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惠珀感懷隨筆》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把尺 — 漫談同理心 - umedia 優傳媒  

新聞 / 百家爭鳴
王惠珀感懷隨筆》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把尺 — 漫談同理心
2021-09-10 07:00:00
A+
A
A-

暗夜裡在車水馬龍的十字路口,動物用愛,勇敢的面對人世間的混亂與無情。 (圖/取自網路視頻)  

 

作者/王惠珀

 

《前言》

 

先引述一段陳文茜的《同理心》:「現代人的仇恨,許多正來自於欠缺同理心。…漢娜·阿倫特(Hannah Arendt)對極權主義起源的精準描述:人,不用太壞,只要沒有為他人設想之心,只要愚魯且自私,便可能成為邪惡之人。而克服這種人性之惡的方法,正是同理心。」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把尺,尺軸(方向)尺度各不同。有以競爭/自我,或以公平/自省為綱者,形成了社會的多元本質。有以利己/豪奪,或以利他/兼愛為綱者,形成了自由社會的不公不義。來自儒家思想的薰陶,有感而發,說說我心中這把尺。

   

筆者將朱子家訓與悠遊卡放在一起悠遊。(圖/作者收藏)

 

《同理心》

剛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的《無依之地》,改編自紐約時報記者Jessica Bruder的報導文學《Nomadland》,作者為此還寫了影評《無依之地與美國不該存在的恐懼》。這影片太震撼,因為美國竟然存在那麼多令人觸目驚心的邊緣人,貧富差距的問題大到無人可以解決。

 

這影片與2015年Svetlana Alexievich的諾貝爾文學獎《二手時代》很像,一樣出自記者之筆,敘述俄羅斯的百年春秋。她以庶民為主角,透過訪談述說民生疾苦,在人人皆政治,個個有立場的「廚房政治學」中,探索人性。

 

這兩部史詩式的著作讓我想到台灣。誰適合領導這個國家?沉溺於政治立場、科技競爭與經濟指標的政客?還是善於批判自省、有同理心、奉行兼愛利他、捍衛公平正義的知識份子?當人民無法判斷領導人的素質時,社會問題終究會像非洲廻力刀一樣,將報應回射到選民身上。

 

《翻身》

九十年前一群知識份子號召貧下中農,解放舊社會,1949年造就了新中國。這石破天驚的大事被美國記者Edgar Snow的《西行散記》與William Hinton的《Fanshen翻身》給呈現了出來。故事繞著仕紳子弟留學法國,回國後背叛了自己的階級,站出來領導革命。這些人從布爾喬亞變成普羅大眾,為社會的不公與不平而鳴,靠的是「同理心」。  

 

其中赤腳醫生的故事最受西方學者的肯定,據統計,當時受感召赴農村蹲點,投入公衛的就有100 ~150萬人,當下疫情防治的成功就植基於當時建立的運作機制(mechanism)。如今中國全方位的發展讓世界欽羨與敬畏,我認為是掌權者與庶民有著最大公約數「同理心」。

 

筆者收藏著1975年在美國購得之二手書。中國50%人口已經脫貧,當時的赤腳醫生文獻寫出了知識份子如何下鄉實踐公共衛生。(圖/作者收藏)

 

《台式民主

台灣受西方民主的薰陶,以「競爭、自我」教育下一代(以五年五百億最好都給台大為經典)。到2013年太陽花運動崛起時,「我認為對的就可以做」已成為台式民主的表徵,儒家思想的同理心已不復存在。

 

社會的縱容,在太陽花的崛起上起了催化作用,於是年輕人的無知在自我(ego)的膨脹下,帶出「我最大」的世代。政客則趁勢崛起,擷取成果,開啟了鎖國、自欺、理盲、自滿的民粹治國,「寵了太陽,等於自戕」,令人扼腕。

 

《報應》

用膝蓋想也知道公平正義該長怎樣。當官的沒有同理心,就欠缺厚德載物的素養,當程序正義被棄如敝屣的時候,治國也演進到令人害怕的「我認為對的就可以做」的境地。例如,領導人可以一邊宣示「你是我心裡最軟的那一塊」,一邊拿人民的身體拚經濟(萊豬、國產疫苗),拼出以強欺弱,貧富不均的經濟。也就是說,台灣的問題不在於拼經濟,而在於拼誰的經濟。

 

例一,攸關「生命權」。亞里斯多德論靈魂:「記憶為靈魂忠實記錄人生。」米蘭昆德拉的《笑忘書》也說:「記憶是保存價值認同感的一種工具,文化是記憶抵抗遺忘的一種方式。」少數人以文化消滅做為國策,把歷史一筆勾銷,將台灣史變成所有台灣人的歷史。當人民傳承、數典、念祖、啟後的「生命權」被剝奪時,就製造了社會難以修復的對立與仇恨,這是執政者沒有同理心,文化消滅引來的報應。

 

例二,攸關「生活權」。政府說國民平均月收入六萬元。人民不是傻瓜,當然會認為政府不舉月收入的「中位數」,也不拿香港、韓國、新加坡、日本人的月收入作比較,是執政者沒有同理心,看不到貧富不均問題的嚴重性。人民該有免於匱乏的「生活權」,邊緣人的出現產生的社會問題,就是「生活權」被剝奪所帶來的報應。

 

例三,攸關「生存權」。執政者把稅金、健保金不合理的獻給列強(軍火、藥費…),納稅人只好承受著低薪、公共建設低品質、福利被清算的,殖民地等級的生活。當「生存權」被剝奪到一定張力的時候,1949年的翻身難保不會在台灣出現。執政者沒有同理心,老天有眼會給報應。

 

例四,攸關「歷史定位」。心有多寬,世界就有多廣,同理心就長在寬廣的心房。心胸狹隘的領導人只會帶給人民一個坐井觀天,價值觀被扭曲的世代,終究會在歷史上留下報應。

 

《結語》

我的邏輯很簡單,在民主是執政者定義的民主,自由是執政者為所欲為的台灣,談同理心,門都沒有。台灣病了,病到要狗用動物之愛來告訴我們,台灣的混亂與無情,像暗夜裡這車水馬龍的十字路口,誰來體念蒼生,苦民所苦?  

 

作者簡介

王惠珀,台灣桃園人,台大藥學院學士、美國密西根大學藥學博士。曾任台大醫學院藥學院(系)教授及系主任、長庚大學醫學院天然藥物研究所創所所長、台北醫學大學藥學院長、行政院衛生署藥政處處長等職。專長涵蓋新藥設計開發及藥事管理。

其新藥研究曾獲十五國四十一項發明專利,及獲頒經濟部「國家發明獎」等多項發明與研究貢獻獎,並列名當代名人錄及國際年度專業人士。

王惠珀在藥政管理上致力於以智財權管理藥品之學名藥立法、推動優良藥品製造規範等,以及促成健保藥價「三同政策」。此外並曾開啟專業橋接庶民的「全民用藥教育」計畫、「人民的眼睛」計畫,蓄積藥師參與社區公共衛生及長期照護的能量,獲得行政院「參與及建立制度獎」、藥師典範獎。

暗夜裡在車水馬龍的十字路口,動物用愛,勇敢的面對人世間的混亂與無情。 (圖/取自網路視頻)  

 

作者/王惠珀

 

《前言》

 

先引述一段陳文茜的《同理心》:「現代人的仇恨,許多正來自於欠缺同理心。…漢娜·阿倫特(Hannah Arendt)對極權主義起源的精準描述:人,不用太壞,只要沒有為他人設想之心,只要愚魯且自私,便可能成為邪惡之人。而克服這種人性之惡的方法,正是同理心。」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把尺,尺軸(方向)尺度各不同。有以競爭/自我,或以公平/自省為綱者,形成了社會的多元本質。有以利己/豪奪,或以利他/兼愛為綱者,形成了自由社會的不公不義。來自儒家思想的薰陶,有感而發,說說我心中這把尺。

   

筆者將朱子家訓與悠遊卡放在一起悠遊。(圖/作者收藏)

 

《同理心》

剛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的《無依之地》,改編自紐約時報記者Jessica Bruder的報導文學《Nomadland》,作者為此還寫了影評《無依之地與美國不該存在的恐懼》。這影片太震撼,因為美國竟然存在那麼多令人觸目驚心的邊緣人,貧富差距的問題大到無人可以解決。

 

這影片與2015年Svetlana Alexievich的諾貝爾文學獎《二手時代》很像,一樣出自記者之筆,敘述俄羅斯的百年春秋。她以庶民為主角,透過訪談述說民生疾苦,在人人皆政治,個個有立場的「廚房政治學」中,探索人性。

 

這兩部史詩式的著作讓我想到台灣。誰適合領導這個國家?沉溺於政治立場、科技競爭與經濟指標的政客?還是善於批判自省、有同理心、奉行兼愛利他、捍衛公平正義的知識份子?當人民無法判斷領導人的素質時,社會問題終究會像非洲廻力刀一樣,將報應回射到選民身上。

 

《翻身》

九十年前一群知識份子號召貧下中農,解放舊社會,1949年造就了新中國。這石破天驚的大事被美國記者Edgar Snow的《西行散記》與William Hinton的《Fanshen翻身》給呈現了出來。故事繞著仕紳子弟留學法國,回國後背叛了自己的階級,站出來領導革命。這些人從布爾喬亞變成普羅大眾,為社會的不公與不平而鳴,靠的是「同理心」。  

 

其中赤腳醫生的故事最受西方學者的肯定,據統計,當時受感召赴農村蹲點,投入公衛的就有100 ~150萬人,當下疫情防治的成功就植基於當時建立的運作機制(mechanism)。如今中國全方位的發展讓世界欽羨與敬畏,我認為是掌權者與庶民有著最大公約數「同理心」。

 

筆者收藏著1975年在美國購得之二手書。中國50%人口已經脫貧,當時的赤腳醫生文獻寫出了知識份子如何下鄉實踐公共衛生。(圖/作者收藏)

 

《台式民主

台灣受西方民主的薰陶,以「競爭、自我」教育下一代(以五年五百億最好都給台大為經典)。到2013年太陽花運動崛起時,「我認為對的就可以做」已成為台式民主的表徵,儒家思想的同理心已不復存在。

 

社會的縱容,在太陽花的崛起上起了催化作用,於是年輕人的無知在自我(ego)的膨脹下,帶出「我最大」的世代。政客則趁勢崛起,擷取成果,開啟了鎖國、自欺、理盲、自滿的民粹治國,「寵了太陽,等於自戕」,令人扼腕。

 

《報應》

用膝蓋想也知道公平正義該長怎樣。當官的沒有同理心,就欠缺厚德載物的素養,當程序正義被棄如敝屣的時候,治國也演進到令人害怕的「我認為對的就可以做」的境地。例如,領導人可以一邊宣示「你是我心裡最軟的那一塊」,一邊拿人民的身體拚經濟(萊豬、國產疫苗),拼出以強欺弱,貧富不均的經濟。也就是說,台灣的問題不在於拼經濟,而在於拼誰的經濟。

 

例一,攸關「生命權」。亞里斯多德論靈魂:「記憶為靈魂忠實記錄人生。」米蘭昆德拉的《笑忘書》也說:「記憶是保存價值認同感的一種工具,文化是記憶抵抗遺忘的一種方式。」少數人以文化消滅做為國策,把歷史一筆勾銷,將台灣史變成所有台灣人的歷史。當人民傳承、數典、念祖、啟後的「生命權」被剝奪時,就製造了社會難以修復的對立與仇恨,這是執政者沒有同理心,文化消滅引來的報應。

 

例二,攸關「生活權」。政府說國民平均月收入六萬元。人民不是傻瓜,當然會認為政府不舉月收入的「中位數」,也不拿香港、韓國、新加坡、日本人的月收入作比較,是執政者沒有同理心,看不到貧富不均問題的嚴重性。人民該有免於匱乏的「生活權」,邊緣人的出現產生的社會問題,就是「生活權」被剝奪所帶來的報應。

 

例三,攸關「生存權」。執政者把稅金、健保金不合理的獻給列強(軍火、藥費…),納稅人只好承受著低薪、公共建設低品質、福利被清算的,殖民地等級的生活。當「生存權」被剝奪到一定張力的時候,1949年的翻身難保不會在台灣出現。執政者沒有同理心,老天有眼會給報應。

 

例四,攸關「歷史定位」。心有多寬,世界就有多廣,同理心就長在寬廣的心房。心胸狹隘的領導人只會帶給人民一個坐井觀天,價值觀被扭曲的世代,終究會在歷史上留下報應。

 

《結語》

我的邏輯很簡單,在民主是執政者定義的民主,自由是執政者為所欲為的台灣,談同理心,門都沒有。台灣病了,病到要狗用動物之愛來告訴我們,台灣的混亂與無情,像暗夜裡這車水馬龍的十字路口,誰來體念蒼生,苦民所苦?  

 

作者簡介

王惠珀,台灣桃園人,台大藥學院學士、美國密西根大學藥學博士。曾任台大醫學院藥學院(系)教授及系主任、長庚大學醫學院天然藥物研究所創所所長、台北醫學大學藥學院長、行政院衛生署藥政處處長等職。專長涵蓋新藥設計開發及藥事管理。

其新藥研究曾獲十五國四十一項發明專利,及獲頒經濟部「國家發明獎」等多項發明與研究貢獻獎,並列名當代名人錄及國際年度專業人士。

王惠珀在藥政管理上致力於以智財權管理藥品之學名藥立法、推動優良藥品製造規範等,以及促成健保藥價「三同政策」。此外並曾開啟專業橋接庶民的「全民用藥教育」計畫、「人民的眼睛」計畫,蓄積藥師參與社區公共衛生及長期照護的能量,獲得行政院「參與及建立制度獎」、藥師典範獎。

加入好友
優傳媒 版權所有 ©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著作權與轉載授權 / 合作夥伴 / 法律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