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茂吉細說台海危機史》李登輝與兩國論(1)背景 : 美鼓勵兩岸對話,李卸任前要為台獨佈局 - umedia 優傳媒  

新聞 / 談古論今
齊茂吉細說台海危機史》李登輝與兩國論(1)背景 : 美鼓勵兩岸對話,李卸任前要為台獨佈局
2021-06-01 07:00:00
A+
A
A-

1998年克林頓訪問大陸,在上海的座談會中,第一次以總統之尊說出了「新三不」,明示不支持台獨。隨即指派美國在台協會主席卜睿哲向李登輝保証,美方處理兩岸關係仍然遵循《台灣關係法》、「美中三大公報」及雷根的「六項保証」。擺明了搞兩手策略。(圖/取自網路)

 

作者/齊茂吉 (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兼任教授)

 

台海三次危機後,美中關係的回溫,並非意味著美方在台灣問題上的讓步,美國開始增加對台軍售質量,台灣防禦能力獲得大幅提升,在台海方面,兩岸的軍力並未產生向大陸的傾斜,李登輝當然底氣十足。

 

值得注意的是,台海三次危機期間,李登輝指派國安會秘書長丁懋時專程飛往紐約,秘密會晤美方國家安全副顧問柏格(Samuel  R. Berger)及國務次卿塔諾夫( Peter Tarnoff)。這種會談開啓了台美間不定期的高層官方對話,每年都有一、兩次。在會談中,美方會傳遞明確的信息給李登輝,而丁懋時也會將相關問題的處理及作為,告訴美方代表,謀求共識,並爭取美方的支持。在首次會談中,美方明確表示,美軍馳援台海,係維護台灣安全,並非支持李登輝去挑釁北京,美方要求台獨降溫外,並鼓勵兩岸對話。

 

除了丁懋時這條管道外,唐耐心(Nancy B.Tucker)透露,克林頓還指派1位他信賴的前高官定期到台灣會見李登輝,互相通氣。美方顧忌的是李登輝突出奇招,令美方措手不及,而再度掀起兩岸的緊張對峙,屆時美方又被拖下水,而捲入不必要的衝突。

 

事實上,國務院系統的職業外交官,對李登輝頗有微辭,甚至是不滿。早在1994年的「夏威夷風波」,李登輝拒絶下機,並加以操弄,贏得國會議員的同情,而對國務院形成重大的壓力,國務次卿羅德(Winston Lord)就相當不滿。李登輝康乃爾之行時,羅德就指派國務院台灣科及AlT的人員全程盯住李登輝,以防他出軌。接著,李登輝在康大的演講,嚴重地得罪了國務院。這一系列事件,國務院當然對李登輝更加不信任。然而,美方基於國家利益的考慮,在關鍵時期仍然力挺李登輝,因為美國需要台灣這個籌碼;不過,美方也要節制李登輝改變台灣現狀的任何企圖,以免危及「一個中國」政策,進而損害美國的國家利益。

 

基於平衡兩岸的考慮,1997年1月克林頓連任美國總統後,積極安排江澤民訪美,規格則是錢其琛强調的「國事訪問」。1997年10月,江澤民風風光光抵達華府,並與克林頓達成共識,逐步建立「建設性的戰略夥伴關係」,兩國開展多方面的合作。

 

10月31日,江澤民離開華府的第二天,國務院發言人魯賓( James P. Rubin)在例行記者會上,首次公開提出「新三不」(不支持台灣獨立、不支持一中一台、不支持台灣加入主權國家組成的國際組織),也是克林頓致江澤民密函的公開保証,核心就是「不支持台灣獨立」,但克林頓並非是始作俑者。1972年2月22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尼克森向周恩來提出的5點台灣問題原則,其第2點就是承諾「不支持台灣獨立運動」(Second, we have not and will not support any Taiwan independence movement.)。

 

針對「新三不」的出台,李登輝反制之道,就是放話美國媒體,強調台灣已經是獨立的國家,它的名字叫中華民國。對於李登輝而言,「不支持」並不等於是「反對」,仍有相當大的操作空間。自1988年1月李登輝就任總統以後,歷經兩次總統大選,在亂軍中殺出一條血路,早已練就一身刀槍不入的本領;再加上深受日本文化的薰陶,兼具武士道及忍者的精神,他絶對不會輕易妥協,更不會輕言放棄。李登輝卸任總統前,必須完成走向台獨的佈局,並成為一條無法扭轉的路線,最後完成台獨建國大業。這也是「兩國論」橫空出世的背景。

 

隨著江澤民訪美,兩國關係好轉之際,1998年1月柯林頓爆出與白宮女實習生(Monica Lewinssky)的性醜聞事件,國內處境相當難堪,淪為舉世茶餘飯後的笑談。為了挽回輿情,克林頓於6月底前往大陸訪問,希望利用外交成就,拉抬聲望。

 

27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江澤民會見柯林頓時説:「……台灣問題不能一直拖下去。-……我希望美國政府能權衡利弊,明確表示支持中國統一。」當時克林頓醜聞纏身,江澤民趁機要求克林頓表態。

 

2天後,克林頓在北京大學發表演講時,脫口說出:「同時我們也同意,統一應以和平方式進行,而我們一向鼓勵兩岸對話以促成統一。」自美中建交後,第一位現任總統公開申明,鼓勵兩岸「和平統一」。

 

不過,白宮很快發表聲明説是「和平解決」的口誤。蘇起認為克林頓並非「口誤」,而是呼應江澤民私下的「促統」談話。

 

緊接著,7月1日克林頓在上海的座談會中,終於第一次以總統之尊說出了「新三不」。

 

不難想像,克林頓這項宣示,台灣首當其衝,李登輝當然感到不安。為了釋除台北方面的疑忌,美國在台協會主席卜睿哲(Richard C.Bush III)親自來台,向李登輝保証,美方即使提出「新三不」,但美方處理兩岸關係仍然遵循《台灣關係法》、「美中三大公報」及雷根的「六項保証」。由此可見,克林頓搞的仍是兩手策略,美方仍是主導者,美方説了算!

 

在這種背景下,兩岸開始展開對話。1998年10月,海基會董事長辜振甫率團訪問大陸,先到上海與海協會會長汪道涵進行了會談,接著到北京會見了江澤民;辜振甫此行沒有達成任何具體協議,但達成加强對話、恢復恊商的共識。與此同時,汪道涵決定訪問台灣。兩岸關係的對峙降溫,走向緩和。

 

問題是,汪道涵來訪,本身就富有高度的政治意涵,對李登輝而言,「一個中國」的原則無疑就是政治風險。因此在汪道涵抵台前,李登輝要將兩岸關係搞成「國與國」平起平坐的對等關係,在事關主權的問題上,寸土不讓。「兩國論」終於浮出檯面,兩岸關係一夕之間風雲變色!,

 

 

1998年克林頓訪問大陸,在上海的座談會中,第一次以總統之尊說出了「新三不」,明示不支持台獨。隨即指派美國在台協會主席卜睿哲向李登輝保証,美方處理兩岸關係仍然遵循《台灣關係法》、「美中三大公報」及雷根的「六項保証」。擺明了搞兩手策略。(圖/取自網路)

 

作者/齊茂吉 (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兼任教授)

 

台海三次危機後,美中關係的回溫,並非意味著美方在台灣問題上的讓步,美國開始增加對台軍售質量,台灣防禦能力獲得大幅提升,在台海方面,兩岸的軍力並未產生向大陸的傾斜,李登輝當然底氣十足。

 

值得注意的是,台海三次危機期間,李登輝指派國安會秘書長丁懋時專程飛往紐約,秘密會晤美方國家安全副顧問柏格(Samuel  R. Berger)及國務次卿塔諾夫( Peter Tarnoff)。這種會談開啓了台美間不定期的高層官方對話,每年都有一、兩次。在會談中,美方會傳遞明確的信息給李登輝,而丁懋時也會將相關問題的處理及作為,告訴美方代表,謀求共識,並爭取美方的支持。在首次會談中,美方明確表示,美軍馳援台海,係維護台灣安全,並非支持李登輝去挑釁北京,美方要求台獨降溫外,並鼓勵兩岸對話。

 

除了丁懋時這條管道外,唐耐心(Nancy B.Tucker)透露,克林頓還指派1位他信賴的前高官定期到台灣會見李登輝,互相通氣。美方顧忌的是李登輝突出奇招,令美方措手不及,而再度掀起兩岸的緊張對峙,屆時美方又被拖下水,而捲入不必要的衝突。

 

事實上,國務院系統的職業外交官,對李登輝頗有微辭,甚至是不滿。早在1994年的「夏威夷風波」,李登輝拒絶下機,並加以操弄,贏得國會議員的同情,而對國務院形成重大的壓力,國務次卿羅德(Winston Lord)就相當不滿。李登輝康乃爾之行時,羅德就指派國務院台灣科及AlT的人員全程盯住李登輝,以防他出軌。接著,李登輝在康大的演講,嚴重地得罪了國務院。這一系列事件,國務院當然對李登輝更加不信任。然而,美方基於國家利益的考慮,在關鍵時期仍然力挺李登輝,因為美國需要台灣這個籌碼;不過,美方也要節制李登輝改變台灣現狀的任何企圖,以免危及「一個中國」政策,進而損害美國的國家利益。

 

基於平衡兩岸的考慮,1997年1月克林頓連任美國總統後,積極安排江澤民訪美,規格則是錢其琛强調的「國事訪問」。1997年10月,江澤民風風光光抵達華府,並與克林頓達成共識,逐步建立「建設性的戰略夥伴關係」,兩國開展多方面的合作。

 

10月31日,江澤民離開華府的第二天,國務院發言人魯賓( James P. Rubin)在例行記者會上,首次公開提出「新三不」(不支持台灣獨立、不支持一中一台、不支持台灣加入主權國家組成的國際組織),也是克林頓致江澤民密函的公開保証,核心就是「不支持台灣獨立」,但克林頓並非是始作俑者。1972年2月22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尼克森向周恩來提出的5點台灣問題原則,其第2點就是承諾「不支持台灣獨立運動」(Second, we have not and will not support any Taiwan independence movement.)。

 

針對「新三不」的出台,李登輝反制之道,就是放話美國媒體,強調台灣已經是獨立的國家,它的名字叫中華民國。對於李登輝而言,「不支持」並不等於是「反對」,仍有相當大的操作空間。自1988年1月李登輝就任總統以後,歷經兩次總統大選,在亂軍中殺出一條血路,早已練就一身刀槍不入的本領;再加上深受日本文化的薰陶,兼具武士道及忍者的精神,他絶對不會輕易妥協,更不會輕言放棄。李登輝卸任總統前,必須完成走向台獨的佈局,並成為一條無法扭轉的路線,最後完成台獨建國大業。這也是「兩國論」橫空出世的背景。

 

隨著江澤民訪美,兩國關係好轉之際,1998年1月柯林頓爆出與白宮女實習生(Monica Lewinssky)的性醜聞事件,國內處境相當難堪,淪為舉世茶餘飯後的笑談。為了挽回輿情,克林頓於6月底前往大陸訪問,希望利用外交成就,拉抬聲望。

 

27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江澤民會見柯林頓時説:「……台灣問題不能一直拖下去。-……我希望美國政府能權衡利弊,明確表示支持中國統一。」當時克林頓醜聞纏身,江澤民趁機要求克林頓表態。

 

2天後,克林頓在北京大學發表演講時,脫口說出:「同時我們也同意,統一應以和平方式進行,而我們一向鼓勵兩岸對話以促成統一。」自美中建交後,第一位現任總統公開申明,鼓勵兩岸「和平統一」。

 

不過,白宮很快發表聲明説是「和平解決」的口誤。蘇起認為克林頓並非「口誤」,而是呼應江澤民私下的「促統」談話。

 

緊接著,7月1日克林頓在上海的座談會中,終於第一次以總統之尊說出了「新三不」。

 

不難想像,克林頓這項宣示,台灣首當其衝,李登輝當然感到不安。為了釋除台北方面的疑忌,美國在台協會主席卜睿哲(Richard C.Bush III)親自來台,向李登輝保証,美方即使提出「新三不」,但美方處理兩岸關係仍然遵循《台灣關係法》、「美中三大公報」及雷根的「六項保証」。由此可見,克林頓搞的仍是兩手策略,美方仍是主導者,美方説了算!

 

在這種背景下,兩岸開始展開對話。1998年10月,海基會董事長辜振甫率團訪問大陸,先到上海與海協會會長汪道涵進行了會談,接著到北京會見了江澤民;辜振甫此行沒有達成任何具體協議,但達成加强對話、恢復恊商的共識。與此同時,汪道涵決定訪問台灣。兩岸關係的對峙降溫,走向緩和。

 

問題是,汪道涵來訪,本身就富有高度的政治意涵,對李登輝而言,「一個中國」的原則無疑就是政治風險。因此在汪道涵抵台前,李登輝要將兩岸關係搞成「國與國」平起平坐的對等關係,在事關主權的問題上,寸土不讓。「兩國論」終於浮出檯面,兩岸關係一夕之間風雲變色!,

 

 

加入好友
優傳媒 版權所有 ©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著作權與轉載授權 / 合作夥伴 / 法律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