俠客會客室》雙化過快:台灣的新國安危機和契機 - umedia 優傳媒  

新聞 / 百家爭鳴
俠客會客室》雙化過快:台灣的新國安危機和契機
2022-05-13 07:00:00
A+
A
A-

交流才會進步,交通才會順暢。台灣的政府和民衆別再用隧道眼光看世界了,也快打破防衛的碉堡心態吧!(圖/取自網路)

 

作者/黃丙喜(國家公益發展協進會理事長) 

 

生不如死,台灣大學教授薛承泰用它來形容台灣出生人數低於死亡人口的狀況。可怕的是,台灣去年開始出現的這種雙國安危機,依照聯合國經濟社會處的推估,在2039年內看不到翻轉的契機,但政府施政卻仍陷於给人民糖吃的買票行徑裡。

 

少子、老化,來的太快也太急

 

少子化和老年化在歐美日韓等許多國家皆然,這可能是資本主義過度强調競爭,拉大貧富差距,又提高生活壓力的後遺症。但是,台灣惡化的情況特別的嚴重,歐美大部份國家走了將近一百年才遇到的人口危機,我們短短的廿五年就跑到了。青年少是國家的主人翁,台灣 的出育率卻已經降到世界倒數第一的1.3了。反觀2026年卻有20%的人口是65歲以上的老年人。扶老比則成了青年世代的不可承受之重,目前是21%,一路攀升到2033年的40%。

 

日本將消失,台灣呢?

 

特斯拉創辦人馬斯克日前在推特發出驚人預言,認為日本若不挽救生育率過低問題,終將不復存在,並且對世界造成巨大的損失。這番言論也引起台灣網友的熱烈討論,認為台灣少子化處境更加危險,會比日本更早毀滅。

 

「人口過多」或「人口過少」從十八世紀以來即爭論不休。歐洲自十九十世紀末開始呈現人口減少的趨勢,這違反了馬爾薩斯的「人口學原理」,但經濟仍然穩定成長,顯示經濟成長的關鍵是在創新,因為它才是帶動「平均每人所得」提昇的要素。

 

內政部公布2021年全台人口統計,全年死亡人數18萬3732人,出生人數15萬3820人,連續2年呈現人口負成長,出生人數也創史上新低紀錄。

 

打破碉堡心理,迎向國際

 

危機是轉機,也是契機,關鍵在於主政者有無開放的胸襟,以及前瞻務實的行動。

 

行政院長蘇貞昌3月在立法院備詢時表示,今年育兒政策投入800億元,未來還會提高至1千億。這其實是治標,不是治本,老從選票考量的一時補貼,沒有辦法根本解決少子化和老年化的雙重衝擊。

 

產業昇級,特別是服務業的增值,翻轉薪資太低的結構,是首要的工作。少子化和老年化確實已是台灣的重大問題,但因此擔憂「人口減少,經濟成長無望」,顯然推論過於直線,特別是面對新一波的智能革命。在這AI人工智能的新時代,年輕、長壽、創新、經濟和環境保護更為息息相關,應兼籌並顧,掌控轉型的新時代。同時,適當地開放移民,迎向國際也是必須面對的挑戰。

 

心門不開,思維和心態一定緊閉;手掌不開,世界也會在千里之外。交流才會進步,交通才會順暢。台灣的政府和民衆別再用隧道眼光看世界了,也快打破防衛的碉堡心態吧!

 

作者簡介

黃丙喜,筆耕公共政策三十年,期許為國泰民安增動力,為社會公義添喉舌。

出身新聞媒體,而後轉任台灣大型和跨國企業,赴美獲管理學博士,先後在南洋理工大學、芬蘭厄爾托大學和台灣科技大學教授IMBA和EMBA學程,並任國發會、經濟部、衛福部等政府機構專案顧問,負責政策前瞻、國會溝通和危機管理。

交流才會進步,交通才會順暢。台灣的政府和民衆別再用隧道眼光看世界了,也快打破防衛的碉堡心態吧!(圖/取自網路)

 

作者/黃丙喜(國家公益發展協進會理事長) 

 

生不如死,台灣大學教授薛承泰用它來形容台灣出生人數低於死亡人口的狀況。可怕的是,台灣去年開始出現的這種雙國安危機,依照聯合國經濟社會處的推估,在2039年內看不到翻轉的契機,但政府施政卻仍陷於给人民糖吃的買票行徑裡。

 

少子、老化,來的太快也太急

 

少子化和老年化在歐美日韓等許多國家皆然,這可能是資本主義過度强調競爭,拉大貧富差距,又提高生活壓力的後遺症。但是,台灣惡化的情況特別的嚴重,歐美大部份國家走了將近一百年才遇到的人口危機,我們短短的廿五年就跑到了。青年少是國家的主人翁,台灣 的出育率卻已經降到世界倒數第一的1.3了。反觀2026年卻有20%的人口是65歲以上的老年人。扶老比則成了青年世代的不可承受之重,目前是21%,一路攀升到2033年的40%。

 

日本將消失,台灣呢?

 

特斯拉創辦人馬斯克日前在推特發出驚人預言,認為日本若不挽救生育率過低問題,終將不復存在,並且對世界造成巨大的損失。這番言論也引起台灣網友的熱烈討論,認為台灣少子化處境更加危險,會比日本更早毀滅。

 

「人口過多」或「人口過少」從十八世紀以來即爭論不休。歐洲自十九十世紀末開始呈現人口減少的趨勢,這違反了馬爾薩斯的「人口學原理」,但經濟仍然穩定成長,顯示經濟成長的關鍵是在創新,因為它才是帶動「平均每人所得」提昇的要素。

 

內政部公布2021年全台人口統計,全年死亡人數18萬3732人,出生人數15萬3820人,連續2年呈現人口負成長,出生人數也創史上新低紀錄。

 

打破碉堡心理,迎向國際

 

危機是轉機,也是契機,關鍵在於主政者有無開放的胸襟,以及前瞻務實的行動。

 

行政院長蘇貞昌3月在立法院備詢時表示,今年育兒政策投入800億元,未來還會提高至1千億。這其實是治標,不是治本,老從選票考量的一時補貼,沒有辦法根本解決少子化和老年化的雙重衝擊。

 

產業昇級,特別是服務業的增值,翻轉薪資太低的結構,是首要的工作。少子化和老年化確實已是台灣的重大問題,但因此擔憂「人口減少,經濟成長無望」,顯然推論過於直線,特別是面對新一波的智能革命。在這AI人工智能的新時代,年輕、長壽、創新、經濟和環境保護更為息息相關,應兼籌並顧,掌控轉型的新時代。同時,適當地開放移民,迎向國際也是必須面對的挑戰。

 

心門不開,思維和心態一定緊閉;手掌不開,世界也會在千里之外。交流才會進步,交通才會順暢。台灣的政府和民衆別再用隧道眼光看世界了,也快打破防衛的碉堡心態吧!

 

作者簡介

黃丙喜,筆耕公共政策三十年,期許為國泰民安增動力,為社會公義添喉舌。

出身新聞媒體,而後轉任台灣大型和跨國企業,赴美獲管理學博士,先後在南洋理工大學、芬蘭厄爾托大學和台灣科技大學教授IMBA和EMBA學程,並任國發會、經濟部、衛福部等政府機構專案顧問,負責政策前瞻、國會溝通和危機管理。

加入好友
優傳媒 版權所有 ©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著作權與轉載授權 / 合作夥伴 / 法律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