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應重新審視本身條件及角色,成為半導體人才貯備及產業轉型的發動機,才是真正的「王道」。(圖/取自網路)
作者/徐作聖(陽明交通大學兼任教授)
在政府積極推動下,全台多所高校競相成立半導體研發學院,喊出了「創新」、「智能」、「永續」等口號,但無具體的聚焦,除了造成人才排擠效應外,對產業發展能夠提供多少實質助力也有待觀察。回顧2000年「兩兆双星」時代,政府及高校也曾大聲疾呼加強培育半導體研發人才,最終人才培育變成學術論文發表,至今無法達標。
在滿朝多為法律人的政府,政府中人技術專業不足卻信心超強破表,希圖鉅細靡遺、包山包海,全盤掌握產業的脈動,然而終將因條件不足,落得只能「拾人牙慧」,繼續當產業代工的先驅。
一般人討論產學合作,成功則誇稱企業有眼光及實力,失敗則責備學界科研不給力,這種似是而非的論調,其實完全忽略了產學合作的實質功效,需要改變。
半導體產業是個高度跨領域的行業,技術涵蓋面甚廣,產業聚落包括了基礎理論及實務。近年來半導體產業發生了急劇的變化,從Google 發表差異化TPU 及 Chromebook CPU等智能產品趨勢來看,全球半導體將從標準產品ASSP,朝智能設計與產品客製化的途徑發展。將涉及以下這些問題:大學直接介入半導體的發展是否能有效解決客製化?哪些專業項目是大學能夠提供的?產業學院的聚焦與優勢在哪裡?學院派在智能轉型契機中的角色又是什麼?
在全面智能化的影響下,半導體產業客製化更加成為常態,上游設備業、下游封裝測試、特殊設備的優化操作等項目都是高精密手工藝品的運用,這些都是學院派「教不來」的領域!業者多靠在工作中學習(on the job training) 來達成。
大學專注於尖端领域的開發,但缺乏產業經營的實務經驗,再加上研發規模及資金的不足,難以真正滿足產業所需。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提供基礎理論及多元化知識的教育與實務經验師资的養成,包括多元化基礎理論與知識、智慧網路應用與管理、先進材料、製程設備、封裝測試、周邊耗材等領域。
在分佈式經濟專業化的條件下,發展自成格局的差異化,更能與時俱進,提升「護國神山」的能量,而多元化人才培育正是產業轉型的關鍵。大學應重新審視本身條件及角色,成為半導體人才貯備及產業轉型的發動機,才是真正的「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