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我的B段班學生們 》重視孩子應對變局的能力 - umedia 優傳媒  

新聞 / 璀璨人生
我與我的B段班學生們 》重視孩子應對變局的能力
2021-06-04 10:40:00
A+
A
A-

 

編輯人語

繼「魔法老媽奇葩兒」系列,廖靜霞老師寫完她與兒子阿甘的故事之後,茲再推出「我與我的學生們」系列,述說她B段班教書生涯中,師生過招的種種情境。同樣,那真的不只是故事而已。

 

作者/廖靜霞

 

十月初,老朋友老朱夫婦約吃飯。到了餐舘,朱太太説,「妳今天不可以付錢,今天我們是特別要謝謝妳的」。

 

「因為今年開學,我孫子終於到中正高工報到了,選的是冷凍空調科,跟他爸爸當年讀的一樣。」

 

朱太太説,「妳記得三年前,我帶我媳婦去妳家,妳勸她,不要讓孩子讀體育班,讀普通班就好,想辦法找個好班級或好導師比較實在。但是她卻堅持己見。還好告別之時,妳在門口,丟了一句:如果妳讓孩子去讀體育班,妳可能會毀了他!可能是這句話嚇到她了。」

 

我記得這件事,但沒想到時間已經過了三年了。當時事後也一直沒有去追問。心想我已盡力了,但年輕人有年輕人的看法,老人家不便多加置喙!

 

記得當年朱太太帶著媳婦到我家。

 

媳婦説,她兒子已經小六,但個性比較好動,唸書不專心,所以功課一直不理想。小四時,她送兒子去學網球,沒想到打得不錯,她想這可能也是一條路,所以下學期準備送他去讀國中體育班,將來如果網球比賽得獎,或許有可能保送大學體育系。這樣兒子就讀了大學了。但婆婆覺得這路有點不可靠,也不了解體育班詳細情形,所以要她來聽聽我的意見!

 

我說,「妳算問對人了,因為我教過體育班,情況大致了解。」

 

我們五福國中就設有體育班。通常是接收原有的國小棒球隊,或壘球隊,但若球隊人數不夠一班,就會再加一些其他體育專長的,如體操隊,乒乓球隊⋯⋯湊滿三十人為一班。

 

學生來自不同的地方,學習的專長不同,教練團隊也不同。他們大都住校,集中管理。每天早上六點起床,就開始紥實的體能訓練,而後是嚴格的技術學習和團隊練習。一整個上午被體能老師和球隊教練操練下來,到了中午,吃完午餐,已經個個趴在桌上,睡得不省人事了。

 

所以常常下午第一節課,老師走進教室,全班都還睡死在一片鼾聲中。偶爾有一兩個勉強起來的學生,會睡眼惺忪地説:老師,我到㕑房給妳端一碗綠豆湯,妳慢慢吃,再讓我們多睡一下!拜託,拜託!

 

所以體育班上午是不排課的,只有他們的專業訓練。下午的課,也常常是有氣無力。看著這些正在成長的孩子,操練得那麼疲累,老師要怎麼要求,也是於心不忍,學習效果自是有限。

 

這些球隊的孩子,一般可以全隊直升公立高職,然後跟著教練繼續練球。所以升學對他們不是問題。他們重視的是他們的球技、體能。更重要的是,比賽時的表現和團隊的得獎名次。這關係著他們個人和團隊的未來。所以教練的要求和訓練都是很嚴格的,甚至常有很重的體罰。但是他們一心想走職業球員的意志,也是很堅定的,所以心甘情願地承受訓練的辛苦。

 

我告訴老朱媳婦,體育班的生態大致如此。進了體育班,正常功課的學習,勢必弱化。體育的路如果沒有走成,未來其他的專業也很難達成。何況台灣的運動員生涯,何其坎坷難行。妳兒子喜歡打網球,妳就讓他課外去學習,當作自己的興趣和課外活動。將來真的打出名堂了,再做打算。何必直接進體育班,喪失了正課的學習呢!

 

老朱媳婦半信半疑,不置可否,也沒有謝謝我的建議,說她有她的想法,然後就表示要告辭了。我送她們出門,眼看她們婆媳要進電梯了,我心一急,就說了一句狠話:「妳讓他讀體育班,可能會毀了他!」

 

朱太太説,後來她孫子讀了附近國中普通班。今年畢業,考了高職。分數還不錯,可以錄取更好的高職或科別,但最後選擇了中正高工冷凍空調科。當他爸爸的學弟。

 

註冊那天,他爸爸帶著他到學校。看了科主任,看了老師。都是他爸爸的老師、朋友,氣氛顯得很親切、熱絡,這讓孩子有了一份安全感。因為他爸爸是該科的傑出校友,也常常回校去演講或支援教學。

 

我説:這太棒了,這樣的選擇就對了,我現在就可以看到,他已經走在一條穩定向上的道路了。他在學校跟老師學習,回家又可以在爸爸的公司學習,很快就可以當爸爸的好助手,將來就是爸爸公司的接班人了!

 

朱太太馬上說:是啊!他現在已經看得懂他爸爸畫的電路圖了,甚至也會和他爸爸討論,電路應該怎麼走,怎麼設計!

 

高興之餘,朱太太談起了更早之前,他兒子大朱,和我兒子阿甘,和小牛的往事。

 

當年,他們的爸爸都是軍校同學,大家結婚生子的時間也差不多。所以阿甘、大朱和小牛都是同年,功課也都只是普通。當時,他們即將國中畢業。

 

有一天,剛好大家聚會。朱太太,牛太太都在。

大家正談到孩子的學習和未來。

我就説:「他們馬上要考高中了。我兒子數理不好,我準備讓他考文藻外語。」

朱太太接著説:我「兒子文科背不來,數理還可以。」

我説:「那妳就讓他讀高職工科,選個喜歡的科就好了!」

牛太太說:「我們家小牛不讀高職,也不讀五專。他要讀高中,考大學!」

我説:「讀高職,不見得就不能讀大學。」

我特別跟她解釋:「我們國家的主要學制,是高中考大學沒錯。但還有另外一條路是,高職考二專,再考二技。或高職直接考四技。都等於是大學,然後一樣可以再考研究所,讀博士。甚至五專也可以插大,或者畢業三年後,直接考硏究所,一樣讀博士。」

 

牛太太顯然聽不進我的話。

她說:「廖老師,妳讀過大學,妳兒子不讀大學沒關係,我們家沒有人讀過大學,我兒子一定要讀大學!」

我看她説話的語氣已經有點高亢了,也就不便再表示什麼了。但其實在我的心裏,已經在為小牛擔心了。

 

甘爸這一群同學玩伴,大約七、八家,孩子也差不多大小。我們常常帶著孩子一起玩,一起露營過夜。每次露營,男人搭帳篷、做粗工,女人家開爐火、備餐食、嚼舌根。孩子一群就一起去探險、撿木柴、踢石頭、抓溪蝦,或是架柴火烤肉、烤蝦。帶頭的向來都是小牛。孩子們有小牛帶著去玩,我們大人也都放心。

 

小牛是個獨立性很高的孩子,有領導能力,方向感又好,在山裏繞來繞去,他都可以找到正確的路回來。做事又有耐心,有創意。他可以帶著一群小朋友到處玩,也可以把一整隻雞慢慢烤勻烤熟,分給小朋友吃。真是有耐心又有技術!所以一群孩子中,他一直是我最看好的。

 

後來阿甘文藻沒考上,去讀了國際商專觀光科。

大朱選了中正高工冷凍空調科。

小牛媽媽幫他選了一所私立高中,而且參加了補習班的大學保證班。每天學校下課,専車直接送到補習班,補到晚上九點半,回到家都已經超過十點。而且聽說所費不貲。

 

經過多年後,阿甘很幸運的,文科讀出了點名堂,留學美國,取得了博士學位,進了公家單位服務。

 

而大朱,高職冷凍空調科畢業後,先到一些工廠的空調部門歴練,再讀二專,然後進了德國西門子工作,還曾經外派大陸出差受訓。學得技術後,回台灣自己創辦公司,專營工廠空調系統的設計與施工,生意不錯,賺了不少錢。現在兒子又當了自己的學弟,將來克紹其裘,發展可期。所以最近買了一輛富豪休旅車,送給老朱夫婦,方便他們到處去旅遊,這讓朱太太每天高興得合不攏嘴!

 

而大朱的弟弟小朱,也是先讀了私立五專化工科,畢業後到南亞科工作了幾年,他嫌科技業太勞累,就默默準備考試,結果考上台大化工研究所,然後參加高考,現在環保署工作,也是很理想的選擇。

 

但小牛的情況就不一樣了。

他高中辛苦補習了三年,但大學保證班沒有奏效。

他又連續補了兩年,考了兩次,但都與大學無缘。

最後只好去當兵!

 

在當兵最後一年,他認識了一名女軍官,小牛的能力與誠懇勤勞的本性,獲得了女軍官的青睞。退伍後,即結為連理,組織了家庭,住在板橋。結婚後不久,前後又生了兩個女兒,小牛勇敢的負起照顧責任,在家當起家庭主夫,讓妻子發展軍職事業,無怨無悔。

 

後來孩子大些了,小牛爸媽幫他把孩子帶回高雄照顧。小牛應徴到特力屋的工作,特力屋的工作也算符合小牛的性向和興趣,他也努力以赴。但他父母又擔心這工作不夠穩靠。

 

後來小牛終於考取了高速公路收費員,心想這總是個公營事業,應該比較有保障吧!

 

沒想到做了幾年,高速公路收費電子化,收費員就地解散。員工當然不肯就此罷休。經過了幾年的抗爭,終於爭取到了一點遣散費了結。

 

現在的小牛,只能在眾多的外派工作中進進出出,所幸妻子已是上校軍官,待遇不差,經濟生活沒問題。

 

但是孩子長期在爺爺奶奶家,隔代教養,與自己的父母已有疏離,女兒長期迷戀手機無法自拔,又不服管教。小牛氣得當場摔爛了女兒的手機,沒想到女兒竟然,打了防家暴電話報了警⋯⋯。小女兒現在小六,聽說她媽媽已經決定,明年上國中時,接她回北部上寄宿學校,看能不能有所改善。

 

前幾天,老牛剛好來家裏喝茶聊天。提及兒子回家,忽然出言抱怨,當初因為家庭的強勢壓力,讓他吃了很多苦,受了很多委屈⋯⋯,如果當初可以選擇做自己的話⋯⋯。

 

老牛説,他不知道兒子已年過中年,今日何以忽出此言?

 

聽到老牛這麽說。我心想:你不清楚,我可是清楚得很。

 

小牛的確是委屈了。如果依我的看法,小牛當初只要去讀個高職機械科、汽修科就夠了,一定能發揮所長。因為他爸爸是輪機長,他一定有這個遺傳基因,再觀看他平日的行為和性向,不管怎麼讀,怎麼學,都一定會有很好的發展的。只可惜,為了滿足媽媽讀大學的心願,真正是躭誤了他,辛苦了他!

更遺憾的是,當年我沒有勇氣和智慧説服他媽媽,也是我多年耿耿於懷的。

 

後來的時代,教育部更提出了繁星計劃,讓高職學生有了更多的吸引力,只要成績在該屆全校前三名,都有機會參加甄選,保送大學相關科系,這樣可以讓學生提早確認自己的興趣與專業,讀起大學,反而更為穩當有成效。

我曾經有個學生,很乖很認真,成績很不錯,當年竟然意志堅定就是不考高中,選擇讀高職。我不解地問他。他説:我哥哥就是讀高雄高工保送大學的。我爸爸説,我功課比哥哥還好,這樣走更輕鬆,更有把握。

 

可見父母的觀念、作為,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

 

想起我們那個時代,曾經有個很轟動的社會新聞。

有個非常優秀的文藝青年名叫王尚義,長相清秀,愛好文學、哲學,喜歡寫作。後來出版了一本書,《野鴿子的黃昏》。

 

但是他的父母要求他當醫生,他也考上了臺大醫科,努力學醫,始終無法忘情他喜愛的文學:他在報章、校刋,寫下一篇篇美好的文章,探討人生哲學,感嘆失落的一代,也描繪人生各種美好的歸向⋯⋯。他的文章,吸引很多年輕男女的喜好,引導了不少當下流行的文藝風氣。

 

可是就在他醫學院畢業那年,他終於熬不過深深的壓力和身體的衰敗,而結束了生命。消息一出,社會一片嘩然。為他不捨,為他惋惜,甚至質疑他父母的不智,給他太多的壓力,害死了自己的孩子。

 

不久,又有一位北一女優秀的女生,在荒野中香消玉殞。遺書中寫道:像王尚義這麼優秀的人都死了,我活著還有什麼意義呢?在她身旁,就留下了一本,《野鴿子的黃昏》。

當時很多家長都緊張了,曾經要求政府下架那一本書。

這是個社會的悲劇,自古皆然,但一段時間後,又趨於淡化⋯⋯。

 

最近也見新聞報導,台大幾天內,幾個學生選擇失去生命。社會大眾又開始評論各種家庭的壓力,或是今日教育改革的種種缺失。

 

其實在我看來,現在的指考、聯考已經作了很大的寬容,很多科系都可以考五科算三科,只要專攻三科自己的強項,選擇一個自己喜歡的科系,已經是很容易的事了;何況大學那麼多,科系那麼多,想讀大學一點都不難。就看自己是如何規劃和抉擇罷了!

 

但願作家長的也能知福惜福,選擇和自己的孩子併肩作戰,健康、平安、快樂地過一生。

 

世界很大,變動很快,道路很多,尤其是今天的熱門,不見得是未來的頂尖。世界的知識學問也很多,不可能都學得到,學得好。每個人又都各有其強項,弱點,差異性很大。

 

只要孩子擁有無窮的好奇心,和自我學習的能力,就能與時俱進,應對變局,可長可久!不一定要侷限於那一科,那一系,那一校。條條道路通羅馬啊!

 

作者的話

民國61年,我從台灣師大社教系新聞組畢業,就直接進入國中任職。擔任國文老師兼導師。

我以社教人的關懷精神,搭配新聞人的廣濶視野,開啟了我的教學生涯,直到民國90年退休。

近30年間,我一直當B段班導師,別人引以為苦,但我樂在其中。縱使偶有一些難纏的學生或家長,但在社教的關懷與新聞人廣濶視野之下,都能獲得良好的溝通和解決。

這一場一場師生過招的好戲我已演完,留下的竟然都是美好的記憶!

 

編輯人語

繼「魔法老媽奇葩兒」系列,廖靜霞老師寫完她與兒子阿甘的故事之後,茲再推出「我與我的學生們」系列,述說她B段班教書生涯中,師生過招的種種情境。同樣,那真的不只是故事而已。

 

作者/廖靜霞

 

十月初,老朋友老朱夫婦約吃飯。到了餐舘,朱太太説,「妳今天不可以付錢,今天我們是特別要謝謝妳的」。

 

「因為今年開學,我孫子終於到中正高工報到了,選的是冷凍空調科,跟他爸爸當年讀的一樣。」

 

朱太太説,「妳記得三年前,我帶我媳婦去妳家,妳勸她,不要讓孩子讀體育班,讀普通班就好,想辦法找個好班級或好導師比較實在。但是她卻堅持己見。還好告別之時,妳在門口,丟了一句:如果妳讓孩子去讀體育班,妳可能會毀了他!可能是這句話嚇到她了。」

 

我記得這件事,但沒想到時間已經過了三年了。當時事後也一直沒有去追問。心想我已盡力了,但年輕人有年輕人的看法,老人家不便多加置喙!

 

記得當年朱太太帶著媳婦到我家。

 

媳婦説,她兒子已經小六,但個性比較好動,唸書不專心,所以功課一直不理想。小四時,她送兒子去學網球,沒想到打得不錯,她想這可能也是一條路,所以下學期準備送他去讀國中體育班,將來如果網球比賽得獎,或許有可能保送大學體育系。這樣兒子就讀了大學了。但婆婆覺得這路有點不可靠,也不了解體育班詳細情形,所以要她來聽聽我的意見!

 

我說,「妳算問對人了,因為我教過體育班,情況大致了解。」

 

我們五福國中就設有體育班。通常是接收原有的國小棒球隊,或壘球隊,但若球隊人數不夠一班,就會再加一些其他體育專長的,如體操隊,乒乓球隊⋯⋯湊滿三十人為一班。

 

學生來自不同的地方,學習的專長不同,教練團隊也不同。他們大都住校,集中管理。每天早上六點起床,就開始紥實的體能訓練,而後是嚴格的技術學習和團隊練習。一整個上午被體能老師和球隊教練操練下來,到了中午,吃完午餐,已經個個趴在桌上,睡得不省人事了。

 

所以常常下午第一節課,老師走進教室,全班都還睡死在一片鼾聲中。偶爾有一兩個勉強起來的學生,會睡眼惺忪地説:老師,我到㕑房給妳端一碗綠豆湯,妳慢慢吃,再讓我們多睡一下!拜託,拜託!

 

所以體育班上午是不排課的,只有他們的專業訓練。下午的課,也常常是有氣無力。看著這些正在成長的孩子,操練得那麼疲累,老師要怎麼要求,也是於心不忍,學習效果自是有限。

 

這些球隊的孩子,一般可以全隊直升公立高職,然後跟著教練繼續練球。所以升學對他們不是問題。他們重視的是他們的球技、體能。更重要的是,比賽時的表現和團隊的得獎名次。這關係著他們個人和團隊的未來。所以教練的要求和訓練都是很嚴格的,甚至常有很重的體罰。但是他們一心想走職業球員的意志,也是很堅定的,所以心甘情願地承受訓練的辛苦。

 

我告訴老朱媳婦,體育班的生態大致如此。進了體育班,正常功課的學習,勢必弱化。體育的路如果沒有走成,未來其他的專業也很難達成。何況台灣的運動員生涯,何其坎坷難行。妳兒子喜歡打網球,妳就讓他課外去學習,當作自己的興趣和課外活動。將來真的打出名堂了,再做打算。何必直接進體育班,喪失了正課的學習呢!

 

老朱媳婦半信半疑,不置可否,也沒有謝謝我的建議,說她有她的想法,然後就表示要告辭了。我送她們出門,眼看她們婆媳要進電梯了,我心一急,就說了一句狠話:「妳讓他讀體育班,可能會毀了他!」

 

朱太太説,後來她孫子讀了附近國中普通班。今年畢業,考了高職。分數還不錯,可以錄取更好的高職或科別,但最後選擇了中正高工冷凍空調科。當他爸爸的學弟。

 

註冊那天,他爸爸帶著他到學校。看了科主任,看了老師。都是他爸爸的老師、朋友,氣氛顯得很親切、熱絡,這讓孩子有了一份安全感。因為他爸爸是該科的傑出校友,也常常回校去演講或支援教學。

 

我説:這太棒了,這樣的選擇就對了,我現在就可以看到,他已經走在一條穩定向上的道路了。他在學校跟老師學習,回家又可以在爸爸的公司學習,很快就可以當爸爸的好助手,將來就是爸爸公司的接班人了!

 

朱太太馬上說:是啊!他現在已經看得懂他爸爸畫的電路圖了,甚至也會和他爸爸討論,電路應該怎麼走,怎麼設計!

 

高興之餘,朱太太談起了更早之前,他兒子大朱,和我兒子阿甘,和小牛的往事。

 

當年,他們的爸爸都是軍校同學,大家結婚生子的時間也差不多。所以阿甘、大朱和小牛都是同年,功課也都只是普通。當時,他們即將國中畢業。

 

有一天,剛好大家聚會。朱太太,牛太太都在。

大家正談到孩子的學習和未來。

我就説:「他們馬上要考高中了。我兒子數理不好,我準備讓他考文藻外語。」

朱太太接著説:我「兒子文科背不來,數理還可以。」

我説:「那妳就讓他讀高職工科,選個喜歡的科就好了!」

牛太太說:「我們家小牛不讀高職,也不讀五專。他要讀高中,考大學!」

我説:「讀高職,不見得就不能讀大學。」

我特別跟她解釋:「我們國家的主要學制,是高中考大學沒錯。但還有另外一條路是,高職考二專,再考二技。或高職直接考四技。都等於是大學,然後一樣可以再考研究所,讀博士。甚至五專也可以插大,或者畢業三年後,直接考硏究所,一樣讀博士。」

 

牛太太顯然聽不進我的話。

她說:「廖老師,妳讀過大學,妳兒子不讀大學沒關係,我們家沒有人讀過大學,我兒子一定要讀大學!」

我看她説話的語氣已經有點高亢了,也就不便再表示什麼了。但其實在我的心裏,已經在為小牛擔心了。

 

甘爸這一群同學玩伴,大約七、八家,孩子也差不多大小。我們常常帶著孩子一起玩,一起露營過夜。每次露營,男人搭帳篷、做粗工,女人家開爐火、備餐食、嚼舌根。孩子一群就一起去探險、撿木柴、踢石頭、抓溪蝦,或是架柴火烤肉、烤蝦。帶頭的向來都是小牛。孩子們有小牛帶著去玩,我們大人也都放心。

 

小牛是個獨立性很高的孩子,有領導能力,方向感又好,在山裏繞來繞去,他都可以找到正確的路回來。做事又有耐心,有創意。他可以帶著一群小朋友到處玩,也可以把一整隻雞慢慢烤勻烤熟,分給小朋友吃。真是有耐心又有技術!所以一群孩子中,他一直是我最看好的。

 

後來阿甘文藻沒考上,去讀了國際商專觀光科。

大朱選了中正高工冷凍空調科。

小牛媽媽幫他選了一所私立高中,而且參加了補習班的大學保證班。每天學校下課,専車直接送到補習班,補到晚上九點半,回到家都已經超過十點。而且聽說所費不貲。

 

經過多年後,阿甘很幸運的,文科讀出了點名堂,留學美國,取得了博士學位,進了公家單位服務。

 

而大朱,高職冷凍空調科畢業後,先到一些工廠的空調部門歴練,再讀二專,然後進了德國西門子工作,還曾經外派大陸出差受訓。學得技術後,回台灣自己創辦公司,專營工廠空調系統的設計與施工,生意不錯,賺了不少錢。現在兒子又當了自己的學弟,將來克紹其裘,發展可期。所以最近買了一輛富豪休旅車,送給老朱夫婦,方便他們到處去旅遊,這讓朱太太每天高興得合不攏嘴!

 

而大朱的弟弟小朱,也是先讀了私立五專化工科,畢業後到南亞科工作了幾年,他嫌科技業太勞累,就默默準備考試,結果考上台大化工研究所,然後參加高考,現在環保署工作,也是很理想的選擇。

 

但小牛的情況就不一樣了。

他高中辛苦補習了三年,但大學保證班沒有奏效。

他又連續補了兩年,考了兩次,但都與大學無缘。

最後只好去當兵!

 

在當兵最後一年,他認識了一名女軍官,小牛的能力與誠懇勤勞的本性,獲得了女軍官的青睞。退伍後,即結為連理,組織了家庭,住在板橋。結婚後不久,前後又生了兩個女兒,小牛勇敢的負起照顧責任,在家當起家庭主夫,讓妻子發展軍職事業,無怨無悔。

 

後來孩子大些了,小牛爸媽幫他把孩子帶回高雄照顧。小牛應徴到特力屋的工作,特力屋的工作也算符合小牛的性向和興趣,他也努力以赴。但他父母又擔心這工作不夠穩靠。

 

後來小牛終於考取了高速公路收費員,心想這總是個公營事業,應該比較有保障吧!

 

沒想到做了幾年,高速公路收費電子化,收費員就地解散。員工當然不肯就此罷休。經過了幾年的抗爭,終於爭取到了一點遣散費了結。

 

現在的小牛,只能在眾多的外派工作中進進出出,所幸妻子已是上校軍官,待遇不差,經濟生活沒問題。

 

但是孩子長期在爺爺奶奶家,隔代教養,與自己的父母已有疏離,女兒長期迷戀手機無法自拔,又不服管教。小牛氣得當場摔爛了女兒的手機,沒想到女兒竟然,打了防家暴電話報了警⋯⋯。小女兒現在小六,聽說她媽媽已經決定,明年上國中時,接她回北部上寄宿學校,看能不能有所改善。

 

前幾天,老牛剛好來家裏喝茶聊天。提及兒子回家,忽然出言抱怨,當初因為家庭的強勢壓力,讓他吃了很多苦,受了很多委屈⋯⋯,如果當初可以選擇做自己的話⋯⋯。

 

老牛説,他不知道兒子已年過中年,今日何以忽出此言?

 

聽到老牛這麽說。我心想:你不清楚,我可是清楚得很。

 

小牛的確是委屈了。如果依我的看法,小牛當初只要去讀個高職機械科、汽修科就夠了,一定能發揮所長。因為他爸爸是輪機長,他一定有這個遺傳基因,再觀看他平日的行為和性向,不管怎麼讀,怎麼學,都一定會有很好的發展的。只可惜,為了滿足媽媽讀大學的心願,真正是躭誤了他,辛苦了他!

更遺憾的是,當年我沒有勇氣和智慧説服他媽媽,也是我多年耿耿於懷的。

 

後來的時代,教育部更提出了繁星計劃,讓高職學生有了更多的吸引力,只要成績在該屆全校前三名,都有機會參加甄選,保送大學相關科系,這樣可以讓學生提早確認自己的興趣與專業,讀起大學,反而更為穩當有成效。

我曾經有個學生,很乖很認真,成績很不錯,當年竟然意志堅定就是不考高中,選擇讀高職。我不解地問他。他説:我哥哥就是讀高雄高工保送大學的。我爸爸説,我功課比哥哥還好,這樣走更輕鬆,更有把握。

 

可見父母的觀念、作為,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

 

想起我們那個時代,曾經有個很轟動的社會新聞。

有個非常優秀的文藝青年名叫王尚義,長相清秀,愛好文學、哲學,喜歡寫作。後來出版了一本書,《野鴿子的黃昏》。

 

但是他的父母要求他當醫生,他也考上了臺大醫科,努力學醫,始終無法忘情他喜愛的文學:他在報章、校刋,寫下一篇篇美好的文章,探討人生哲學,感嘆失落的一代,也描繪人生各種美好的歸向⋯⋯。他的文章,吸引很多年輕男女的喜好,引導了不少當下流行的文藝風氣。

 

可是就在他醫學院畢業那年,他終於熬不過深深的壓力和身體的衰敗,而結束了生命。消息一出,社會一片嘩然。為他不捨,為他惋惜,甚至質疑他父母的不智,給他太多的壓力,害死了自己的孩子。

 

不久,又有一位北一女優秀的女生,在荒野中香消玉殞。遺書中寫道:像王尚義這麼優秀的人都死了,我活著還有什麼意義呢?在她身旁,就留下了一本,《野鴿子的黃昏》。

當時很多家長都緊張了,曾經要求政府下架那一本書。

這是個社會的悲劇,自古皆然,但一段時間後,又趨於淡化⋯⋯。

 

最近也見新聞報導,台大幾天內,幾個學生選擇失去生命。社會大眾又開始評論各種家庭的壓力,或是今日教育改革的種種缺失。

 

其實在我看來,現在的指考、聯考已經作了很大的寬容,很多科系都可以考五科算三科,只要專攻三科自己的強項,選擇一個自己喜歡的科系,已經是很容易的事了;何況大學那麼多,科系那麼多,想讀大學一點都不難。就看自己是如何規劃和抉擇罷了!

 

但願作家長的也能知福惜福,選擇和自己的孩子併肩作戰,健康、平安、快樂地過一生。

 

世界很大,變動很快,道路很多,尤其是今天的熱門,不見得是未來的頂尖。世界的知識學問也很多,不可能都學得到,學得好。每個人又都各有其強項,弱點,差異性很大。

 

只要孩子擁有無窮的好奇心,和自我學習的能力,就能與時俱進,應對變局,可長可久!不一定要侷限於那一科,那一系,那一校。條條道路通羅馬啊!

 

作者的話

民國61年,我從台灣師大社教系新聞組畢業,就直接進入國中任職。擔任國文老師兼導師。

我以社教人的關懷精神,搭配新聞人的廣濶視野,開啟了我的教學生涯,直到民國90年退休。

近30年間,我一直當B段班導師,別人引以為苦,但我樂在其中。縱使偶有一些難纏的學生或家長,但在社教的關懷與新聞人廣濶視野之下,都能獲得良好的溝通和解決。

這一場一場師生過招的好戲我已演完,留下的竟然都是美好的記憶!

加入好友
優傳媒 版權所有 ©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著作權與轉載授權 / 合作夥伴 / 法律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