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惠珀感懷隨筆》文明需要良善,不需要立場 - umedia 優傳媒  

新聞 / 百家爭鳴
王惠珀感懷隨筆》文明需要良善,不需要立場
2021-04-16 07:00:00
A+
A
A-

 

文明社會的價值教育:社會公義需超前部署,人民才不會革命。

 

文明需要良善不需要立場

 

作者/王惠珀

 

《前言》

 

美國指控「新疆滅族」,越描越黑,我寫了《北疆是個讓人刮目相看的地方》敘述我兩次去新疆的觀感:(1)華人的民族性「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不會滅別人的族;(2)華人勤奮的天性在社會主義「利他」的價值教育下,締造了中國的崛起,有其背景及過程,成功不是來自偶然。

 

美國讀者隨後傳來一個影視《克拉瑪依/一個神話》,介紹北疆魔鬼城如今繁榮似杜拜,這是維吾爾人居住的地方。中國外交部在記者會上對「滅族說」做了論述 :「中國不做傷害少數民族的事,維吾爾人口已從580萬增加到1200萬,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中國人的本質。」

 

我還寫了一篇《唐蕃古道走一趟,歷史滿行囊》,敘述唐朝和親西域,開啟了絲路榮景,後世看到的盡是大唐人民快樂寫在臉上的文物。當下的中國和氣生財,正在西域帶旺「一帶一路」經濟走廊,一如1400年前的皇朝大唐。 

 

便捷的交通讓我有機會走過中國的後山,很多已列名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所以我又寫了一篇《雲南,一個多元民族融合的地方》,說出感想:如果陰謀論者的滅族論可以當道,種族矛盾可以聲張,侵略別人理所當然,仇恨可以讓別人遭殃,這個世界將喪失天良。而「人不照天理,天不照甲子」,正是中華民族子民的信仰。

 

有讀者針對「陰謀論當道」,跳出來對著我嗆 :「立場不同,看到的也不相同,所以別堅持自己一定是對的主張。」

 

《立場vs良善》

 

悲哀啊 ! 說穿了,「對錯」在當下的台灣不是選項,選項是「不問是非,只要忠誠的立場」。執政者扛著民主自由的神主牌,卻手掌仇中大旗,利用台灣人「從眾」的封建思想,以忠誠定藍綠,以立場定治國方向。一路下來,成功地營造了族群分裂的社會,以及「臣服霸權就對了」的台灣。人們在仇中/友中的框架下,失去邏輯思考能力,無從對話,對話只是雞同鴨講。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出自老子),良善不應該有立場。我們都活了超過一甲子,眼睛看到災難,腦袋也會判斷,不解為什麼需要用「立場」來定義良善。

台灣以忠誠定藍綠,以立場定方向,製造出雞同鴨講、油水不互溶的分裂社會。

 

《聽聽良善的故事》

 

周恩來總理訪蘇,批評蘇聯的修正主義,赫魯雪夫回應 :「你應該同意,出身工人階級的是我,而你出身資產階級。」周恩來愣了一下,回答 :「是的,同志,至少我們兩個人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我們都背叛了我們各自的階級。」  

 

周恩來出身紹興仕紳,卻捲起褲管跟貧下工農一起搞「翻身」。他這句名言反應著領導者有著苦民所苦的同理心,所以服人。報人李公樸受影響,站出來為庶民發聲,被中統暗殺。詩人聞一多在李公樸的追思會上承認 :「昨天的我是錯的。」也站出來發聲,又被暗殺,再帶出來一缸子知識分子投入搞「翻身」。

 

中國解放之初,百廢待舉,150萬醫藥界人士開始投入農村,當起落實公共衛生的「赤腳醫生」,令西方國家大為驚豔。六十年後的2020年,中國以「截堵傳染、群防群治、聯防聯控」,快速阻絕新冠疫情,靠的就是幾十年建立的國家治理的本事(know-how)。回溯歷史,領導者背叛自己階級的胸襟,喚醒知識分子參與社會主義建設,起著很大的作用。

 

反觀台灣,領導人去勘水災,站在戰車上揮手微笑,好遠的距離感。總統說,你可以選擇不吃萊豬,為了拚外交,請人民相忍為國,支持政府進口萊豬。當父母的,誰肯讓子女用身體拚外交 ? 太魯閣號悲劇發生,總統帶著口罩開記者會,好遠的距離感,會場人員慌忙補上讀稿機(發自內心的疼惜哪需看稿,所以沒準備吧!)。我看不下去,馬上轉台。

 

良善的國家治理跟民主或集權不必然相關》

 

台灣有很多人總是在反共/仇中的立場下論是非,設雙標,自欺欺人。以抗疫為例,中國快速封城成功控制新冠疫情。台灣用全民強制納保的健保當尚方寶劍規範抗疫、帶口罩立刻阻絕疫情。同樣的防疫成功,同樣的集權治理,總不能說台灣是用民主在保護人民,而中國是用極權在統治人民吧。  

 

美國如何苦民所苦,捍衛人權 ? 面對疫情猖獗,帶口罩令出不行;種族屠殺,槍枝管制也做不到。個人自由危害他人的生存,人民無端被槍殺,都不能管,說是侵犯自由。這種「人民沒有免於恐懼的自由」的社會,民主自由已經失真,不要也罷。

 

良善沒有立場沒有國界》

 

1966年韓丁(William Hinton)出版《翻身》,寫庶民革命建立新中國的故事。他本身是個來自菁英家族的美國人(曾祖、祖、父、母都是知名人物),妹妹寒春(Joan Hinton)2005年在《The Second Superpower》寫道 :「世界將有兩個強權,一個是忙於興戰的美國,一個是戮力追求和平與社會公益的中國」。

 

哇,美國人耶!Hinton的家族史告訴我們,良善只有對錯,沒有國界,沒有立場。Hinton家族的故事,跟出身紐約,參與蘇聯紅軍革命,回美國坐牢,最後榮葬於莫斯科的美國記者John Reed,以及出身阿根廷,在古巴搞革命,再轉戰南美各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切‧格瓦拉醫生,有著相同的啟示:良善來自於苦民所苦,終生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信念在發聲。

  

韓丁出版《翻身》後27年,與住在北京的妹妹寒春合影,良善的快樂全寫在臉上。

 

結語良善與立場不能等量齊觀》

 

我認為文明不需要立場,但需要良善,因為去除對人(政治)的效忠,相信天理運轉,世界才會有美善。沒有人(國家)的興風作浪,世界才會不一樣。台灣就是對人(政治)效忠,政黨樂得用「自我感覺良好」餵忠誠的人吃反文明的鴉片!

 

當下陰謀論者當道(QAnon、1450…),在國內製造謊言,燒旺族群對立(美國Trump、Tucker Carlson、台灣藍/綠…),製造階級矛盾(貧富不均、高雄氣爆、蘇澳斷橋、鐵道冤魂…),將自己的無能轉嫁庶民,成為悲慘世界的犧牲者。再把國家的衰敗嫁禍於世界,製造仇恨(鼓吹新疆滅族、台灣仇中、香港反中…)。真不解,何以有這麼多的台灣人會對這樣的霸權忠誠。

 

台灣,一個缺少天然資源的地方,以和為貴,敦親睦鄰,廣結善緣是唯一求存之道。以為逆天行道贏取政權去附勢攀強,就可以躋身列強,這樣的台灣,還真令人傷感!

 

作者簡介

王惠珀,台灣桃園人,台大藥學院學士、美國密西根大學藥學博士。曾任台大醫學院藥學院(系)教授及系主任、長庚大學醫學院天然藥物研究所創所所長、台北醫學大學藥學院長、行政院衛生署藥政處處長等職。專長涵蓋新藥設計開發及藥事管理。

 

其新藥研究曾獲十五國四十一項發明專利,及獲頒經濟部「國家發明獎」等多項發明與研究貢獻獎,並列名當代名人錄及國際年度專業人士。

 

王惠珀在藥政管理上致力於以智財權管理藥品之學名藥立法、推動優良藥品製造規範等,以及促成健保藥價「三同政策」。此外並曾開啟專業橋接庶民的「全民用藥教育」計畫、「人民的眼睛」計畫,蓄積藥師參與社區公共衛生及長期照護的能量,獲得行政院「參與及建立制度獎」、藥師典範獎。

 

 

文明社會的價值教育:社會公義需超前部署,人民才不會革命。

 

文明需要良善不需要立場

 

作者/王惠珀

 

《前言》

 

美國指控「新疆滅族」,越描越黑,我寫了《北疆是個讓人刮目相看的地方》敘述我兩次去新疆的觀感:(1)華人的民族性「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不會滅別人的族;(2)華人勤奮的天性在社會主義「利他」的價值教育下,締造了中國的崛起,有其背景及過程,成功不是來自偶然。

 

美國讀者隨後傳來一個影視《克拉瑪依/一個神話》,介紹北疆魔鬼城如今繁榮似杜拜,這是維吾爾人居住的地方。中國外交部在記者會上對「滅族說」做了論述 :「中國不做傷害少數民族的事,維吾爾人口已從580萬增加到1200萬,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中國人的本質。」

 

我還寫了一篇《唐蕃古道走一趟,歷史滿行囊》,敘述唐朝和親西域,開啟了絲路榮景,後世看到的盡是大唐人民快樂寫在臉上的文物。當下的中國和氣生財,正在西域帶旺「一帶一路」經濟走廊,一如1400年前的皇朝大唐。 

 

便捷的交通讓我有機會走過中國的後山,很多已列名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所以我又寫了一篇《雲南,一個多元民族融合的地方》,說出感想:如果陰謀論者的滅族論可以當道,種族矛盾可以聲張,侵略別人理所當然,仇恨可以讓別人遭殃,這個世界將喪失天良。而「人不照天理,天不照甲子」,正是中華民族子民的信仰。

 

有讀者針對「陰謀論當道」,跳出來對著我嗆 :「立場不同,看到的也不相同,所以別堅持自己一定是對的主張。」

 

《立場vs良善》

 

悲哀啊 ! 說穿了,「對錯」在當下的台灣不是選項,選項是「不問是非,只要忠誠的立場」。執政者扛著民主自由的神主牌,卻手掌仇中大旗,利用台灣人「從眾」的封建思想,以忠誠定藍綠,以立場定治國方向。一路下來,成功地營造了族群分裂的社會,以及「臣服霸權就對了」的台灣。人們在仇中/友中的框架下,失去邏輯思考能力,無從對話,對話只是雞同鴨講。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出自老子),良善不應該有立場。我們都活了超過一甲子,眼睛看到災難,腦袋也會判斷,不解為什麼需要用「立場」來定義良善。

台灣以忠誠定藍綠,以立場定方向,製造出雞同鴨講、油水不互溶的分裂社會。

 

《聽聽良善的故事》

 

周恩來總理訪蘇,批評蘇聯的修正主義,赫魯雪夫回應 :「你應該同意,出身工人階級的是我,而你出身資產階級。」周恩來愣了一下,回答 :「是的,同志,至少我們兩個人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我們都背叛了我們各自的階級。」  

 

周恩來出身紹興仕紳,卻捲起褲管跟貧下工農一起搞「翻身」。他這句名言反應著領導者有著苦民所苦的同理心,所以服人。報人李公樸受影響,站出來為庶民發聲,被中統暗殺。詩人聞一多在李公樸的追思會上承認 :「昨天的我是錯的。」也站出來發聲,又被暗殺,再帶出來一缸子知識分子投入搞「翻身」。

 

中國解放之初,百廢待舉,150萬醫藥界人士開始投入農村,當起落實公共衛生的「赤腳醫生」,令西方國家大為驚豔。六十年後的2020年,中國以「截堵傳染、群防群治、聯防聯控」,快速阻絕新冠疫情,靠的就是幾十年建立的國家治理的本事(know-how)。回溯歷史,領導者背叛自己階級的胸襟,喚醒知識分子參與社會主義建設,起著很大的作用。

 

反觀台灣,領導人去勘水災,站在戰車上揮手微笑,好遠的距離感。總統說,你可以選擇不吃萊豬,為了拚外交,請人民相忍為國,支持政府進口萊豬。當父母的,誰肯讓子女用身體拚外交 ? 太魯閣號悲劇發生,總統帶著口罩開記者會,好遠的距離感,會場人員慌忙補上讀稿機(發自內心的疼惜哪需看稿,所以沒準備吧!)。我看不下去,馬上轉台。

 

良善的國家治理跟民主或集權不必然相關》

 

台灣有很多人總是在反共/仇中的立場下論是非,設雙標,自欺欺人。以抗疫為例,中國快速封城成功控制新冠疫情。台灣用全民強制納保的健保當尚方寶劍規範抗疫、帶口罩立刻阻絕疫情。同樣的防疫成功,同樣的集權治理,總不能說台灣是用民主在保護人民,而中國是用極權在統治人民吧。  

 

美國如何苦民所苦,捍衛人權 ? 面對疫情猖獗,帶口罩令出不行;種族屠殺,槍枝管制也做不到。個人自由危害他人的生存,人民無端被槍殺,都不能管,說是侵犯自由。這種「人民沒有免於恐懼的自由」的社會,民主自由已經失真,不要也罷。

 

良善沒有立場沒有國界》

 

1966年韓丁(William Hinton)出版《翻身》,寫庶民革命建立新中國的故事。他本身是個來自菁英家族的美國人(曾祖、祖、父、母都是知名人物),妹妹寒春(Joan Hinton)2005年在《The Second Superpower》寫道 :「世界將有兩個強權,一個是忙於興戰的美國,一個是戮力追求和平與社會公益的中國」。

 

哇,美國人耶!Hinton的家族史告訴我們,良善只有對錯,沒有國界,沒有立場。Hinton家族的故事,跟出身紐約,參與蘇聯紅軍革命,回美國坐牢,最後榮葬於莫斯科的美國記者John Reed,以及出身阿根廷,在古巴搞革命,再轉戰南美各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切‧格瓦拉醫生,有著相同的啟示:良善來自於苦民所苦,終生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信念在發聲。

  

韓丁出版《翻身》後27年,與住在北京的妹妹寒春合影,良善的快樂全寫在臉上。

 

結語良善與立場不能等量齊觀》

 

我認為文明不需要立場,但需要良善,因為去除對人(政治)的效忠,相信天理運轉,世界才會有美善。沒有人(國家)的興風作浪,世界才會不一樣。台灣就是對人(政治)效忠,政黨樂得用「自我感覺良好」餵忠誠的人吃反文明的鴉片!

 

當下陰謀論者當道(QAnon、1450…),在國內製造謊言,燒旺族群對立(美國Trump、Tucker Carlson、台灣藍/綠…),製造階級矛盾(貧富不均、高雄氣爆、蘇澳斷橋、鐵道冤魂…),將自己的無能轉嫁庶民,成為悲慘世界的犧牲者。再把國家的衰敗嫁禍於世界,製造仇恨(鼓吹新疆滅族、台灣仇中、香港反中…)。真不解,何以有這麼多的台灣人會對這樣的霸權忠誠。

 

台灣,一個缺少天然資源的地方,以和為貴,敦親睦鄰,廣結善緣是唯一求存之道。以為逆天行道贏取政權去附勢攀強,就可以躋身列強,這樣的台灣,還真令人傷感!

 

作者簡介

王惠珀,台灣桃園人,台大藥學院學士、美國密西根大學藥學博士。曾任台大醫學院藥學院(系)教授及系主任、長庚大學醫學院天然藥物研究所創所所長、台北醫學大學藥學院長、行政院衛生署藥政處處長等職。專長涵蓋新藥設計開發及藥事管理。

 

其新藥研究曾獲十五國四十一項發明專利,及獲頒經濟部「國家發明獎」等多項發明與研究貢獻獎,並列名當代名人錄及國際年度專業人士。

 

王惠珀在藥政管理上致力於以智財權管理藥品之學名藥立法、推動優良藥品製造規範等,以及促成健保藥價「三同政策」。此外並曾開啟專業橋接庶民的「全民用藥教育」計畫、「人民的眼睛」計畫,蓄積藥師參與社區公共衛生及長期照護的能量,獲得行政院「參與及建立制度獎」、藥師典範獎。

 

加入好友
優傳媒 版權所有 ©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著作權與轉載授權 / 合作夥伴 / 法律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