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煥智維新觀點》停電危機,可能是終止民進黨執政的關鍵因素 - umedia 優傳媒  

新聞 / 百家爭鳴
蘇煥智維新觀點》停電危機,可能是終止民進黨執政的關鍵因素
2021-05-20 14:31:00
A+
A
A-

小英政府團隊基本以傳統官僚體系為核心,政務官也率多聽話的小圈圈,其能源轉型改革的腳步相距國際要求的標準,有嚴重的落差 ; 連前中研院李遠哲院長都對她在這方面的表現,表達過極大的失望。(圖/取自網路)

 

作者/蘇煥智

 

地球暖化加劇,大地乾旱,熱浪來襲。許多家裡的冷氣提早一個月開動,五月中旬就面臨了夜間用電尖峰 !

 

5月13日中午一封「國家級警報」,引起全國民眾關注。五天內兩次大停電 ! 5月13日首發影響全國四百多萬戶的大停電,沒想到5月17日發生「夜晚供電不足」又停電 ; 5月18日再度預告可能分區停電,幸好沒有成真。大家好擔心,今年的夏天,到底還會發生多少次停電危機?!

 

台灣是國家獨佔專賣的供電體制,政府的權力集中大到負責每一個家庭的基本水、電供應。一旦天氣酷熱又停電,這把火不只是燒到台電董事長、經濟部長,恐怕連總統、行政院長都要睡不著覺。如果不斷處於這種停電危機邊緣,後果將不堪想像 !

 

台電及經濟部將513大停電歸罪於員工操作意外,導致興達電廠跳機,但專家均指稱當天備轉容量有10.01%(約365萬千瓦),而跳機的興達電廠只有220萬千瓦,尚有145萬千瓦,因此指責一定是台電的備轉容量不實,才會造成大停電。台電則表示,因為缺水,所以少了80萬千瓦的水力發電。不過年初即已發生旱災,為何仍將水力發電列為備轉容量?可見轉量不足是事實,這當然是台電管理上嚴重的疏失。至於517的停電,也是因為夜間供電不足,顯示台電公司的歲修管理調配有問題。所以,兩次大停電基本上都是導因於人為管理的過失,而且也凸顯供電不足的困境。

 

對於地球溫室效應加劇氣候變遷的大環境,人類如再不加正視,苦日子只會愈來愈多 ! 而台灣可說是是全球最不重視地球暖化、最不正視地球升溫1.5危機的國家之一。

 

在日本311核災後,台灣反核的民意增強很多,小英政府宣布非核家園的立場,也是一個不得已的選擇。不過既然政策上選擇了非核家園的路線,就應該在能源轉型的努力上更徹底。另外,在PM2.5懸浮微粒致癌題廣受各界重視後,反空污、反pm2.5減煤的呼聲也成為另一個主流。所以小英政府夾在反核、減煤、減碳的三大壓力下,能源轉型的工作,需賴政府有大魄力、高度的政治智慧及高度的整合管理能力以成。的確是一個高難度的挑戰。

 

小英政府既然選擇這麼有理想性而且符合國際潮流的路線,那麼其工作團隊能不能跟得上,便是一個嚴峻的考驗。坦白說,小英政府團隊基本以傳統官僚體系為核心,政務官也率多聽話的小圈圈,其能源轉型改革的腳步相距國際要求的標準,有嚴重的落差 ; 連前中研院李遠哲院長都對她在這方面的表現,表達過極大的失望。

 

其實這涉及一些基本觀念的改革,例如 : 1、徹底落實使用者付費(取消各種不合理的油電補貼) ; 2、外部成本內化(例如燃料稅油徵收、課徵碳稅) ; 3、電力自由化(逐步的開放使用者自設電廠及電網,例如社區型公民電廠) ; 4、如落實各項節能、儲能政策。在在都是難題。

 

從某個角度來看,在核、減煤、減的大趨勢下,能源轉型也是國家一次升級的契機 ! 當然這也是對政府治理能力非常嚴苛的挑戰與考驗 !

 

隨著新冠肺炎社區感染擴,無可否認,小英政府的防疫神話破功了,台灣防疫進入了更繁複的危機管理考驗。不過以台灣人的性格及人性化,基本上應該會在半個月內得到控制。但「反核、減煤、減碳」三大壓力不易過關,以目前小英政府團隊的狀況,未來三年,「停電危機」恐怕是台灣最大的考驗,也可能是終結民進黨繼續執政的關鍵因素。最令人擔心的是,「停電恐慌」可能讓三接繼續留在大潭觀塘離岸港 ; 同時,重啟核四的公投案將可能通過 !

 

作者簡介

蘇煥智,前台南縣長,曾任第二、三、四屆立法委員。台大物理系肄業,台大法律系畢業,輔大法研所碩士。現為台灣維新召集人,大員法律事務所律師。

小英政府團隊基本以傳統官僚體系為核心,政務官也率多聽話的小圈圈,其能源轉型改革的腳步相距國際要求的標準,有嚴重的落差 ; 連前中研院李遠哲院長都對她在這方面的表現,表達過極大的失望。(圖/取自網路)

 

作者/蘇煥智

 

地球暖化加劇,大地乾旱,熱浪來襲。許多家裡的冷氣提早一個月開動,五月中旬就面臨了夜間用電尖峰 !

 

5月13日中午一封「國家級警報」,引起全國民眾關注。五天內兩次大停電 ! 5月13日首發影響全國四百多萬戶的大停電,沒想到5月17日發生「夜晚供電不足」又停電 ; 5月18日再度預告可能分區停電,幸好沒有成真。大家好擔心,今年的夏天,到底還會發生多少次停電危機?!

 

台灣是國家獨佔專賣的供電體制,政府的權力集中大到負責每一個家庭的基本水、電供應。一旦天氣酷熱又停電,這把火不只是燒到台電董事長、經濟部長,恐怕連總統、行政院長都要睡不著覺。如果不斷處於這種停電危機邊緣,後果將不堪想像 !

 

台電及經濟部將513大停電歸罪於員工操作意外,導致興達電廠跳機,但專家均指稱當天備轉容量有10.01%(約365萬千瓦),而跳機的興達電廠只有220萬千瓦,尚有145萬千瓦,因此指責一定是台電的備轉容量不實,才會造成大停電。台電則表示,因為缺水,所以少了80萬千瓦的水力發電。不過年初即已發生旱災,為何仍將水力發電列為備轉容量?可見轉量不足是事實,這當然是台電管理上嚴重的疏失。至於517的停電,也是因為夜間供電不足,顯示台電公司的歲修管理調配有問題。所以,兩次大停電基本上都是導因於人為管理的過失,而且也凸顯供電不足的困境。

 

對於地球溫室效應加劇氣候變遷的大環境,人類如再不加正視,苦日子只會愈來愈多 ! 而台灣可說是是全球最不重視地球暖化、最不正視地球升溫1.5危機的國家之一。

 

在日本311核災後,台灣反核的民意增強很多,小英政府宣布非核家園的立場,也是一個不得已的選擇。不過既然政策上選擇了非核家園的路線,就應該在能源轉型的努力上更徹底。另外,在PM2.5懸浮微粒致癌題廣受各界重視後,反空污、反pm2.5減煤的呼聲也成為另一個主流。所以小英政府夾在反核、減煤、減碳的三大壓力下,能源轉型的工作,需賴政府有大魄力、高度的政治智慧及高度的整合管理能力以成。的確是一個高難度的挑戰。

 

小英政府既然選擇這麼有理想性而且符合國際潮流的路線,那麼其工作團隊能不能跟得上,便是一個嚴峻的考驗。坦白說,小英政府團隊基本以傳統官僚體系為核心,政務官也率多聽話的小圈圈,其能源轉型改革的腳步相距國際要求的標準,有嚴重的落差 ; 連前中研院李遠哲院長都對她在這方面的表現,表達過極大的失望。

 

其實這涉及一些基本觀念的改革,例如 : 1、徹底落實使用者付費(取消各種不合理的油電補貼) ; 2、外部成本內化(例如燃料稅油徵收、課徵碳稅) ; 3、電力自由化(逐步的開放使用者自設電廠及電網,例如社區型公民電廠) ; 4、如落實各項節能、儲能政策。在在都是難題。

 

從某個角度來看,在核、減煤、減的大趨勢下,能源轉型也是國家一次升級的契機 ! 當然這也是對政府治理能力非常嚴苛的挑戰與考驗 !

 

隨著新冠肺炎社區感染擴,無可否認,小英政府的防疫神話破功了,台灣防疫進入了更繁複的危機管理考驗。不過以台灣人的性格及人性化,基本上應該會在半個月內得到控制。但「反核、減煤、減碳」三大壓力不易過關,以目前小英政府團隊的狀況,未來三年,「停電危機」恐怕是台灣最大的考驗,也可能是終結民進黨繼續執政的關鍵因素。最令人擔心的是,「停電恐慌」可能讓三接繼續留在大潭觀塘離岸港 ; 同時,重啟核四的公投案將可能通過 !

 

作者簡介

蘇煥智,前台南縣長,曾任第二、三、四屆立法委員。台大物理系肄業,台大法律系畢業,輔大法研所碩士。現為台灣維新召集人,大員法律事務所律師。

加入好友
優傳媒 版權所有 ©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著作權與轉載授權 / 合作夥伴 / 法律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