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丙喜打嘴鼓》名嘴,別在疫情上亂噴口水 - umedia 優傳媒  

新聞 / 百家爭鳴
黃丙喜打嘴鼓》名嘴,別在疫情上亂噴口水
2021-05-21 08:10:00
A+
A
A-

小市民私下不慎轉傳個假消息,要被處罰;濫名嘴們公然胡說八道,政府單位沒一個想管 ! 名嘴們沒有疫病防治和危機管理專業,也沒有公共政策及緊急應變的涵養,講的評的一如街坊的說三道四,只會加重民衆的恐慌,以及政府施政的困擾。(圖/取自網路)

 

作者/黃丙喜(國家公益發展協進會理事長)

 

台灣有個亂象是名嘴。他們活像個通天大道士,在電視談話性節目,無所不批,無所不評。這幾天居然也把醫學專業的新冠疫情說得神靈活現,跟江湖郎中賣藥沒啥兩樣,鬼扯得連自己都不相信。

 

一場新冠疫情是測試大家對因果關係清不清楚的好機會,可以來明確檢驗政府的決策對或不對。一堆名嘴不此之圖,卻盡是濫情理盲的噴口水。

 

是凡曾在新聞崗位忠勤過十幾年的人實在看不下去。新聞傳播是社會公器,要有好打抱不平的正義,更要有講求科學和邏輯的追求,對於早就靠搞怪搞笑維生的名嘴,倒也一笑置之;不少頂著教授、博士頭銜的人居然也無視職業倫理,跟著亂噴口水起來,真不知如何形容這幫公然違背學術專業的敗類。

 

針對新冠肺炎防疫這種專業議題,錯把「相關」誤當「因果」,是外行人最常犯的通病。醫學和防疫都是專業領域的事,打著政治觀察家、資深媒體人的名號亂噴口水,就經常出現這種謬誤。他們所謂的批評,乃是光憑直覺感到的相關現象,而非經過理性分析的、有相應關係的因果。

 

評論因果關係,先得知道甚麼叫做「因」。原因是可以提高某一事件發生的概率,產生某種結果的前提,或是讓其他事情發生的策略。過去發生的事或現在看到的現象,並不必然是產生未來結果的因。

 

因果關係鏈裡的另一個關鍵是,除了在因和果之間的相應性外,還有一個外行人看不懂或想不到的「緣」。也就是說,因果的結構鏈裡,其實是「因緣果」三段關係,不能看到風就以為有雨。

 

因是內在,是一切可自控的內在因素,例如:你個人可以決定打疫苗或不打疫苗,而你對疫苗的信心指數、防疫的態度等等,也會決定你面對疫情的行為和影響的心境。

 

緣則是外在,是外在環境中不可控的因素,例如:政治、經濟、社會、自然、文化等條件的變化,大部份都不是一個人可以掌控的。時間、空間、系统和群體都是影響疫情的變量。

 

這個外在的缘,會影響內在的因和結出的果之間的相應性。新冠疫情發生的原因本來是複雜的,其演變的過程也是多變的,有些甚至是敏感的。嚴謹的因果推理是質疑假設、衡量證據、分析各種說辭,並且辨別我們無法預知的事情其發生原因的真假。今天的名嘴們沒有疫病防治和危機管理專業,也沒有公共政策及緊急應變的涵養,講的評的一如街坊的說三道四,只會加重民衆的恐慌,以及政府施政的困擾。

 

台灣名嘴的亂象直接跟電子媒體不長進、不負責和不道德有關。這些媒體念茲在茲的只是跟廣告收入有關的收視率,把所有的議題都當大話炒,找來的名嘴都是唬爛的演員,把評論節目當連續劇來演。小市民私下不慎轉傳個假消息,要被處罰;濫名嘴們公然胡說八道,政府單位沒一個想管,還被這些人的假借民意用來帶風向。這是甚麼款的有為政府?

 

名嘴,疫情已經讓人心够驚夠慌了。行行好,就別再來亂了!

 

 

作者簡介

黃丙喜,筆耕公共政策三十年,期許為國泰民安增動力,為社會公義添喉舌。

出身新聞媒體,而後轉任台灣大型和跨國企業,赴美獲管理學博士,先後在南洋理工大學、芬蘭厄爾托大學和台灣科技大學教授IMBA和EMBA學程,並任國發會、經濟部、衛福部等政府機構專案顧問,負責政策前瞻、國會溝通和危機管理。

小市民私下不慎轉傳個假消息,要被處罰;濫名嘴們公然胡說八道,政府單位沒一個想管 ! 名嘴們沒有疫病防治和危機管理專業,也沒有公共政策及緊急應變的涵養,講的評的一如街坊的說三道四,只會加重民衆的恐慌,以及政府施政的困擾。(圖/取自網路)

 

作者/黃丙喜(國家公益發展協進會理事長)

 

台灣有個亂象是名嘴。他們活像個通天大道士,在電視談話性節目,無所不批,無所不評。這幾天居然也把醫學專業的新冠疫情說得神靈活現,跟江湖郎中賣藥沒啥兩樣,鬼扯得連自己都不相信。

 

一場新冠疫情是測試大家對因果關係清不清楚的好機會,可以來明確檢驗政府的決策對或不對。一堆名嘴不此之圖,卻盡是濫情理盲的噴口水。

 

是凡曾在新聞崗位忠勤過十幾年的人實在看不下去。新聞傳播是社會公器,要有好打抱不平的正義,更要有講求科學和邏輯的追求,對於早就靠搞怪搞笑維生的名嘴,倒也一笑置之;不少頂著教授、博士頭銜的人居然也無視職業倫理,跟著亂噴口水起來,真不知如何形容這幫公然違背學術專業的敗類。

 

針對新冠肺炎防疫這種專業議題,錯把「相關」誤當「因果」,是外行人最常犯的通病。醫學和防疫都是專業領域的事,打著政治觀察家、資深媒體人的名號亂噴口水,就經常出現這種謬誤。他們所謂的批評,乃是光憑直覺感到的相關現象,而非經過理性分析的、有相應關係的因果。

 

評論因果關係,先得知道甚麼叫做「因」。原因是可以提高某一事件發生的概率,產生某種結果的前提,或是讓其他事情發生的策略。過去發生的事或現在看到的現象,並不必然是產生未來結果的因。

 

因果關係鏈裡的另一個關鍵是,除了在因和果之間的相應性外,還有一個外行人看不懂或想不到的「緣」。也就是說,因果的結構鏈裡,其實是「因緣果」三段關係,不能看到風就以為有雨。

 

因是內在,是一切可自控的內在因素,例如:你個人可以決定打疫苗或不打疫苗,而你對疫苗的信心指數、防疫的態度等等,也會決定你面對疫情的行為和影響的心境。

 

緣則是外在,是外在環境中不可控的因素,例如:政治、經濟、社會、自然、文化等條件的變化,大部份都不是一個人可以掌控的。時間、空間、系统和群體都是影響疫情的變量。

 

這個外在的缘,會影響內在的因和結出的果之間的相應性。新冠疫情發生的原因本來是複雜的,其演變的過程也是多變的,有些甚至是敏感的。嚴謹的因果推理是質疑假設、衡量證據、分析各種說辭,並且辨別我們無法預知的事情其發生原因的真假。今天的名嘴們沒有疫病防治和危機管理專業,也沒有公共政策及緊急應變的涵養,講的評的一如街坊的說三道四,只會加重民衆的恐慌,以及政府施政的困擾。

 

台灣名嘴的亂象直接跟電子媒體不長進、不負責和不道德有關。這些媒體念茲在茲的只是跟廣告收入有關的收視率,把所有的議題都當大話炒,找來的名嘴都是唬爛的演員,把評論節目當連續劇來演。小市民私下不慎轉傳個假消息,要被處罰;濫名嘴們公然胡說八道,政府單位沒一個想管,還被這些人的假借民意用來帶風向。這是甚麼款的有為政府?

 

名嘴,疫情已經讓人心够驚夠慌了。行行好,就別再來亂了!

 

 

作者簡介

黃丙喜,筆耕公共政策三十年,期許為國泰民安增動力,為社會公義添喉舌。

出身新聞媒體,而後轉任台灣大型和跨國企業,赴美獲管理學博士,先後在南洋理工大學、芬蘭厄爾托大學和台灣科技大學教授IMBA和EMBA學程,並任國發會、經濟部、衛福部等政府機構專案顧問,負責政策前瞻、國會溝通和危機管理。

加入好友
優傳媒 版權所有 ©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著作權與轉載授權 / 合作夥伴 / 法律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