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丙喜打嘴鼓》後疫情,就喘口氣吧! - umedia 優傳媒  

新聞 / 百家爭鳴
黃丙喜打嘴鼓》後疫情,就喘口氣吧!
2021-10-22 07:26:00
A+
A
A-

心靜了,才容得下時間的音符,並將它轉變成為悠閒的旋律。(圖/取自網路)

 

作者/黃丙喜(國家公益發展協進會理事長)

 

天底下的事務,眼見不一定可信;閉起眼睛,用心感受,反而才能體會其中的真。當前雜音充斥的台灣正需要我們閉眼靜思。

 

新冠疫情雙十前降低警戒,緊接著的國慶連續假期,高速公路塞滿了車,風景遊樂區、賣場也萬頭攢動。大家的生活、工作好似又回到忙碌的時刻。

 

台灣都會區的生活步調現在幾乎是用小時數算,大台北地區的人如果晚到十五分鐘會被認為不禮貌,遲到超過半小時那鐵定被抱怨,而又不事先通告,肯定挨罵。

 

其實,我們的生活、工作裡多一些「遲到就遲到了吧」的洒脫,乘機轉念,喘口氣,是件好事。

 

有次去北藝大看畫展,這幾句話很值得大家思考:我們的苦惱多半來自於,沒有趕上某一班車、某一個約會、某一場電影或某一項心中既定的事。那一些由時間衍生的一切向前跑的人事時地物的場景,和按照既定程序的安排,莫名地讓我們的心理突然躁動了起來。

 

「遲了!遲了又怎樣呢?」我們的人生說長不長,說短不短;然而,確實也不必每班車都是去坐高鐵的,有時也去坐坐台鐵。「人生有時為甚麼不能往後看,給身心都做些駐足、休憇和停留呢?」轉換、轉念,都是人的身和心脫胎換骨的必要修行。

 

稍事停頓,靜下心來,從容地欣賞世界自然景觀的時日、季節乃至分秒的變化,在它看似盡頭,但峰迴路轉的路徑中,是那麼的生生不息和生趣盎然!何必事事都行色匆匆呢?台鐵的速度是慢了些,但每一站的舊日風景都有它歸鄉的人文記憶,喚醒著遊子們溫暖的心靈,不是嗎?

 

科技應該是替我們增加生活和工作效率的,但今天我們的生活卻充滿著太多工作的雜訊,收一些不需要的Line、微信、臉書,開一些不必須的會,談一些不必要的談判;吃一些不一定要的飯,喝一些不一定要的酒,買一些不一定要的東西。於是,生活在現代的我們,把自己忙得像隻撞針,身心俱疲。

 

短暫的休憩是有用的,它能使你耳聰目明,充滿情感和感像力。生活和工作的品質其實是個藝術,不只是科技和資訊的技術。慢條才能斯理;忘形才能得意。

 

眼睛、視覺畫面和媒體是一個關連的世界。希臘神話中的先知特瑞西阿斯(Tiresias)是盲人,但他卻比其它諸神有更多的想像和豐富的洞察力。英文的insight,除了要用眼睛看,更要用心去感像,就像失聰了的貝多芬,做了更多內在的追尋,作品反而更為動人。

 

心靜了,才容得下時間的音符,並將它轉變成為悠閒的旋律。

 

遲了,就喘口氣吧!忘了帶手機,就給自己一段沒有資訊可以掌控你的清靜吧!放慢步調,忘掉框框,放下塵俗,悠然地欣賞這個世界的一花一草、一動一靜,不正好還給自己以法界看世界的本性初心!

 

人家說:走太急,痛的是腳;想太多,累的是心。別再整天追逐時間,每件事想東想西,把自己搞得毛毛躁躁了!遲了 ! 遲了就喘口氣吧!

 

作者簡介

黃丙喜,筆耕公共政策三十年,期許為國泰民安增動力,為社會公義添喉舌。

出身新聞媒體,而後轉任台灣大型和跨國企業,赴美獲管理學博士,先後在南洋理工大學、芬蘭厄爾托大學和台灣科技大學教授IMBA和EMBA學程,並任國發會、經濟部、衛福部等政府機構專案顧問,負責政策前瞻、國會溝通和危機管理。

心靜了,才容得下時間的音符,並將它轉變成為悠閒的旋律。(圖/取自網路)

 

作者/黃丙喜(國家公益發展協進會理事長)

 

天底下的事務,眼見不一定可信;閉起眼睛,用心感受,反而才能體會其中的真。當前雜音充斥的台灣正需要我們閉眼靜思。

 

新冠疫情雙十前降低警戒,緊接著的國慶連續假期,高速公路塞滿了車,風景遊樂區、賣場也萬頭攢動。大家的生活、工作好似又回到忙碌的時刻。

 

台灣都會區的生活步調現在幾乎是用小時數算,大台北地區的人如果晚到十五分鐘會被認為不禮貌,遲到超過半小時那鐵定被抱怨,而又不事先通告,肯定挨罵。

 

其實,我們的生活、工作裡多一些「遲到就遲到了吧」的洒脫,乘機轉念,喘口氣,是件好事。

 

有次去北藝大看畫展,這幾句話很值得大家思考:我們的苦惱多半來自於,沒有趕上某一班車、某一個約會、某一場電影或某一項心中既定的事。那一些由時間衍生的一切向前跑的人事時地物的場景,和按照既定程序的安排,莫名地讓我們的心理突然躁動了起來。

 

「遲了!遲了又怎樣呢?」我們的人生說長不長,說短不短;然而,確實也不必每班車都是去坐高鐵的,有時也去坐坐台鐵。「人生有時為甚麼不能往後看,給身心都做些駐足、休憇和停留呢?」轉換、轉念,都是人的身和心脫胎換骨的必要修行。

 

稍事停頓,靜下心來,從容地欣賞世界自然景觀的時日、季節乃至分秒的變化,在它看似盡頭,但峰迴路轉的路徑中,是那麼的生生不息和生趣盎然!何必事事都行色匆匆呢?台鐵的速度是慢了些,但每一站的舊日風景都有它歸鄉的人文記憶,喚醒著遊子們溫暖的心靈,不是嗎?

 

科技應該是替我們增加生活和工作效率的,但今天我們的生活卻充滿著太多工作的雜訊,收一些不需要的Line、微信、臉書,開一些不必須的會,談一些不必要的談判;吃一些不一定要的飯,喝一些不一定要的酒,買一些不一定要的東西。於是,生活在現代的我們,把自己忙得像隻撞針,身心俱疲。

 

短暫的休憩是有用的,它能使你耳聰目明,充滿情感和感像力。生活和工作的品質其實是個藝術,不只是科技和資訊的技術。慢條才能斯理;忘形才能得意。

 

眼睛、視覺畫面和媒體是一個關連的世界。希臘神話中的先知特瑞西阿斯(Tiresias)是盲人,但他卻比其它諸神有更多的想像和豐富的洞察力。英文的insight,除了要用眼睛看,更要用心去感像,就像失聰了的貝多芬,做了更多內在的追尋,作品反而更為動人。

 

心靜了,才容得下時間的音符,並將它轉變成為悠閒的旋律。

 

遲了,就喘口氣吧!忘了帶手機,就給自己一段沒有資訊可以掌控你的清靜吧!放慢步調,忘掉框框,放下塵俗,悠然地欣賞這個世界的一花一草、一動一靜,不正好還給自己以法界看世界的本性初心!

 

人家說:走太急,痛的是腳;想太多,累的是心。別再整天追逐時間,每件事想東想西,把自己搞得毛毛躁躁了!遲了 ! 遲了就喘口氣吧!

 

作者簡介

黃丙喜,筆耕公共政策三十年,期許為國泰民安增動力,為社會公義添喉舌。

出身新聞媒體,而後轉任台灣大型和跨國企業,赴美獲管理學博士,先後在南洋理工大學、芬蘭厄爾托大學和台灣科技大學教授IMBA和EMBA學程,並任國發會、經濟部、衛福部等政府機構專案顧問,負責政策前瞻、國會溝通和危機管理。

加入好友
優傳媒 版權所有 ©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著作權與轉載授權 / 合作夥伴 / 法律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