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話說》壬寅臘月夜 漫談經國情 - umedia 優傳媒  

新聞 / 我有話說
我有話說》壬寅臘月夜 漫談經國情
2022-01-26 08:29:00
A+
A
A-

蔡英文刻意強調蔣經國堅決反共,不與任何共黨妥協,卻故意略過經國先生不但是位「反台獨」的堅決信念者,更是開放兩岸老兵探親,推動兩岸和平交流的「啟動者」。(圖/取自網路)

 

作者/程富陽(退役上校)

 

在壬寅2022年的農曆臘月,「蔣經國」這三個字,突然在消逝許久的媒體上熱絡了起來。

 

1月13日,由復興崗文教基金會、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與中國青年救國團共同主辦的「走過璀燦 — 懷念經國先生」紀念音樂會,一批經國先生創立的復興崗政校子弟們,竟在冷風淒雨中感人登場,掀起緬懷經國先生的熱潮。

 

繼之,由台北市政府與基督教中華信望愛基金會、蔣經國國際學術交流基金會等單位合作籌擘整建多年,位於基隆河北岸的北安路上,占地規模3.98公頃的「經國七海文化園區」,也在1月22日揭幕,並於隔日正式對外開放。

 

各方政治人物,似乎敏感嗅到了一股「政治味」;突然八方雲集,匯聚園區,為他們淡忘經年的經國先生,說起幾句「公道」與「別有用心」的話來了。

 

最讓人矚目的,當屬蔡英文總統;她似乎意在言外的提及:「蔣經國主政時面臨的兩岸外交挑戰,依然是現在面臨各種變局的重要參考;當時面對兩岸的緊張情勢,蔣經國曾說中華民國能夠生存,是因為中華民國政府世界上堅決反共,不與任何共黨妥協。」

 

但她卻故意略過經國先生不但是位「反台獨」的堅決信念者,更是開放兩岸老兵探親,推動兩岸和平交流的「啟動者」。同時,由蔡總統一手成立的「促轉會」,卻在園區揭幕的前一晚(21日)發出聲明,稱該園區以經國先生命名,屬於「命名空間」類威權象徵,將發函建請北市府依促轉條例,加入轉型正義思維,依法改名辦理。

 

這是典型的「兩手策略」:一手攫取人民對經國先生建設台灣的情感轉移,一手又用東廠似的促轉會,發出怵怵之聲,暗示經國先生是台灣集權統治的禍首,以博取那批台獨者的親睞。這種手法,請恕我們這批堅定的「反台獨者」,實在無法接受。

 

大家都知道,上個世紀的70年代,蔣經國正式崛起,正是臺灣處於陰霾湧盪的年代。當1969年美國逐漸強化與中共的關係之際,他以行政院副院長身分銜蔣公之命,數度訪問美國,並與美國國務卿季辛吉會晤,卻挽回不了尼克森政府與中共結盟,而拋棄復興基地臺灣的決定。

 

還記得, 1970年經國先生訪問美國備受冷落,沒有任何美國媒體在乎他的蒞訪,4月24日星期五中午,正當他前往布拉薩酒店出席美東工商協會的餐會時,竟遭到台獨份子黃文雄與鄭自才的槍殺,才引起美國新聞的重視及漫天報導;台獨人士稱之為「四、二四事件」,而沾沾自喜。

 

1971年中共進入聯合國,數月間,連續20幾個國家與中華民國斷交;緊接著1972年2月尼克森訪問北京,與中共簽訂《上海公報》,承認「一個中國」政策;9月北京與日本建立正式外交。中華民國處於風雨飄搖之中,蔣經國臨危受命,接任嚴家淦先生的行政院長之職。

 

一上任,他即大膽啟用與徵召台籍俊彥,如行政院副院長、內政部長、交通部長、臺灣省主席,台北市長,規定概由本省籍出任。謝東閔、邱創煥、高玉樹、林金生、李登輝、張豐緒、林洋港等人,皆一夕受到重用。他同時加強打貪打腐,刑及祖母王太夫人的親屬,時任行政院人事行政局長兼中央公務人員購置住宅輔助委員會主委的王正誼,在他親自批准下,由調查局長沈之岳收押偵辦,被判處無期徒刑;而黨內的海關副税務司稽查主任白慶國,因貪污受賄被判處死刑;至於尊為高雄市長的楊金虎,亦因貪污被判5年,楊妻加倍,刑期十載。

 

在經濟上,經國先生以「自由制度、統合平衡、平等公開」的原則,於1972年9月宣布「加速台灣農村建設的新措施」,翌年宣佈九大工業計畫(後稱十項建設),一舉解決了1974年全世界遭中東石油漲價的危機,讓台灣的經濟加速起飛,開創了台灣的經濟「奇蹟」。

 

當然,也有人認為經國先生應為之前的吳國禎事件,及後來的雷震、柏楊、李敖及殷海光等事件負責,但儘管如此,仍無法否定經國先生在台灣民主政治上所做的努力。1971年《自由中國》停刊及後來的《文星月刊》被封,台灣言論界的確出現噤若寒蟬的狀況,但當這兩份雜誌的主要成員張俊宏、陳鼓應、許信良、丘宏達、楊國樞等數十位知識份子,聯名發表《國是諍言》時,經國先生主不但沒有壓制,反而召見這些青年領袖,聽取他們的意見,並支持「青年要多講話,青年要關心國事」。

    

並且,為了說服台獨份子,他責成沈之岳局長親自安排,在1972年2月22日,讓台灣在海外的獨立運動人士辜寬敏,得以從日本取道泰國返回台灣,展開溝通與對話,開啟了20世紀80年代台灣政治與文藝自由的「台灣之春」。

 

昨天,政校19期現任復興崗文教基金會的董事長李天鐸,宴請了日前籌辦「走過璀燦 — 懷念經國先生」紀念音樂會的一些好朋友,我忝列其中。在寒夜裡,在酒酣中,大家暢談經國先生在臺灣的為政典範,我們思憶著經國先生昔日這些對台灣的功與過,不知台灣現在的百姓及政治人物是否仍記得?並如何來看待這段歷史?但至少,與席好友們,在這個冷風的壬寅臘月夜,談起經國先生的種種點滴,大夥兒都有一股熱呼呼的感覺!

蔡英文刻意強調蔣經國堅決反共,不與任何共黨妥協,卻故意略過經國先生不但是位「反台獨」的堅決信念者,更是開放兩岸老兵探親,推動兩岸和平交流的「啟動者」。(圖/取自網路)

 

作者/程富陽(退役上校)

 

在壬寅2022年的農曆臘月,「蔣經國」這三個字,突然在消逝許久的媒體上熱絡了起來。

 

1月13日,由復興崗文教基金會、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與中國青年救國團共同主辦的「走過璀燦 — 懷念經國先生」紀念音樂會,一批經國先生創立的復興崗政校子弟們,竟在冷風淒雨中感人登場,掀起緬懷經國先生的熱潮。

 

繼之,由台北市政府與基督教中華信望愛基金會、蔣經國國際學術交流基金會等單位合作籌擘整建多年,位於基隆河北岸的北安路上,占地規模3.98公頃的「經國七海文化園區」,也在1月22日揭幕,並於隔日正式對外開放。

 

各方政治人物,似乎敏感嗅到了一股「政治味」;突然八方雲集,匯聚園區,為他們淡忘經年的經國先生,說起幾句「公道」與「別有用心」的話來了。

 

最讓人矚目的,當屬蔡英文總統;她似乎意在言外的提及:「蔣經國主政時面臨的兩岸外交挑戰,依然是現在面臨各種變局的重要參考;當時面對兩岸的緊張情勢,蔣經國曾說中華民國能夠生存,是因為中華民國政府世界上堅決反共,不與任何共黨妥協。」

 

但她卻故意略過經國先生不但是位「反台獨」的堅決信念者,更是開放兩岸老兵探親,推動兩岸和平交流的「啟動者」。同時,由蔡總統一手成立的「促轉會」,卻在園區揭幕的前一晚(21日)發出聲明,稱該園區以經國先生命名,屬於「命名空間」類威權象徵,將發函建請北市府依促轉條例,加入轉型正義思維,依法改名辦理。

 

這是典型的「兩手策略」:一手攫取人民對經國先生建設台灣的情感轉移,一手又用東廠似的促轉會,發出怵怵之聲,暗示經國先生是台灣集權統治的禍首,以博取那批台獨者的親睞。這種手法,請恕我們這批堅定的「反台獨者」,實在無法接受。

 

大家都知道,上個世紀的70年代,蔣經國正式崛起,正是臺灣處於陰霾湧盪的年代。當1969年美國逐漸強化與中共的關係之際,他以行政院副院長身分銜蔣公之命,數度訪問美國,並與美國國務卿季辛吉會晤,卻挽回不了尼克森政府與中共結盟,而拋棄復興基地臺灣的決定。

 

還記得, 1970年經國先生訪問美國備受冷落,沒有任何美國媒體在乎他的蒞訪,4月24日星期五中午,正當他前往布拉薩酒店出席美東工商協會的餐會時,竟遭到台獨份子黃文雄與鄭自才的槍殺,才引起美國新聞的重視及漫天報導;台獨人士稱之為「四、二四事件」,而沾沾自喜。

 

1971年中共進入聯合國,數月間,連續20幾個國家與中華民國斷交;緊接著1972年2月尼克森訪問北京,與中共簽訂《上海公報》,承認「一個中國」政策;9月北京與日本建立正式外交。中華民國處於風雨飄搖之中,蔣經國臨危受命,接任嚴家淦先生的行政院長之職。

 

一上任,他即大膽啟用與徵召台籍俊彥,如行政院副院長、內政部長、交通部長、臺灣省主席,台北市長,規定概由本省籍出任。謝東閔、邱創煥、高玉樹、林金生、李登輝、張豐緒、林洋港等人,皆一夕受到重用。他同時加強打貪打腐,刑及祖母王太夫人的親屬,時任行政院人事行政局長兼中央公務人員購置住宅輔助委員會主委的王正誼,在他親自批准下,由調查局長沈之岳收押偵辦,被判處無期徒刑;而黨內的海關副税務司稽查主任白慶國,因貪污受賄被判處死刑;至於尊為高雄市長的楊金虎,亦因貪污被判5年,楊妻加倍,刑期十載。

 

在經濟上,經國先生以「自由制度、統合平衡、平等公開」的原則,於1972年9月宣布「加速台灣農村建設的新措施」,翌年宣佈九大工業計畫(後稱十項建設),一舉解決了1974年全世界遭中東石油漲價的危機,讓台灣的經濟加速起飛,開創了台灣的經濟「奇蹟」。

 

當然,也有人認為經國先生應為之前的吳國禎事件,及後來的雷震、柏楊、李敖及殷海光等事件負責,但儘管如此,仍無法否定經國先生在台灣民主政治上所做的努力。1971年《自由中國》停刊及後來的《文星月刊》被封,台灣言論界的確出現噤若寒蟬的狀況,但當這兩份雜誌的主要成員張俊宏、陳鼓應、許信良、丘宏達、楊國樞等數十位知識份子,聯名發表《國是諍言》時,經國先生主不但沒有壓制,反而召見這些青年領袖,聽取他們的意見,並支持「青年要多講話,青年要關心國事」。

    

並且,為了說服台獨份子,他責成沈之岳局長親自安排,在1972年2月22日,讓台灣在海外的獨立運動人士辜寬敏,得以從日本取道泰國返回台灣,展開溝通與對話,開啟了20世紀80年代台灣政治與文藝自由的「台灣之春」。

 

昨天,政校19期現任復興崗文教基金會的董事長李天鐸,宴請了日前籌辦「走過璀燦 — 懷念經國先生」紀念音樂會的一些好朋友,我忝列其中。在寒夜裡,在酒酣中,大家暢談經國先生在臺灣的為政典範,我們思憶著經國先生昔日這些對台灣的功與過,不知台灣現在的百姓及政治人物是否仍記得?並如何來看待這段歷史?但至少,與席好友們,在這個冷風的壬寅臘月夜,談起經國先生的種種點滴,大夥兒都有一股熱呼呼的感覺!

加入好友
優傳媒 版權所有 ©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著作權與轉載授權 / 合作夥伴 / 法律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