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士神社是台灣戰後唯一奉祀和日本神道相關神靈的神社,唯主神已由戰前的天照大神,改為祭拜排灣族的神及陣亡的高砂勇士,因此有人形容它是台灣版的靖國神社。由於神社興建於零光害的高山上,意外成為追星族觀賞銀河星空的絕佳景點。解封後有意前往屏東旅遊的人士,除了因海角七號爆紅的墾丁以外,牡丹鄉的這個景點,更是深具歷史意義的台灣美景。 (高士神社臉書)
作者/陳婉真
二次大戰期間台灣人被日本徵召當兵的人數超過20萬人,當時全台人口不過6百萬人,算算幾乎所有年輕人都擔任軍夫、軍屬、志願兵、學生兵…各種名目的兵種都有台灣人投入,其中最特別的是高砂義勇隊。
高砂義勇隊顧名思義是指高砂族(日本人對台灣原住民的通稱)的從軍人士,總計從1942年到1944年間,台灣原住民被徵召從軍的人數約在4000~4600人左右。由於原住民擅長叢林作戰,在太平洋戰爭中屢建奇功,特別是末期日本兵在南太平洋諸島節節敗退的過程中,很多日軍官兵是靠著高砂義勇隊員的協助才得以活命,因而更令日本人既感佩又敬畏。
因為是在艱困地區作戰,義勇隊員的陣亡率也相當高,因此,部落青年流傳一種約定:「如果無法活著回來,我們就來神社前見面。」可見神社對於出征的勇士們而言,是多麼重要的生死盟約之所在。
從觀景台上拍攝的神社及鳥居全景,山下連著的海域即為八瑤灣。1871年的八瑤灣事件是三年後牡丹社事件的導火線,二者又是造成甲午戰爭後台灣成為日本殖民地的原因。(陳婉真攝)
然而,當他們互訂再見的盟約時,可能無法想像他們此去的戰場遠在千里之外。其中戰事最慘烈、高砂青年死傷最多的,是澳洲北方的新幾內亞諸島,有人被困在荒山,也有在搭船過程中遭到擊沈而全軍覆沒的,這些漂泊在天涯海角的亡魂,要如何回到故鄉神社前和老友重逢敍舊?
一位原住民雕刻家希巨.蘇飛和一群熱心人士,為了幫助二戰魂喪異域的勇士們回家,特地於2013年帶著遺族的留言,啟程前往新幾內亞,希望把留在當地的高砂義勇隊祖先魂魄接引回故鄉。
他們說,很多遺族夢見他們戰死異域的族人想回家,為了一圓這些勇士戰魂回鄉的願望,希巨特別雕刻了一對翅膀,傳說戰魂有了這一對翅膀就能飛回朝思暮想的故鄉。為此,位在高雄旗津的戰爭與和平紀念公園,特別商請希巨雕了一座高砂的翅膀,再製作成石雕置於公園裡供人憑弔。
位在旗津戰爭與和平紀念公園的台灣歷代將士戰殁英靈紀念碑,由原住民雕刻家希巨蘇飛雕塑,傳說二戰期間戰死海外的原住民亡靈想回家,希巨為他們雕刻了一對翅膀 ,讓海外戰魂得以平安返鄉。(陳婉真攝)
而位在屏東牡丹鄉的高士神社,雖然歷經滄桑,又經歷國民政府有計畫的毁損日治神社,導致原有神社腐朽不堪,只剩下水泥底座的遺跡。儘管這樣,高砂勇士的後代仍然謹記長輩出征前的盟約,一心一意想重建神社,讓勇士返鄉可以和老戰友相會。
這樣的心願,一直到2014年終於得以實現。有一位遠在日本的神社建築業者,得知屏東牡丹鄉為復原日治時代神社,卻苦於找不到興建神社的專家。本身也是神職人士的佐藤健一,曾多次參加日本「李登輝之友會」訪問台灣,得緣結識牡丹鄉高士村為保持舊神社古跡的推手陳清福。他自告奮勇,表示可以協助。
佐藤為此多次訪台,與陳清福、前牡丹鄉長華阿財、排灣族高士頭目李文來、高士村長李德福等人洽談重建工作,花了一年多的時間,終於完成一座高230公分、寬166公分,重4百公斤的全新小神社。整座神社全部以檜木打造,屋頂全鋪銅板,建築造型採「全面千鳥破風」與「軒唐破風」,總共花費日幣1千萬圓。
佐藤健一深知神社興建費用的籌措,是部落人士最大的困難,於是他承擔了全部經費,後來還幫忙籌募神社前鳥居的費用。2015年8月11日舉行鎮座祭,第二年增建鳥居,全以日本檜木雕製完成,之後運到台灣再行組裝,成為台灣戰後唯一奉祀和日本神道相關神靈的神社。惟主神已由戰前的天照大神,改為祭拜排灣族的神及陣亡的高砂勇士,因此有人形容它是台灣版的靖國神社。
神社所在地的牡丹鄉,是台灣歷史上和日本接觸的開始。1871年發生「八瑤灣事件」,琉球人遇颱風漂流到八瑤灣,因雙方言語不通,54人慘遭馘首,導致1874年日本藉此出兵攻打原住民(「牡丹社事件」),日本人稱為「台灣出兵」或是「征台之役」。這是日本明治維新以來首次對外用兵,也是日後台灣被割讓給日本的導火線,更是琉球王國滅國的主因。
根據牡丹鄉公所的解說:
高士(kuskus)部落為排灣族paljilauljilau群的古老部落,依據遺址考證估計有六百年的悠久歷史,為日治時期牡丹地區的政教中心,在高士舊部落中,還留有日治時期公學校及日本神社的遺跡。二十世紀初期,高士部落位在gade(即現今高士村聚落上方,高士佛部落永久屋基地處)等地勢較高處,而農耕之水田則位於聚落下方高士溪兩側平坦谷地,往來兩地的傳統路徑稱為「sadjungdjung」,意指回家時,陡峭的路面幾乎可讓鼻子碰到膝蓋)。每年在水稻收成後,族人辛勤的扛著收成之稻穀,經由此一古道背負回部落,因此稱之為「高士穀(古)道(si i padai padai djalan)」。
凡走過必留下痕跡,位在屏東牡丹鄉的牡丹社事件紀念碑,歷經三個年代,分別呈現三個不同面貌。最早期的是1936年日本政府設置的"西鄉都督遺蹟紀念碑",到了1953年,當時的縣長張山鐘將碑文改為"澄清海宇還我河山" ,2011年屏東縣政府公告這塊紀念碑為歷史建築,碑上文字被敲掉,成為目前有碑無文的歷史建築。張山鐘是台北市長張豐緒的父親,張豐緒在蔣經國時代得以獲任命為首都市長,不一定只靠一塊碑,但忠誠度絕對是重要考量。(陳婉真攝)
野牡丹神社公園設有視野開闊的瞭望台,每年3到5月間,整個小山頭開滿美麗的野牡丹花。連同高士歷史穀道,目前成為高士村推動社區營造及產業發展的重要場域。
此處所謂永久屋是指發生於2009年莫拉克颱風導致的嚴重災害,災後部分災民遷村到此地的永久屋,距離永久屋不遠的山頭即是高士神社現址。從神社望向遙遠的山腳下,就是當年琉球人遇颱風上岸的八瑤灣,景色絕佳,加上夜間零光害,這裡意外成為坐擁銀河星空的絕佳景點,白天觀賞山海連接的壯濶景緻,夜裡陶醉在美麗的星空銀河下,意外成為東海岸的網美景點之一。
只可惜這座位於總統故鄉的、戰後唯一供奉神靈的神社,雖然有那麼多感人的歷史淵源與傳說典故,至今還只是一間民間自力興建的一間迷你神社,歷史課本沒有提及或是語焉不詳。身為屏東女婿的文化部長可能聽都沒聽過這些故事,更別說賦予它文資身分了。
當眾人在欣賞美景贊嘆星空之餘,誰還記得當年排灣祖先出征前的生死盟約 :「如果無法活著回來,我們就來神社前見面。」
啊,消逝的台灣歷史,悲情的高砂戰魂…
陳婉真曾擔任《中國時報》記者、美國《美麗島週刊》創辦人、立法委員、國大代表、台灣產業文化觀光推展協會理事長、綠色台灣文教基金會執行長等職務。
她生於彰化縣,從小立志當新聞工作者,台灣師範大學畢業便後順利考進中國時報,仗義執言和使命必達、務實求真的精神,讓她在新聞界以犀利觀點聞名。
她在戒嚴時期挑戰禁忌,即投入政治改革,因此成為黑牢裡的政治犯,但是無畏無懼的堅持理想,不論藍綠執政,從不向威權低頭。
現在是自由撰稿人,想記錄主流媒體忽略的真實台灣故事,挖掘更多因為政權更迭而被埋沒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