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萬翔談城市的前世今生》走在城市水岸生態步道上——邂逅一段山河之戀 - umedia 優傳媒  

新聞 / 談古論今
黃萬翔談城市的前世今生》走在城市水岸生態步道上——邂逅一段山河之戀
2021-05-05 07:00:00
A+
A
A-

 

作者/黃萬翔

 

紅樹林水岸碼頭風光

 

關渡平原是台北市北端的生態園區,關渡自然公園佔地57公頃,周邊環繞有數百公頃的自然景觀保護區與農業區,是台北市的北方之肺。從關渡老街散步一路可到關渡宮,旁邊的漁船碼頭可以聯接基隆河與淡水河的匯流處,直奔台灣海峽。淡水河主流含本流159公里,為台灣第三大河。關渡宮眺望淡水河及欣賞夕陽美景,是一個優美壯闊的景緻,關渡宮前一片廣場聯結碼頭,平日為社區休閒場所,假日遊人如織,淡水河遊船賞景,帆船、遊艇與漁船及水上衝浪板及摩托車交錯,形成一個熱鬧多樣的風貌。

 

 

世界級河寬的水岸景緻  

 

淡水河流至五股獅子頭附近河面寬約550公尺,過了關渡與獅子頭隘口後,淡水河河床豁然開朗,於淡水一帶寬度達1,250公尺,直奔匯入台灣海峽。這裡的淡水夕照可以説是淡水八景之首,吸收許多遊客以及攝影愛好者與專業攝影師駐足,欣賞捕捉瞬息萬變的晚霞丰姿!

 

淡水河的河寬在過了關渡以後,可以稱得上是世界級的水準與氣勢。流經歐洲多個國家的萊茵河與多瑙河,許多沿河城市河面寬度不過50-200公尺;上海黃埔江寬度也大約510-530公尺左右不等。淡水河較之這些大型城市的大河寬度可説不遑多讓,氣勢萬千!

 

可惜淡水河兩岸的景緻與設施規劃,在過去未能作好整體規劃設計,無論親水性與休閒設施,都顯得雜亂單調。近15年來,由於八里13行博物館進行八里左岸銀色水岸整體型塑,帶動了淡水河右岸的人行步道與自行車道之金色水岸規劃,以至於從竹圍、紅樹林到淡水捷運站廣場及整個河岸,在面貌上有了極大的改觀!

 

 

 

 

 

 

台北市的關渡水岸、紅樹林自行車與步道,以及廣場碼頭也陸續進行改善,兩個直轄市轄區的水岸步道終於有了聯結性的規劃。這些規劃給了市民整合設計服務,打破了許多水岸的障礙,為行人及自行車騎士帶來許多樂趣與便利!

 

 

人與樹、車競行的解套

 

關渡金色水岸聯通竹圍、紅樹林到淡水捷運站,跨越兩個城市,周邊設施兩樣情。關渡水岸經過多次的整合規劃,步道與自行車道分離,還增設了許多休憩設施,使原先行人與樹木、自行車爭道的困境,獲得了改善。如今行人再也不會受到樹木與自行車的擠壓與威脅,走在步道上悠閒自在多了!通往碼頭的道路上設置了躺椅,人們看著夕陽、關渡大橋、淡水河,有一種慵懶的放鬆感!

 

 

 

過了關渡交界處,行人與自行車與樹草再度交錯。一路上自行車叮咚叮咚響,催趕提醒行人注意與讓路,是人行專用道與自行車專用道的競用賽!由於寬度只有兩公尺左右,最窄的地方甚至只有一公尺多,遇到雙向通行的時候,真的險相環生,就只有靠彼此注意禮讓來維持安全與秩序囉!

 

 

 

竹圍碼頭的漁船與私人帆船停泊在紅樹林樹叢旁,錯落有致。排水溝的水面隨著潮汐漲退,時而露出水溝疊石,時而滿覆水道。溪旁常有白鷺鷥及夜鷺守候,河邊及溪中的小魚成為它們的最愛,溪中的吳郭魚有時也成了釣客的囊中物,這是一個混雜多樣的生態與人文景色!

 

 

 

描繪自己的大河生態休閒園

 

 

眺望淡水河的磅礡氣勢,欣賞觀音山的巍峨高聳,讓人真有渾然忘我的感受。在這個生態廊道內,可以體現多樣的生態與人文景觀,醉入時你會忘了自己,醒來時又找回了你!

最重要的是你享受了一份獨自的幸福寧靜,倏然一轉眼你也許會被周遭群眾的笑聲、船舶馬達聲與腳踏車鈴聲喚醒。這裡充斥混雜了不同的情愫空間,正在進行著他們自己獨有的冥想與體驗。你無法用一種主觀感情描繪涵納她的全貌。每一次的探訪都會帶給你全然不同的感受與回味,不同的時間、不同的空間、不同的同伴、不同的動機與心情、不同的角度與高度,都顯現她不同的風貌與韻味!

穿梭在觀音山淡水河的水岸步道與生態人文景觀中,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的一幅畫!

 

 

作者簡介

黃萬翔,曾任台灣省政府市鄉規劃局局長、建設廳副廳長、都市計劃委員會主任委員、王金平立法院長辦公室主任、行政院經建會副主委、國家發展委員會副主委。  

 

 

作者/黃萬翔

 

紅樹林水岸碼頭風光

 

關渡平原是台北市北端的生態園區,關渡自然公園佔地57公頃,周邊環繞有數百公頃的自然景觀保護區與農業區,是台北市的北方之肺。從關渡老街散步一路可到關渡宮,旁邊的漁船碼頭可以聯接基隆河與淡水河的匯流處,直奔台灣海峽。淡水河主流含本流159公里,為台灣第三大河。關渡宮眺望淡水河及欣賞夕陽美景,是一個優美壯闊的景緻,關渡宮前一片廣場聯結碼頭,平日為社區休閒場所,假日遊人如織,淡水河遊船賞景,帆船、遊艇與漁船及水上衝浪板及摩托車交錯,形成一個熱鬧多樣的風貌。

 

 

世界級河寬的水岸景緻  

 

淡水河流至五股獅子頭附近河面寬約550公尺,過了關渡與獅子頭隘口後,淡水河河床豁然開朗,於淡水一帶寬度達1,250公尺,直奔匯入台灣海峽。這裡的淡水夕照可以説是淡水八景之首,吸收許多遊客以及攝影愛好者與專業攝影師駐足,欣賞捕捉瞬息萬變的晚霞丰姿!

 

淡水河的河寬在過了關渡以後,可以稱得上是世界級的水準與氣勢。流經歐洲多個國家的萊茵河與多瑙河,許多沿河城市河面寬度不過50-200公尺;上海黃埔江寬度也大約510-530公尺左右不等。淡水河較之這些大型城市的大河寬度可説不遑多讓,氣勢萬千!

 

可惜淡水河兩岸的景緻與設施規劃,在過去未能作好整體規劃設計,無論親水性與休閒設施,都顯得雜亂單調。近15年來,由於八里13行博物館進行八里左岸銀色水岸整體型塑,帶動了淡水河右岸的人行步道與自行車道之金色水岸規劃,以至於從竹圍、紅樹林到淡水捷運站廣場及整個河岸,在面貌上有了極大的改觀!

 

 

 

 

 

 

台北市的關渡水岸、紅樹林自行車與步道,以及廣場碼頭也陸續進行改善,兩個直轄市轄區的水岸步道終於有了聯結性的規劃。這些規劃給了市民整合設計服務,打破了許多水岸的障礙,為行人及自行車騎士帶來許多樂趣與便利!

 

 

人與樹、車競行的解套

 

關渡金色水岸聯通竹圍、紅樹林到淡水捷運站,跨越兩個城市,周邊設施兩樣情。關渡水岸經過多次的整合規劃,步道與自行車道分離,還增設了許多休憩設施,使原先行人與樹木、自行車爭道的困境,獲得了改善。如今行人再也不會受到樹木與自行車的擠壓與威脅,走在步道上悠閒自在多了!通往碼頭的道路上設置了躺椅,人們看著夕陽、關渡大橋、淡水河,有一種慵懶的放鬆感!

 

 

 

過了關渡交界處,行人與自行車與樹草再度交錯。一路上自行車叮咚叮咚響,催趕提醒行人注意與讓路,是人行專用道與自行車專用道的競用賽!由於寬度只有兩公尺左右,最窄的地方甚至只有一公尺多,遇到雙向通行的時候,真的險相環生,就只有靠彼此注意禮讓來維持安全與秩序囉!

 

 

 

竹圍碼頭的漁船與私人帆船停泊在紅樹林樹叢旁,錯落有致。排水溝的水面隨著潮汐漲退,時而露出水溝疊石,時而滿覆水道。溪旁常有白鷺鷥及夜鷺守候,河邊及溪中的小魚成為它們的最愛,溪中的吳郭魚有時也成了釣客的囊中物,這是一個混雜多樣的生態與人文景色!

 

 

 

描繪自己的大河生態休閒園

 

 

眺望淡水河的磅礡氣勢,欣賞觀音山的巍峨高聳,讓人真有渾然忘我的感受。在這個生態廊道內,可以體現多樣的生態與人文景觀,醉入時你會忘了自己,醒來時又找回了你!

最重要的是你享受了一份獨自的幸福寧靜,倏然一轉眼你也許會被周遭群眾的笑聲、船舶馬達聲與腳踏車鈴聲喚醒。這裡充斥混雜了不同的情愫空間,正在進行著他們自己獨有的冥想與體驗。你無法用一種主觀感情描繪涵納她的全貌。每一次的探訪都會帶給你全然不同的感受與回味,不同的時間、不同的空間、不同的同伴、不同的動機與心情、不同的角度與高度,都顯現她不同的風貌與韻味!

穿梭在觀音山淡水河的水岸步道與生態人文景觀中,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的一幅畫!

 

 

作者簡介

黃萬翔,曾任台灣省政府市鄉規劃局局長、建設廳副廳長、都市計劃委員會主任委員、王金平立法院長辦公室主任、行政院經建會副主委、國家發展委員會副主委。  

 

加入好友
優傳媒 版權所有 ©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著作權與轉載授權 / 合作夥伴 / 法律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