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淇銘未來事件簿》台灣早就被美國出賣過了! - umedia 優傳媒  

新聞 / 百家爭鳴
莊淇銘未來事件簿》台灣早就被美國出賣過了!
2021-08-19 07:00:00
A+
A
A-

中華民國曾是美國的重要盟友,1970年以後,為了跟當時與蘇聯交惡的中共結盟,便出賣了台灣,讓中華人民共和國完全取代中華民國。現在美國最大的敵人轉向中國,又開始挺台灣,基於過去慘痛的教訓,加之近日阿富汗事起,難怪連《紐約時報》都提醒台灣,要小心美國把盟友當成累贅而拋棄。(圖/取自網路)

 

作者/莊淇銘

 

《紐約時報》報導,美國自阿富汗撤軍,神學士全面接管阿富汗,再一次損及美國的可信度。美國盟友更加相信,不能完全依賴美國支持,這種情緒在台灣、烏克蘭、菲律賓、印尼等地特別強烈。

 

的確,在中俄擴展影響力,歐亞許多國家希望美國領導民主國家之際,美國從阿富汗撤軍,勢必引發疑慮。法國防務分析家海斯堡說:「拜登說『美國回來了』,許多人會說『是啊,美國回家了』。」美國這次回家跟上次從越南回家一樣的狼狽。拜登在一個多月前的記者會還信誓旦旦表示,就算美軍撤出,神學士也不可能佔領阿富汗。因為,阿富汗政府擁有三十萬的裝備精良的部隊,其戰鬥力不亞於世界上任何一支軍隊。相對的,神學士的部隊只有七萬五千人。

 

有學生問我:美國投入這麼多的經費與最先進的武器,竟然打不過神學士的民兵。三十萬的政府正規軍完全沒有抵抗士氣,一批批繳械投降,並將美製戰車及各式全新武器全部奉送神學士部隊。這情況就如同越戰時期,美國部隊採用最優異的武器,還是不敵越共的地面纏鬥戰爭。越南政府部隊在美軍撤後,也是迅速潰退,北越快速攻佔並統治越南。

 

跟同學說:這些政權快速崩潰的主要原因就是政府腐敗,背離民心造成兵敗山倒。民進黨政府執政大失民心,能不慎乎!同學說:民進黨執政造成人民離心離德,真的要好好記取教訓。尤其,全面偏向美國,成為美國抗中的旗子,這樣對台灣好嗎?看到了阿富汗跟越南被美國背棄的教訓,連《紐約時報》都警告台灣等跟美國友好的國家,要小心美國把盟友當成累贅而拋棄。

 

回同學說:國際上沒有真正的盟友,今天的盟友可能是明天的大敵。因為,國際關係是建立在每一個國家自我利益的思考上。你知道嗎?中華民國曾是美國重要盟友,1949年到1970年,中華民國是聯合國常任理事國。因為,那段時期,支持中華民國,符合美國對抗共產國家的策略目標。也因此,中華民國跟美國同一陣線對抗中共及俄國,也就是當年高喊「反共抗俄」的原因。

 

然而,隨著國際局勢改變,到了1970年,時任美國總統尼克森為了解決美國陷入越戰的泥淖,以及跟蘇聯核戰對抗危機升高,開始反向,決定跟當時與蘇聯交惡的中共交往。同學說:我讀過歷史,尼克森是非常反共的。但,為了美國的利益,尼克森選擇跟中共結盟,出賣台灣。

 

跟同學說:美國開始將原本視為「大敵」的中共轉變成「盟友」,中共最高領導人毛澤東知悉美國意向後,開始與美國政府進行「桌球外交」。而後,雙方關係迅速升溫。1971年9月16日下午,美國總統尼克森公開宣布,美國支持中華人民共和國加入聯合國。於是在美國全面運作下,1971年聯合國大會,中共進入聯合國並成為安全理事會五個常任理事國之一。當年聯合國大會的2758號決議文,明訂「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中國在聯合國組織的唯一合法代表。」這就是國際上主要國家都宣稱支持的「一中原則」的由來。這「一中原則」讓中華民國離開了國際社會,也因此,參加奧運只能用「中華台北」。

 

同學說:這麼說,當年美國是徹徹底底的出賣了台灣,那為什麼最近又如此挺台灣呢?回同學說:還是為了美國利益。因為,俄國已不再是美國最大的敵人。現在美國最大的敵人是中國。

 

美國為了對抗其反對的政權,都會扶持自己的勢力。為了扶持自己的勢力,不但出兵,還資助金錢及武器。光在阿富汗就投入一兆美金。台灣的政府,應該是最可笑的政府:當美國的馬前卒,卻花天價買二三流的武器。等於被美國利用了,還幫人數鈔票!同學嘆著氣說:這些天文數字的負債,可是我們這一代要償還的,現在的政府,有點像當年相信義和團的滿清,既沒有國際觀,又不負責任地亂花人民以血汗上繳的稅金!

 

作者簡介

莊淇銘,國立成功大學環境工程學士、美國俄亥俄大學電腦碩士、美國路易絲安娜大學電腦博士。現任智多新協會會長、台北市研考會委員、台北縣資訊委員會委員、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數位科技設計學系暨教育經營管理研究所教授。

自小成長不愛讀書,翹課離家出走是家常便飯。高中上夜校,大學考三次,最後終於考上成大。當兵期間,頓悟學習重要性,真正開始收心學習。

擔任過開南大學創校校長、高雄市立空大校長,以及國立台北教育大學三校校長、考試院典試委員、中華民國多媒體英語學會理事長、中華民國跆拳道協會榮譽理事長。

45歲開始鑽研快速學習法,致力於學習效率研究,每年受邀演講場次200場以上, 專業知識領域達23種之多。除了是電腦專家外,可以講10種語言,是語言專家、社會觀察家、創新思考、生命教育、生死學及兩性關係作家。

中華民國曾是美國的重要盟友,1970年以後,為了跟當時與蘇聯交惡的中共結盟,便出賣了台灣,讓中華人民共和國完全取代中華民國。現在美國最大的敵人轉向中國,又開始挺台灣,基於過去慘痛的教訓,加之近日阿富汗事起,難怪連《紐約時報》都提醒台灣,要小心美國把盟友當成累贅而拋棄。(圖/取自網路)

 

作者/莊淇銘

 

《紐約時報》報導,美國自阿富汗撤軍,神學士全面接管阿富汗,再一次損及美國的可信度。美國盟友更加相信,不能完全依賴美國支持,這種情緒在台灣、烏克蘭、菲律賓、印尼等地特別強烈。

 

的確,在中俄擴展影響力,歐亞許多國家希望美國領導民主國家之際,美國從阿富汗撤軍,勢必引發疑慮。法國防務分析家海斯堡說:「拜登說『美國回來了』,許多人會說『是啊,美國回家了』。」美國這次回家跟上次從越南回家一樣的狼狽。拜登在一個多月前的記者會還信誓旦旦表示,就算美軍撤出,神學士也不可能佔領阿富汗。因為,阿富汗政府擁有三十萬的裝備精良的部隊,其戰鬥力不亞於世界上任何一支軍隊。相對的,神學士的部隊只有七萬五千人。

 

有學生問我:美國投入這麼多的經費與最先進的武器,竟然打不過神學士的民兵。三十萬的政府正規軍完全沒有抵抗士氣,一批批繳械投降,並將美製戰車及各式全新武器全部奉送神學士部隊。這情況就如同越戰時期,美國部隊採用最優異的武器,還是不敵越共的地面纏鬥戰爭。越南政府部隊在美軍撤後,也是迅速潰退,北越快速攻佔並統治越南。

 

跟同學說:這些政權快速崩潰的主要原因就是政府腐敗,背離民心造成兵敗山倒。民進黨政府執政大失民心,能不慎乎!同學說:民進黨執政造成人民離心離德,真的要好好記取教訓。尤其,全面偏向美國,成為美國抗中的旗子,這樣對台灣好嗎?看到了阿富汗跟越南被美國背棄的教訓,連《紐約時報》都警告台灣等跟美國友好的國家,要小心美國把盟友當成累贅而拋棄。

 

回同學說:國際上沒有真正的盟友,今天的盟友可能是明天的大敵。因為,國際關係是建立在每一個國家自我利益的思考上。你知道嗎?中華民國曾是美國重要盟友,1949年到1970年,中華民國是聯合國常任理事國。因為,那段時期,支持中華民國,符合美國對抗共產國家的策略目標。也因此,中華民國跟美國同一陣線對抗中共及俄國,也就是當年高喊「反共抗俄」的原因。

 

然而,隨著國際局勢改變,到了1970年,時任美國總統尼克森為了解決美國陷入越戰的泥淖,以及跟蘇聯核戰對抗危機升高,開始反向,決定跟當時與蘇聯交惡的中共交往。同學說:我讀過歷史,尼克森是非常反共的。但,為了美國的利益,尼克森選擇跟中共結盟,出賣台灣。

 

跟同學說:美國開始將原本視為「大敵」的中共轉變成「盟友」,中共最高領導人毛澤東知悉美國意向後,開始與美國政府進行「桌球外交」。而後,雙方關係迅速升溫。1971年9月16日下午,美國總統尼克森公開宣布,美國支持中華人民共和國加入聯合國。於是在美國全面運作下,1971年聯合國大會,中共進入聯合國並成為安全理事會五個常任理事國之一。當年聯合國大會的2758號決議文,明訂「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中國在聯合國組織的唯一合法代表。」這就是國際上主要國家都宣稱支持的「一中原則」的由來。這「一中原則」讓中華民國離開了國際社會,也因此,參加奧運只能用「中華台北」。

 

同學說:這麼說,當年美國是徹徹底底的出賣了台灣,那為什麼最近又如此挺台灣呢?回同學說:還是為了美國利益。因為,俄國已不再是美國最大的敵人。現在美國最大的敵人是中國。

 

美國為了對抗其反對的政權,都會扶持自己的勢力。為了扶持自己的勢力,不但出兵,還資助金錢及武器。光在阿富汗就投入一兆美金。台灣的政府,應該是最可笑的政府:當美國的馬前卒,卻花天價買二三流的武器。等於被美國利用了,還幫人數鈔票!同學嘆著氣說:這些天文數字的負債,可是我們這一代要償還的,現在的政府,有點像當年相信義和團的滿清,既沒有國際觀,又不負責任地亂花人民以血汗上繳的稅金!

 

作者簡介

莊淇銘,國立成功大學環境工程學士、美國俄亥俄大學電腦碩士、美國路易絲安娜大學電腦博士。現任智多新協會會長、台北市研考會委員、台北縣資訊委員會委員、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數位科技設計學系暨教育經營管理研究所教授。

自小成長不愛讀書,翹課離家出走是家常便飯。高中上夜校,大學考三次,最後終於考上成大。當兵期間,頓悟學習重要性,真正開始收心學習。

擔任過開南大學創校校長、高雄市立空大校長,以及國立台北教育大學三校校長、考試院典試委員、中華民國多媒體英語學會理事長、中華民國跆拳道協會榮譽理事長。

45歲開始鑽研快速學習法,致力於學習效率研究,每年受邀演講場次200場以上, 專業知識領域達23種之多。除了是電腦專家外,可以講10種語言,是語言專家、社會觀察家、創新思考、生命教育、生死學及兩性關係作家。

加入好友
優傳媒 版權所有 ©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著作權與轉載授權 / 合作夥伴 / 法律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