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和中共並未進入中共期待的「新型大國關係」,自從在阿拉斯加會議互責交鋒後,已經讓兩國確定進入第二個冷戰了。這個正逐漸成型的新冷戰,與雙方第一個冷戰相較,是一個「新型的冷戰」。(圖/取自網路)
作者/戴萬欽(淡江大學美國研究所博士,曾任淡江大學國際學院院長)
美國和蘇聯在第二次大戰後有過長達45年左右的冷戰,美國和中共曾經有過冷戰嗎?
其實,美國與中共過去的交鋒,豈止是有過冷戰。美國和中共在1950年的朝鮮半島上,進行過動用大軍對陣殺戮的傳統有限戰爭,只是美軍乃由杜魯門政府透過聯合國安理會決議出兵的,而非由美國國會正式宣戰。
而在美國和中共就朝鮮半島戰爭簽署停戰協定後,至1972年尼克森針對蘇聯而打中共牌為止,美國和中共可算是處於冷戰當中。
美中兩國的經貿關係》
美國與蘇聯在長期冷戰期間,彼此在科技和經貿上,是沒有往來合作的。
美國和中共的關係,在川普政府期間,並未在經貿上脫鈎。即使今天,拜登政府也未决定要和中共在經貿關係上脫鈎。
美國今天是中共外貿第一大夥伴國,中共則是將東協和歐盟兩個組織列為更大的貿易夥伴。美國和中共今天的經貿關係,與美蘇當年的冷戰,彼此長時間沒有盤根錯節的經貿關係,有很大的區別。
此刻,美國和中共仍然在執行川普時代雙方第一階段經貿協議。根據大陸海關總署的統計,大陸對美國的出口,在今年頭八個月當中,成長了百分之22.7,而對美國的進口成長了百分之36.5。大陸最近在農產品及原油進口量上的增加,乃是執行美中第一階段經貿協議之故。
但是,美中兩國如今在高科技上,合作程度降低,而且呈現出相當程度的競爭和對抗。同時,新冠疫情嚴峻,既妨礙兩者之間的相互信賴發展,甚至加劇兩國之間的猜忌。
美國開放基金會創始人索羅斯,現在持續批評中共。他9月6日在華爾街日報撰文,批評華爾街黑石集團增加對中國大陸的投資,是「悲劇性錯誤」的作為。索羅斯是匈牙利出生的猶太裔移民,算是美國自由派人士的代表之一。
習近平和新型大國關係》
美國名學者艾利森在2012年的文章中,提出「修昔底德的陷阱」(Thucydides’ Trap)名詞。中共當時的領導人胡錦濤,便擔心和美國的關係,會陷入「修昔底德的陷阱」,希望避免美國將急起直追的中共,視為敵人。
胡錦濤2012年10月在中共19大的報告中,強調要針對美國推動建立長期穩定健康發展的「新型大國關係」。而美國則是對採用該名詞,儘量避免。
習近平接任總書記後,也提出太平洋夠遼濶,足以容納兩大強國的呼籲。
美中軍事衝突的可能性》
儘管1949年蔣中正陷入政權崩垮的困局,但是從他的著作及其他文獻中可以看出,仍然有高度昂揚的鬥志。蔣中正當時認為,只要美國和蘇聯的矛盾擴大而爆發世界戰爭,美國必然會出手幫助戰敗傾頹的國民黨政府。
國際上不久前曾經傳聞,中共解放軍高層,不願意現在就和美國爆發戰爭。拜登政府確實也希望能夠和中共國家軍委會領導直接會談。
美國防部長奧斯汀,據傳曾經三次期待和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副主席許其亮直接對話,但是始終不能如願。
兩國軍方最近有過比較低一點層級的國防政策官員會談。美國國防部副助理次長蔡斯,在8月下旬和中共國防部國際軍事合作辦公室副主任黃學平,舉行了電話會談。
現在,美中雙方因為在台灣問題上的利益歧異,而爆發「熱戰」的可能性不高,但是爆發意外的摩擦,不能夠排除。尤其,中共不能誤判美國會將在台灣的利益,視同在阿富汗。拜登政府在阿富汗的確以不光榮方式倉卒撤軍。現在,回神過來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正在和河野太郎角逐日本首相及自民黨總裁職位的岸田文雄,過去擔任外相時期,被視為在對中共的姿態上屬於鴿派。現在,他已開始調整對中共的基本立場。
岸田文雄近日接受美國《華爾街日報》專訪時表示, 日本和美國有必要就台灣海峽出現軍事衝突的可能狀況,進行聯合兵棋推演。
而河野太郎對中共的立場,與父親河野洋平,近年一直有顯著不同。河野太郎在擔任外相及防衞大臣時,都未向中共示弱。
英國航空母艦伊莉沙白女王號,日前首次停靠美國海軍在日本横須賀的基地。英國首相強森上周透露,他最近曾經和拜登討論過中共對台灣的軍事壓力增大。強森説,英國將持續支持美國的領導力。
美中在東南亞的角力》
美國和中共在東南亞的角力,近來持續上升。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在7月間曾經到新加坡訪問,美國副總統賀錦麗,接著在8月間,訪問了新加坡和越南。
賀錦麗在越南和新加坡,都公開提及美國要和盟邦及夥伴國家共同面對壓力。她在越南甚至提及要加重對中共的壓力,挑戰中共過度的海洋權利要求,也要促成中共遵守聯合國海洋法公約。
美國和中共就南海的主權與航行權問題爭議,仍然在升高中。兩強出現軍事行動摩擦的可能性,不能夠排除。
中共在1月間制定「海警法」。中共新修訂的「海上交通安全法」,內文原有53條,現增為122條,已經於9月1日開始施行。其修法的目的,包括將加強規範管制外國軍艦進入中共的內河及領海。
但是,美國本福號導彈驅逐艦,仍然在9月8日,進入距離美濟礁不到12浬的海域。言辭激進的中共《環球時報》總編輯胡錫進,公開促請中共做好準備,一旦決定和美國開戰,必須發揮主場優勢,而且做到「不戰則已,戰之必勝」。
拜習高峯會和鬥而不破》
拜登和習近平是否必然在10月間G20羅馬高峯年會前後,進行雙邊高峯會議,尚待確定。但是,在美國副國務卿謝爾曼7月底訪問天津後,雙方對兩國高峯會的枱面下協商,應該繼續進行中。
美國和中共在因應氣候變遷上的合作對話,仍然持續。拜登政府的特使凱瑞,9月初又去大陸開會,也和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及外長王毅,分別進行了視訊會談。
美國和中共兩超強鬥而不破,最符合兩國目前的利益。其實,兩者保持鬥而不破,也符合台灣當前的利益。
結語》
美國和中共並未進入中共期待的新型大國關係。川普和拜登都對中共的軍事崛起,抱持戒心。
美軍完全撤離阿富汗,不論是否能夠算是「拜登主義」,倒是讓中共有喜有憂。日本有熟悉阿富汗文化和歴史的學者,強調阿富汗是外來強權的「墳場」,不認為中共未來在阿富汗的獲利,會增加太大。
美國和中共及俄羅斯之間,會對阿富汗未來的情勢發展進行磋商。但是,拜登政府並未同意要讓中共分享在世界秩序問題上的決定權。
美國和中共在阿拉斯加會議的互責交鋒,已經讓兩國確定進入第二個冷戰了。這個正逐漸成型的新冷戰,和雙方第一個冷戰相較,是一個「新型的冷戰」。
美國和中共爆發意外軍事衝突,會比較不利於台灣。美國和中共兩者,應該都要加強在軍事危機中進行談判的因應能力,並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