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驚聲》美國心情:「喀布爾時刻 」不同於「西貢時刻」 - umedia 優傳媒  

新聞 / 百家爭鳴
山中驚聲》美國心情:「喀布爾時刻 」不同於「西貢時刻」
2021-08-17 07:00:00
A+
A
A-

美國人撤離後,阿富汗將由一個從自己土地上長起來的政權接手,對阿富汗而言,絕不是西方語境下的「淪陷」。倒是美國人此番敗走,不同於西貢時刻。當時正有一個聯中抗蘇的戰略藍圖準備開展,充滿期待;如今卻是中國在聯俄抗美,而它自己打算聯合的幾個西方國家,卻都在衰落當中。可謂挫敗更甚而前程茫茫。(圖/取自網路)

 

作者/張陌

 

儘管非常地相似,但「喀布爾」並不是「西貢」。塔利班是一個伊斯蘭的神學組織,但胡志明率領的越共則是一個政治哲學的踐行者。前者要求的是從這個世界中退縮回去,後者卻是向世界出發,是世界革命的一部分。

 

進一步說,塔利班只是一個尋求在古老教義下繼續其靜謐生活的捍衛者,越共則是試圖改變人類階級統治屬性的顛覆者。對於塔利班,美國是一個入侵者,但對於越共,美國是一個防衛者。

 

所以,西貢的撤離時刻是可以被描述為「淪陷」的,在冷戰的視野下,它或可稱之為整個國家落入所謂「赤禍」的一場悲劇。因為列寧主義下的共產國際對於越南而言,確實是舶來品;但喀布爾如今的撤離卻與「淪陷」無關,它更應被稱為「光復」才對,在美國手上廿年被人擺布的阿富汗,才是「淪陷」狀態。

 

塔利班確實是一個激進的伊斯蘭組織,但伊斯蘭的教義在八、九世紀的大食帝國就已逐步在這裡扎根,到了十八世紀的杜蘭尼王朝之後,阿富汗已經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穆斯林國家,過一種信奉真主的伊斯蘭生活。在阿富汗人心中,特別是創立了幾個不同的阿富汗王朝或國家的普什圖人的心中,就是回歸真理與回歸正常而已!

 

對於穆斯林的清規,例如嚴厲懲罰通姦、褻瀆阿拉、叛教及同性戀等行為,甚至對偷竊、婚前性行為、婦女被禁止袒露的身體等,都施以顯然過於殘忍的教法。作為一個外部的局外人,西方總是抱持十分偽善的姿態去理解與回應的,他們不假思索地譴責這是對人權的侵害與脅迫,將它不分青紅皂白地塑造成人類的公敵。

 

可是,如果以後由塔利班進行政教合一體制統治的阿富汗是「淪陷」,那美國最忠實的盟友沙烏地阿拉伯,早已淪陷許久了。沙烏地王室不過就是一個因為掘出石油,為石油美元鞏固金融霸權的另一個塔利班罷了。但有沒有石油,難道是淪陷與否的區別嗎?

 

如今這一套所謂的普世標準,就算是在西方也是十分晚近才經由各種團體與鬥士的努力與奮鬥,才真正確定下來;更重要的是,它是西方透過殖民全球各地數個世紀、剝削與榨取其資源與勞力,所建立起一個人均收入都令他國望塵莫及的富裕社會後,才可能擁有或擁抱的價值。

 

亦即,西方在連動個腦都懶的情況底下,將這樣一套標準,套在了這個在西南亞的崇山峻嶺裡掙扎的國家頭上。阿富汗人均收入連一千美金都不到,是一個普通人民生存都極端成問題的國家,要求它必須遵循現代人權尺繩,根本是何不食肉糜的另類翻版。

 

只要建立起這個初步又粗淺的認知,即可明白美國人的撤離對於阿富汗而言,絕不是西方媒體與政客語境下的「淪陷」。阿富汗落入了一個從自己的土地上長起來的政權手裡,如何能夠被叫做「淪陷」?

 

真實的情況是,美國以擒拿製造九一一恐怖攻擊的基地組織與賓拉登為由,入侵了阿富汗。表面上的理由固然是對付恐怖主義,但實際上是另一次的帝國擴張,是繼北約東擴後,對已瓦解的蘇聯的繼承者俄羅斯一次新的地緣擠壓;在蘇聯解體後睥睨地球的美利堅帝國,冀圖將它的力量插入亞洲的心臟。

 

阿富汗遭受蘇聯帝國的十年蹂躪,終於將那個帝國葬在它著名的墳場後,僅僅過了十一、二年,美利堅帝國又從另一個方向走進來。而無論從北方來的熊或從南方來的鵰,目的都是一樣的。都是企圖將這裡作為撐開另一個地緣空間的孔道或門戶,蘇聯想要向南在這裡掘通印度洋的出海口,美國則以為它可以以此為起點,到中亞的草原上馳騁。

 

美國所扶植的所謂民主政府,目的並不是輸出民主,而是在這裡建立一個傀儡政權供其使喚,好在這裡建立永久的軍事灘頭堡,再徐圖向北。不過它最後發現,這竟是一個可能吞噬它的黑洞。

 

阿富汗再一次成功地擊退了帝國,即使花費了比擊退蘇聯多了一倍的時間,意義都顯得十分不凡。它等於再一次印證了一個真理:無論多麼巨大的帝國,都有它的邊界。過度膨脹的自信下進行的無謂擴張,最終都將以失敗為結局,並且可能導致帝國的崩潰。

 

其次它也表明,美國依舊只是一個海上霸權,在陸上的力量十分有限;儘管它曾在沙漠上擊倒了伊拉克,向全球展示了高科技戰爭的力量,但那畢竟仍是一個海灣國家,只能證明它的海上戰力確實不同凡響,但一旦進入完全的內陸,美軍恐就立即成了一位盲劍客!

 

四十餘年前的「西貢時刻」,美國固然感到令它惆悵莫名的挫敗,但它其實並不那麼悲傷。因為美軍撤退時,白宮已經有了一張全新的戰略地圖。尼克森早已在三年之前見了毛澤東與周恩來,季辛吉為他與美國綢繆了一幅聯中抗蘇的戰略藍圖,美國可謂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但此刻,當美軍撤離阿富汗,塔利班迅速兵不血刃奪下喀布爾時,美國卻發現,不是它在聯俄抗中,而是中國在聯俄抗美。至於它自己聯合的幾個西方國家,卻都在衰落當中。白宮與五角大廈在這麼一個「喀布爾時刻」,恐怕都只有心中戚戚惶惶,不知明天該如何繼續吧!

美國人撤離後,阿富汗將由一個從自己土地上長起來的政權接手,對阿富汗而言,絕不是西方語境下的「淪陷」。倒是美國人此番敗走,不同於西貢時刻。當時正有一個聯中抗蘇的戰略藍圖準備開展,充滿期待;如今卻是中國在聯俄抗美,而它自己打算聯合的幾個西方國家,卻都在衰落當中。可謂挫敗更甚而前程茫茫。(圖/取自網路)

 

作者/張陌

 

儘管非常地相似,但「喀布爾」並不是「西貢」。塔利班是一個伊斯蘭的神學組織,但胡志明率領的越共則是一個政治哲學的踐行者。前者要求的是從這個世界中退縮回去,後者卻是向世界出發,是世界革命的一部分。

 

進一步說,塔利班只是一個尋求在古老教義下繼續其靜謐生活的捍衛者,越共則是試圖改變人類階級統治屬性的顛覆者。對於塔利班,美國是一個入侵者,但對於越共,美國是一個防衛者。

 

所以,西貢的撤離時刻是可以被描述為「淪陷」的,在冷戰的視野下,它或可稱之為整個國家落入所謂「赤禍」的一場悲劇。因為列寧主義下的共產國際對於越南而言,確實是舶來品;但喀布爾如今的撤離卻與「淪陷」無關,它更應被稱為「光復」才對,在美國手上廿年被人擺布的阿富汗,才是「淪陷」狀態。

 

塔利班確實是一個激進的伊斯蘭組織,但伊斯蘭的教義在八、九世紀的大食帝國就已逐步在這裡扎根,到了十八世紀的杜蘭尼王朝之後,阿富汗已經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穆斯林國家,過一種信奉真主的伊斯蘭生活。在阿富汗人心中,特別是創立了幾個不同的阿富汗王朝或國家的普什圖人的心中,就是回歸真理與回歸正常而已!

 

對於穆斯林的清規,例如嚴厲懲罰通姦、褻瀆阿拉、叛教及同性戀等行為,甚至對偷竊、婚前性行為、婦女被禁止袒露的身體等,都施以顯然過於殘忍的教法。作為一個外部的局外人,西方總是抱持十分偽善的姿態去理解與回應的,他們不假思索地譴責這是對人權的侵害與脅迫,將它不分青紅皂白地塑造成人類的公敵。

 

可是,如果以後由塔利班進行政教合一體制統治的阿富汗是「淪陷」,那美國最忠實的盟友沙烏地阿拉伯,早已淪陷許久了。沙烏地王室不過就是一個因為掘出石油,為石油美元鞏固金融霸權的另一個塔利班罷了。但有沒有石油,難道是淪陷與否的區別嗎?

 

如今這一套所謂的普世標準,就算是在西方也是十分晚近才經由各種團體與鬥士的努力與奮鬥,才真正確定下來;更重要的是,它是西方透過殖民全球各地數個世紀、剝削與榨取其資源與勞力,所建立起一個人均收入都令他國望塵莫及的富裕社會後,才可能擁有或擁抱的價值。

 

亦即,西方在連動個腦都懶的情況底下,將這樣一套標準,套在了這個在西南亞的崇山峻嶺裡掙扎的國家頭上。阿富汗人均收入連一千美金都不到,是一個普通人民生存都極端成問題的國家,要求它必須遵循現代人權尺繩,根本是何不食肉糜的另類翻版。

 

只要建立起這個初步又粗淺的認知,即可明白美國人的撤離對於阿富汗而言,絕不是西方媒體與政客語境下的「淪陷」。阿富汗落入了一個從自己的土地上長起來的政權手裡,如何能夠被叫做「淪陷」?

 

真實的情況是,美國以擒拿製造九一一恐怖攻擊的基地組織與賓拉登為由,入侵了阿富汗。表面上的理由固然是對付恐怖主義,但實際上是另一次的帝國擴張,是繼北約東擴後,對已瓦解的蘇聯的繼承者俄羅斯一次新的地緣擠壓;在蘇聯解體後睥睨地球的美利堅帝國,冀圖將它的力量插入亞洲的心臟。

 

阿富汗遭受蘇聯帝國的十年蹂躪,終於將那個帝國葬在它著名的墳場後,僅僅過了十一、二年,美利堅帝國又從另一個方向走進來。而無論從北方來的熊或從南方來的鵰,目的都是一樣的。都是企圖將這裡作為撐開另一個地緣空間的孔道或門戶,蘇聯想要向南在這裡掘通印度洋的出海口,美國則以為它可以以此為起點,到中亞的草原上馳騁。

 

美國所扶植的所謂民主政府,目的並不是輸出民主,而是在這裡建立一個傀儡政權供其使喚,好在這裡建立永久的軍事灘頭堡,再徐圖向北。不過它最後發現,這竟是一個可能吞噬它的黑洞。

 

阿富汗再一次成功地擊退了帝國,即使花費了比擊退蘇聯多了一倍的時間,意義都顯得十分不凡。它等於再一次印證了一個真理:無論多麼巨大的帝國,都有它的邊界。過度膨脹的自信下進行的無謂擴張,最終都將以失敗為結局,並且可能導致帝國的崩潰。

 

其次它也表明,美國依舊只是一個海上霸權,在陸上的力量十分有限;儘管它曾在沙漠上擊倒了伊拉克,向全球展示了高科技戰爭的力量,但那畢竟仍是一個海灣國家,只能證明它的海上戰力確實不同凡響,但一旦進入完全的內陸,美軍恐就立即成了一位盲劍客!

 

四十餘年前的「西貢時刻」,美國固然感到令它惆悵莫名的挫敗,但它其實並不那麼悲傷。因為美軍撤退時,白宮已經有了一張全新的戰略地圖。尼克森早已在三年之前見了毛澤東與周恩來,季辛吉為他與美國綢繆了一幅聯中抗蘇的戰略藍圖,美國可謂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但此刻,當美軍撤離阿富汗,塔利班迅速兵不血刃奪下喀布爾時,美國卻發現,不是它在聯俄抗中,而是中國在聯俄抗美。至於它自己聯合的幾個西方國家,卻都在衰落當中。白宮與五角大廈在這麼一個「喀布爾時刻」,恐怕都只有心中戚戚惶惶,不知明天該如何繼續吧!

加入好友
優傳媒 版權所有 ©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著作權與轉載授權 / 合作夥伴 / 法律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