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二十四日,75歲的翁山蘇姬戴著口罩坐在被告席,雙手放在腿上。她的旁邊是遭罷黜的緬甸總統溫敏、前奈比多市長苗翁,兩名警察站在他們後方。(圖/取自網路)
作者/梁東屏
緬甸國務資政翁山蘇姬在遭軟禁近四個月之後首度露面,於五月二十四日現身首都內比都的法庭,這也是她首次獲准與外人(律師)見面。
在此之前,翁山蘇姬的庭訊都是以視頻進行,而且幾乎每次庭訊都延期,基本上就是軍政府有意將她與政變之後的「公民不服從運動」互相隔絕。如今軍政府不再避諱,讓翁山蘇姬親身出庭,並且由官方媒體主動發布相關照片,顯見軍方已經對掌控局勢有足夠的信心,意味著政變以來的公民不服從運動應該已經進入尾聲。
翁山蘇姬的首席律師欽貌蘇指出,當天翁山蘇姬被允許跟律師團會面三十分鐘,看起來健康良好。不過,她在這段期間無法取得報紙,對外面發生的事知道得不多,在庭上也以此為理由,拒答許多問題。
另外,儘管緬甸當局已宣布將解散翁山蘇姬所領導的「全國民主聯盟(全民盟)」,但翁山蘇姬仍然在庭上霸氣指稱,「全民盟」是屬於全體緬甸人民的政黨,因此只要人民仍然支持「全民盟」,「全民盟」就會繼續存在。
由軍政府指派的緬甸選舉委員會日前召開政黨會議,指稱「全民盟」在去年十一月舉行的大選中舞弊,因此應該予以解散,同時也要追究相關人等的刑事責任。
國際危機組織緬甸事務高級顧問霍西表示,目前很難判斷軍方為什麼會允許翁山蘇姬和律師見面,但他指出,「可以肯定的是,這顯示軍政府更有自信了」。
公民不服從運動何以無以為繼並顯然進入尾聲?中國廣州暨南大學東南亞研究所教授林錫星在一篇文章中點出了幾個原因:
一、緬甸國家僧伽董事會發布了第 83 號指令,指示所有僧侶不要參加黨派政治。這是這次緬甸政治動亂的一大特點。
二、廣大的農民對參與這次的公民不服從運動並不積極。
三、至今為止,公民不服從運動的參與者都是「全民盟」的支持者。更確切地說,是翁山蘇姬的個人崇拜者和既得利益者,醫生和教師特別多,尤其是醫生。
林錫星指出,「全民盟」本來就是由一群烏合之眾組成,沒有統一的綱領,沒有統一的目標,他們只是在反軍方的基礎上成立的,一到關鍵時刻,就隨心所欲,各行其是。
總而言之,公民不服從運動已日漸式微,剩下來的只是零星的恐怖活動,成不了氣候,而且不受人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