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平凡的漁村、農村其實住了不少有人生智慧的高人,有空多去那裏找找田父和漁父吧!他們樸實的姿態、直白的話語,無意間傳達著不少人間可愛的真知真情,像極了六祖禪師惠能。(圖/取自網路)
作者/黃丙喜(國家公益發展協進會理事長)
新冠疫情三級警戒好不容易降到二級!三個多月的防疫期間,也是患難見真情的時候,兩件事觸發了內心的感動。
「這蛋是我養的放山雞生的。教授,一定要水煮,才能嚐到它真正的鮮味。」一位鄉間友人父子倆送我出門,再三交待,「好吃,再打電話來!」回來後從盒裡掏出兩顆,用水煮了。果然,真蛋就是真蛋!好蛋真是好蛋!它突然喚醒了兒時鄉野田園的真情記憶。
因為台科大的《大學市集》,經常得帶著學生跑農村漁村,格外能感受台灣的真情充滿在鄉野、田園和海岸間。養雞的友人也經營海產,南北六家店,人員管理和賣場的動線、擺設等,顯得人性、美觀而且順暢。講到疫情的衝擊,他笑笑以對,更用心尋找人們多在家用餐的新商機,從沒想要政府一毛補助。
「清晨聞叩門,倒裳往自開。問子為誰歟?田父有好懷。」田園詩人陶淵明辭官種田後,道出和農民對話的歡愉;「一世皆尚同,願君汩其泥;深感父老言,稟氣寡所諧。」說的是農民用善良的胸懷溫暖他孤寂心境的情景。
看似平凡的漁村、農村其實住了不少有人生智慧的高人,有空多去那裏找找田父和漁父吧!他們樸實的姿態、直白的話語,無意間傳達著不少人間可愛的真知真情,像極了六祖禪師惠能。
另一個朋友曾經是房地產大哥級人物,發財後東投西投,手頭寬了,心也大了,結果連續幾場失敗,讓他倒閉收場,消聲匿跡了十幾年,好不容易近幾年才又爬起來。
「人生就是一場來來去去的遊戲。最得意時,陽明山一堆黃金地段;失意時,全成了別人資產。」他回憶,有段時間經過那裡,大男人了,還不禁感傷,甚而掉淚。但是,如今廿年瞬間過去了,其間,丟掉了不少東西,也得到不少東西。人生,看開了,笑一笑,來來去去、有有無無都是智慧。他特別在疫情降級隔天,帶老婆來喝酒,感謝當年他最困頓時相挺的友誼。
行走市井田間,再回頭看看大學殿堂,每每遭逢災難危機,越發體會人生許多智慧來自生活歷練。沒錯,書本精神糧食,但要得出淡然的智慧,先得看破世間真真假假,知識分子多了份功名的迷障,反而經常不如田夫漁父悠遊自在。
在淡江、真理兩校講授人文溝通,說到影音、圖象和文字的魅力,看著一張顯示著上下起伏的動盪曲線,突然有感人生不是正如此一曲線——振盪起伏之時,若能隨機抖落虛假,隨緣去除空幻,留下樸實率真的友情,就會更加歡喜有趣。人生苦短,活得真才是快活的正道。
作者簡介
黃丙喜,筆耕公共政策三十年,期許為國泰民安增動力,為社會公義添喉舌。
出身新聞媒體,而後轉任台灣大型和跨國企業,赴美獲管理學博士,先後在南洋理工大學、芬蘭厄爾托大學和台灣科技大學教授IMBA和EMBA學程,並任國發會、經濟部、衛福部等政府機構專案顧問,負責政策前瞻、國會溝通和危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