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民間已自發成立「公民武裝部隊」組織,要以武裝鬥爭的方式反抗軍政府。該公民武裝部隊已表示,如果無法真正實現聯邦民主制,他們會武裝起義,在必要時也會和少數民族武裝組織合作,共同為聯邦民主而戰。(圖片取自網路)
緬甸會走向長期動盪及全面內戰嗎?
作者/梁東屏
緬甸軍方二月一日發動政變,推翻民選政府並將實質領導人翁山蘇姬、總統溫敏等人逮捕之後,緬甸醫護人員隨即於二月三日,率先啟動公民不合作運動,並舉行上街示威抗議,反對軍方發動政變,至今已經持續長達兩個月。根據非營利人權團體緬甸政治犯援助協會推計,至少已有五百五十七人在軍方武力鎮壓下身亡,另有兩千六百五十八人遭當局扣押。
種種跡象顯示,許多前民選政府國會議員,以及大多數遭軍政府通緝的反對陣營人士,目前都藏匿在民族地方武力(民地武)控制的區域,因此緬甸將爆發全面內戰的說法已甚囂塵上。只不過,緬甸軍方也不是不知道這個情況,近日以來除了對克倫邦民地武控制地區進行空襲,以殺雞儆猴之外,也採取懷柔的方式,單方面宣布在少數族裔地區全面停火。
就實際的狀況而言,緬甸各地的民地武軍力各有差異,所關切的利益也各不相同。它們存在於過去軍政府的統治之下已經長達五、六十年,對於專制統治的環境早已適應,不太可能單純為了民主,就要起而對抗緬甸國防軍。因此想要整合成一個反軍政府的聯合陣線,並非易事。
尤有甚者,民地武中軍力最強的佤聯軍至今未有明顯表態。少了佤聯軍的民地武聯合陣線,老實說,緬甸國防軍並不見得會看在眼裡。緬甸軍方一周前,突然對盤踞在泰緬邊界的,緬甸主要反政府武裝組織之一克倫民族聯盟控制區,展開空襲,迫使大批當地居民棄家逃往泰國避難,嚇阻民地武聯合陣線的意味就十分濃厚。
據悉,緬軍空襲行動奪走至少三人性命,約有一萬兩千名居民逃入泰國境內,這幾天傳出泰國將把這些難民遣返,很可能也是泰方配合緬甸軍方,恐嚇少數族裔地區之舉。另外,緬北克欽邦也同樣爆發緬軍與少數民族武裝組織衝突,迫使數千人逃入毗鄰的印度尋求庇護。
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四月一日就緬甸局勢發表聲明,指稱緬甸即將爆發全面內戰。實際的情況則是,緬甸自從一九四八年獨立至今,內戰從未停止過,近日發生的一些交火,都是在邊境線,也並未超出一般的衝突標準。
有理由相信,由緬甸前國會議員組成、實際上相當於反軍政府影子政府的聯邦議會代表委員會,是潛藏在民地武所控制的地區。他們當然明白如果沒有武裝力量,單靠公民不合作運動是不可能成功的,所以一直在積極說服各民地武組成聯合武力,作為反抗運動的後盾。只不過如前所述,這些民地武不會因為單純支持民主運動而跟緬甸軍隊衝突,再加上翁山蘇姬所領導的文人政府在位期間,雙方關係也並非這麼融洽,現在文人政府又已經倒台,能做出什麼承諾大有疑問,因此他們跟聯邦議會代表委員會之間,會有很多條件要談。
據了解,跟緬甸政府簽有和平協議的十個民地武,在三日曾經進行了連線會議,會後代表該組合的和平進程指導小組負責人、撣邦復興委員會主席堯瑟克將軍(General Yawd Serk)對媒體記者表示,他們堅決地跟緬甸各行各業反對軍人奪權並舉行和平示威的人民站在一起,他們要求結束獨裁統治,廢棄二零零八年憲法,回歸全面民主並建立邦聯,同時釋放所有被逮捕的人。他們也呼籲軍政府所成立的國家管理委員會,立即停止任意殺害緬甸人民的行為。
但緬甸軍政府顯然對於前述呼籲及要求置若罔聞,殺戮人民的行為並未稍歇,很多時候甚至不是針對示威人士而任意開槍。例如五日當天,一位曼德勒(瓦城)市民乘騎摩托車載下班的妻子返家,途遇攔查的軍警並未停車,結果軍警立即開槍擊中該名男子腹部,男子忍痛繼續前行,不料妻子卻從後座摔下頭部著地。救援人員因為軍警還在現場而不敢前往救治,只能繞行小道偷偷進行,結果二十分鐘之後抵達現場時,該名婦女已然氣絕。
目前,緬甸民間已自發成立「公民武裝部隊」組織,用包括自製擊發玻璃彈、彈弓、汽油彈等武器,要以武裝鬥爭的方式反抗軍政府。公民武裝部隊提出五項目標,包括瓦解軍政統治,推翻官僚機構,組織民主政府、無條件釋放所有政治犯以及統一聯邦。
這是緬甸軍人政變兩個多月以來新出現的局勢,該公民武裝部隊已表示,如果無法真正實現聯邦民主制,他們會武裝起義,在必要時也會和少數民族武裝組織合作,共同為聯邦民主而戰。
作者簡介
梁東屏,曾任中國時報紐約新聞中心記者、主任,中國時報駐東南亞特派員。現為香港亞洲周刊、新加坡新明日報、新加坡品雜誌、台灣人間福報…專欄作家。
2002年隻身前往阿富汗採訪,獲第十七屆吳舜文新聞獎採訪報導最優獎。著有「一個人@東南亞」、「閒走@東南亞」、「說三到四@東南亞」、「閒嗑牙@東南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