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需要一個「和諧」的新秩序,老百姓不喜歡戰爭,只有不上戰場的政客,才對戰爭趨之若鶩。俄烏戰爭要擴大,還是結束?美國已經說了不算,身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大陸如何選擇?才是左右世界未來的真正關鍵。(圖/取自網路)
作者/孫恭正
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人類的歷史就是一部老百姓對抗政府的血淚史」。冷兵器時代政府的武力和老百姓所能擁有的武器差距不太大,所以朝代的更替很多是由老百姓率先發起的。隨著冷兵器時代結束,新型武器的研發日新月異,老百姓越來越難對抗政府,於是新的工具出現,就是「選票」。在民主國家,選票是老百姓對抗政府唯一的武器,而政府控制老百姓的方式就多了,例如、宣傳、武力以及教育,這是進入主題前,我們所必須了解的現況。也是筆者堅持獨立思考,拒絕媒體洗腦的原因。
易經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天下萬事萬物「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任何事物時時刻刻都在「變」,要想順應這個變動的世界,就要遵循順應不變的規律,才能趨吉避凶,達到無往不利。因此漢成帝時代的大司馬王鳳,主張「不讀易,不可為將相」。因為易經就是告訴人如何處理各種複雜且變化的事務的解決方案。可惜後人讀易經大多重視「卜筮」,而忽略易經「廣大精微」的思想,原本為統治階層如何治理國家所寫的易經,現在的政治人物卻棄如敝屣,實在非常可惜。
1944年7月,44個國家在美國召開「布列敦森林會議」,為二次世界大戰後建立一個以美元為基準的國際金融及貿易體系。但這個體系有其天生的缺陷,這個缺陷註定這個體系終將於1973年瓦解,這個缺陷被稱為「特里芬難題」。「布列敦森林體系」雖然瓦解,但以美元為交易基準的世界秩序卻已經牢不可破。戰後的美國能成為世界霸主,與布列敦森林體系息息相關。
美國這個世界霸主,初期還勉強稱職的扮演「世界警察」的角色。但慢慢地憑藉著自身的強大,不斷在全球各地挑起戰爭,世界警察成了「世界黑道」。因此很多國家試圖挑戰美國霸主的地位;而要挑戰美國,首先要從「脫離美元」下手,於是「歐元」應運而生。但老美還是厲害,歐元風光上市沒多久,如今也只是成為一種「主要貨幣」而已,根本沒辦法撼動美元的地位。歐元功敗垂成後,「亞元」的想法又來了,但目前也僅僅是個「念想」罷了,離成為亞洲共同貨幣的距離,還相當遙遠。
「俄烏戰爭」正在上演,檯面上是俄羅斯與烏克蘭的戰爭,背後卻是俄羅斯與美國的角力,烏克蘭只是個「傀儡」而已。這場戰爭目前看起來美國似乎穩操勝券,但最後的贏家卻不一定是美國。因為挑起戰爭不是贏家,誰能夠「結束」戰爭,誰才是真正的贏家。美國已經入局了,無法成為讓戰爭結束的人,反而中國大陸有機會做這個「和事佬」。若中國大陸成功扮演「魯仲連」,中國大陸的國際地位將大幅躍升,習近平的國際聲望也將上揚至高點,隨著中國大陸在全球的地位提昇,世界新的「秩序」就真的可能誕生了。
世界需要一個「和諧」的新秩序,老百姓不喜歡戰爭,只有不上戰場的政客,才對戰爭趨之若鶩。新秩序也不一定要從建立新的共同貨幣著手,因為新的共同貨幣也會遇上類似「特里芬難題」的困擾。易經告訴我們,順應「天道」就是最好的生活方式,也是最佳的治理模式。這是中華民族獨特的政治智慧,也是解決所有疑難雜症的方法。
馬雲說:「站在風口上,豬也能起飛」。如今就是絕佳的「風口」,俄烏戰爭要擴大,還是結束?美國已經說了不算,身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大陸如何選擇?才是左右世界未來的真正關鍵。
孫恭正,退伍軍人,東吳大學會計研究所碩士,曾任證券專業經理人,北京中律縱橫副總經理,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