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抗議緬甸軍方發動政變的緬甸駐聯合國大使喬莫敦 (如圖/取自網路),半個月前遭兩名緬甸公民計畫謀刺,軍政府聲明,「緬甸和這起事件毫無關係」。
作者/梁東屏
緬甸軍方今年二月一日發動政變,推翻翁山蘇姬所領導的民選政府,當時有不少緬甸的駐外人員對軍方發動政變表示抗議,其中就包括緬甸駐聯合國大使喬莫敦(Kyaw Moe Tun)。他在聯合國大會公然與軍政府劃清界線,軍政府也隨即以喬莫敦不服從國家命令等理由將他解職。只不過,喬莫敦並未接受解職,至今仍在聯合國繼續履行他的駐聯合國大使職務,緬甸軍政府也一直拿他沒辦法。
大約兩個星期前,美國宣布破獲一宗計畫謀刺喬莫敦的案件,並逮捕兩名緬甸公民,一為二十八歲的漂亨圖(Phyo Hein Htut),另一為二十歲葉亨兆(Ye Hein Zaw)。兩人已遭美國聯邦法院起訴,最高可能判處5年徒刑。緬甸官媒「緬甸環球新光報」(Global New Light of Myanmar)則引述軍政府的聲明指出,「緬甸和這起事件毫無關係」。
事實上,緬甸歷史上確實發生過多起政治謀殺,最近的一次是二零一七年一月二十九日,「全國民主聯盟(全民盟)」法律顧問高倪(U Ko Ni)前往印尼開會後回國,結果在仰光國際機場光天化日之下遭刺殺。當時,就有很多評論將箭頭指向軍方,但緬甸軍方也是矢口否認。
緬甸歷史上的幾件政治謀殺,略述如下:
一、 一九四七年七月十九日,後來被尊為緬甸國父的翁山將軍(翁山蘇姬之父) 和七位當時的內閣成員,在仰光的部長大樓(The Secretarial)遭刺殺。
二、 一九五零年時,緬甸政府軍在泰緬邊境城市伏擊,擊斃「克倫反抗軍之父」紹巴烏吉(Saw Ba U Gyi)。緬甸當局擔心紹巴烏吉的墳地會成為少數族裔反抗運動的「聖地」,因此不准他下葬,並把他的屍體拋進海裡。
三、 尼溫將軍在一九六二年發動政變奪權之後,發生過幾次政治暗殺事件,其中一件是將當時在獄中的獨立後首任總統紹瑞太(Sao Shwe Thaike)殺害。
四、 一九七八年時,反共產主義的克倫民族聯盟誘降左翼政治人物包勒亞(Bo Let Ya),並將之殺害。
五、 二零零八年情人節當天,兩名槍手走進克倫民族聯盟秘書長滿夏(Pado Mahn Sha)位在泰國邊界城市美索的住家,用克倫語說了聲「晚安」,開槍把滿夏擊斃。克倫民族聯盟自一九四九年起就爭取獨立,是東南亞最老牌的反叛組織。
作者簡介
梁東屏,曾任中國時報紐約新聞中心記者、主任,中國時報駐東南亞特派員。現為香港亞洲周刊、新加坡新明日報、新加坡品雜誌、台灣人間福報…專欄作家。
2002年隻身前往阿富汗採訪,獲第十七屆吳舜文新聞獎採訪報導最優獎。著有「一個人@東南亞」、「閒走@東南亞」、「說三到四@東南亞」、「閒嗑牙@東南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