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論述」,地方派系恩怨深重,地方組織形同虛設,以及黨主席朱立倫自己,構成國民黨四大隱憂,不知道國民黨要怎麼取得執政權 ?(圖/取自網路)
作者/孫恭正
百年老店的國民黨,一手建立了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卻是一個最不會打選戰的政黨,實在令人匪夷所思。筆者在與國民黨基層黨工交流時,曾提出個人觀點:政黨存在的目的就是取得執政權,而要取得政權首先必須提出論述,通過論述得到人民支持,再透過選舉取得政權,取得政權後才能將論述付諸於實施。但現在的國民黨既提不出感動人心的論述,又不會打選戰,真不知道國民黨要怎麼取得執政權?
年底即將登場的九合一選舉,國民黨2月16日宣布成立「中央選舉提名委員會」,將侯友宜及盧秀燕納入提名委員會成員,但當晚即傳出兩人並不打算加入。此事件顯示朱立倫在事前根本沒有溝通,同時也凸顯出有實力的地方首長,根本不願意跟朱立倫搭上邊,朱立倫雖然沒有坐上龍座,倒是早就成為「寡人」了,黨主席做成這個樣子,實在可悲。
國民黨在這場選戰中,除了要對付氣焰囂張的民進黨,還要提防見縫插針的民眾黨,但最大的問題不在「外患」,而是「內憂」,外患尚可促成團結,內憂足以大傷元氣。而國民黨的第一個內憂就是沒有「論述」。
「論述」之於政黨,就像產品之於企業。一個沒有產品的企業要如何營利?一個沒有論述的政黨要如何吸引人民支持?筆者曾多次投書媒體,提醒國民黨建立論述,無奈國民黨根本不在乎。要知道論述就是政黨克敵致勝的武器,沒有武器拿什麼跟人作戰?20多年來國民黨面對民進黨,只有被動式的防禦,沒有主動式的攻擊。誰見過一場球賽,只靠防守而不進攻就能贏得勝利?
國民黨第二個內憂就是地方派系的恩怨。國民黨的地方派系為了「一畝三分地」的利益而爭得你死我活,早就不是新鮮事了,尤有甚者是到了選舉時還扯後腿。2004年連宋配聲勢大壯,國親兩黨放下成見展開合作,奪回政權猶如探囊取物。誰知最後僅以區區不到3萬票敗北,單單是雲林一個縣就輸掉5萬多票,而雲林當時還是國民黨執政,你說可笑不可笑?
國民黨的第三個內憂就是地方組織形同虛設。失去黨產的國民黨在窮困潦倒的狀況下,目前很多地方黨部都是由黨部主委自籌財源。由於經費拮据,國民黨的組織早已失去往日的風采,更別提打選戰了。2018年擔任過組發會主委的丁守中,妄想憑藉國民黨的組織拿下台北市長寶座,卻不知黨部早已今非昔比。聰明的候選人只要看看黨部的實際狀況,就知道靠不住。現在的國民黨地方黨部,除了擺擺樣子外,誰敢指望黨部能應付瞬息萬變的選戰突發狀況?各地空蕩蕩的黨部,就像鬼屋一樣,指望黨組織打贏選戰,還是趁早打消念頭吧!
國民黨最大的內憂就是黨主席朱立倫。在公投、補選及罷免連番慘敗後,黨內「倒朱」的聲浪高漲,國民黨基層甚至已經發起「連線」,劍指朱立倫,黨內「討厭朱立倫」的風潮方興未艾。現在的朱立倫根本令不出黨中央,猶大言不慚提出「青年加權」N+1,此舉引發現任議員回嗆「大不了脫黨參選」。朱立倫絕對是國民黨最大的「地雷」,像極了2020年的韓國瑜,有意角逐九合一選舉的參選人,勢必與朱立倫切割,才有當選的可能。回顧2020的立委選舉,柯志恩緊抓韓國瑜,結果「淑華的美腿」讓柯志恩飲恨敗北。反而是早早與韓切割的費鴻泰,依然穩如泰山,這樣看來,侯友宜、盧秀燕不願與朱立倫沾上邊,真是明智之舉。
聖經傳道書說「快跑的未必能贏,力戰的未必得勝,…………,所臨到眾人的是在乎當時的機會」。有時想想,國民黨真的很可憐,2018年吳敦義好不容易打下15席縣市長的江山,卻出了一個貪得無厭的韓國瑜。現在的國民黨氣若游絲,偏偏黨主席卻是朱立倫。國民黨真是「時不我予」,除了嘆息,又能如何呢?
孫恭正,退伍軍人,東吳大學會計研究所碩士,曾任證券專業經理人,北京中律縱橫副總經理,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