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淇銘未來事件簿》「有政府,會做事」,還是「有政府,會唬爛」? - umedia 優傳媒  

新聞 / 百家爭鳴
莊淇銘未來事件簿》「有政府,會做事」,還是「有政府,會唬爛」?
2021-05-25 12:57:00
A+
A
A-

有同學還嘲諷地說:先進國家把防疫當成「作戰」,民進黨政府把防疫當成「作帳」。民進黨不是「有政府,會做事」,是「有政府,會唬爛」!(圖/取自網路)

 

作者/莊淇銘

 

民進黨防疫一年多來,對內進行大內宣,長時期「零確診」,吹捧「有政府,會做事」。對外,今年5月15日防疫中心總指揮官陳時中投書歐洲媒體,表達台灣擁有可以「向國際分享抗疫的經驗與自信」。劍指參加WHA,讓台灣成為觀察員,那對民進黨政府是大功一件,對自己的更上層樓更是槓上開花。

 

同學說:看來,民進黨的官員想的就是當官,而其方式就是「美化數字,綠媒吹捧,行情看漲」。所以,陳時中頻頻上電視接受訪問,表達自己可以參選台北市長。說真的,他應該多花心力在防疫工作,而不是在美化數字,謀一己之私。

 

回同學:沒錯!只是陳時中的重心是,美化數字,而非認真防疫。這一年多來,諸多傳染病及公衛專家一再呼籲,不要沉醉於「零確診」,尤其他這個「零確診」還是建立在盡量不篩檢的前提上。我也寫文章指出,「不抓作弊,當然「零作弊」;不篩檢,當然「零確診」」。曾經,有國人到國外多次被篩檢出陽性,顯然本土已有感染情況。為避免形成社區感染,不少專家建議普篩,陳時中的回應是,其他國家的檢疫不準,台灣檢疫的才算,堅持不普篩。這個錯誤的決策,錯過了找出社區感染,以堵住社區傳播的第一時機。不少防疫專家就指出,這埋下了社區傳播的潛伏惡種!

 

同學說:我知道了!這潛伏惡種已然逐漸蔓延,再加上讓機師的隔離從「7+7」改為「3+11」,形成防疫嚴重破口,造成「諾富特」多人確診。而後宜蘭、萬華個案一路增加,從個位數,直跳十位數,而後天天百位數。全國人民從「零確診」防疫神話麻醉中驚醒!兩天內蹦到三級防疫,防疫神話轉眼成為茶餘飯後的笑話。最經典的是「校正回歸」這四個字,受盡世人奚落,更讓許多人喪失了對民進黨政府抗疫的最後的信心。

 

再看,蘇貞昌院長今年2月26日曾在立院宣稱,已取得共約2000萬劑疫苗,最快今年第一季就可施打。結果呢?現在第二季了,正是急需要疫苗的時刻,疫苗到哪裡去了?沒有疫苗可施打,人心惶惶!莫非疫苗數目也被「校正回歸」了嗎?有同學還嘲諷地說:先進國家把防疫當成「作戰」,民進黨政府把防疫當成「作帳」。民進黨不是「有政府,會做事」,是「有政府,會唬爛」!

.

跟同學說:豈止唬爛!已經到了造假栽贓的駭人程度了。蔡英文總統在臉書批判不要相信網路鼓吹「移除疾管家」的假訊息,這會製造民間對政府沒信心引發恐慌。詎料,網友隨後就抓到批評疾管家的竟是,蔡英文的支持者林瑋豐!他「自導自演」反串!此舉引發前立委蔡正元說,林瑋豐匿名擔當中共的「五毛網軍」,在台灣的網路上替中共進行「認知作戰」,國安局應該調查林瑋豐背後的中共指揮官是誰?因為,林偉豐的太太楊敏是民進黨網路社群中心副主任,乃是民進黨網軍頭子;而網友又發現,林瑋豐是民進黨立委范雲的學生。蔡正元譏諷說:「民進黨已經和中共有了人與人的連結了!」

 

同學說:林瑋豐就讀台大社會系時曾寫過論文,分析「台大女研社A片影展」,指導老師就是范雲。協調放寬機師防疫措施「3+11」的就是范雲,不少網友直呼「名師出高徒!」更有人狠酸「3+11」聯手認知作戰的,還真是一對好師徒!」跟同學說:「3+11」不是認知作戰,是實質開破口讓變種病毒入侵台灣肆虐,至今,已造成數千人染疫,近十人身亡!

 

民進黨政府不思檢討道歉,卻只想轉移焦點,有的打認知作戰,有的用醫護人員的辛勞來要人民不該批評政府。跟同學說:醫護人員辛苦是事實,當然要肯定,但政府的不認真與錯誤連連,造成台灣重大傷害也是事實,民進黨不必用醫護人員的辛苦來掩蓋政府的錯誤行為。諺語說:「水能載舟,也能覆舟」。蔡政府再這樣蠻橫惡質施政下去,被唾棄是遲早的事,只是,屆時民進黨將會大傷元氣!

 

同學說:這樣一來國民黨就「撿到槍」了!跟同學說:撿到槍的不只是國民黨。同學說:對,還有民眾黨,而且看來,民眾黨檢的槍會比國民黨多!

 

 

作者簡介

莊淇銘,國立成功大學環境工程學士、美國俄亥俄大學電腦碩士、美國路易絲安娜大學電腦博士。現任智多新協會會長、台北市研考會委員、台北縣資訊委員會委員、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數位科技設計學系暨教育經營管理研究所教授。

 

自小成長不愛讀書,翹課離家出走是家常便飯。高中上夜校,大學考三次,最後終於考上成大。當兵期間,頓悟學習重要性,真正開始收心學習。

 

擔任過開南大學創校校長、高雄市立空大校長,以及國立台北教育大學三校校長、考試院典試委員、中華民國多媒體英語學會理事長、中華民國跆拳道協會榮譽理事長。

 

45歲開始鑽研快速學習法,致力於學習效率研究,每年受邀演講場次200場以上, 專業知識領域達23種之多。除了是電腦專家外,可以講10種語言,是語言專家、社會觀察家、創新思考、生命教育、生死學及兩性關係作家。

有同學還嘲諷地說:先進國家把防疫當成「作戰」,民進黨政府把防疫當成「作帳」。民進黨不是「有政府,會做事」,是「有政府,會唬爛」!(圖/取自網路)

 

作者/莊淇銘

 

民進黨防疫一年多來,對內進行大內宣,長時期「零確診」,吹捧「有政府,會做事」。對外,今年5月15日防疫中心總指揮官陳時中投書歐洲媒體,表達台灣擁有可以「向國際分享抗疫的經驗與自信」。劍指參加WHA,讓台灣成為觀察員,那對民進黨政府是大功一件,對自己的更上層樓更是槓上開花。

 

同學說:看來,民進黨的官員想的就是當官,而其方式就是「美化數字,綠媒吹捧,行情看漲」。所以,陳時中頻頻上電視接受訪問,表達自己可以參選台北市長。說真的,他應該多花心力在防疫工作,而不是在美化數字,謀一己之私。

 

回同學:沒錯!只是陳時中的重心是,美化數字,而非認真防疫。這一年多來,諸多傳染病及公衛專家一再呼籲,不要沉醉於「零確診」,尤其他這個「零確診」還是建立在盡量不篩檢的前提上。我也寫文章指出,「不抓作弊,當然「零作弊」;不篩檢,當然「零確診」」。曾經,有國人到國外多次被篩檢出陽性,顯然本土已有感染情況。為避免形成社區感染,不少專家建議普篩,陳時中的回應是,其他國家的檢疫不準,台灣檢疫的才算,堅持不普篩。這個錯誤的決策,錯過了找出社區感染,以堵住社區傳播的第一時機。不少防疫專家就指出,這埋下了社區傳播的潛伏惡種!

 

同學說:我知道了!這潛伏惡種已然逐漸蔓延,再加上讓機師的隔離從「7+7」改為「3+11」,形成防疫嚴重破口,造成「諾富特」多人確診。而後宜蘭、萬華個案一路增加,從個位數,直跳十位數,而後天天百位數。全國人民從「零確診」防疫神話麻醉中驚醒!兩天內蹦到三級防疫,防疫神話轉眼成為茶餘飯後的笑話。最經典的是「校正回歸」這四個字,受盡世人奚落,更讓許多人喪失了對民進黨政府抗疫的最後的信心。

 

再看,蘇貞昌院長今年2月26日曾在立院宣稱,已取得共約2000萬劑疫苗,最快今年第一季就可施打。結果呢?現在第二季了,正是急需要疫苗的時刻,疫苗到哪裡去了?沒有疫苗可施打,人心惶惶!莫非疫苗數目也被「校正回歸」了嗎?有同學還嘲諷地說:先進國家把防疫當成「作戰」,民進黨政府把防疫當成「作帳」。民進黨不是「有政府,會做事」,是「有政府,會唬爛」!

.

跟同學說:豈止唬爛!已經到了造假栽贓的駭人程度了。蔡英文總統在臉書批判不要相信網路鼓吹「移除疾管家」的假訊息,這會製造民間對政府沒信心引發恐慌。詎料,網友隨後就抓到批評疾管家的竟是,蔡英文的支持者林瑋豐!他「自導自演」反串!此舉引發前立委蔡正元說,林瑋豐匿名擔當中共的「五毛網軍」,在台灣的網路上替中共進行「認知作戰」,國安局應該調查林瑋豐背後的中共指揮官是誰?因為,林偉豐的太太楊敏是民進黨網路社群中心副主任,乃是民進黨網軍頭子;而網友又發現,林瑋豐是民進黨立委范雲的學生。蔡正元譏諷說:「民進黨已經和中共有了人與人的連結了!」

 

同學說:林瑋豐就讀台大社會系時曾寫過論文,分析「台大女研社A片影展」,指導老師就是范雲。協調放寬機師防疫措施「3+11」的就是范雲,不少網友直呼「名師出高徒!」更有人狠酸「3+11」聯手認知作戰的,還真是一對好師徒!」跟同學說:「3+11」不是認知作戰,是實質開破口讓變種病毒入侵台灣肆虐,至今,已造成數千人染疫,近十人身亡!

 

民進黨政府不思檢討道歉,卻只想轉移焦點,有的打認知作戰,有的用醫護人員的辛勞來要人民不該批評政府。跟同學說:醫護人員辛苦是事實,當然要肯定,但政府的不認真與錯誤連連,造成台灣重大傷害也是事實,民進黨不必用醫護人員的辛苦來掩蓋政府的錯誤行為。諺語說:「水能載舟,也能覆舟」。蔡政府再這樣蠻橫惡質施政下去,被唾棄是遲早的事,只是,屆時民進黨將會大傷元氣!

 

同學說:這樣一來國民黨就「撿到槍」了!跟同學說:撿到槍的不只是國民黨。同學說:對,還有民眾黨,而且看來,民眾黨檢的槍會比國民黨多!

 

 

作者簡介

莊淇銘,國立成功大學環境工程學士、美國俄亥俄大學電腦碩士、美國路易絲安娜大學電腦博士。現任智多新協會會長、台北市研考會委員、台北縣資訊委員會委員、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數位科技設計學系暨教育經營管理研究所教授。

 

自小成長不愛讀書,翹課離家出走是家常便飯。高中上夜校,大學考三次,最後終於考上成大。當兵期間,頓悟學習重要性,真正開始收心學習。

 

擔任過開南大學創校校長、高雄市立空大校長,以及國立台北教育大學三校校長、考試院典試委員、中華民國多媒體英語學會理事長、中華民國跆拳道協會榮譽理事長。

 

45歲開始鑽研快速學習法,致力於學習效率研究,每年受邀演講場次200場以上, 專業知識領域達23種之多。除了是電腦專家外,可以講10種語言,是語言專家、社會觀察家、創新思考、生命教育、生死學及兩性關係作家。

加入好友
優傳媒 版權所有 ©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著作權與轉載授權 / 合作夥伴 / 法律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