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花防部少將參謀長韓豫平,因區區2880元的加菜金支用科目不當,竟以「貪污罪」遭重判4年6月定讞,不但追回其所領薪資,從軍30年的終身俸也被剝奪。這個判決令人不寒而慄,引發退伍軍人一片譁然。 (圖/取自網路)
作者/孫恭正
進入本文前,先說一段歷史故事。
武則天時期,來俊臣官拜御史中丞,藉著武則天的信任和手中的權力,羅織罪名誣陷大臣,被其迫害含冤而死者不下千人,即使是一代名臣狄仁傑都曾遭來俊臣羅織罪名入獄。後來武則天驚覺來俊臣的作為已經惹得民怨沸騰,甚至動搖國本,最後武則天下令處死來俊臣。
來俊臣在長安街頭伏法後,民眾一擁而上將他屍體上的肉剮盡,再牽馬踐踏他的骨頭。武則天得知後震驚,又下令處死來俊臣全家,唐玄宗即位後再下詔,來俊臣所有後代子孫不得擔任仕宦。來俊臣被稱為「千古第一酷吏」。
由來俊臣的例子可以知道「冤案」如果不好好平反,不論在哪個時代,都是足以動搖國本的。
2015年時任花蓮防衛部指揮官的劉德金中將,得知政戰主任郭上校的妻兒到花蓮遊玩探視,指示邀請郭上校一家餐敘,並由參謀長韓豫平少將作陪,餐會費用為新台幣5760元。這本是人情之常,且是主官領導統御的尋常手段,誰知法官認為政戰主任的妻兒三人為「民間人士」,因此將這場六人餐會經費核銷的一半2880元,認定是韓豫平貪汙。
難道請人吃飯卻要客人自掏腰包?這真是天底下最大的笑話。
結果,前花防部少將參謀長韓豫平,便因區區2880元的加菜金支用科目不當,竟以「貪污罪」遭重判4年6月定讞,不但追回其所領薪資,從軍30年的終身俸也被剝奪。這個判決令人不寒而慄,引發退伍軍人一片譁然。
此案就筆者個人觀點,法官以其自由心證,對於韓豫平的供辭完全不採信,頗有「羅織罪名」之嫌。而身為三軍統帥的蔡英文及國防部長邱國正,對於此案置若罔聞,更令所有軍人寒心。
筆者雖是「法律小白」,但也聽過「微罪不舉」、「比例原則」這些術語。區區2880元,將一個將軍半生奉獻給國家的努力完全抹煞,導致人家名譽掃地;何況這2880元還不是進入自己的口袋。筆者認為一個沒有犯意,也沒有犯罪所得的案子,卻依貪汙罪重判,這如果不是冤案,什麼叫做冤案?
在韓豫平案中,法官認為政戰主任的妻兒是「民間人士」。天啊!軍人的眷屬有個專有名詞叫「軍眷」,怎麼可以認定為民間人士?試問國防部每年將官晉升的授階典禮,晉升將官的眷屬不但受邀觀禮,還參加典禮後的餐敘。依照韓豫平案法官的觀點,這些將官家屬都是「民間人士」,他們也享用由國家財政支付費用的餐飲,如此重大的犯罪行為,竟還要改為每月舉行?檢調單位要不要調查一下三軍統帥及國防部有無涉及貪汙罪?
目前韓豫平案已經引發社會動盪。「私菸案」記大過的陳敏華可以風光無限的晉升少將,隱瞞購買50條私菸,只需繳納四萬元罰款,退伍後還照樣可以領退休俸。然而苦幹實幹的韓豫平,只因微小金額就要抄家滅族,這是什麼判決!韓豫平的遭遇,究竟是倒楣碰上了「酷吏」,還是當初就不該從軍報國?
軍人的工作性質和一般職場不同,職場上的從業人員是用體力和智慧賺取報酬,軍人卻是付出青春與生命,因此「領導統御」成為一個軍官必備的技能。戰國初期的名將吳起為受傷士兵嘬膿,就是一種領導統御的表現,得到的效果是士兵在戰場上捨生忘死。由於法官不是三百六十行都親身經歷過的,因此法院在審理經濟或醫療案件時,常常會請一些專家學者提供專業意見,以供審判的參考。為什麼碰到了軍人的案件,就不能問問一些熟悉軍中慣例的現役或退伍軍人的意見呢?
電影「火線衝突」描述一位指揮官在撤僑行動中,被指控濫殺無辜,因此展開了一場軍事法庭的辯論。軍人在執行任務或是日常訓練,都有迥異於一般民眾的情況,因此以一般社會的觀點審理軍人的案件,將會犯下致命的錯誤。台灣因「洪仲丘案」導致軍法被廢後,地方法院乃至最高法院的法官,根本對軍中一無所知,試問如何進行公平的審理?如果國防部也不願意為所屬申冤,那麼軍人這個行業,教人怎麼幹得下去!
所謂公理自在人心,在前軍事監獄主任廖念漢、退役少將張俊達、前國防大學左杰官教授等人仗義執言下,筆者截稿之前,傳出民進黨立委將於三月七日召開記者會,呼籲退輔會照顧韓豫平未來的生活。讓筆者看到了一絲曙光,筆者認為韓豫平所需要的不只是生活上的照顧,更需要名譽的恢復,畢竟榮譽是軍人的第二生命。
孫恭正,退伍軍人,東吳大學會計研究所碩士,曾任證券專業經理人,北京中律縱橫副總經理,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