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立寧隨想錄》漫談中西神話中的龍 - umedia 優傳媒  

新聞 / 百家爭鳴
戴立寧隨想錄》漫談中西神話中的龍
2021-09-24 07:00:00
A+
A
A-

作者/戴立寧

 

「龍」 這個字正式引起我的注目是在1996年。這一年我從公職退休擔任華僑銀行董事長。

 

華僑銀行是1961年成立的台灣第一家民營銀行;老銀行、問題多,人謀不臧,虧損連連。我之銜命,負有重塑形象、浴火重生的任務。為了徹底改變僑銀的社會形象,徵詢了著名公關公司 奧美(Ogilvy)的建議,舉辦了一次公開徵求改名活動。

 

華僑銀行徵求改名的原則,我援引了禪宗第一代傳承的故事。

 

相傳禪宗初祖達摩在華傳法9年,想回家了;召集了門人,要他們演釋一下所學。門人中有得其「」者;有得其「」者;有得其「」者;達摩皆不顧。到了看見慧可的演釋,達摩高興地說:「你已得到我的」。慧可於是成了中國禪宗的二祖。

 

我的要求:華僑銀行的改名,不必拘泥「 皮.肉.骨」的一致,但要求「精.髓」相合。

 

在2000多份應徵稿中, 主辦最後選取了2案, 要我擇其一。並推荐居前的 「全華銀行」,說: 「全華」兩字,形體左右全對稱,意義涵蓋了全體華人,不僅得「華僑」兩字的精髓,連它的「皮、肉.骨」,也都照顧到了。

 

但我圈選了位列第二的「龍的銀行」。

 

我之所以選取:「龍的銀行」,主要因為這樣的命名,颠覆了傳統銀行命名的框架, 與浴火重生的概念相結合,而生徹底變革的聯想。它朗朗上口、容易記憶;和「龍的傳人」這首傳唱度極高的的民歌,相互呼應,增添了不少話題, 喚醒了無數國魂。更何況:白話文,符合我做一個不同於其他傳統銀行的訴求和主張  …。

 

一旦選定, 奧美的主辦高興極了。他說,這樣的命名,將來在推廣/公關費用, 可以節省千萬元以上。果然,事隔數十年之後,還有人問我:董事長,「龍的銀行」,現在如何了?

 

龍的銀行命名模式不同於一般銀行,一旦入選,立即引起廣大反響。有好心人指點我:龍在聖經中為惡物,用之為銀行名稱,務必慎重再慎重。

 

為此,我查閱諸多典籍,想知道「龍」在東西方神話中究竟是什麼樣的形象。


有人說:在西方文化中,龍的形象與東方的概念是大相逕庭;只是當初翻譯「dragon」時,不小心誤用了「龍」這個字…。

但我的發現恰恰地相反。

 

東方的「龍」和西方的「龍」,無論是形象和象徵意義上,可說是大同小異,相差無幾;就算是中國龍,也會因時因地,陳現不同的變種異形(如:中國龍一般無翅,但應龍有翼)。西方龍亦復如此,這些些微的差異,大可略而不計。

 

東方西方「龍」的最初,可能都是一種傳之於圖騰、類似蛇而非蛇的的虛幻生物,孔武有力,卵生,因戰爭/民族融合,而使龍的形象和寓意日漸複雜而豐富。

 

古希臘神話中的龍常常以寶物守護者的身份出現;如「金蘋果」和 「金羊毛」故事中的龍。海克力斯 (Heracles) 成功盜取金蘋果而被奉為英雄,在西方掠奪文化的思維下,盡忠守職的龍,竟然慢慢被打成了反派。後期更受了基督教文明的影響,《新約全書》啟示錄中把龍和「魔鬼」、「撒旦」劃上了等號,造成了如今西方龍邪惡的刻板印象。

 

但「龍」一直是維京人、塞爾特人和撒克遜人的民族象徵,這點和東方龍並無二致。英格蘭都鐸王朝(House of Tudor)以紅龍作為標誌,出現在紋章和旗幟上, 1959年,紅龍旗被正式用為威爾斯的國旗。

 

既然撫順了「龍」的來龍去脈,而龍作為寶藏守護者的身份,也正好符合銀行作為國民儲蓄保管者的形象和要求;華僑銀行的更名也就快速依循法定程序,通過常董會、董事會、股東會,報到了當時銀行的主管機關財政部。

 

不久,突然接到總統府秘書長吳伯雄的電話;吳表示:華僑銀行改名事,大老闆不同意,撤了吧!當時的總統李登輝正在高調宣揚他的兩國論,我當然知道他不同意的原因和關鍵;還沒有等到我撤件,財政部長邱正雄就批駁了我的申請。

 

華僑銀行改名之事已經過去了25年,如今兩岸情勢較之當年更為嚴峻,能不能有智者,可以從一些意識形態的細微末節中掙脫出來,高瞻遠矚,未雨綢繆,為兩岸發展和台灣人民福祉,看清方向、做一點實際有益的事!

( 圖/取自網路 )

 

作者剪影

戴立寧

一輩子的法律人。在法學院做了10年的學生;教了40多年的書;偶然的際遇,做了26年的公務員,從基層到高階。也曾寫過些雜文,月旦時事。

〈隨想錄〉無非是重操舊筆,隨興隨緣隨想,記錄些所見所聞所思。

作者/戴立寧

 

「龍」 這個字正式引起我的注目是在1996年。這一年我從公職退休擔任華僑銀行董事長。

 

華僑銀行是1961年成立的台灣第一家民營銀行;老銀行、問題多,人謀不臧,虧損連連。我之銜命,負有重塑形象、浴火重生的任務。為了徹底改變僑銀的社會形象,徵詢了著名公關公司 奧美(Ogilvy)的建議,舉辦了一次公開徵求改名活動。

 

華僑銀行徵求改名的原則,我援引了禪宗第一代傳承的故事。

 

相傳禪宗初祖達摩在華傳法9年,想回家了;召集了門人,要他們演釋一下所學。門人中有得其「」者;有得其「」者;有得其「」者;達摩皆不顧。到了看見慧可的演釋,達摩高興地說:「你已得到我的」。慧可於是成了中國禪宗的二祖。

 

我的要求:華僑銀行的改名,不必拘泥「 皮.肉.骨」的一致,但要求「精.髓」相合。

 

在2000多份應徵稿中, 主辦最後選取了2案, 要我擇其一。並推荐居前的 「全華銀行」,說: 「全華」兩字,形體左右全對稱,意義涵蓋了全體華人,不僅得「華僑」兩字的精髓,連它的「皮、肉.骨」,也都照顧到了。

 

但我圈選了位列第二的「龍的銀行」。

 

我之所以選取:「龍的銀行」,主要因為這樣的命名,颠覆了傳統銀行命名的框架, 與浴火重生的概念相結合,而生徹底變革的聯想。它朗朗上口、容易記憶;和「龍的傳人」這首傳唱度極高的的民歌,相互呼應,增添了不少話題, 喚醒了無數國魂。更何況:白話文,符合我做一個不同於其他傳統銀行的訴求和主張  …。

 

一旦選定, 奧美的主辦高興極了。他說,這樣的命名,將來在推廣/公關費用, 可以節省千萬元以上。果然,事隔數十年之後,還有人問我:董事長,「龍的銀行」,現在如何了?

 

龍的銀行命名模式不同於一般銀行,一旦入選,立即引起廣大反響。有好心人指點我:龍在聖經中為惡物,用之為銀行名稱,務必慎重再慎重。

 

為此,我查閱諸多典籍,想知道「龍」在東西方神話中究竟是什麼樣的形象。


有人說:在西方文化中,龍的形象與東方的概念是大相逕庭;只是當初翻譯「dragon」時,不小心誤用了「龍」這個字…。

但我的發現恰恰地相反。

 

東方的「龍」和西方的「龍」,無論是形象和象徵意義上,可說是大同小異,相差無幾;就算是中國龍,也會因時因地,陳現不同的變種異形(如:中國龍一般無翅,但應龍有翼)。西方龍亦復如此,這些些微的差異,大可略而不計。

 

東方西方「龍」的最初,可能都是一種傳之於圖騰、類似蛇而非蛇的的虛幻生物,孔武有力,卵生,因戰爭/民族融合,而使龍的形象和寓意日漸複雜而豐富。

 

古希臘神話中的龍常常以寶物守護者的身份出現;如「金蘋果」和 「金羊毛」故事中的龍。海克力斯 (Heracles) 成功盜取金蘋果而被奉為英雄,在西方掠奪文化的思維下,盡忠守職的龍,竟然慢慢被打成了反派。後期更受了基督教文明的影響,《新約全書》啟示錄中把龍和「魔鬼」、「撒旦」劃上了等號,造成了如今西方龍邪惡的刻板印象。

 

但「龍」一直是維京人、塞爾特人和撒克遜人的民族象徵,這點和東方龍並無二致。英格蘭都鐸王朝(House of Tudor)以紅龍作為標誌,出現在紋章和旗幟上, 1959年,紅龍旗被正式用為威爾斯的國旗。

 

既然撫順了「龍」的來龍去脈,而龍作為寶藏守護者的身份,也正好符合銀行作為國民儲蓄保管者的形象和要求;華僑銀行的更名也就快速依循法定程序,通過常董會、董事會、股東會,報到了當時銀行的主管機關財政部。

 

不久,突然接到總統府秘書長吳伯雄的電話;吳表示:華僑銀行改名事,大老闆不同意,撤了吧!當時的總統李登輝正在高調宣揚他的兩國論,我當然知道他不同意的原因和關鍵;還沒有等到我撤件,財政部長邱正雄就批駁了我的申請。

 

華僑銀行改名之事已經過去了25年,如今兩岸情勢較之當年更為嚴峻,能不能有智者,可以從一些意識形態的細微末節中掙脫出來,高瞻遠矚,未雨綢繆,為兩岸發展和台灣人民福祉,看清方向、做一點實際有益的事!

( 圖/取自網路 )

 

作者剪影

戴立寧

一輩子的法律人。在法學院做了10年的學生;教了40多年的書;偶然的際遇,做了26年的公務員,從基層到高階。也曾寫過些雜文,月旦時事。

〈隨想錄〉無非是重操舊筆,隨興隨緣隨想,記錄些所見所聞所思。

加入好友
優傳媒 版權所有 ©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著作權與轉載授權 / 合作夥伴 / 法律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