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子隨筆》霸道的美國 - umedia 優傳媒  

新聞 / 百家爭鳴
薛子隨筆》霸道的美國
2022-05-03 07:00:00
A+
A
A-

老美的民族性是崇拜英雄,就是要當贏家。美國一向以不可一世的態度,與其他國家相處。美國是全世界國防安全最高的國家,但又是發動戰爭最頻繁的國家;所發動的201場戰爭,沒有一場是爲了美國的國家安全。可以説,美國是世界上,最具有侵略性的國家。(圖/取自網路)

 

作者/薛中鼎  

 

早年我在美國讀書工作,常與朋友到社區的籃球場打球。當時有幾位朋友,籃球打得很好。與當地老美,偶有一拼。

 

我的印象很深,跟老美打球,如果老美領先,他們的態度十分友善,偶爾也會“放水”,不做壓迫性防守。但是一旦老美落後,快要輸球了,整個情況就完全不同。他們會動作粗魯,態度蠻橫,不在意犯規,贏球最重要。

 

這是老美的民族性,崇拜英雄,“hate to be a loser”,就是要當贏家。

 

美國人駡人,常説“you are a loser”,我們不會這樣。

 

有同學跟我説,看美國國内的球賽,不論是籃球、棒球、美式足球,都稱之爲“world series”。贏得冠軍的球隊,就稱爲“world champion”(世界冠軍),美國眼中,似乎沒有別的國家的存在。

 

美國一向就是以不可一世的態度,與其他國家相處。

 

1.所謂的國家安全

 

美國東邊是大西洋,西邊太平洋。南北各有一個鄰國,加拿大與墨西哥;這兩個鄰國,都被美國所控制,不會帶給美國任何威脅。我們可以説,美國是全世界,國防安全最高的國家

 

近百年來,歷經二次世界大戰,幾乎所有的,有影響力的歐亞國家的本土,都受到戰火的蹂躪,只有美國沒有。

 

換句話説,近百年來,歐亞所有有影響力的國家,或多或少都有國防安全的問題,只有美國沒有。

 

美國特別喜歡在他的“對手國家” 的周邊,佈下綿密的軍事設施,為他的對手,製造國防威脅。

 

同時,美國絕對不允許其他國家,在他的周邊,部署軍事設施。

 

1962年10月,因應美國在義大利與土耳其部署彈道飛彈,威脅蘇聯的安全,蘇聯決定在鄰近美國的古巴,部署類似的彈道飛彈。美國總統甘迺迪公開宣示,若蘇聯不撤回部署在古巴的導彈,美國將不惜引發核戰。

 

這就是著名的“古巴危機”,説明了美國絕對不允許其他國家,在整個美洲部署彈道飛彈。美國也絕對不會允許他的“對手國”(如前蘇聯與中國),在美洲駐軍。

 

美蘇的古巴較勁。(圖/取自網路)

 

而美國的駐軍,卻是遍佈世界各地。在亞太地區,日本、韓國、琉球、菲律賓、關島、新加坡等,都有美國駐軍。歐洲國家,如德國、義大利、英國、西班牙、比利時,也都有美國駐軍。

 

駐軍是“主權”的象徵。美國在全世界各國駐軍,代表美國在世界各地,“行使主權”。

 

美國得天獨厚,享有全世界最高的國家安全。同時,美國又很喜歡以軍事手段,長臂管轄其他國家。全世界只有美國,不斷替其他國家,製造國防安全問題。

 

以下的一個案例,説明了美國的手段,十分蠻橫霸道。

 

2003年,美國國務卿鮑威爾,拿著一瓶“洗衣粉”,在聯合國安理會作證,聲稱這是伊拉克在發展“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證據。美國以國家安全受威脅爲藉口,悍然入侵伊拉克,顛覆了伊拉克政權,絞殺了總統海珊。

 

伊拉克的“洗衣粉”,豈能威脅到千山萬水之外的美國?美國憑什麽以此爲由,顛覆伊拉克政府?又憑什麽絞殺了伊拉克總統?

 

事後,有記者問當時的美國總統小布希,找到了“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沒有?如果沒有,美國侵略伊拉克,是否缺乏正當性?

 

美國總統的回答是“ It got be somewhere.”(一定在某處)。

 

換句話説,美國認爲,雖然我沒有找到證據,但是我認爲有,就可以出兵了。

 

在世界軍事預算前八名的國家中,美國的軍事預算,超越其他七個國家的總和。美國以他强大的武力,侵略其他國家時,都是先以强大火力,進行無區別式的地毯轟炸。在完成全面轟炸之後,再以地面部隊出擊,侵占土地,摧毀政權。

 

美國的這種做法,對於無辜人民的傷害,非常巨大。尤其美國侵略的對象,都是亞洲與中東民族,美國對於非我族類的下手,是很狠毒的。

 

五十多年前,美國侵略越南,使用了化學毒藥“橙劑”,用以摧毀越南的農地,至今遺毒猶存,很多農地,依舊不可耕種。

 

近年來,中國協助老撾(寮國)建高鐵。在建高鐵的過程中,一個繁重的工作,就是要清除,美軍於五十多年前,在沿路所埋設的地雷。

 

越南與美國毫不相干,美國憑什麽,到萬里之外的越南妄加殺戮?老撾更是不幸,只因有越共,爲了躲避美軍的轟炸,而逃入老撾,美國就對老撾下毒手。美國置越南與老撾百姓的“人權”於何地?

 

美國是全世界最好戰的國家,對外侵略,幾乎年年有之。其原因,與美國的深層機制有關。

 

鷹派中的鷹派寫照。(圖/取自網路)

 

2.美國的好戰機制

 

美國政府的幕後操控力量“deep state”,是軍火與能源產業。小布希原任德州州長,他的弟弟任佛羅里達州長,布希家族,與軍火以及能源產業的淵源很深。

 

美國實行募兵制,窮人子弟上了戰場。美國 deep state 的富人,因爲窮人的犧牲生命,而得到了更多財富。

 

伊拉克就是個典範案例。伊拉克盛產石油,美國侵略伊拉克,占領了伊拉克的石油資源。美國軍火與能源產業,都從伊拉克戰爭中,得到很大利益。

 

美國作爲世界霸權,是因爲掌握了三個巨大優勢。一是掌握了世界媒體的發言權;二是掌握了美元成爲世界貨幣;三是與西歐的殖民主義國家,形成一個聲氣相通的共同利益集團。

 

我認爲,自從16世紀大航海時代以來,歐美國家殖民全世界,影響力根深蒂固。二戰之後,原被殖民國家紛紛獨立,但是歐美殖民主義國家的心態,變化不大。他們對於之前的殖民地國家,依舊是以“主子”心態對待。

 

澳洲東北,有個所羅門群島的國家。澳洲一向以所羅門的主子自居。2019年秋,所羅門與中國建交,要開展經濟合作,擺脫澳洲的控制。澳洲先在所羅門搞了個“反中”的政治動亂,然後美國出面,强力譴責中國,說中國破壞了國際和平與安全。

 

美國不遠千里,跑到中國大門口,耀武揚威。在韓國部署薩德系統,幫台灣發展飛彈,就沒有破壞和平;所羅門要與中國合作開發海港,就破壞了國際和平,引起遠在千里之外的美國的抗議?

 

俄烏戰爭的根本原因,也是因爲美國霸權的擴張。1991年底蘇聯解體,華沙公約集團解散。當時北大西洋公約“NATO”,也同意解散,結束雙方冷戰時期的對峙,共享和平。

 

結果自蘇聯解體以來,NATO 不但沒有解散,反而不斷東擴,即將直抵烏克蘭。

 

北約東擴到烏克蘭,形同在俄羅斯咽喉,放把利劍。加上美國川普退出了與俄羅斯簽訂的《中短程導彈條約》,意味著美國可以在烏克蘭設置中短程導彈,直接威脅俄羅斯的國家安全。

 

俄羅斯的自衛性反擊,在情理之中。

 

北約東擴之演變。(圖/取自網路)

 

1950年,美國率領聯合國軍隊,直逼中朝邊界鴨綠江畔。中國政府一再警告,美軍都置之不理,終於導致了“人民志願軍”入朝,與美軍展開了面對面的殘酷戰爭。

 

我們可以這樣説,俄羅斯與中國,都沒有想要“威脅”美國的國家安全。美國不斷在俄羅斯與中國的邊界駐軍挑事,步步緊逼,才導致了戰爭。

 

美國的戰略,一向是在“對手國”(中俄)的周邊,找個代理人,來挑釁搦戰。最後上戰場的,是代理人。美國自己,不親上戰場,這才符合美國的最大利益。

 

烏克蘭甘願充當,美國挑釁俄羅斯的馬前卒,結果反噬了自己。歐洲的國家,如德國法國,遭受池魚之殃。

 

美國先在幕後,挑唆北約東擴;再在烏克蘭搞顔色革命,扶植澤連斯基成了總統;最後成功導致了俄烏戰爭,俄羅斯受到很大的傷害。同時,美國的潛在競爭者,德國法國,也連帶遭受經濟重挫。

 

美國是一石三鳥。利用烏克蘭,打擊了俄羅斯、德國、法國,這三個有可能干擾美國霸權的國家。

 

3.未來的預期

 

我預期,戰爭的結局,是烏克蘭將進一步分裂,成爲東烏與西烏。東烏聽命於俄羅斯,西烏聽命於歐盟與美國,類似冷戰時期的東德與西德。

 

短期來看,俄烏戰爭,俄羅斯受創頗重。長期來看,俄羅斯解除了懸在頭頂上的“達摩克里斯之劍”。就像中共打韓戰,雖然付出巨大代價,但是有長期的好處。

 

俄烏戰爭對於未來世界局勢發展,有重大影響。美國之前所鼓吹的“經濟全球化”,將會有很大的修正。

 

未來發展,將是“經濟陣營化”。世界經濟合作,將會分爲兩大陣營。美國與歐盟是一大陣營(西方陣營);中、俄、伊朗及RCEP 等,是另一大陣營(東方陣營)。兩大陣營之間,會各存戒心,彼此合作,會多設紅線了。

 

某些國家,如印度、沙特、巴西、阿根廷等相對大國的動向,特別值得關注。

 

東方陣營,將會設法減除,美國的SWIFT 或是美元,在陣營中的影響力。

 

經濟的全球化,將朝向經濟的 “半全球化” 方向發展。

 

4.美國的形象

 

這次戰爭,美國很多做法,引起其他國家的警惕。譬如停止俄羅斯使用 SWIFT 銀行結算系統,沒收俄羅斯富豪在美國的財產,封殺俄羅斯在美國的銀行,甚至不准俄羅斯網球選手參加比賽,不准演出柴可夫斯基的交響樂等。

 

美國一方面是戰爭的幕後推手,讓自己得利。另一方面,又對俄羅斯做出很多制裁。美國的操作,讓很多國家認識到,美國已毀棄了,他長期吹噓營造的“道德制高點”。

 

美國與西歐掌握世界媒體的發言權,所以美國主導的,制裁俄羅斯的媒體音量很大。但是實際上,附隨於美國之後,表態要制裁俄羅斯的只有三十餘國,只是美加、歐盟、澳紐、日本、韓國、台灣、新加坡等而已。世界上有160餘國家,並沒有追隨美國,同意制裁俄羅斯。

 

以人口而論,全世界只有 15%人口認同制裁俄羅斯,85% 不同意制裁俄羅斯。

 

美國與歐盟集團,掌握了世界媒體的發言權。廣大的亞洲地區、中東地區、非洲,與中南美地區的意見,沒有得到等比例的媒體音量。

 

台灣媒體,都是綠媒,所以一般民衆,從台灣媒體所得到的資訊,也是偏頗的。

 

這次戰爭,讓很多國家看清了美國的偽詐性。美國所制定的國際規範,譬如不侵占私有財產,是靠不住的。

 

美國之前公開侵占了,阿富汗在美國的資產;現在又公開侵占了,俄羅斯在美國的資產。

 

簡單來説,在這個“地球村”,美國就像是“村子裏的惡霸”。惡霸既是規矩的制定者,也是規矩的執行者。他可以任意制定規矩,更改規矩;也可以自行解讀規矩,任意執行規矩。

 

1999年,美國帶領北約,未經聯合國同意,就對聯合國會員國的南斯拉夫,進行了兩個多月的濫炸。美國帶領北約,向約一千個目標,發射了兩千多枚飛彈,以及一萬四千枚的貧鈾彈與集束炸彈,二千多平民喪生,四萬民房被夷平。

 

美國以導彈,轟炸了中國大陸駐南斯拉夫的大使館,造成三人死亡,三十多人受傷。

 

中國大陸駐南斯拉夫大使館遭美國導彈炸毀。(圖/取自網路)

 

據分析,是因爲中國在南斯拉夫拿到了美國 F-117隱形轟炸機的殘骸,放在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地下室,做研究之用。美國蓄意轟炸大使館,只是爲了要毀滅,這個研究用的轟炸機殘骸。

 

美歐集團掌控世界媒體,所以美國的惡行,沒有得到應有的曝光量,也沒有受到應有的輿論撻伐。

 

資料顯示,自 1945年二戰結束到2001年,世界上 153地區發生了 248次武裝衝突,其中美國發起的有 201場,佔 81%。美國發起的侵略戰爭,都是單邊主義行動,甚至還遭受盟友的反對,奪去了大量平民傷亡與財產損失,以及驚人的人道主義災難,美國的自私與虛僞,表露無遺。

 

值得注意的是,不論是俄羅斯對烏克蘭的戰爭,還是中國打韓戰,都是爲了捍衛國家安全。而美國發動的201場戰爭,沒有一場,是爲了美國的國家安全

 

美國是世界上,國防“最安全”的國家,但是又是發動戰爭最頻繁的國家。我們可以説,美國是世界上,最具有侵略性的國家。

 

美國一方面口口聲聲的“人權”,實際上卻是戰爭的鼓動者與製造者。美國經由戰爭,傷害了無數平民的基本人權  --  “生存權”,以及“追求幸福生活”的權利(the pursuit of happiness)。

 

5.美國與台灣

 

美國現在已經認定,中國是他的“最主要對手”。依據美國的一貫戰略手段,美國會找個馬前卒,推上火線,製造戰爭,用來壓制中國。這個用來對付中國大陸的馬前卒,必然就是台灣。

 

美國把台灣推上火線,有三大好處:

 

1)有效:台灣問題是中國的核心問題,台灣牌是很有效的;

2)划算:把台灣推上火線,美國無需負擔成本,還可大賺其錢,非常划算;

3)乾净:所有的死傷與後遺症,都會留給兩岸人民,美國兩手很乾淨。

 

美國是很精明的資本主義國家,在把台灣推上火線之前,先會不斷的從台灣身上,擠壓經濟利益。

 

2020年,美國衛生部長阿扎爾訪台,成功督促台灣開放萊豬進口。去年底美國幾位國會議員訪台,據説是督促台灣政府,每年購買20億美元的軍火。

 

老美從台灣擠壓經濟利益,如魚得水,樂而不疲。台灣政府也卑躬屈膝,予取予求。

 

美國與台灣的關係,可以 “周瑜打黃蓋” 來形容。就是 “一個願意打,一個願意挨”。

 

周瑜打黃蓋示意圖。(圖/取自網路)

 

美國把台灣擠壓得差不多了,再把台灣推上火線,這樣的做法,確實符合美國的最大利益。

 

美國與中國的基本外交政策,是依循所謂的《三個公報》。《三個公報》中的第三個公報是《八一七公報》,全稱《中美就解決美國向台出售武器問題的公告》。

 

《八一七公報》的第六條,原文是這樣的寫:

 

美國政府聲明,他不尋求執行一項長期向台灣出售武器的政策,他向台灣出售的武器在性能和數量上,將不超過中美建交後近幾年供應的水平,他準備逐步減少他對台灣的武器出售,並經過一段時間導致最後的解決。

 

在做這樣的聲明時,美國承認中國關於徹底解決這一問題的一貫立場

 

《八一七公報》於1982年,由美國總統雷根與中國總理趙紫陽所簽署。四十年了,美國不但沒有遵守合約精神,反而背道而馳。

 

美國對待中華民國,也是如此。美國與中華民國的《中美共同防禦協定》,說廢就廢,甚至事前都沒有與中華民國政府商量與照會,只是事後做個通知。

 

川普主政時期,不願意受到國際協定的“拘束”,悍然退出《中導條約》,《伊朗核協議》;也退出了《巴黎氣候協定》,《跨同意夥伴關係協定》(CPTPP)等。

 

由上可知,美國的“國際信用”不佳,不如中國。中國於1955年在印尼萬隆會議時,所主張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外交原則,一直延續至今,已有六十多年。

 

美國以資本主義立國,軍火與能源產業是政府的幕後主導力量,凡事以自身的利益考慮為出發點,善於逞口舌之辯。

 

美國的這些特質,從“洗衣粉”侵略伊拉克事件,可以看得一清二楚。

 

台灣人如果相信,美國會基於“道義”,或是“同屬自由國家陣營”,而為台灣付出代價,其結果將是對局勢的“嚴重誤判”。

 

就我的私心而論,如果在美國撥弄,與塔綠班努力配合的情況之下,北京決定出動解放軍,攻略台灣,我希望届時蔡英文、賴清德、蘇貞昌等一夥,趕快搭飛機離開台灣,到安全的地方去,成立流亡政府,“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這場被美國與塔綠班,所誤導的戰爭,能越快結束,對台灣越好。

 

(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往立場)

作者簡介

薛中鼎,大學讀理科,有比較嚴格的邏輯訓練,後來在政大讀企管碩士,美國讀管理科學博士。

大約有北方遊牧民族的基因,所以換了些不同的工作領域,在美國、北京與台灣都生活多年。雖然“遊牧”四方, 對於中國文學與歷史,尤其是文學與歷史的關聯性,以及歷史變遷的邏輯性,一直有濃厚的興趣。喜歡嘗試著以百年後歷史學家的角度,來分析探討當下的現象與問題。

老美的民族性是崇拜英雄,就是要當贏家。美國一向以不可一世的態度,與其他國家相處。美國是全世界國防安全最高的國家,但又是發動戰爭最頻繁的國家;所發動的201場戰爭,沒有一場是爲了美國的國家安全。可以説,美國是世界上,最具有侵略性的國家。(圖/取自網路)

 

作者/薛中鼎  

 

早年我在美國讀書工作,常與朋友到社區的籃球場打球。當時有幾位朋友,籃球打得很好。與當地老美,偶有一拼。

 

我的印象很深,跟老美打球,如果老美領先,他們的態度十分友善,偶爾也會“放水”,不做壓迫性防守。但是一旦老美落後,快要輸球了,整個情況就完全不同。他們會動作粗魯,態度蠻橫,不在意犯規,贏球最重要。

 

這是老美的民族性,崇拜英雄,“hate to be a loser”,就是要當贏家。

 

美國人駡人,常説“you are a loser”,我們不會這樣。

 

有同學跟我説,看美國國内的球賽,不論是籃球、棒球、美式足球,都稱之爲“world series”。贏得冠軍的球隊,就稱爲“world champion”(世界冠軍),美國眼中,似乎沒有別的國家的存在。

 

美國一向就是以不可一世的態度,與其他國家相處。

 

1.所謂的國家安全

 

美國東邊是大西洋,西邊太平洋。南北各有一個鄰國,加拿大與墨西哥;這兩個鄰國,都被美國所控制,不會帶給美國任何威脅。我們可以説,美國是全世界,國防安全最高的國家

 

近百年來,歷經二次世界大戰,幾乎所有的,有影響力的歐亞國家的本土,都受到戰火的蹂躪,只有美國沒有。

 

換句話説,近百年來,歐亞所有有影響力的國家,或多或少都有國防安全的問題,只有美國沒有。

 

美國特別喜歡在他的“對手國家” 的周邊,佈下綿密的軍事設施,為他的對手,製造國防威脅。

 

同時,美國絕對不允許其他國家,在他的周邊,部署軍事設施。

 

1962年10月,因應美國在義大利與土耳其部署彈道飛彈,威脅蘇聯的安全,蘇聯決定在鄰近美國的古巴,部署類似的彈道飛彈。美國總統甘迺迪公開宣示,若蘇聯不撤回部署在古巴的導彈,美國將不惜引發核戰。

 

這就是著名的“古巴危機”,説明了美國絕對不允許其他國家,在整個美洲部署彈道飛彈。美國也絕對不會允許他的“對手國”(如前蘇聯與中國),在美洲駐軍。

 

美蘇的古巴較勁。(圖/取自網路)

 

而美國的駐軍,卻是遍佈世界各地。在亞太地區,日本、韓國、琉球、菲律賓、關島、新加坡等,都有美國駐軍。歐洲國家,如德國、義大利、英國、西班牙、比利時,也都有美國駐軍。

 

駐軍是“主權”的象徵。美國在全世界各國駐軍,代表美國在世界各地,“行使主權”。

 

美國得天獨厚,享有全世界最高的國家安全。同時,美國又很喜歡以軍事手段,長臂管轄其他國家。全世界只有美國,不斷替其他國家,製造國防安全問題。

 

以下的一個案例,説明了美國的手段,十分蠻橫霸道。

 

2003年,美國國務卿鮑威爾,拿著一瓶“洗衣粉”,在聯合國安理會作證,聲稱這是伊拉克在發展“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證據。美國以國家安全受威脅爲藉口,悍然入侵伊拉克,顛覆了伊拉克政權,絞殺了總統海珊。

 

伊拉克的“洗衣粉”,豈能威脅到千山萬水之外的美國?美國憑什麽以此爲由,顛覆伊拉克政府?又憑什麽絞殺了伊拉克總統?

 

事後,有記者問當時的美國總統小布希,找到了“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沒有?如果沒有,美國侵略伊拉克,是否缺乏正當性?

 

美國總統的回答是“ It got be somewhere.”(一定在某處)。

 

換句話説,美國認爲,雖然我沒有找到證據,但是我認爲有,就可以出兵了。

 

在世界軍事預算前八名的國家中,美國的軍事預算,超越其他七個國家的總和。美國以他强大的武力,侵略其他國家時,都是先以强大火力,進行無區別式的地毯轟炸。在完成全面轟炸之後,再以地面部隊出擊,侵占土地,摧毀政權。

 

美國的這種做法,對於無辜人民的傷害,非常巨大。尤其美國侵略的對象,都是亞洲與中東民族,美國對於非我族類的下手,是很狠毒的。

 

五十多年前,美國侵略越南,使用了化學毒藥“橙劑”,用以摧毀越南的農地,至今遺毒猶存,很多農地,依舊不可耕種。

 

近年來,中國協助老撾(寮國)建高鐵。在建高鐵的過程中,一個繁重的工作,就是要清除,美軍於五十多年前,在沿路所埋設的地雷。

 

越南與美國毫不相干,美國憑什麽,到萬里之外的越南妄加殺戮?老撾更是不幸,只因有越共,爲了躲避美軍的轟炸,而逃入老撾,美國就對老撾下毒手。美國置越南與老撾百姓的“人權”於何地?

 

美國是全世界最好戰的國家,對外侵略,幾乎年年有之。其原因,與美國的深層機制有關。

 

鷹派中的鷹派寫照。(圖/取自網路)

 

2.美國的好戰機制

 

美國政府的幕後操控力量“deep state”,是軍火與能源產業。小布希原任德州州長,他的弟弟任佛羅里達州長,布希家族,與軍火以及能源產業的淵源很深。

 

美國實行募兵制,窮人子弟上了戰場。美國 deep state 的富人,因爲窮人的犧牲生命,而得到了更多財富。

 

伊拉克就是個典範案例。伊拉克盛產石油,美國侵略伊拉克,占領了伊拉克的石油資源。美國軍火與能源產業,都從伊拉克戰爭中,得到很大利益。

 

美國作爲世界霸權,是因爲掌握了三個巨大優勢。一是掌握了世界媒體的發言權;二是掌握了美元成爲世界貨幣;三是與西歐的殖民主義國家,形成一個聲氣相通的共同利益集團。

 

我認爲,自從16世紀大航海時代以來,歐美國家殖民全世界,影響力根深蒂固。二戰之後,原被殖民國家紛紛獨立,但是歐美殖民主義國家的心態,變化不大。他們對於之前的殖民地國家,依舊是以“主子”心態對待。

 

澳洲東北,有個所羅門群島的國家。澳洲一向以所羅門的主子自居。2019年秋,所羅門與中國建交,要開展經濟合作,擺脫澳洲的控制。澳洲先在所羅門搞了個“反中”的政治動亂,然後美國出面,强力譴責中國,說中國破壞了國際和平與安全。

 

美國不遠千里,跑到中國大門口,耀武揚威。在韓國部署薩德系統,幫台灣發展飛彈,就沒有破壞和平;所羅門要與中國合作開發海港,就破壞了國際和平,引起遠在千里之外的美國的抗議?

 

俄烏戰爭的根本原因,也是因爲美國霸權的擴張。1991年底蘇聯解體,華沙公約集團解散。當時北大西洋公約“NATO”,也同意解散,結束雙方冷戰時期的對峙,共享和平。

 

結果自蘇聯解體以來,NATO 不但沒有解散,反而不斷東擴,即將直抵烏克蘭。

 

北約東擴到烏克蘭,形同在俄羅斯咽喉,放把利劍。加上美國川普退出了與俄羅斯簽訂的《中短程導彈條約》,意味著美國可以在烏克蘭設置中短程導彈,直接威脅俄羅斯的國家安全。

 

俄羅斯的自衛性反擊,在情理之中。

 

北約東擴之演變。(圖/取自網路)

 

1950年,美國率領聯合國軍隊,直逼中朝邊界鴨綠江畔。中國政府一再警告,美軍都置之不理,終於導致了“人民志願軍”入朝,與美軍展開了面對面的殘酷戰爭。

 

我們可以這樣説,俄羅斯與中國,都沒有想要“威脅”美國的國家安全。美國不斷在俄羅斯與中國的邊界駐軍挑事,步步緊逼,才導致了戰爭。

 

美國的戰略,一向是在“對手國”(中俄)的周邊,找個代理人,來挑釁搦戰。最後上戰場的,是代理人。美國自己,不親上戰場,這才符合美國的最大利益。

 

烏克蘭甘願充當,美國挑釁俄羅斯的馬前卒,結果反噬了自己。歐洲的國家,如德國法國,遭受池魚之殃。

 

美國先在幕後,挑唆北約東擴;再在烏克蘭搞顔色革命,扶植澤連斯基成了總統;最後成功導致了俄烏戰爭,俄羅斯受到很大的傷害。同時,美國的潛在競爭者,德國法國,也連帶遭受經濟重挫。

 

美國是一石三鳥。利用烏克蘭,打擊了俄羅斯、德國、法國,這三個有可能干擾美國霸權的國家。

 

3.未來的預期

 

我預期,戰爭的結局,是烏克蘭將進一步分裂,成爲東烏與西烏。東烏聽命於俄羅斯,西烏聽命於歐盟與美國,類似冷戰時期的東德與西德。

 

短期來看,俄烏戰爭,俄羅斯受創頗重。長期來看,俄羅斯解除了懸在頭頂上的“達摩克里斯之劍”。就像中共打韓戰,雖然付出巨大代價,但是有長期的好處。

 

俄烏戰爭對於未來世界局勢發展,有重大影響。美國之前所鼓吹的“經濟全球化”,將會有很大的修正。

 

未來發展,將是“經濟陣營化”。世界經濟合作,將會分爲兩大陣營。美國與歐盟是一大陣營(西方陣營);中、俄、伊朗及RCEP 等,是另一大陣營(東方陣營)。兩大陣營之間,會各存戒心,彼此合作,會多設紅線了。

 

某些國家,如印度、沙特、巴西、阿根廷等相對大國的動向,特別值得關注。

 

東方陣營,將會設法減除,美國的SWIFT 或是美元,在陣營中的影響力。

 

經濟的全球化,將朝向經濟的 “半全球化” 方向發展。

 

4.美國的形象

 

這次戰爭,美國很多做法,引起其他國家的警惕。譬如停止俄羅斯使用 SWIFT 銀行結算系統,沒收俄羅斯富豪在美國的財產,封殺俄羅斯在美國的銀行,甚至不准俄羅斯網球選手參加比賽,不准演出柴可夫斯基的交響樂等。

 

美國一方面是戰爭的幕後推手,讓自己得利。另一方面,又對俄羅斯做出很多制裁。美國的操作,讓很多國家認識到,美國已毀棄了,他長期吹噓營造的“道德制高點”。

 

美國與西歐掌握世界媒體的發言權,所以美國主導的,制裁俄羅斯的媒體音量很大。但是實際上,附隨於美國之後,表態要制裁俄羅斯的只有三十餘國,只是美加、歐盟、澳紐、日本、韓國、台灣、新加坡等而已。世界上有160餘國家,並沒有追隨美國,同意制裁俄羅斯。

 

以人口而論,全世界只有 15%人口認同制裁俄羅斯,85% 不同意制裁俄羅斯。

 

美國與歐盟集團,掌握了世界媒體的發言權。廣大的亞洲地區、中東地區、非洲,與中南美地區的意見,沒有得到等比例的媒體音量。

 

台灣媒體,都是綠媒,所以一般民衆,從台灣媒體所得到的資訊,也是偏頗的。

 

這次戰爭,讓很多國家看清了美國的偽詐性。美國所制定的國際規範,譬如不侵占私有財產,是靠不住的。

 

美國之前公開侵占了,阿富汗在美國的資產;現在又公開侵占了,俄羅斯在美國的資產。

 

簡單來説,在這個“地球村”,美國就像是“村子裏的惡霸”。惡霸既是規矩的制定者,也是規矩的執行者。他可以任意制定規矩,更改規矩;也可以自行解讀規矩,任意執行規矩。

 

1999年,美國帶領北約,未經聯合國同意,就對聯合國會員國的南斯拉夫,進行了兩個多月的濫炸。美國帶領北約,向約一千個目標,發射了兩千多枚飛彈,以及一萬四千枚的貧鈾彈與集束炸彈,二千多平民喪生,四萬民房被夷平。

 

美國以導彈,轟炸了中國大陸駐南斯拉夫的大使館,造成三人死亡,三十多人受傷。

 

中國大陸駐南斯拉夫大使館遭美國導彈炸毀。(圖/取自網路)

 

據分析,是因爲中國在南斯拉夫拿到了美國 F-117隱形轟炸機的殘骸,放在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地下室,做研究之用。美國蓄意轟炸大使館,只是爲了要毀滅,這個研究用的轟炸機殘骸。

 

美歐集團掌控世界媒體,所以美國的惡行,沒有得到應有的曝光量,也沒有受到應有的輿論撻伐。

 

資料顯示,自 1945年二戰結束到2001年,世界上 153地區發生了 248次武裝衝突,其中美國發起的有 201場,佔 81%。美國發起的侵略戰爭,都是單邊主義行動,甚至還遭受盟友的反對,奪去了大量平民傷亡與財產損失,以及驚人的人道主義災難,美國的自私與虛僞,表露無遺。

 

值得注意的是,不論是俄羅斯對烏克蘭的戰爭,還是中國打韓戰,都是爲了捍衛國家安全。而美國發動的201場戰爭,沒有一場,是爲了美國的國家安全

 

美國是世界上,國防“最安全”的國家,但是又是發動戰爭最頻繁的國家。我們可以説,美國是世界上,最具有侵略性的國家。

 

美國一方面口口聲聲的“人權”,實際上卻是戰爭的鼓動者與製造者。美國經由戰爭,傷害了無數平民的基本人權  --  “生存權”,以及“追求幸福生活”的權利(the pursuit of happiness)。

 

5.美國與台灣

 

美國現在已經認定,中國是他的“最主要對手”。依據美國的一貫戰略手段,美國會找個馬前卒,推上火線,製造戰爭,用來壓制中國。這個用來對付中國大陸的馬前卒,必然就是台灣。

 

美國把台灣推上火線,有三大好處:

 

1)有效:台灣問題是中國的核心問題,台灣牌是很有效的;

2)划算:把台灣推上火線,美國無需負擔成本,還可大賺其錢,非常划算;

3)乾净:所有的死傷與後遺症,都會留給兩岸人民,美國兩手很乾淨。

 

美國是很精明的資本主義國家,在把台灣推上火線之前,先會不斷的從台灣身上,擠壓經濟利益。

 

2020年,美國衛生部長阿扎爾訪台,成功督促台灣開放萊豬進口。去年底美國幾位國會議員訪台,據説是督促台灣政府,每年購買20億美元的軍火。

 

老美從台灣擠壓經濟利益,如魚得水,樂而不疲。台灣政府也卑躬屈膝,予取予求。

 

美國與台灣的關係,可以 “周瑜打黃蓋” 來形容。就是 “一個願意打,一個願意挨”。

 

周瑜打黃蓋示意圖。(圖/取自網路)

 

美國把台灣擠壓得差不多了,再把台灣推上火線,這樣的做法,確實符合美國的最大利益。

 

美國與中國的基本外交政策,是依循所謂的《三個公報》。《三個公報》中的第三個公報是《八一七公報》,全稱《中美就解決美國向台出售武器問題的公告》。

 

《八一七公報》的第六條,原文是這樣的寫:

 

美國政府聲明,他不尋求執行一項長期向台灣出售武器的政策,他向台灣出售的武器在性能和數量上,將不超過中美建交後近幾年供應的水平,他準備逐步減少他對台灣的武器出售,並經過一段時間導致最後的解決。

 

在做這樣的聲明時,美國承認中國關於徹底解決這一問題的一貫立場

 

《八一七公報》於1982年,由美國總統雷根與中國總理趙紫陽所簽署。四十年了,美國不但沒有遵守合約精神,反而背道而馳。

 

美國對待中華民國,也是如此。美國與中華民國的《中美共同防禦協定》,說廢就廢,甚至事前都沒有與中華民國政府商量與照會,只是事後做個通知。

 

川普主政時期,不願意受到國際協定的“拘束”,悍然退出《中導條約》,《伊朗核協議》;也退出了《巴黎氣候協定》,《跨同意夥伴關係協定》(CPTPP)等。

 

由上可知,美國的“國際信用”不佳,不如中國。中國於1955年在印尼萬隆會議時,所主張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外交原則,一直延續至今,已有六十多年。

 

美國以資本主義立國,軍火與能源產業是政府的幕後主導力量,凡事以自身的利益考慮為出發點,善於逞口舌之辯。

 

美國的這些特質,從“洗衣粉”侵略伊拉克事件,可以看得一清二楚。

 

台灣人如果相信,美國會基於“道義”,或是“同屬自由國家陣營”,而為台灣付出代價,其結果將是對局勢的“嚴重誤判”。

 

就我的私心而論,如果在美國撥弄,與塔綠班努力配合的情況之下,北京決定出動解放軍,攻略台灣,我希望届時蔡英文、賴清德、蘇貞昌等一夥,趕快搭飛機離開台灣,到安全的地方去,成立流亡政府,“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這場被美國與塔綠班,所誤導的戰爭,能越快結束,對台灣越好。

 

(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往立場)

作者簡介

薛中鼎,大學讀理科,有比較嚴格的邏輯訓練,後來在政大讀企管碩士,美國讀管理科學博士。

大約有北方遊牧民族的基因,所以換了些不同的工作領域,在美國、北京與台灣都生活多年。雖然“遊牧”四方, 對於中國文學與歷史,尤其是文學與歷史的關聯性,以及歷史變遷的邏輯性,一直有濃厚的興趣。喜歡嘗試著以百年後歷史學家的角度,來分析探討當下的現象與問題。

加入好友
優傳媒 版權所有 ©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著作權與轉載授權 / 合作夥伴 / 法律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