了美國淘汰的武器,還不知道什麼時候能拿到手。我們繳了高額的保護費,他卻告訴我們戰爭時要自己撐住。黑道收了錢,起碼還幫忙處理一點小麻煩,但美國人不只要錢,還逼我們吞下萊豬,美國政府的作為,比黑道還惡劣。
老子「道德經」說「大國者下流,天下之交」,意思是說,大國要像江海一樣,處於下流,才能成為天下會歸之所。老子還說「大國以下小國,則取小國。小國以下大國,則取大國」,大國要對小國謙下,可以取得小國的服侍,小國對大國謙下,可取得大國的兼畜。2021年台灣對大陸貿易順差1716億美元,台灣對美國貿易順差402億美元。台灣要擔心因為對美國的貿易順差,而遭到美國列為匯率操縱國的報復,但你聽過中國大陸因為台灣賺他們的錢太多,而要報復台灣嗎?美國對待貿易夥伴的態度,夠資格稱得上「大國」嗎?對台灣而言,死抱著美國大腿,給美國當奴才高唱「抗中保台」,是明智的選擇嗎?
民進黨現在的作為和當年的楚懷王一樣,貪圖眼前的政黨利益,幹著「與虎謀皮」的勾當,把台灣帶向戰爭與亡國的邊緣。台灣的政治環境,已經不可能出現向屈原一樣偉大的政治人物。端午節前夕,在我們大口吃著美味的粽子,與享受連假的當下,我們也該想想屈原的一生,帶給我們什麼樣的反思,當我們還可以做出選擇時,我們該知道如何利用手中的選票,讓台灣不要走上楚國悲慘的下場。
孫恭正,退伍軍人,東吳大學會計研究所碩士,曾任證券專業經理人,北京中律縱橫副總經理,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