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丙喜打嘴鼓》人生後半場的智慧 - umedia 優傳媒  

新聞 / 百家爭鳴
黃丙喜打嘴鼓》人生後半場的智慧
2021-03-19 07:57:00
A+
A
A-

人生哪能多如意,萬事只求半稱心。「半稱心」不是無奈和消極,而是一種豁達和智慧。(圖片取自網路)

 

人生後半場的智慧

 

作者/黃丙喜 (國家公益發展協進會理事長)

 

在大學研究所的課經常找退休部長來對話。人不在其位,反而能寬心面對問題,開心檢討對策。他們也更能用政務官的高度、廣度和厚度,讓大家學到人生的智慧。

 

反省是成功的必要修為,許多部長退休後有早讀中外經典的習慣,他們寫下的一些心得十分值得我們借鏡。杭州靈隱寺的一副對聯:人生哪能多如意,萬事只求半稱心。他們閒聊這種「半稱心」的知足常樂和隨遇而安,認為這個半就是幽默大師林語堂說的理想生活。

 

「半稱心」不是無奈和消極,而是一種豁達和智慧。自古人生最忌滿,半貧半富半自安;半命半天半機遇,半取半舍半行善; 半聾半啞半糊塗,半智半愚半聖賢半人半我半自在,半醒半醉半神仙;半親半愛半苦樂;半俗半禪半隨緣;人生一半在於我, 另外一半聽自然。

 

《人生寄語》是大家經常閱讀和偶而筆記的內容。這裡涉及廣度不小,國學經典用了簡單的四個漢字:尖、斌、卡、引,予以清楚勾勒。尖,能大能小。斌,能文能武。卡,能上能下。引,能屈能伸。一位部長眉批:能大能小明世態;能文能武乃英才;能上能下淡名利;能屈能伸福自來。

 

幸福和快樂是我們一生追求的。什麼叫幸福?白天有說有笑,晚上睡個好覺。什麼叫智慧?安排的事能做好,沒安排的事能想到。什麼叫情商?說話讓人喜歡, 做事讓人感動, 做人讓人想念。天底下有道理的事,白話都寫得清楚。部長們所以能當部長都有看透人情事理的清晰。

 

心態不同,人生的境遇便會天差地別。快樂,就是在平淡中窺見了神奇;幸福,就是於平淡中嘗出了真味。快樂不是生活的賜予,而是心的領悟;幸福,不是別人的饋贈,而是心的淡然。只有甘於平淡,不爭,不執著,不計較,才能感受到更多幸福。

 

家是我們一輩子的歸宿。經常忙於工作的部長們的心得是:「家,是講愛的地方,不可講理;家,是放鬆的地方,不可吵鬧;家,是安心的歸宿,不可囂張;家,是感情的寄托,不可欺騙。家,要溫暖,而不是冷言冷臉;家,要陪伴,而不是親人離散。」

 

隨著年歲的增長,空、無經常在腦中盤旋。經常超時工作的部長們的心得是,生活不要安排得太滿,人生不要設計得太擠。不管做什麼,都要給自己留點空間,好讓自己可以從容轉身。留一點好處讓別人占,留一點道路讓別人走,留一點時間讓自己思考,任何時候都要記得給人生留點餘地。得到時不自喜,失去時不抑鬱,得失之間淡定從容。

 

人為甚麼煩惱呢?在於記憶;心累,在於徘徊;前行,在於感恩;快樂,在於豁達;成熟,在於看透;放棄,在於選擇;寬容,在於理解;為人,在於感情;充實,在於過程 ;成功,在於勤奮;幸福,在於知足。退休了,就是上天還給你閒雲野鶴的淡然,功名利祿不能是褪不去的亮麗。

 

至於養生,是後半生健康所繫。吃飯:三分飢餓七分飽;遇事:三分憂慮七分歡;外出:三分坐車七分行;吃菜:三分鹹度七分淡;飲食:三分葷菜七分素;健身:三分娛樂七分練;生病:三分治療七分養;穿衣:三分涼意七分暖。

 

退休是人生另一階段新生的開始。上述這些早讀心得都是部長們的智慧,他們不願具名,但同意我加以整理刊出,也鼓勵大家時時付諸行動,讓自己今後的幾十年都能活得像神仙!

 

 

作者簡介

黃丙喜,筆耕公共政策三十年,期許為國泰民安增動力,為社會公義添喉舌。

出身新聞媒體,而後轉任台灣大型和跨國企業,赴美獲管理學博士,先後在南洋理工大學、芬蘭厄爾托大學和台灣科技大學教授IMBA和EMBA學程,並任國發會、經濟部、衛福部等政府機構專案顧問,負責政策前瞻、國會溝通和危機管理。

 

人生哪能多如意,萬事只求半稱心。「半稱心」不是無奈和消極,而是一種豁達和智慧。(圖片取自網路)

 

人生後半場的智慧

 

作者/黃丙喜 (國家公益發展協進會理事長)

 

在大學研究所的課經常找退休部長來對話。人不在其位,反而能寬心面對問題,開心檢討對策。他們也更能用政務官的高度、廣度和厚度,讓大家學到人生的智慧。

 

反省是成功的必要修為,許多部長退休後有早讀中外經典的習慣,他們寫下的一些心得十分值得我們借鏡。杭州靈隱寺的一副對聯:人生哪能多如意,萬事只求半稱心。他們閒聊這種「半稱心」的知足常樂和隨遇而安,認為這個半就是幽默大師林語堂說的理想生活。

 

「半稱心」不是無奈和消極,而是一種豁達和智慧。自古人生最忌滿,半貧半富半自安;半命半天半機遇,半取半舍半行善; 半聾半啞半糊塗,半智半愚半聖賢半人半我半自在,半醒半醉半神仙;半親半愛半苦樂;半俗半禪半隨緣;人生一半在於我, 另外一半聽自然。

 

《人生寄語》是大家經常閱讀和偶而筆記的內容。這裡涉及廣度不小,國學經典用了簡單的四個漢字:尖、斌、卡、引,予以清楚勾勒。尖,能大能小。斌,能文能武。卡,能上能下。引,能屈能伸。一位部長眉批:能大能小明世態;能文能武乃英才;能上能下淡名利;能屈能伸福自來。

 

幸福和快樂是我們一生追求的。什麼叫幸福?白天有說有笑,晚上睡個好覺。什麼叫智慧?安排的事能做好,沒安排的事能想到。什麼叫情商?說話讓人喜歡, 做事讓人感動, 做人讓人想念。天底下有道理的事,白話都寫得清楚。部長們所以能當部長都有看透人情事理的清晰。

 

心態不同,人生的境遇便會天差地別。快樂,就是在平淡中窺見了神奇;幸福,就是於平淡中嘗出了真味。快樂不是生活的賜予,而是心的領悟;幸福,不是別人的饋贈,而是心的淡然。只有甘於平淡,不爭,不執著,不計較,才能感受到更多幸福。

 

家是我們一輩子的歸宿。經常忙於工作的部長們的心得是:「家,是講愛的地方,不可講理;家,是放鬆的地方,不可吵鬧;家,是安心的歸宿,不可囂張;家,是感情的寄托,不可欺騙。家,要溫暖,而不是冷言冷臉;家,要陪伴,而不是親人離散。」

 

隨著年歲的增長,空、無經常在腦中盤旋。經常超時工作的部長們的心得是,生活不要安排得太滿,人生不要設計得太擠。不管做什麼,都要給自己留點空間,好讓自己可以從容轉身。留一點好處讓別人占,留一點道路讓別人走,留一點時間讓自己思考,任何時候都要記得給人生留點餘地。得到時不自喜,失去時不抑鬱,得失之間淡定從容。

 

人為甚麼煩惱呢?在於記憶;心累,在於徘徊;前行,在於感恩;快樂,在於豁達;成熟,在於看透;放棄,在於選擇;寬容,在於理解;為人,在於感情;充實,在於過程 ;成功,在於勤奮;幸福,在於知足。退休了,就是上天還給你閒雲野鶴的淡然,功名利祿不能是褪不去的亮麗。

 

至於養生,是後半生健康所繫。吃飯:三分飢餓七分飽;遇事:三分憂慮七分歡;外出:三分坐車七分行;吃菜:三分鹹度七分淡;飲食:三分葷菜七分素;健身:三分娛樂七分練;生病:三分治療七分養;穿衣:三分涼意七分暖。

 

退休是人生另一階段新生的開始。上述這些早讀心得都是部長們的智慧,他們不願具名,但同意我加以整理刊出,也鼓勵大家時時付諸行動,讓自己今後的幾十年都能活得像神仙!

 

 

作者簡介

黃丙喜,筆耕公共政策三十年,期許為國泰民安增動力,為社會公義添喉舌。

出身新聞媒體,而後轉任台灣大型和跨國企業,赴美獲管理學博士,先後在南洋理工大學、芬蘭厄爾托大學和台灣科技大學教授IMBA和EMBA學程,並任國發會、經濟部、衛福部等政府機構專案顧問,負責政策前瞻、國會溝通和危機管理。

 

加入好友
優傳媒 版權所有 ©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著作權與轉載授權 / 合作夥伴 / 法律顧問