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如今連自己是 “中國人” 都不敢説,與它一貫的中心思想,已沒有什麽關聯。這樣一個既喪失記憶,又沒有中心思想的政黨,我的心情正如賈伯斯一樣:“我把死亡看做是件美好的事,因爲死亡,代表著生命的更新。” (圖/取自網路)
作者/薛中鼎
國民黨今天在台灣面臨困境,人盡皆知。我認爲,國民黨困境的根源,在於國民黨的中心思想,與它所面對的現實情況,格格不入。現分析如下:
1. 國民黨的創黨思想
眾所周知,國民黨尊為國父的孫中山先生,在他的《遺囑》中,做了這樣的表述:
《余致力國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國之自由平等》
孫中山著述《三民主義》、《建國方略》、《建國大綱》、《實業計劃》的目的,也很清楚,就是在謀劃,如何將中國帶往富强之路。
中國國民黨的沿革,從最早民國前18年的《興中會》;民國前7年的《同盟會》;民國元年的《國民黨》;民國3年的《中華革命黨》;一直到民國8年,《中國國民黨》才告成立。
這個政黨,一路走來,雖然屢次更名,走得跌跌撞撞,但是他的思想脈絡很清楚。1894年成立《興中會》的宗旨是《驅逐韃虜,恢復中華,創立合衆政府》;1905年成立《同盟會》的宗旨是《驅逐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民國元年改組為《國民黨》,是爲了控制國會;民國3年改組為《中華革命黨》,是爲了號召“二次革命”,討伐袁世凱。
之後,袁世凱稱帝失敗逝世,孫中山《中華革命黨》按指紋,要求對他個人效忠的做法,難以團結人心。民國八年,五四運動爆發,社會氛圍發生很大變化,孫中山乃重新組建《中國國民黨》。
從1894年的《興中會》,到1919年的《中國國民黨》,我們不妨通稱為《國民黨》。
《國民黨》成立的初衷,與最後目的,就是要建立民國,並且使得《國民黨》成爲執政黨。孫中山的所有著作,都是在設想若《國民黨》成爲執政黨,將何以《求中國之自由平等》。
2. 蔣介石的階段性功業
孫中山之後,蔣介石很快就成爲國民黨的領袖。蔣介石是軍人,充分掌握《槍桿子出政權》的道理。1928年國民革命軍進入北平(當時北京稱北平),東北張學良易幟,蔣介石完成了中國形式上的統一。
國民黨入主北平,降下了北洋政府的“五色旗”,以有濃厚黨旗色彩的青天白日滿地紅旗為 “國旗”;以有濃厚黨歌色彩的 “三民主義,吾黨所宗” 之歌,爲“國歌”。
國民黨以黨旗為國旗,以黨歌為國歌,昭示了國民黨已初步完成了孫中山的夢想,國民黨成功的贏得了中華民國的執政權。
蔣介石治國體制,大體上依循孫中山《建國大綱》的軍政、訓政、憲政三個時期。軍政時期要以武力統一全國;訓政時期是以“先知先覺”的國民黨幹部,來教導訓育民衆實行民主政治;訓政之後,再進入憲政時期。
1946年下旬,國民黨召開國民大會制定憲法。1947年12月25日,正式實行憲法,是為“行憲紀念日”。1948年5月20日,中華民國行憲後,第一任總統蔣介石宣誓就職。當時内戰烽火燎原,所以同時又頒佈了《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戒嚴法),凌駕於憲法之上。
國民黨其實很努力的在實行憲政。但是格於形勢,國民黨的憲政,是個有瑕疵的憲政。
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底,國共進行了遼瀋、淮海與平津三大戰役。國民黨以徹底失敗告終。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同年12月13日,蔣介石飛離成都,從此再也沒有機會回到神州大陸。
雖然蔣介石的國民黨,完全被驅離中國大陸,但是在大陸,還是有一個“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簡稱民革)。民革的創始人是孫中山的夫人宋慶齡,與孫中山第一副手廖仲愷的夫人何香凝。廖仲愷在1925年,孫中山逝世數月後,即被暗殺身死,死時任黃埔軍校黨代表,是蔣介石的上級。李敖推測,廖仲愷是被蔣介石暗殺的。但是真相迄今不明。
孫中山晚年主張 “中國革命,當以俄國爲師”,並且實行 “聯俄容共,扶植工農”的政策。蔣介石於1927年清黨,大肆捕殺共產黨員。宋慶齡與何香凝等,指責蔣介石背叛了孫中山,決定另立門戶,於是有了“民革”。
“民革”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之初,在政治協商過程中,扮演一定份量的角色。
今天的民革,在中國大陸 “全國政協”中,佔有 12% 的席次。民革可以在全國政協會議中,依據孫中山的著作與治國理念,向政府與中共黨中央 “提意見”,並且可以藉此弘揚 “民族民權民生” 的理念。
所以説,大陸時期國民黨也是一分爲二。右派是蔣介石爲首的國民黨,敗走台灣;左派是宋慶齡爲首的“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民革),留在大陸。兩個黨派,一在中,一在台,都是排名第一的在野黨。
論際遇,大陸的民革,還比較得到執政黨的尊重;台灣的國民黨,不斷被執政黨羞辱。
蔣介石在中國近代史,有階段性的功業。他在“槍桿子出政權”的思想引導之下,帶引國民黨打下了江山。孫中山能有今天的“國父”榮耀,部分要歸功於蔣介石。
設想沒有蔣介石的成功北伐,沒有馮玉祥的倒戈背叛吳佩孚,當年北洋政府,將由吳佩孚主政。如果吳佩孚領導中國,孫中山自然也就當不成“國父”了。
所以,歷史人物的名留千古,也有“氣運”的原因。
很可惜,蔣介石國民黨在中國大陸的執政權力,只延續到1949年,就被徹底逐出大陸,造成了今天國民黨的困境。
3. 國民黨中心思想的困境
自1894年孫中山成立《興中會》,一直到1949年蔣介石黯然離開成都,國民黨的中心思想非常清楚,就是要《求中國之自由平等》。孫中山的著作,《三民主義》、《建國方略》、《建國大綱》,都是國民黨用來治理國家的工具。
孫中山革命目的《在求中國之自由平等》,何謂自由?何謂平等?答案很清楚,唯有國强民富,才有自由,才有平等。
換句話説,孫中山所追求的,也就是今天中國大陸所念茲在兹的《國家富强》與《民族復興》。
國民黨的境遇,可以比喻做公司治理。公司的董事會,有治理公司的權力與責任。如果原董事會沒幹好,被趕走了,公司已有新的董事會,原來被趕走的董事會成員,還緊抱著治理公司的企劃書,整天唸唸有詞,已沒有任何意義。
直接的說,國民黨的中心思想,與存在的目的,都是爲了《求中國之自由平等》。現在台灣的國民黨,連自己是 “中國人” 都不敢説,這樣的國民黨,與國民黨的中心思想,還有什麽關聯?
當下的國民黨,經歷過三次裂變,與“原始正統”國民黨的概念,已大不相同了:
第一次,1949年國民黨退出大陸,被大陸人民所抛棄。
第二次,1971年退出聯合國,被國際社會所抛棄。
第三次,2016年民進黨全面執政,被台灣人民所抛棄。
三次裂變後的國民黨,好像一個得了失智症的老人,已逐漸失去記憶。國民黨已不記得國父遺囑《在求中國之自由平等》;不記得孫中山的臨終叮嚀《和平奮鬥救中國》;不記得《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現在,更連自己是《中國人》都不記得了。
國民黨有人在呼喊“要團結”。問題是,一個失智老人,沒有中心思想,沒有行動能力,如何團結?
梁山泊好漢,都知道要樹立一個《替天行道》的中心思想,把大夥凝聚在一起,國民黨有什麽中心思想?
有的失智老人,雖然記憶力不斷衰退,但是四肢還有行動力,可以撐個十年。我預期國民黨的未來歲月,也是如此。
一代奇才賈伯斯,知道自己得了胰腺癌症,將不久於人世,他很豁達的說:
“我把死亡看做是件美好的事,因爲死亡,代表著生命的更新。”
對於國民黨這樣一個既喪失記憶,又沒有中心思想的政黨,我是以賈伯斯的心情,來看待他的隕落。
注1:本文引用賈伯斯的話,是美國正港賈伯斯(Steve Jobs),不是台灣的賈伯斯。台灣的賈伯斯(Fake Doctor),説不出這樣的話。
注2:理論上來説,國民黨還有一個選擇。不過這個選擇不方便説,所以不説也罷。
作者簡介
薛中鼎,大學讀理科,有比較嚴格的邏輯訓練,後來在政大讀企管碩士,美國讀管理科學博士。
大約有北方遊牧民族的基因,所以換了些不同的工作領域,在美國、北京與台灣都生活多年。雖然“遊牧”四方, 對於中國文學與歷史,尤其是文學與歷史的關聯性,以及歷史變遷的邏輯性,一直有濃厚的興趣。喜歡嘗試著以百年後歷史學家的角度,來分析探討當下的現象與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