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南越與阿富汗的案例來看,將國防完全外包美國、自己本身貪腐不求長進,甚至還貪汙美援,這是兩國失敗的主因,也是台灣應該借鑑之處。(圖/取自網路)
作者/陳金芳
從美軍撤出阿富汗,伴隨而來的是塔利班再度重返喀布爾,以及美國所扶植的阿富汗政權瓦解。不少人都將這次喀布爾的混亂與西貢淪陷類比,認為美國靠不住,台灣如果對美國有期待,恐怕會被出賣等。阿富汗政權的瓦解過程的確和南越淪陷有許多可以比較之處,但這些是否可以連結到美國是否靠得住?恐怕還是會有爭議。
肉必自腐而後蟲生 南越與阿富汗的教訓
不可否認,在這二十年美國對於阿富汗的支持超過一兆美元,遠超過台灣這二十年國家總預算的開銷一倍有餘。除了維持基本的政治運作之外經濟也穩定成長,甚至有幾年有近百分之二十的成長率,這都是美國維持下來的和平環境所致,近年有許多阿富汗人因而回到喀布爾發展。
但是阿富汗政府的根本問題就是內部貪腐。試舉一例,阿富汗的中央銀行曾經出現超過十億美元不翼而飛的弊案,最後只追回大約百分之十的款項,政府內部的狀況可想而知。而且阿富汗軍隊除了訓練素質低落之外,軍餉遭到軍官吞吃、軍隊吃空餉的問題也未能解決。軍紀敗壞,士氣低落,就算有再精良的武器也無法一戰,只是把武器奉送給對手而已。
但過去的南越何嘗不是如此?南越自從日內瓦協定分治以來,內部的政局紛爭也從未停過,總統屢次遭到政變推翻,總理也因為國會內部的分歧太大,往往做不完任期。被認為統治最穩定的吳廷琰被暗殺,阮文紹雖然在出逃前夕痛罵美國出爾反爾,但阮文紹任內鎮壓異議者、貪汙與毒品貿易的爭議都超過他的前任甚多。而且在美軍撤出越南後,南越的通貨膨脹與軍費不足也打擊了南越軍隊的士氣,這也是越共最後能夠勝出的原因之一。
南越與阿富汗最大的問題,就是將防衛事務完全外包給美國,但自身不願意為美國建立的秩序作出相應的調整,並且趁美國投入的資源與自肥貪腐,吃相難看。日本、韓國與德國當年也都接受美國大量資源與駐軍,但這些國家都做出了軍事之外的政治調整,也在自身國防上下了極大的功夫。舉例來說,在韓戰時期,南韓的軍力遠遜於北韓,這是金日成孤注一擲發動戰爭的主因,但經過二、三十年的調整,南韓的軍力已經可以和北韓並駕齊驅,到今天有了不輸給北韓的國防實力。所以接受美援的國家,也不乏在政治經濟與軍事上成功的案例。
美國的軍事援助與支持都只是助力,關鍵還是受援國如何運用這些助力,這也是美國是否願意繼續支持的主要原因。南越與阿富汗都接受美國達二十年的大量軍事援助,最後換來的是美國的不耐與放棄,恐怕不能只聽阮文紹的單方面指控。
而且美國在阿富汗撤兵,是自從川普以來就決定的政策,拜登只是繼續執行川普任內的政策,換言之阿富汗撤軍是兩黨都有的共識。不過阿富汗政府瓦解速度如此之快,連美軍還沒撤完就告崩潰,這肯定會讓拜登在未來的期中選舉受到對手嚴厲的抨擊。
美國退場 中國進場
塔利班在阿富汗內戰中,雖然一度撤出喀布爾,但在巴基斯坦與其他部落、以及反美恐怖組織的支持下,以鄉村包圍城市的方式重振旗鼓,中國早就把眼光投注到塔利班身上,外交部長王毅也多次接見塔利班代表。中國的外交判斷,實力強弱是最大的考量,價值觀倒在其次,而這次塔利班成功入主喀布爾,證明中國政府這次做了精準的投資。
對中國來說,阿富汗是中國一帶一路的重要組成部分,除了是沿絲路通往歐洲的通道之外,阿富汗的穩定與否也會影響到中國在印度洋的進出戰略。所以中國也很希望能夠交好阿富汗,一方面圍堵疆獨運動,另外一方面也避免一帶一路受到恐怖主義的滋擾。
而在美軍進駐阿富汗這二十年間的經濟穩定,是中國一帶一路戰略得以順利規劃的主因之一,換言之,中國也在美國創造的國際秩序公共財之中得到利益。不過在當今美中兩國交惡的大前提下,中國已經懷疑在美國創造的國際秩序下能否得到好處,所以中國對塔利班的接觸,一方面是利益考量,另外一方面是對於美國創造的秩序投下否定票。
但如果從塔利班的執政經驗來看,中國對塔利班的支持未必明智。塔利班過去執政期間對異教徒與女性的打壓、對文化遺產的破壞以及對國際秩序的不服從,在國際社會可以說是聲名狼藉。雖然塔利班聲明將會遵照國際秩序,但從逃亡的人潮來看,塔利班的承諾可能需要打上問號。而在俄羅斯目前對塔利班態度不佳來看,如果大國之中只有中國承認塔利班政權,那中國很可能未來會因為塔利班政權的所作所為而被拖累。
其次,阿富汗在民族、氏族、宗教與意識型態的複雜眾人皆知,這也是塔利班當年會被從喀布爾趕出來的原因,這次塔利班能夠順利進駐,能維持多久,尚在未定之天。而且塔利班又將五千多名蓋達組織和伊斯蘭國的聖戰士,由監獄中放出來,如果這些聖戰士流竄到政府控制力較弱的烏茲別克或塔吉克等地,同樣會衝擊到中國的一帶一路戰略。而且,塔利班是否會這麼簡單就和長期往來的東突運動人士劃清界線,還是未知數。
美援足不足恃 台灣要自我檢視
從南越與阿富汗的案例來看,將國防完全外包美國、自己本身貪腐不求長進甚至還貪汙美援,這是兩國失敗的主因,也是台灣應該借鑑之處。
如今美國撤出阿富汗,軍力肯定要重新部署,在美中交惡的當下,美國很可能增兵東亞與東南亞。台灣雖然沒有美國駐軍,但從軍購與軍事合作關係上,雙方關係不言可喻。台灣從阿富汗的案例中應該思考的,不是美國可不可以依賴,而是台灣準備好了沒,值不值得美國花本錢支持下去?
(作者陳金芳為台灣國際戰略學會研究員、博士,本文為國戰會專稿,授權《優傳媒》與《洞傳媒》同步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