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拉夫文化長這樣,同文同種的兩個國家卻在西方的挑撥下仇恨對立,跳出來翻攪。(圖/筆者收藏)
作者/王惠珀
《打通心智的任督二脈》
我們這一代沒有經歷過戰亂,除了被SARS嚇過,連生物戰都沒碰過。心想真是幸運,但不敢說出口,因為說大話會遭忌。不幸,這兩年承平世界開始翻攪(中東不算西方,所以沒人在意),有人生離死別,有人丟了工作,有人得過且過,有人國難發財,考驗著生存能耐,也考驗著人性。
足不出戶的日子裡,筆者靜下心,看了烙印著50年代反共、60年代搖滾、70年代反戰、80年代平權、90年代文化顛覆等歷史縮影的電影;也以拍得極好的二千年歷史劇打通心智的任督二脈,這孤獨自處的日子還真美妙。
《黃金屋》
與人性糾葛的仇恨、戰爭及災難故事,總是扣人心弦。在政治的負面題材裡,讓我領悟最深的,竟是從《偷書賊》裡的十一歲小女生Liesel習得閱讀可以明智。腹有詩書氣自華(蘇軾語),Liesel長大後是位裁縫師,她活到96歲。
這本書被拍成電影,敘述納粹德國時期Liesel家窩藏著猶太青年Max,在Max的引領下,Liesel從閱讀中找到了黃金屋。納粹焚書時,Liesel就摸黑偷撿殘書,以閱讀救醒了病入膏肓的哥哥Max。二戰聯軍空襲時,居民躲在防空洞,Liesel就說故事撫慰人心,從說故事中找到了自己存在的價值。
《偷書賊》以及筆者喜歡的俄國大河文學,總讓人沉思「人性」的高貴,也讓人看到仇恨、歧視、法西斯、焚書坑儒及文化消滅的邪惡。
《偷書賊》以及筆者喜歡的俄國文學,總讓人沉思「人性」的高貴。(圖/筆者收藏)
《寫了兩本論文》
感謝《優傳媒》給了筆者平台,寫了120篇感懷隨筆。筆者是科學家,有過紮實的「觀察>發現問題>設計解決方法>驗證結果>訴諸公論(peer review)」的研究方法訓練((research)。以此基本功進行社會學的探索,對我是個全新的挑戰,還好家裡有位指導教授,隨時評析我的報告,累積的成果幾乎等於寫了兩本博士論文:
一、【沸騰的年代】
- 世界在翻攪,政客在起肖(瘋了)
- 人性與社會:同理心vs仇恨民主的眾生相
- 傲慢與偏見:缺乏民主素養的民主,不是真民主
- 當民主自由碰到公共治理:政治凌駕專業,將害人害己
- 疫情演義:常思生命科學與知識經濟的風險,專業不能投降
- 讀史以明智:記憶為靈魂紀錄人生,焚書坑儒會成為歷史罪人
二、【結合行腳與手繪,認識台灣與世界】
- 第四個二十年的精采
- 寶島隨筆:山的呼喚,經得起考驗
- 拜訪文明:千古江山如詩如畫
- 塞北風情:了不起的基建,大西北任我行
- 走向世界:心無圍牆,任我飛翔
- 還我一個太平天下
筆者進密西根大學時,入學許可函寫著:「We aim to cultivate our students with comprehensive thinking」,這全人教育的目標「博雅」,正是【大學】楬櫫的「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母親在我出國期間(1975~1983年)當了我的筆友,鞭策我每周飛鴻,寫下376篇留美紀實,新冠疫情則讓我心無旁鶩,都是助攻我完成這兩本論文的大功臣。
海峽兩岸朱子文化交流促進會參訪武夷山五夫鎮朱子巷千年歷史的紫陽樓、興賢學堂及當代朱子學院。
《世界在翻攪,民主自由國度的政客在起肖》
兩年前的今天,女兒女婿正在台北共敘天倫,東方的新冠疫情乍起,兩家媽媽催著孩子束裝回美。孩子下機時告訴我們,洛杉磯機場擠滿了逃回美國的人,此後病毒卻在美國翻攪了兩年。我們以為戴口罩、勤洗手、保持距離乃天經地義,事實不然,除了台灣及中國,民主社會呈現在世人眼前的,竟是社會跟著病毒一起在翻攪。
FBI資料顯示,2017年7,175件仇恨犯罪案中,60%跟種族有關。領導者縱容種族歧視,終於讓「仇恨犯罪」成為無法收拾的流行病。即使新冠疫情如火如荼,美國社會照樣上演著抗議與反制的對決,於是種族屠殺,選舉衝突,國會暴動此起彼落,成了泱泱大國無法面對的不堪。這讓人反思,民主自由到底是神主牌,還是亂源。
美國社會在翻攪。
CNN News以「領導層真空」形容美國,其實有歷史觀的人都知道,這樣的事遲早會發生。范仲淹早說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更早的古諺也說「民反德為亂,亂則妖災生」(左傳宣公十五年)。用白話講,是在警告政客「權貴不思民瘼,這革命就相去不遠了」。
「領導層真空」的意思是沒有格局,看台灣就知道。領導人沒有要當全民總統的意思,敵我分明導致內部一邊一國,族群如此對立的國度,會好到哪去?川普不懂廟堂之高,可以理解。民進黨比較厲害,先廢史把台灣人的腦袋洗乾淨,再喊勿唐嫌台灣,「廟堂之高不敵江湖之遠」就不存在,天下就太平啦。
《讀史給人信心》
與在密大時「雪夜閉門讀禁書」的反威權心態一樣,政府越滅史,我就越想接近歷史。多方閱讀,讓我涉獵中國文史、歐洲文藝,東方主義(以、阿、鄂圖曼),斯拉夫印象,感染泱泱大國風,讚!再引古諷今人之無知所帶來的騷亂,因此得罪朋友,才有藉口離開惱人的群組,清心寡慾,讚!
歷史帶給我智慧,寫遊記時溶入文史,讓我的先祖、傳承以及文化參與寫作,這五千年的記憶資產誰也拿不走,讚!朋友討厭我寫跟中國有關的題材,他們失去太多,以至於只有四百年遺產,那就不是我的問題了。
作者簡介
王惠珀,台灣桃園人,台大藥學院學士、美國密西根大學藥學博士。曾任台大醫學院藥學院(系)教授及系主任、長庚大學醫學院天然藥物研究所創所所長、台北醫學大學藥學院長、行政院衛生署藥政處處長等職。專長涵蓋新藥設計開發及藥事管理。
其新藥研究曾獲十五國四十一項發明專利,及獲頒經濟部「國家發明獎」等多項發明與研究貢獻獎,並列名當代名人錄及國際年度專業人士。
王惠珀在藥政管理上致力於以智財權管理藥品之學名藥立法、推動優良藥品製造規範等,以及促成健保藥價「三同政策」。此外並曾開啟專業橋接庶民的「全民用藥教育」計畫、「人民的眼睛」計畫,蓄積藥師參與社區公共衛生及長期照護的能量,獲得行政院「參與及建立制度獎」、藥師典範獎。
其在《優傳媒》所撰專欄,榮獲第20屆卓越《新聞評論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