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特蒂在上任之初曾經發誓,要與美國保持距離,修復因南海主權爭議而受到損害的菲、中關係。但他卻在美國國防部長羅伊德.奧斯汀 (如圖/取自網路) 到訪時做出重大政策轉彎,顯示馬尼拉在美、中關係之間已經作出重要抉擇 ?
作者/梁東屏
繼七月底美國國防部長羅伊德.奧斯汀訪問新加坡、越南、菲律賓三國之後,美國副總統賀錦麗也將於八月下旬前往新加坡及越南訪問;另外,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於八月三日在華府接見到訪的印尼外長雷特洛時,宣布啟動雙方戰略對話。足見拜登政府已經開始逐步實現其上任之初所宣示的,重回東南亞政策,也再一次顯示美國對東南亞乃至亞太地區高度的重視。
奧斯汀訪問新加坡期間,於七月二十七日在英國智庫「國際戰略研究所」(IISS)舉辦的富勒敦論壇(Fullerton Lecture)發表演講,強調美國與盟友、夥伴的合作關係及提倡開放、自由的區域。他認為,一個穩定、開放及繁榮的區域能帶來最大利益,各國必須保持主權獨立、自主,他並強調透明、法治、自由航行、人權、遵守國際承諾、和平解決紛爭等原則。
奧斯汀隨後話鋒一轉,指出印太區域卻看到一些不符這些原則的行為。他點名中國並表示,中國對南海的廣泛海洋主張「沒有國際法依據」,同時,北京不僅在南海議題上不願以和平方式解決紛爭、不尊重法治,也對印度採取挑釁行為、利用軍事動作及其他形式來脅迫台灣人民,以及對新疆維吾爾族進行種族滅絕等違反人道罪行。
從奧斯汀的發言可知,美國重回東南亞的的一個主要戰略目標,仍然是對抗在區域中強勢崛起的中國,而且其在區域中的主要合作夥伴,就是前述三國。
奧斯汀係於七月二十八日至二十九日對越南做正式訪問,兩國防長高度評價近期越、美防務合作取得的成果,還就共同關心的國際和地區問題,特別是直接影響地區的傳統安全和非傳統安全挑戰交換意見,強調東盟在促進東盟防長擴大會議框架內的合作,在保持地區乃至四環節和平和穩定環境中起到核心作用。雙方也闡述了尊重各沿海國家的合法權益、本著國際法和一九八二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規定和平解決爭端,維持各海域和平穩定環境、航行與飛越安全和自由等的重要性。
奧斯汀對菲律賓的訪問,則促成菲國總統杜特蒂宣布願意恢復兩國之間的《來訪部隊協議》。二零二零年二月,杜特蒂因為不滿美國取消其政治盟友的簽證,宣布將終止《來訪部隊協議》。但他後來宣布擱置終止協議的決定六個月,隨後在十一月宣布再擱置決定六個月,不過在七月底奧斯汀訪問菲律賓之時,菲國已決定全面恢復菲、美在一九九八年簽署的《來訪部隊協議》。
杜特蒂在上任之初曾經發誓,要與美國保持距離,修復因南海主權爭議而受到損害的菲、中關係。但他卻在奧斯汀到訪時做出重大政策轉彎,顯示馬尼拉在美、中關係之間已經作出重要抉擇。
作者簡介
梁東屏,曾任中國時報紐約新聞中心記者、主任,中國時報駐東南亞特派員。現為香港亞洲周刊、新加坡新明日報、新加坡品雜誌、台灣人間福報…專欄作家。
2002年隻身前往阿富汗採訪,獲第十七屆吳舜文新聞獎採訪報導最優獎。著有「一個人@東南亞」、「閒走@東南亞」、「說三到四@東南亞」、「閒嗑牙@東南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