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婉真說故事》鄭文燦,歷史不是用腳踩的 是要用心讀的! - umedia 優傳媒  

新聞 / 談古論今
陳婉真說故事》鄭文燦,歷史不是用腳踩的 是要用心讀的!
2021-12-01 07:00:00
A+
A
A-

桃園市政府斥資5億餘元興建的「1895乙未保台紀念公園」近日完工,工程費來自前瞻基礎建設特別預算,蔡政府號稱是下個世代需要的建設,是要平衡區域發展、扭轉重北輕南的目標,但不知這個名實不符的水泥公園符合了哪一項建設目標?圖/陳婉真翻拍自桃園市政府網站

 

作者/陳婉真

 

桃園市政府斥資5億1千多萬元,在平鎮區興建完成占地3.66公頃的1895乙未保台紀念公園」,經費來源為客家委員會補助78%,市府配合款支出22%。設施包括地下1層停車場及展示空間、地上1層服務中心,地上服務中心可作為提供輕食飲品與旅遊服務的休憩空間,將由平鎮區公所籌備委外招標。

 

這項被市府形容為「國家級設計及藝術活動,彰顯客家團結精神」的計畫,是桃園市政府向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爭取到「前瞻基礎建設計畫」中、「城鄉建設計畫」裡、「浪漫台三線」子計畫的經費。前瞻計畫是蔡英文在第一任總統的2017年提出,蔡英文表示,該計畫是由政府帶頭全面擴大基礎建設的投資,總投資額為8年8千8百多億元的特別預算,希望能讓下一個世代需要的建設快速到位,並促進地方發展與區域平衡,扭轉重北輕南。

 

桃園市政府以19世紀台灣死傷最慘重的乙未戰爭為名的公園,除了地下室上下樓梯口放置的電視機重複播放一部卡通影片之外,找不到任何和乙未戰爭有關的指引或說明。這是對歷史的褻瀆,也是對死難先人的不敬。

 

從媒體得知「乙未保台紀念公園」的開幕,令人相當關注。乙未戰爭是甲午戰爭的第二年(1895年),清朝將台灣永久割讓予日本,日人依馬關條約進駐台灣時,幾乎從北到南都受到台灣人的抵抗。從5月29日,日軍部隊由今新北市貢寮區的澳底登陸開始,經過半年以上的戰爭。期間台灣人成立「台灣民主國」,除了劉永福的「黑旗軍」和唐景崧的「廣勇」,各地很多人自發組成義軍,即便武力配備均遠不如日本的正規軍,台灣人依舊奮勇抵抗,其中以八卦山一役死傷最為嚴重。後因台灣民主國兩位總統唐景崧及劉永福都逃離台灣,首任台灣總督樺山資紀於同年11月18日,向京都大本營報告:「全島悉予平定」。

 

乙未戰爭是19世紀台灣人死傷最嚴重的歷史事件,日軍雖說只有515人負傷,164人戰死,卻有人懷疑這個數目被少報了,這還不包括數千名因感染霍亂、瘟疫等「風土病」而死的日軍。

 

根據《靖國神社志》的資料顯示,不含病死與意外事故死亡,在台灣戰場被抗日軍民擊斃的日軍最高可能達1,436人。日軍的死傷之慘重,連主將北白川宮能久親王都戰死,這樣的犧牲是日軍登陸前始料未及的。

 

而台灣人的死傷人數更是難以估計,依照《臺灣治績誌》指出:「各戰場遺留的屍體在七、八千人以上。」因此,乙未戰事陣亡的台灣人,至少有14,000人。

 

設於彰化八卦山的乙未保台和平紀念公園,圓形牆裡面放置乙未戰殁者骨骸,縣府每年都會前往祭拜。

 

事隔70年的1965年,彰化縣政府為興建體育館拓寬道路,在八卦山「坑子內」的淺山,發現679具遺骸,研判是乙未戰爭陣亡義軍的遺骨,縣府乃於八卦山大佛後面不遠處興建「八卦山抗日烈士紀念碑公園」,並於1983年將遺骸移奉至此接受憑弔,縣府民政局每年中元節前後都會前往祭拜。

彰化縣政府在八卦山原彰化神社參道階梯旁,設立「1895八卦山抗日保台史蹟館」。

 

這個抗日烈士公園於2008年重新規劃整修,更名為「乙未保台和平紀念公園」,並在原彰化神社階梯參道旁的防空洞,規劃設立「1895八卦山抗日保台史蹟館」。它雖然只是彰化縣政府利用文化局的閱覽室,及戰時的防空壕改建而成,至少規模粗具,有關乙未戰爭前後的史料也搜集了一些,讓參觀人士至少得到初步完整的概念。

 

館內展示台灣民主國旗及錢幣(官銀票)等史料。

 

即便是這樣,縣府當初把史蹟館劃歸城市及觀光處主管,目的應是發展觀光的考量,但完工後不但外界鮮少知道,恐怕接任的縣長也不知道彰化縣有這個全台獨一無二的乙未保台史蹟館,慢慢的史蹟館雖然還有志工輪值,展品越來越少,即將淪為蚊子館的命運。

 

這個經驗說明台灣人——尤其是政治人物對歷史的鄙視或漠視,空有這個19世紀台灣人死傷最嚴重、台灣改朝換代動盪年代的重要歷史場館,如果沒有主政者刻意導引(譬如規劃為縣內中小學生戶外教學必訪行程),終究是毫無意義的事。

 

再回頭過來看,桃園市政府不斷宣傳乙未保台紀念公園的工程之宏偉、意義之深遠,還獲得「國家卓越建設獎」、「桃園市政府公共工程金品獎」等獎項肯定。鄭文燦還說,「1895乙未保台紀念公園」是國家級公園,設計創意展現高度,採用不落柱環形跨橋設計,「乙未之環」象徵共同保護家園的團結,足以超越對立和斷裂,跨越族群與時代,合力抵抗外侮的精神。

 

然而,我們只看到盛大的開幕儀式中有光雕秀,有很熱鬧的大拜拜儀式,三天過後,它只成為桃園升格後市區一個充滿水泥建築、地下室停車空間不小的社區公園;除了一塊生銹的「1895乙未保台紀念公園」鐵製招牌之外,就只有地下室兩個行人上下樓梯出口處,及收費站門口共計3台電視機,不斷重複播放一則有關乙未戰爭的卡通影片,如此而已!鄭文燦竟然在開幕典禮中洋洋得意的說,歷史就在我們的腳底下

 

明明是直轄市一個社區的公園,卻擺放一個鐵製招牌,公園名稱是嚇死人的「乙未保台紀念公園」,卻毫無任何解說或紀念物。鄭文燦市長還洋洋得意說歷史就在我們的腳底下。鄭市長,歷史不是用腳踩踏的,是要用心去讀的。

 

請問鄭市長這是什麼意思?難道來這個公園走走玩玩用腳踩踏就能讓人民學習到那段歷史了嗎?

 

你花了5億多的天文預算,以兩年的時間興建一個新興都市的社區公園,既然掛上乙未戰爭的名稱,好歹也要設個展示館,把1895年發生的史實,讓絕大多數根本不知台灣史的民眾有些基本概念吧?你那龐大的清水模水泥牆,至少可以把找得到的、史冊記載的,一百多年前為保護家園死難的客家義民的大名鏤刻上去吧?你至少可以好好規劃一個不輸彰化縣政府規模的乙未戰爭史料展示館,讓全桃園市,甚至全國的中小學生前去作戶外教學,讓台灣史教材嚴重欠缺的國民中小學生,有機會前往體會客家義民誓死保衛家鄉、拒絕外人入侵的可歌可泣歷史故事吧?歷史是要用心讀的,不是把它踩在腳底下的!

 

我們看日本二戰時被投下兩顆原子彈的廣島和長崎兩地,都設有莊嚴肅穆的紀念公園,展覽館不但展出原子彈爆炸當時的照片紀念物等,館方人員至今從未間斷的查訪原子彈爆炸時,受災地區的家戶名單,以及倖存者的後續生活情形追踪等。日本各級學校學生都會安排戶外教學,學生們透過摺紙鶴及實地參觀等活動,對於七十多年前發生在自己國家的慘劇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日本長崎原爆點,戰後設置原爆平和公園,日本人持續整理原爆死難者及倖存者名單,每年都會舉辦活動,來自全國各地學校學生以摺紙鶴表達他們對和平的期望。歷史教育是要一點一滴用心推廣的,不是空口白話用腳踩的。(圖/以上均為陳婉真拍攝)

 

反觀台灣的歷史教育,以往戒嚴時期被打壓扭曲,不要說學生,連歷史老師都不知道我們這塊土地上發生過的事件,對土地沒有感情,怎麼可能冀望年輕人在敵人入侵時奮勇保衛家園?

 

而當初蔡政府所謂下個世代需要的建設、所謂平衡區域發展、所謂扭轉重北輕南的目標,請問這個名實不符的水泥公園符合了哪一項建設目標?

 

 

作者簡介

陳婉真,曾擔任《中國時報》記者、美國《美麗島週刊》創辦人、立法委員、國大代表、台灣產業文化觀光推展協會理事長、綠色台灣文教基金會執行長等職務。

她生於彰化縣,從小立志當新聞工作者,台灣師範大學畢業便後順利考進中國時報,仗義執言和使命必達、務實求真的精神,讓她在新聞界以犀利觀點聞名。

她在戒嚴時期挑戰禁忌,即投入政治改革,因此成為黑牢裡的政治犯,但是無畏無懼的堅持理想,不論藍綠執政,從不向威權低頭。

現在是自由撰稿人,想記錄主流媒體忽略的真實台灣故事,挖掘更多因為政權更迭而被埋沒的歷史。

桃園市政府斥資5億餘元興建的「1895乙未保台紀念公園」近日完工,工程費來自前瞻基礎建設特別預算,蔡政府號稱是下個世代需要的建設,是要平衡區域發展、扭轉重北輕南的目標,但不知這個名實不符的水泥公園符合了哪一項建設目標?圖/陳婉真翻拍自桃園市政府網站

 

作者/陳婉真

 

桃園市政府斥資5億1千多萬元,在平鎮區興建完成占地3.66公頃的1895乙未保台紀念公園」,經費來源為客家委員會補助78%,市府配合款支出22%。設施包括地下1層停車場及展示空間、地上1層服務中心,地上服務中心可作為提供輕食飲品與旅遊服務的休憩空間,將由平鎮區公所籌備委外招標。

 

這項被市府形容為「國家級設計及藝術活動,彰顯客家團結精神」的計畫,是桃園市政府向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爭取到「前瞻基礎建設計畫」中、「城鄉建設計畫」裡、「浪漫台三線」子計畫的經費。前瞻計畫是蔡英文在第一任總統的2017年提出,蔡英文表示,該計畫是由政府帶頭全面擴大基礎建設的投資,總投資額為8年8千8百多億元的特別預算,希望能讓下一個世代需要的建設快速到位,並促進地方發展與區域平衡,扭轉重北輕南。

 

桃園市政府以19世紀台灣死傷最慘重的乙未戰爭為名的公園,除了地下室上下樓梯口放置的電視機重複播放一部卡通影片之外,找不到任何和乙未戰爭有關的指引或說明。這是對歷史的褻瀆,也是對死難先人的不敬。

 

從媒體得知「乙未保台紀念公園」的開幕,令人相當關注。乙未戰爭是甲午戰爭的第二年(1895年),清朝將台灣永久割讓予日本,日人依馬關條約進駐台灣時,幾乎從北到南都受到台灣人的抵抗。從5月29日,日軍部隊由今新北市貢寮區的澳底登陸開始,經過半年以上的戰爭。期間台灣人成立「台灣民主國」,除了劉永福的「黑旗軍」和唐景崧的「廣勇」,各地很多人自發組成義軍,即便武力配備均遠不如日本的正規軍,台灣人依舊奮勇抵抗,其中以八卦山一役死傷最為嚴重。後因台灣民主國兩位總統唐景崧及劉永福都逃離台灣,首任台灣總督樺山資紀於同年11月18日,向京都大本營報告:「全島悉予平定」。

 

乙未戰爭是19世紀台灣人死傷最嚴重的歷史事件,日軍雖說只有515人負傷,164人戰死,卻有人懷疑這個數目被少報了,這還不包括數千名因感染霍亂、瘟疫等「風土病」而死的日軍。

 

根據《靖國神社志》的資料顯示,不含病死與意外事故死亡,在台灣戰場被抗日軍民擊斃的日軍最高可能達1,436人。日軍的死傷之慘重,連主將北白川宮能久親王都戰死,這樣的犧牲是日軍登陸前始料未及的。

 

而台灣人的死傷人數更是難以估計,依照《臺灣治績誌》指出:「各戰場遺留的屍體在七、八千人以上。」因此,乙未戰事陣亡的台灣人,至少有14,000人。

 

設於彰化八卦山的乙未保台和平紀念公園,圓形牆裡面放置乙未戰殁者骨骸,縣府每年都會前往祭拜。

 

事隔70年的1965年,彰化縣政府為興建體育館拓寬道路,在八卦山「坑子內」的淺山,發現679具遺骸,研判是乙未戰爭陣亡義軍的遺骨,縣府乃於八卦山大佛後面不遠處興建「八卦山抗日烈士紀念碑公園」,並於1983年將遺骸移奉至此接受憑弔,縣府民政局每年中元節前後都會前往祭拜。

彰化縣政府在八卦山原彰化神社參道階梯旁,設立「1895八卦山抗日保台史蹟館」。

 

這個抗日烈士公園於2008年重新規劃整修,更名為「乙未保台和平紀念公園」,並在原彰化神社階梯參道旁的防空洞,規劃設立「1895八卦山抗日保台史蹟館」。它雖然只是彰化縣政府利用文化局的閱覽室,及戰時的防空壕改建而成,至少規模粗具,有關乙未戰爭前後的史料也搜集了一些,讓參觀人士至少得到初步完整的概念。

 

館內展示台灣民主國旗及錢幣(官銀票)等史料。

 

即便是這樣,縣府當初把史蹟館劃歸城市及觀光處主管,目的應是發展觀光的考量,但完工後不但外界鮮少知道,恐怕接任的縣長也不知道彰化縣有這個全台獨一無二的乙未保台史蹟館,慢慢的史蹟館雖然還有志工輪值,展品越來越少,即將淪為蚊子館的命運。

 

這個經驗說明台灣人——尤其是政治人物對歷史的鄙視或漠視,空有這個19世紀台灣人死傷最嚴重、台灣改朝換代動盪年代的重要歷史場館,如果沒有主政者刻意導引(譬如規劃為縣內中小學生戶外教學必訪行程),終究是毫無意義的事。

 

再回頭過來看,桃園市政府不斷宣傳乙未保台紀念公園的工程之宏偉、意義之深遠,還獲得「國家卓越建設獎」、「桃園市政府公共工程金品獎」等獎項肯定。鄭文燦還說,「1895乙未保台紀念公園」是國家級公園,設計創意展現高度,採用不落柱環形跨橋設計,「乙未之環」象徵共同保護家園的團結,足以超越對立和斷裂,跨越族群與時代,合力抵抗外侮的精神。

 

然而,我們只看到盛大的開幕儀式中有光雕秀,有很熱鬧的大拜拜儀式,三天過後,它只成為桃園升格後市區一個充滿水泥建築、地下室停車空間不小的社區公園;除了一塊生銹的「1895乙未保台紀念公園」鐵製招牌之外,就只有地下室兩個行人上下樓梯出口處,及收費站門口共計3台電視機,不斷重複播放一則有關乙未戰爭的卡通影片,如此而已!鄭文燦竟然在開幕典禮中洋洋得意的說,歷史就在我們的腳底下

 

明明是直轄市一個社區的公園,卻擺放一個鐵製招牌,公園名稱是嚇死人的「乙未保台紀念公園」,卻毫無任何解說或紀念物。鄭文燦市長還洋洋得意說歷史就在我們的腳底下。鄭市長,歷史不是用腳踩踏的,是要用心去讀的。

 

請問鄭市長這是什麼意思?難道來這個公園走走玩玩用腳踩踏就能讓人民學習到那段歷史了嗎?

 

你花了5億多的天文預算,以兩年的時間興建一個新興都市的社區公園,既然掛上乙未戰爭的名稱,好歹也要設個展示館,把1895年發生的史實,讓絕大多數根本不知台灣史的民眾有些基本概念吧?你那龐大的清水模水泥牆,至少可以把找得到的、史冊記載的,一百多年前為保護家園死難的客家義民的大名鏤刻上去吧?你至少可以好好規劃一個不輸彰化縣政府規模的乙未戰爭史料展示館,讓全桃園市,甚至全國的中小學生前去作戶外教學,讓台灣史教材嚴重欠缺的國民中小學生,有機會前往體會客家義民誓死保衛家鄉、拒絕外人入侵的可歌可泣歷史故事吧?歷史是要用心讀的,不是把它踩在腳底下的!

 

我們看日本二戰時被投下兩顆原子彈的廣島和長崎兩地,都設有莊嚴肅穆的紀念公園,展覽館不但展出原子彈爆炸當時的照片紀念物等,館方人員至今從未間斷的查訪原子彈爆炸時,受災地區的家戶名單,以及倖存者的後續生活情形追踪等。日本各級學校學生都會安排戶外教學,學生們透過摺紙鶴及實地參觀等活動,對於七十多年前發生在自己國家的慘劇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日本長崎原爆點,戰後設置原爆平和公園,日本人持續整理原爆死難者及倖存者名單,每年都會舉辦活動,來自全國各地學校學生以摺紙鶴表達他們對和平的期望。歷史教育是要一點一滴用心推廣的,不是空口白話用腳踩的。(圖/以上均為陳婉真拍攝)

 

反觀台灣的歷史教育,以往戒嚴時期被打壓扭曲,不要說學生,連歷史老師都不知道我們這塊土地上發生過的事件,對土地沒有感情,怎麼可能冀望年輕人在敵人入侵時奮勇保衛家園?

 

而當初蔡政府所謂下個世代需要的建設、所謂平衡區域發展、所謂扭轉重北輕南的目標,請問這個名實不符的水泥公園符合了哪一項建設目標?

 

 

作者簡介

陳婉真,曾擔任《中國時報》記者、美國《美麗島週刊》創辦人、立法委員、國大代表、台灣產業文化觀光推展協會理事長、綠色台灣文教基金會執行長等職務。

她生於彰化縣,從小立志當新聞工作者,台灣師範大學畢業便後順利考進中國時報,仗義執言和使命必達、務實求真的精神,讓她在新聞界以犀利觀點聞名。

她在戒嚴時期挑戰禁忌,即投入政治改革,因此成為黑牢裡的政治犯,但是無畏無懼的堅持理想,不論藍綠執政,從不向威權低頭。

現在是自由撰稿人,想記錄主流媒體忽略的真實台灣故事,挖掘更多因為政權更迭而被埋沒的歷史。

加入好友
優傳媒 版權所有 ©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著作權與轉載授權 / 合作夥伴 / 法律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