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丙喜打嘴鼓》同物不同值 榔榆是典型 - umedia 優傳媒  

新聞 / 百家爭鳴
黃丙喜打嘴鼓》同物不同值 榔榆是典型
2021-04-09 11:49:00
A+
A
A-

榔榆告訴我們,同樣一棵樹,長在不同的時間、空間,被利用在不同的系统和人群,就會產生出不同的價值。

 

同物不同值  榔榆是典型

 

作者/黃丙喜 (國家公益發展協進會理事長)

 

榔榆是啥?紅雞油又是啥?很多人一定搞不清楚。秋榆呢?有些詩意了。台灣櫸木呢?哦!有台灣,感覺有些親近了。

 

您的感覺沒錯!但他們都是一回事。它現在跟紅檜、肖楠、扁柏、烏心石和黃連木等被列為台灣六大貴重樹木。

 

榔榆在台灣價值高,理由之一當然因為它是台灣的原生種樹木,分布在台灣全島低海拔森林中,尤見於中南部的溪谷林緣。它的用途也很多樣,行道樹、食用、釀酒、綠化、建材、藥用,特別是樹葉細實堅靭、樹形蒼松有勁,而且十分有形,近年的身價在園藝市場也隨著豪宅水漲船高。

 

近日跟些昔日長官打球敘舊。球場的石牆邊坡上突然看見一整排五、六棵榔榆幼苗,每隔六、七公尺堅挺地從硬石堆裡長出來。想起小時候在鄉村長大,假日常要跟兄姊去山裡砍柴充當煮飯燒水的燃料。榔榆小樹是我們那時的首選。因為它樹材一整棵好砍、好拔、好儲藏,燒起來火又特別的旺,燃質和燃能都非常高。

 

第一次驚覺榔榆的台灣貴木身價,令我想起十幾年前那次去苗栗探訪一位教授友人。他家是七十幾年的農舍改建的小別墅,庭園裡有棵百年的榔榆,樹底下不遠處的石坡上長了一叢約十公分的幼苗。他很驕傲地介紹台灣櫸木的前世今生,哇!從此每次去他家,都忍不住會在樹下遠望山下海景,腦中不禁浮起童年一些有關紅雞油的情景。那是台灣經濟困頓的時代,大家都在忙三餐,實在沒有現在的閒情逸致,當然不知它不凡的身價,誤把寶貝貴木當柴燒。

 

在大學教行銷,我常把榔榆當一個好案例,因為,淺顯易懂,大家的反應也很有感覺。從材質看,榔榆常被當材燒;若加上技術,被加工、設計或製造成不同的產品,例如:药材、桌椅、雕塑、工藝,它的價值就能翻倍和加乘。如果它被做成藝術品,或者被掛上知名的品牌,再加上一些動人的故事,則可能變得價值連城。同樣一棵樹,長在不同的時間、空間,被利用在不同的系统和人群,就會產生出不同的價值。

 

樹木更悠遠的價值其實是活在詩詞歌賦裡。榔榆的出名多半是它的果實名字被形容得好——榆錢。秦觀描寫榔榆果實的詞:「無困榆錢自落,秋千外,綠水橋平。」由此配圖想像串串榔榆的圓翅果隨風起舞的模樣,蕭瑟冷風吹拂下的榆錢果,就這般文學氣息地盎然鮮活了起來。

 

每天為生活忙碌的我們,抬抬頭放眼看一看身邊的一花一草、一樹一木吧!它經常會讓您有意想不到的靈感和收穫。

 

 

作者簡介

黃丙喜,筆耕公共政策三十年,期許為國泰民安增動力,為社會公義添喉舌。

出身新聞媒體,而後轉任台灣大型和跨國企業,赴美獲管理學博士,先後在南洋理工大學、芬蘭厄爾托大學和台灣科技大學教授IMBA和EMBA學程,並任國發會、經濟部、衛福部等政府機構專案顧問,負責政策前瞻、國會溝通和危機管理。

榔榆告訴我們,同樣一棵樹,長在不同的時間、空間,被利用在不同的系统和人群,就會產生出不同的價值。

 

同物不同值  榔榆是典型

 

作者/黃丙喜 (國家公益發展協進會理事長)

 

榔榆是啥?紅雞油又是啥?很多人一定搞不清楚。秋榆呢?有些詩意了。台灣櫸木呢?哦!有台灣,感覺有些親近了。

 

您的感覺沒錯!但他們都是一回事。它現在跟紅檜、肖楠、扁柏、烏心石和黃連木等被列為台灣六大貴重樹木。

 

榔榆在台灣價值高,理由之一當然因為它是台灣的原生種樹木,分布在台灣全島低海拔森林中,尤見於中南部的溪谷林緣。它的用途也很多樣,行道樹、食用、釀酒、綠化、建材、藥用,特別是樹葉細實堅靭、樹形蒼松有勁,而且十分有形,近年的身價在園藝市場也隨著豪宅水漲船高。

 

近日跟些昔日長官打球敘舊。球場的石牆邊坡上突然看見一整排五、六棵榔榆幼苗,每隔六、七公尺堅挺地從硬石堆裡長出來。想起小時候在鄉村長大,假日常要跟兄姊去山裡砍柴充當煮飯燒水的燃料。榔榆小樹是我們那時的首選。因為它樹材一整棵好砍、好拔、好儲藏,燒起來火又特別的旺,燃質和燃能都非常高。

 

第一次驚覺榔榆的台灣貴木身價,令我想起十幾年前那次去苗栗探訪一位教授友人。他家是七十幾年的農舍改建的小別墅,庭園裡有棵百年的榔榆,樹底下不遠處的石坡上長了一叢約十公分的幼苗。他很驕傲地介紹台灣櫸木的前世今生,哇!從此每次去他家,都忍不住會在樹下遠望山下海景,腦中不禁浮起童年一些有關紅雞油的情景。那是台灣經濟困頓的時代,大家都在忙三餐,實在沒有現在的閒情逸致,當然不知它不凡的身價,誤把寶貝貴木當柴燒。

 

在大學教行銷,我常把榔榆當一個好案例,因為,淺顯易懂,大家的反應也很有感覺。從材質看,榔榆常被當材燒;若加上技術,被加工、設計或製造成不同的產品,例如:药材、桌椅、雕塑、工藝,它的價值就能翻倍和加乘。如果它被做成藝術品,或者被掛上知名的品牌,再加上一些動人的故事,則可能變得價值連城。同樣一棵樹,長在不同的時間、空間,被利用在不同的系统和人群,就會產生出不同的價值。

 

樹木更悠遠的價值其實是活在詩詞歌賦裡。榔榆的出名多半是它的果實名字被形容得好——榆錢。秦觀描寫榔榆果實的詞:「無困榆錢自落,秋千外,綠水橋平。」由此配圖想像串串榔榆的圓翅果隨風起舞的模樣,蕭瑟冷風吹拂下的榆錢果,就這般文學氣息地盎然鮮活了起來。

 

每天為生活忙碌的我們,抬抬頭放眼看一看身邊的一花一草、一樹一木吧!它經常會讓您有意想不到的靈感和收穫。

 

 

作者簡介

黃丙喜,筆耕公共政策三十年,期許為國泰民安增動力,為社會公義添喉舌。

出身新聞媒體,而後轉任台灣大型和跨國企業,赴美獲管理學博士,先後在南洋理工大學、芬蘭厄爾托大學和台灣科技大學教授IMBA和EMBA學程,並任國發會、經濟部、衛福部等政府機構專案顧問,負責政策前瞻、國會溝通和危機管理。

加入好友
優傳媒 版權所有 ©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著作權與轉載授權 / 合作夥伴 / 法律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