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鐵總體檢報告」未列入行政院會報告及討論事項,就是嚴重的失職!負責督導邊坡工程有嚴重疏失的王國材次長,不但沒有處罰,反而提升為交通部長,就是權責不明,賞罰倒置!
作者/蘇煥智
交通部長林佳龍因太魯閣號大車禍而下台,由交通部政務次長王國材接任,而王國材竟也笑逐顏開歡喜接任。不過剛接任即被立法委員鄭正鈐踢爆,王國材有負責督導邊坡工程未設護欄的疏失,而此一疏失導致大貨車滑落鐵軌,跟本次太魯閣大車禍有直接因果關係,不排除應被列為肇事責任者。王國材失職無責,反而升官接任交通部長。此一任命案凸顯行政院長蘇貞昌並沒有釐清此次大車禍的原因及權責關係,並追究相關責任。
根據報載,交通部「重大工程督導會報」下設查核小組,督導會報王國材是副召集人,查核小組負責執行工程督導,主管就是王國材次長。去年10月,查核小組就已經查出這次事故的工程地點,沒有設工程護欄,要求台鐵應該改善。在台鐵宣稱改善完畢後,交通部只是書面審核台鐵的改善記錄,就在12月22日核定備查結案,顯見工程督導不實。如果工程督導核實,或許可以免去這次的慘劇發生!如此「督導」的政務次長竟然升官,對太魯閣號事故死傷者真是情何以堪!
前台鐵局長張政源退休已逾三個月之久,行政院遲遲未派任新的局長,而由交通次長祁文中代理,直到4月20日才宣布由副局長杜微接任,台鐵的運作和方向等於有長達三個月的「過渡空窗期」!這件事涉及院長及部長的人事權之分際。由於蘇院長的強勢,據民進黨內部派系傳出,各部會11職等以上的職務及獨立單位、事業單位的董事長、總經理都必須經院長同意才能任命,各派系對於權力分配失衡,怒火均指像蘇揆。權力過度集中龐雜,導致決策塞車,是完全可以想像的事。
太魯閣號大車禍由於死傷太過慘烈,引起大家內心很大的衝擊及悲傷。2018年普悠瑪大車禍後負責台鐵總體檢小組的召集人張景森,也石破天驚地表示:為什麼台鐵總體檢報告已經完成了二年多,到現在行政院均未核定?這個「大哉問」引起外界極大的震撼。為什麼號稱「執行力第一」的蘇院長,竟然會擱置人命關天的台鐵總體檢報告呢?張景森的發言應該是基於對死亡大車禍的良心不安,所發出的「驚天之鳴」。這個大哉問當然衝擊到蘇院長,蘇院長非常不滿,回以有人借著大車禍帶風向,劍指張景森。
而行政院發言人羅秉成發言說,該總檢報告沒有核定的問題,並主張2019年1月18日最後一次體檢小組會議定稿後,即由行政院秘書長於1月21日,以院祕書長函將決議內容正式發交各相關部會據以執行,不待核定。
坦白講,行政院此一正式發言,其實暴露出如下嚴重的問題:
一、行政院發言人表示,台鐵總體檢報告的性質是供行政院內部決策參考,是否參採本屬政策評估的裁量事項。如果按照行政院的意見,這個體檢報告僅供參考,並沒有拘束力,則又如何叫「各部會據以執行」呢?這是自相矛盾!
二、因普悠瑪大車禍而產生的跨部會體檢小組,是在107年10月25日行政院會3623次行政院會所決議,由政務委員張景森為召集人,交通部長為副召集人。這個小組所作出來的體檢報告,照道理應該再向行政院會作報告,再由院長作出最後的裁決。沒想到,「台鐵總體檢報告」竟然連排在行政院院會議程中,向行政院長蘇院長報告的機會都沒有!是疏忽?還是故意冷落?在普悠瑪如此重大死傷的大車禍面前,這種冷漠的態度,令人難以理解。
總體檢報告中要求,邊坡全自動監視預警系統,以人工智慧即時影像辨識系統,監控易致災或脆弱路段的邊坡狀況。可是全線只有14處於2020年底完成,實在不足涵蓋全線邊坡的總量範圍。如果可以早早提昇涵蓋範圍,說不定此次太魯閣號事故因而防患於未然。目前汽車皆已有自動防撞系統,國際上甚而也已有採取火車智慧防撞系統,毫無疑問,這是台鐵改革朝向智慧化的必要方向。
總而言之,「台鐵總體檢報告」未列入行政院會報告及討論事項,就是嚴重的失職!而對負責督導邊坡工程有嚴重疏失的王國材次長,不但沒有處罰,反而提升為交通部長,就是權責不明,賞罰倒置!恐怕對太魯閣號車禍49位亡者及218位輕重傷者無法交代!
作者簡介
蘇煥智,前台南縣長,曾任第二、三、四屆立法委員。台大物理系肄業,台大法律系畢業,輔大法研所碩士。現為台灣維新召集人,大員法律事務所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