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靜觀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每天記者會的「表演及廣宣」,實在不解為什麼不啟動「災害防救體系」,以達消解藩籬,提升效能的防疫目的 ? (圖/取自網路)
作者/蘇煥智
全球疫情已經進入下半場。台灣在上半場先盛後衰,若要扭轉頹勢,必須記取上半場的教訓,方能早日恢復正常生活。衡平來說,上半場先盛後衰的關鍵因素是,面對新冠肺炎,小英政府完全忽略了災害防救法所規範的「災害防救體系」,而只靠傳染病防治法及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防治特別條例行事,這兩項法律給予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獨裁決策模式。
筆者擔任三屆立委,立委期間正好經歷921大震災,參與災害防救法的立法;後來還擔任二屆九年的縣長,歷經類似88大風災等實際地方的救災工作。也經歷了SARS的大流行疫情。從過去的經驗來看,救災防災絕對是不分黨派,而且非常重視下情之上達。所以縣府指揮中心跟鄉鎮市公所指揮中心,可以説完全融和作戰。
但一年半以來,我靜觀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每天記者會的「表演及廣宣」,實在有許多疑惑:
一、為什麼從來沒有看到蘇貞昌院長,依據災害防救法第七條召開災害防救會報?
過去風災水災往往總統、行政院長都會親自到指揮中心來主持會議,了解各地災情,甚至直接與地方指揮官各縣市長對話,了解地方需求。這一次新冠肺炎影響全國人民的生活,從日常生活到工作、經濟,而且迄今死亡已經715人,這麼重大的國安事件,竟然沒有看到行政院長召開中央疫災防救會報,實在是不可思議!
二、為什麼沒有看到中央與重災區的地方聯合會報,下情如何上達呢?
5月中旬社區感染爆發後,台北新北每天確診人數超過500人,缺乏隔離檢疫設施、防疫旅館,甚至醫療體系面臨病人爆發、量能不足面臨崩潰危機之際,既完全看不到蘇院長出面召集中央疫災防救會報,也未見邀請疫情較嚴峻的縣市參與視訊會議,了解地方的困難及需求。在五、六月份「國難當頭」之際,院長、總統都不出面來主持這麼重要的會議,真的不知道人民選妳來當總統到底要幹嘛?
如果有更充裕的隔離檢疫中心或防疫旅館,是不是可以減少家庭群聚感染?建立臨時性的專責醫院,提供醫療照顧,則對避免交叉感染,疫情控制及減少死亡率,是不是有幫助?這些地方首長多次在媒體提出的需求,為什麼不能透過一個公開的中央災害防救會報,邀請災情嚴重的地方首長來更具體說明他們的困難及需求呢?這些問題極可能需要動用到中央的空間及設施,豈是一個指揮官陳時中所可以解決的呢?當然要院長、總統出面才能快速解決問題!
三、郭台銘、台積電、慈濟採購疫苗的事,可以透過中央防災會報來解決,何必蹉跎了快一個月?
疫苗嚴重缺乏,礙於衛福部跟BNT輝瑞及上海復星有一些採購的過節,如果民間有意採購BNT疫苗捐贈政府,這應該是求之不得的事。結果行政院任憑陳時中跟郭台銘在那裡玩乒乓球,平白虛耗時日。其實政府只要有心,行政院蘇院長召開中央災害防救會報,邀請相關當事人參與視訊會議,應該就可以立刻解決問題。防疫如同作戰,行政院長有義務縮短流程,以最快速的方法釐清問題、解決問題。
四、7月12日到底要不要解封,為什麼不召開中央災害防救會報來決定呢?
7月12日要不要解封,是觀察台灣疫情及社會復原的重要指標,這豈是指揮官陳時中一人所能決定的事?蔡總統跟蘇院長老是躲在陳時中的背後操控,卻又隨時準備推卸責任,這就是台灣防疫上半場決策模式的寫照,才會由盛而衰進入下半場。這個決策模式若再不改變,不僅無法擺脫後段班的評價,也會重創台灣在疫後的國際競爭力。
面對7月12日是否解封的重大決策,行政院長應該正式召開中央災害防救會報,邀請各縣市指揮官以視訊會議共同參與,由召集人蘇院長親自主持,並開放媒體採訪。神隱的蘇院長,該是正式召開中央疫災防救會報的時候了。
作者簡介
蘇煥智,前台南縣長,曾任第二、三、四屆立法委員。台大物理系肄業,台大法律系畢業,輔大法研所碩士。現為台灣維新召集人,大員法律事務所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