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讀孫大砲的話有感》(之五) 民權主義的洞見[3]─中國政治的進步原早於歐洲 - umedia 優傳媒  

新聞 / 談古論今
重讀孫大砲的話有感》(之五) 民權主義的洞見[3]─中國政治的進步原早於歐洲
2021-07-14 07:00:00
A+
A
A-

孫中山先生清楚看到了歐美國家的民主弊病,在中國還無法施行民主選舉制度的那個年代,便提出人民有權、政府有能的概念,也提出了五權憲法的架構。但他先知先覺的思想與設計,在他過世後,卻被後知後覺與不知不覺者所破壞。(圖/取自網路)

 

劉東皋 (中報雜誌總編輯)

   

孫中山考察各國政經制度,博覽群籍,加上本身的中國歷史文化素養,曾對歐洲的民主革命得出一個結論:「歐洲兩百多年以前,還是在封建時代,和中國兩千多年以前的時代相同。因為中國政治進化早過歐洲,所以中國兩千多年以前,便打破了封建制度,歐洲就是到了現在,還不能完全打破封建制度…,所以中國的政治進步,是早過歐洲。但是在這兩百年以來,歐洲的政治進步,不但是趕過中國,並且超過中國,所謂後來者居上。」(民權主義第三講)

 

歐洲的民主革命,主要係指美國獨立革命與法國大革命,然而,美、法兩者的本質並不相同。美國革命主要來自於地主階級與資產階級,不願受到英國政府的課稅剝削而發起的革命;但法國大革命、乃至後來的蘇俄十月革命,則是貧苦勞工階級與貧農的起義革命,與貴族或封建地主為反抗殖民帝國的革命本質意義並不相同。孫文在此所說的「歐洲還不能打破封建制度」,應是指仍處於半奴隸狀態的農、工平民的封建社會。

 

因為他說:「歐洲沒有革命以前的情形,和中國比較起來,歐洲的專制,要比中國利害得多,原因…就是在世襲制度。當時歐洲的帝王公侯那些貴族,代代都是世襲貴族,不去做別種事業,人民也都是代代世襲一種事業,不能去做別種事業。比方耕田的人,他的子子孫孫便要做農夫;做工的人,他的子子孫孫便要做苦工…,這種職業上的不能改變,就是當時歐洲的不自由。…中國的好處,是只有皇帝是世襲…,至於皇帝以下的公侯伯子男,中國古時都是可以改變的,平民做宰相封王侯的極多。」(民權主義第三講)

 

然而,「歐洲…大多數的王侯,都是世襲,人民的職業不能夠自由,因為職業不自由,所以失了平等;不但是政治階級的不平等,就是人民彼此的階級也不平等…。中國人向來不懂甚麼是爭自由平等,當中原因,就是中國的專制和歐洲比較,實在是沒有那樣厲害。」但是,「近來歐洲文化東漸,他們的政治經濟科學都傳到中國來了,中國人聽到歐洲的政治學理,多數都是照本抄膡,全不知道改變。」

 

孫中山先生撰寫三民主義時期,歐洲正處於一次大戰結束、二次大戰尚未爆發階段,日本也尚未完全展露侵華野心,但英、美、法雖號稱民主共和國家,其實皆繼續以工業革命所帶來的機器武力,在世界各地侵略其他仍處於農、牧社會的國家:日本會打開門戶,就是拜美國的軍事武力之賜,中國則被英國的堅船利砲所破!其他歐洲工業先進國家,則多仍處於皇權帝國主義階段。

 

孫中心看透了世界各國政治、權力、財富不平等的本質,也比較了中國歷代的政治發展。他發現,即使在清朝滿族的統治之下,只要服從政府統治,安份守己並依法納稅,基層百姓仍可過得「帝力於我何有哉」;但在歐洲各帝制國家,基層百姓則極度被壓榨。也因此,歐戰才結束不久,他即早於民國十四年就看出來,「將來」還會有一次的世界大戰,而且是被壓迫者反抗壓迫者的大戰。

 

雖然孫中山認為,美、法等國的革命帶來新的民主體制,也帶動了世界潮流,但他仍認為,這套民主機器是進步很慢且有弊病的。就以美國的聯邦制度與憲法而言,他指出「…譬如民權風潮,在歐美發生了之後,各國都想實行民權,最早的是美國。美國自開國至今,有一百五十多年,開國時所行的民權,和現在所行的,差不多相同。現在所用的憲法,就是開國時候的聯邦憲法,…根本沒有大更改。」(民權主義第六講)

 

「歐美人民現在對於政府,持反對的態度,是因為權與能沒有分開,所以民權的問題至今不能解決,我們實行民權,便不要學歐美,要把權與能分得清清楚楚。民權思想,雖是從歐美傳進來的,但是歐美的問題,至今還是沒有辦法,我們現在已經想出了辦法,知道人民要怎麼樣,才對於政府可以改變態度,但是人民都是不知不覺的多,我們先知先覺的人,便要為他們指導,引他們上軌道去走,那才能避開歐美的混亂,不蹈歐美的覆轍。」(民權主義第五講)

 

孫中山先生很清楚的看到了歐美國家當時的民主弊病,在中國還無法完全施行民主選舉制度的那個年代,便提出人民有權、政府有能的概念,也提出了五權憲法的架構。但他先知先覺的思想與設計,在他過世後,卻被後知後覺與不知不覺者所破壞。中華民國退守台灣,在兩蔣治理下,雖然曾一度希望建立台灣成為三民主義模範省,在蔣經國擔任行政院長及總統後,也有意引領台灣人民走向孫中山所嚮往的民主共和軌道,但蔣經國過世得太早,加以國際局勢變化快速,最後政權交在錯誤的人手裡,整個破壞了孫中山的所希望的「政府有能、人民有權」的共和民主政體!

 

孫中山先生清楚看到了歐美國家的民主弊病,在中國還無法施行民主選舉制度的那個年代,便提出人民有權、政府有能的概念,也提出了五權憲法的架構。但他先知先覺的思想與設計,在他過世後,卻被後知後覺與不知不覺者所破壞。(圖/取自網路)

 

劉東皋 (中報雜誌總編輯)

   

孫中山考察各國政經制度,博覽群籍,加上本身的中國歷史文化素養,曾對歐洲的民主革命得出一個結論:「歐洲兩百多年以前,還是在封建時代,和中國兩千多年以前的時代相同。因為中國政治進化早過歐洲,所以中國兩千多年以前,便打破了封建制度,歐洲就是到了現在,還不能完全打破封建制度…,所以中國的政治進步,是早過歐洲。但是在這兩百年以來,歐洲的政治進步,不但是趕過中國,並且超過中國,所謂後來者居上。」(民權主義第三講)

 

歐洲的民主革命,主要係指美國獨立革命與法國大革命,然而,美、法兩者的本質並不相同。美國革命主要來自於地主階級與資產階級,不願受到英國政府的課稅剝削而發起的革命;但法國大革命、乃至後來的蘇俄十月革命,則是貧苦勞工階級與貧農的起義革命,與貴族或封建地主為反抗殖民帝國的革命本質意義並不相同。孫文在此所說的「歐洲還不能打破封建制度」,應是指仍處於半奴隸狀態的農、工平民的封建社會。

 

因為他說:「歐洲沒有革命以前的情形,和中國比較起來,歐洲的專制,要比中國利害得多,原因…就是在世襲制度。當時歐洲的帝王公侯那些貴族,代代都是世襲貴族,不去做別種事業,人民也都是代代世襲一種事業,不能去做別種事業。比方耕田的人,他的子子孫孫便要做農夫;做工的人,他的子子孫孫便要做苦工…,這種職業上的不能改變,就是當時歐洲的不自由。…中國的好處,是只有皇帝是世襲…,至於皇帝以下的公侯伯子男,中國古時都是可以改變的,平民做宰相封王侯的極多。」(民權主義第三講)

 

然而,「歐洲…大多數的王侯,都是世襲,人民的職業不能夠自由,因為職業不自由,所以失了平等;不但是政治階級的不平等,就是人民彼此的階級也不平等…。中國人向來不懂甚麼是爭自由平等,當中原因,就是中國的專制和歐洲比較,實在是沒有那樣厲害。」但是,「近來歐洲文化東漸,他們的政治經濟科學都傳到中國來了,中國人聽到歐洲的政治學理,多數都是照本抄膡,全不知道改變。」

 

孫中山先生撰寫三民主義時期,歐洲正處於一次大戰結束、二次大戰尚未爆發階段,日本也尚未完全展露侵華野心,但英、美、法雖號稱民主共和國家,其實皆繼續以工業革命所帶來的機器武力,在世界各地侵略其他仍處於農、牧社會的國家:日本會打開門戶,就是拜美國的軍事武力之賜,中國則被英國的堅船利砲所破!其他歐洲工業先進國家,則多仍處於皇權帝國主義階段。

 

孫中心看透了世界各國政治、權力、財富不平等的本質,也比較了中國歷代的政治發展。他發現,即使在清朝滿族的統治之下,只要服從政府統治,安份守己並依法納稅,基層百姓仍可過得「帝力於我何有哉」;但在歐洲各帝制國家,基層百姓則極度被壓榨。也因此,歐戰才結束不久,他即早於民國十四年就看出來,「將來」還會有一次的世界大戰,而且是被壓迫者反抗壓迫者的大戰。

 

雖然孫中山認為,美、法等國的革命帶來新的民主體制,也帶動了世界潮流,但他仍認為,這套民主機器是進步很慢且有弊病的。就以美國的聯邦制度與憲法而言,他指出「…譬如民權風潮,在歐美發生了之後,各國都想實行民權,最早的是美國。美國自開國至今,有一百五十多年,開國時所行的民權,和現在所行的,差不多相同。現在所用的憲法,就是開國時候的聯邦憲法,…根本沒有大更改。」(民權主義第六講)

 

「歐美人民現在對於政府,持反對的態度,是因為權與能沒有分開,所以民權的問題至今不能解決,我們實行民權,便不要學歐美,要把權與能分得清清楚楚。民權思想,雖是從歐美傳進來的,但是歐美的問題,至今還是沒有辦法,我們現在已經想出了辦法,知道人民要怎麼樣,才對於政府可以改變態度,但是人民都是不知不覺的多,我們先知先覺的人,便要為他們指導,引他們上軌道去走,那才能避開歐美的混亂,不蹈歐美的覆轍。」(民權主義第五講)

 

孫中山先生很清楚的看到了歐美國家當時的民主弊病,在中國還無法完全施行民主選舉制度的那個年代,便提出人民有權、政府有能的概念,也提出了五權憲法的架構。但他先知先覺的思想與設計,在他過世後,卻被後知後覺與不知不覺者所破壞。中華民國退守台灣,在兩蔣治理下,雖然曾一度希望建立台灣成為三民主義模範省,在蔣經國擔任行政院長及總統後,也有意引領台灣人民走向孫中山所嚮往的民主共和軌道,但蔣經國過世得太早,加以國際局勢變化快速,最後政權交在錯誤的人手裡,整個破壞了孫中山的所希望的「政府有能、人民有權」的共和民主政體!

 

加入好友
優傳媒 版權所有 ©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著作權與轉載授權 / 合作夥伴 / 法律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